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社會工作大專畢業論文範文精選兩篇

其他文案 閱讀(3.29W)

社會工作大專畢業論文範文精選兩篇


社會工作大專畢業論文範文精選兩篇

 

社會工作是秉持利他主義價值觀,以科學知識爲基礎,運用科學的專業方法,幫助有需要的困難羣體,解決其生活困境問題,協助個人及其社會環境更好地相互適應的職業活動。這一定義指出,社會工作本質上是一種職業化的助人活動,其特徵是向有需要的人特別是困難羣體提供科學有效的服務。社會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爲中心,並以科學的助人技巧爲手段,以達到助人的有效性。下面是本站整理的關於社會工作大專畢業論文範文,歡迎閱讀與借鑑。

農村青少年社工的實踐困境與嵌入路徑 篇一

摘要:當前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存在若干實踐困境, 如介入臨時性和碎片化、過度強調不利處境、制度設計過於複雜、難以融入村莊社會、未能提升治理績效等, 其本質是某些社會工作機構與農村青少年實際需求脫嵌、與村莊社區實際情況脫嵌。本文以M村X社工站的個案經驗嘗試分析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嵌入路徑, 如長時段進駐村莊和整體式社區營造, 又如針對學校-社區-家庭的缺位提供相應基礎性服務, 激發青少年內生動力培育文化自信心, 再如配合村莊既有的治理體系以簡約治理形式共同完成服務供給。社工機構的嵌入是長期實踐性過程, 需要拋棄理念先行, 紮根村莊嵌入村莊社會網絡和治理網絡, 真正去理解農村青少年的實際需求, 並以內洽於村莊的手段去實現。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農村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兒童愈加引發政府和社會各界關注,社會力量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農村青少年關愛保護工作中,而社會工作團隊和人員又是社會力量的重要構成。2017年,民政部、教育部、財政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中發揮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作用的指導意見》,團中央聯合民政部、財政部印發《關於做好政府購買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的意見》,旨在推動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學者討論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大致分爲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分析社會工作介入的必要性。由於學校管理不足以及家庭教育缺失,一些農村青少年在學習、心理健康、道德、生活行爲等方面存在偏差,社會工作服務作爲彌補機制,可通過社會工作者運用專業知識與方法幫助農村青少年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並預防問題[1].二是分析社會工作介入的具體策略。如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家庭工作、政策分析等專業方法[3],形成複合型的干預方法、系統化的服務模式、多樣化的服務[4].三是分析當前社會工作介入的不足。如社會工作服務的理論基礎相對薄弱、缺乏科學的服務評估、專業社會工作者供給不足、社會工作的認知與認可度較低、資金及資源缺乏等等[4].

既有學者的討論,都認爲在關愛保護農村青少年領域,政府、社區、學校、家庭的服務供給是不足的,社會工作服務是需要介入的,因爲社會工作服務具有“專業性。”當前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存在的主要不足,也在於介入程度不夠,專業性尚未完全體現。學術界曾對中國社會工作的“嵌入性”展開一系列討論,認爲中國的政府管理和服務已經彌蓋了幾乎所有空間,這些社會服務是行政性的、非專業的,而當前開展專業社會工作只能嵌入政府主導的社會服務體系,社會工作的自主性和專業性被弱化[6].相關“嵌入性”討論的前提預設是,專業社會工作代表了“社會”元素,社會工作必須減少“行政性”,還原“專業性”,即“找回社會”[7].以上討論值得進一步反思的地方在於:一是社會工作嵌入行政系統的問題。既有行政服務是否都是低效和不專業的、都是要被社會工作替代的,以及社會工作與行政系統是否必然是不相容的?二是社會工作嵌入社會的問題。是否所有社會單元都需要社會工作嵌入,以及需要怎樣的社會工作嵌入?社會工作無疑是源於社會的,但社會本身是多元的、涵蓋極廣的,社會工作這個“社會”單元是否較好融入了村莊社區等“社會”單元,尚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二、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實踐困境

學術界總結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問題時,大多是以社會工作要進一步介入社會、進一步介入農村青少年領域爲前提的,從而指出社會工作者人數不足隊伍不夠壯大、政府和村級組織對社會工作認識不足、運轉資金欠缺、專業服務被各種因素干擾等問題,卻較少分析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的“脫嵌”問題,即社會工作提供的服務與農村青少年實際需求脫嵌、與村莊社區實際情況脫嵌的問題。

1. 介入臨時性和碎片化

近年各地社會工作團隊都針對農村青少年關愛保護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但許多主題活動只在“六一”節、元旦、春節等節日臨時開展,社會工作者匆匆忙忙地來,匆匆忙忙地走,有的甚至淪爲趕場式的機械程序-展示橫幅、拍攝活動精彩片段、集體合照,主題活動開展的手段和目的發生了置換,活動不是爲了激勵青少年,而是爲了採集必要的影像資料以便和後期的文字編輯和新聞報道相匹配。主題活動內容大同小異,如包餃子、包糉子,或是給父母寫信或寫感恩話語,或是設計各種遊戲環節,短暫的半天活動無助於解決實質問題,而刻意營造親子間的和睦氣氛或同學間的友愛團結氣氛反而讓孩子們感覺自己是有問題的羣體。有學者發現各類公益組織在關愛青少年時常有錯位現象,如物品方面,“有些公益組織給孩子送書包,其實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書包”;又如地點方面,“某些留守兒童很忙,忙着‘接待’一批又一批的愛心人士的同時,很多地方的留守兒童卻見不到愛心人士”[8].供給錯位背後是各類組織僅從客位的眼光去觀察農村青少年。短暫的介入、突兀的活動、機械的程序,本該被關愛的人變成了被言說的物,農村青少年最終成爲主題活動開展的裝飾符號或佈景。

2. 過度強調不利處境

有學者曾呼籲不要過度渲染農村青少年的悲情色彩,不要過度強調農村青少年的不利處境,並提倡運用優勢理論和增能理論指導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4],培養農村青少年的抗逆力[10].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一些社會工作機構爲了吸引政府購買服務,增加在項目投標中的命中率,往往誇大服務對象的不利處境,將問題誇大化,將小部分農村青少年個體的悲慘境遇擴大爲大多數農村青少年羣體的狀況,將小部分事件如虐待兒童和性侵兒童擴大爲農村青少年的主要待改善的需求。有的社會工作機構不僅在項目申報書中刻意書寫,還利用網絡媒體如微信公衆號、微信羣、微博等,着力刻畫當地農村青少年的負面形象和負面事件,且不說其中某些負面形象和負面事件有杜撰和修飾成分,存在一定程度的“反轉”可能,即使是真實發生的,此類將小部分羣體和小概率事件上升爲普遍性羣體和大概率事件的做法,很可能讓政府在購買服務時產生誤會,影響政府項目投放的精準度,讓大衆產生誤會塑造刻板印象,甚至讓農村青少年產生誤會對自我認知降級,自我矮化,自暴自棄。標籤化服務對象,最終會影響社會工作機構自身專業性運行。

3. 制度設計過於複雜

一些地方希望在引入社會工作機構的同時激發村民內生動力,通過創投等形式推進關愛農村青少年等社區公益服務項目,但有的公益創投只考慮了外在制度的嚴密細緻,各種設置環環相扣層層相疊,卻沒有考慮村民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設計者認爲相當完整的制度在村民眼中卻是複雜繁瑣的擺設。例如我們在中部某村調研時瞭解到當地正在實施公益創投機制,該機制規定每位公益參與者可獲得一定的積分補償,積分補償按照工作量來計算,單位爲時間、面積、勞動量等,不同的勞動量對應不同的積分,積分由社團在活動之前提前計算出來。積分與一定的現金等價,比如1分可換算爲1元或2元,參與者所獲得的積分既可以兌換實物,也可以用於換取相應的服務。當前村裏能夠參與公益項目的主要是在村老人和婦女,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於公益創投的理念和運作模式難以接受,他們認爲“要做公益直接做就好了,何必搞得那麼複雜。”

4. 難以融入村莊社會

一些社會工作者在經歷多年實踐後,深感源於西方的社會工作專業紮根於中國村落的艱鉅性,社會工作者秉持的專業知識與當地文化不斷產生矛盾和衝突,社會工作者感到越接近村莊和村民,無知和無能感越強烈,以至出現“文化識盲”現象[11].專業限制與文化識盲的問題在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中也不斷呈現,社會工作者希望用專業知識自外而內改善村莊中青少年狀況,但社會工作者對自己習得的這套價值理念和專業技術太過自信,有強烈的幫扶指導的情懷卻並不瞭解當地村莊的社會文化。如社會工作者口中的“賦權”“培力”等一套專業術語難以讓村民理解,在沒有預熱的情況下生硬開展個案諮詢或小組互動等形式讓青少年感到陌生難以暢所欲言。又如社會工作者由於不瞭解當地家庭之間或宗族之間的既有關係而難以順利開展工作,設計了一些令人尷尬的問題,甚至無意間激化了村莊中的矛盾。

5. 未能提升治理績效

有的地方政府過於簡單地認爲只要引入了社會力量就可以有效治理社會問題,但是政府購買服務並不是一劑萬能靈藥,社會問題治理在於治理的效率而不在於治理的主體。一些地區政府財政有限,村集體收入基本依靠轉移支付勉強維持甚至入不敷出,在村人口不多且散落各自然村,事務數量不多但瑣碎分散,在沒設計好的情況下引入社工機構將面臨多方共損的尷尬局面:政府不多的財政要擠出一部分購買社工服務,但購買費用又難以支撐社工機構長期運行,社工每月拿着一兩千工資勉力堅持;村組幹部要分出一部分精力幫助社工機構落地,村組幹部在本職工作之外又增添了協調任務;社工機構幾個人難以應對不定期出現的分散的人和事,只能偶爾來開展活動甚至成爲掛牌機構。這些地方的青少年工作依靠改進村組體系和學校服務供給更能實現低成本高收益,缺乏細緻設計引入社工機構後往往治理績效並沒有提升,又多負擔了一份組織成本。

三、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嵌入路徑

M村是廣東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總面積約12平方公里,農業耕地5000多畝,轄有村東、村南、村西、村北、村中5個村民小組(股份社),共2000多戶,戶籍人口7000多人(其中農業人口6300多人),外來務工人員近6200人。M村現有國小1所、幼兒園1所、託兒所4間、託管3間。2010年,M村所在街道嘗試引入X社工機構在3個村試運行,其中就有M村,2013年,街道推行社工服務全覆蓋,該街道26個村委會和居委會都有入駐社工,共有70多人,另有4個駐校社工。X社工站進駐M村已有近8年時間,目前有2個社工、1個幹事,另有不定期過來的實習生。M村作爲沿海發達地區的村莊是人口流入地而非人口流出地,相比中西部地區村莊有更多資源支持青少年發展,但村莊青少年仍然面臨許多共性問題,以及該村還有跟隨打工父母來此地的青少年適應問題。X社工站並沒有完美地解決上文所列舉的所有實踐困境,同時還面臨各種層出的新問題,但值得分析和探討的是X社工站不斷反思的精神和不斷改進自身理念和技術融入村莊的嘗試。

1. 整體式嵌入村莊社會

首先是長時段進駐村莊。X社工機構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將站點設置在村裏,社工每個工作日都到村裏上班。除了機構長時段在村,還儘量保持工作人員長時段在村。2010年最早一批到街道的社工有70多人,現在還有20多人仍在原村居社區(如M村的黃站長),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泡”在一個社區多年,他們在村中建立了廣泛的人脈關係,熟悉各種事情的來龍去脈,是當地社工的中堅力量。長時段駐村工作直接的好處是能充分融入村莊“熟人社會”,M村的宗族組織結構相對完整,姻親關係交織,各自然村村民因爲“社公”、廟宇等地緣信仰形成緊密的街坊關係,同時還有各種趣緣組織。X社工機構“浸泡”社區一段時間後,可以利用少數村民以“滾雪球”方式拓展人際關係,以日常化和生活化的方式推廣活動和理念。長時段駐村工作更重要的好處是,X社工機構介入青少年服務時可實施類似於人類學的“延伸個案方法”,延伸個案方法強調不僅要收集和調查個案本身,而且要將個案產生的社會脈絡或情景也納入考查的範圍,如理解某糾紛,應儘量瞭解該糾紛的前歷史、糾紛本身、隨糾紛平息而來的社會後果[12].村莊的人或事如果放置在社區的整體視野中看待,拉長時間段看待,放置在人際關係網絡中看待,就能更完整地瞭解人物的性格品行和事件的起承轉合,因此更能有的放矢解決問題。長時段進駐村莊是社工機構嵌入村莊的重要前提。

其次是整體式社區營造。青少年不是村莊中獨立隔絕式的存在,服務農村青少年不能只把眼光侷限地投放在青少年上,青少年是村莊的有機組成部分,只盯着青少年做青少年服務效果有限,讓青少年活動嵌入村莊社會文化網絡反而事半功倍。X社工站進駐M村的第一階段,主要劃分各特定人羣試圖推行有針對性的服務,如老年人、青少年、婦女、殘疾人等等;第二階段社會工作人員覺得每個人羣都投入一點資源,人力物力太過分散,於是轉向主要介入青少年服務,後來又覺得太過侷限;第三階段轉變爲整體式社區營造,仍關注青少年狀況改善,但將青少年發展嵌入村莊整體發展,將青少年活動融入村莊活動。這是順應村莊社會文化屬性的,如在M村的賽龍舟、燈酒會、迎神等傳統民俗活動中,村莊各主體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如老人負責整體統籌儀式流程,中年人負責划龍舟、擡神像等,婦女負責做飯擺桌等後勤,青少年則被安排做隊伍前導或是簡單的敲鑼打鼓,以上既是事件中的功能分工,又是代際之間的文化傳遞。X社工站整體式社區營造以“文化印記”爲主題,針對青少年推行了小主持人班、少年醒獅隊、村莊古蹟走訪、村莊文化地圖繪製等活動,並儘量讓這些小活動融入村莊大活動,如傳統的老人節、燈酒會、賽龍舟等民俗活動以及現代的運動會、攝影展、騎行節等。例如2018年暑期M村在村東祠堂舉辦傳統文化攝影展,就沒有外聘主持人,而是讓村中的小主持人來主持,少年醒獅隊更是在村莊大小活動都有參與,雖然表演只有十幾分鍾甚至兩三分鐘,小朋友卻覺得很驕傲很自豪。如此既節約了活動成本,又讓觀看錶演的長輩持續瞭解青少年,青少年也增加了對村莊的認同感,認識到自己是村莊成員的一分子,更是村莊文化連續統一體的一環。青少年的主體性被激發,不是爲了證書或爲了考級去參與活動,於是以很少資源撬動村莊的青少年活動乃至整體的文化活動。

2. 精準式嵌入村莊青少年需求

X社工站剛進駐M村時,主要關注青少年的家暴問題,還準備了一系列後續措施,如個案輔導和心理輔導,如向村委會、街道報備等,但在瞭解一段時間後發現,家暴並不是村莊青少年中的主要問題甚至基本沒有發現,於是X社工站調整了策略,即仍然留意家暴、性侵等小概率事件,但將主要精力放在村莊青少年更普遍的需求方面。

一是校外空閒時光的填補。經過多年減負政策的調整,學生在校學習和活動時間不斷被壓縮,學校嚴格劃定了校內與校外的責任空間,學生在校外的自主利用時間不斷增加,但城市青少年可以通過家庭和市場教育機構豐富學習能力和興趣活動,而趨利的市場教育機構很少會在地理位置方面靠近農村,家庭中又因爲長輩的文化水平或空餘時間不夠因此不能很充分進行輔助教育。在市場和家庭兩方面不能有效補位的情況下,農村青少年最主要的困惑是校外的空閒時光如何安放,不少農村孩子沉迷於電腦端或手機端電子遊戲,“不玩遊戲幹什麼呢?”X社工站在M村針對農村青少年設計了各種活動,其間經歷了不斷摸索的過程,有的活動新穎有餘實際參與度不夠逐步被淘汰,而有的活動則較受歡迎持續開展,比如聯合附近大學的支教大學生在週末或寒暑假時給青少年教授英語和語文,又如組織小主持人班、少年醒獅隊、籃球比賽等等。社工機構在城市社區推出的教學或興趣培養活動往往顯得比較雞肋,因爲有太多的市場機構可以替代,這些市場機構還能提供質量更高的服務,但在農村,市場和家庭在課外教育娛樂方面供給不足,社工機構設計的一些切合實際的活動,不一定有多高的教學水平,但基礎性地填補了農村青少年校外的空閒時光。

二是人際關係的提升。首先是親子關係。X社工站紮根在村中一段時間後發現虐待等嚴重家庭暴力發生概率非常小,並不是親子關係的主要問題所在,困擾親子更爲普遍的是雙方都覺得對方“不能理解自己”,長輩和孩子有代溝,長輩時時擔憂孩子成長並付出大量金錢和時間,但又由於短時期內看不到進步,從過分期待變爲過於失望,出言辱罵譏諷孩子。孩子覺得長輩不懂自己的興趣和話語,長輩認爲孩子體會不到自己的苦心,雙方常常講不到兩句不歡而散。X社工站將促進彼此理解作爲改善親子關係的主項。以個案案主A爲例,其爲一位單親母親,面對兒子教育問題感到困擾,案主對兒子價值評價較低,認爲他不能做好任何事情。社工介入後,與案主一起回顧以往的教育方式,探討以往教育兒子的方式成效,促使案主反思舊有管教方式。社工邀請案主參與社工站舉辦的親子活動,促使案主與其兒子互動交流,慢慢學習觀察、肯定、鼓勵兒子的正面行爲,案主也慢慢改變認爲兒子不能做好任何事情的觀點。其次是同伴關係。M村有爲數不少外來務工人員帶着孩子在村裏租房,X社工站潛在的關注點是外來務工人員孩子與本村孩子如何融合交往,但X社工站並沒有顯性化組織本地青少年與外來青少年加強聯繫的活動,強化雙方的身份符號反而點明瞭彼此的不同,僵硬地讓大家進行互助遊戲或者相互介紹反而增加彼此的尷尬,X社工站只是提供一些活動平臺,如學英語、看電影、尋訪社區古蹟等,本地青少年和外來青少年是混在一起隨機分配的,孩子們通過一次次趣緣活動自然有了共同話題和互動接觸,聊着玩着就融合在一起,看似無心的栽柳反而柳成蔭。

三是文化自信心的培養。農村青少年出現種種問題,可以歸結爲外部環境不夠完善,但更關鍵的是青少年的自我矮化和自我放棄。X社工站在M村設計的一些文教活動,短時間內提高分數或習得某項技能的效果都有限,但這些活動讓村裏孩子們覺得他們也能和城市孩子一樣,城市孩子說的學的東西他們也都接觸到了,自我認同感增強,潛在進取心也被不斷激發。除了學習自信心,農村青少年更深層次的是對本土文化自信心不足,覺得村莊文化是落後的、是過時的,然後連帶覺得自己個體也是土氣的。X社工站近年着力推廣“文化印記”活動,組織社工和青少年一起走訪社區,認識宗祠、廟宇、老宅、古樹、古井、渡口等傳統物質文化,瞭解木刻版畫、龍舟、燈酒、醒獅等傳統非物質文化,請熟悉村莊歷史的長者給青少年們講述村莊發展歷程、人物故事和民俗,大家一起繪製村莊文化地圖,整理村莊文化資料。在社區文化營造過程中,村莊青少年瞭解到原來生於斯長於斯的地方有這麼深厚的歷史底蘊,有這麼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有這麼多有意思的傳說故事,村莊並不是落後破敗的代名詞,村莊文化有與城市不同的獨特美感。通過深入認識自己的鄉土文化,村莊青少年逐步從文化自卑過渡到文化自覺再到文化自信。

3. 簡約式嵌入村莊治理

有的社會工作機構認爲在村無法很好展示專業性的根源在於獨立性不夠。所謂獨立性不夠一是指社工項目由政府主導,政府意志左右社會機構服務開展,二是指村莊基層組織已經覆蓋村莊大多數事務,社工機構介入空間有限。一種組織在強調自身重要的同時往往也會放大自身的重要性甚至強調唯一性,從實際情況看,基層組織完全可以勝任提供村莊多數基礎性公共服務,有不足但可通過稍加調整改進,在村莊中另外建設一套獨立的並行組織成本耗費巨大且沒有必要。社會工作機構的專業性在於服務效率而不在於獨立性,突出專業性未必要以獨立性爲前提,更無須爲了獨立而獨立。

X社工站與M村兩委在許多事務中都是共同參與、共同協商、共同完成,雙方覺得都是村裏的事情一起做就行,如X社工站黃站長所說,“很難有明確界定,都是你幫我,我幫你。”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讓社工機構與村兩委配合得較爲默契。以個案案主B爲例,其父母離世,現與同父異母的哥哥同住,爲事實孤兒,且家庭經濟拮据。X社工站與村兩委一起就案主的個人成長、生活、學業等情況進行討論,並進行了分工,社工爲案主提供個案輔導,處理她對雙親離世的哀傷情緒,協助案主適應中學生活和青春期生理變化,提升她與哥哥間的溝通關係。村兩委則在政策和資源層面,爲案主提供企業結對幫扶,支持案主學業費用等。X社工站與村委訂立的合同中有若干考覈指標,如幾次宣傳、幾次活動等,但這些指標要麼過於粗放,要麼流於形式,社工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的行動指南是隻要對青少年有利就參與、只要對村莊有利就參與。如少年醒獅隊本是村委黨羣服務項目的分支,嚴格來說並不屬於社工站的分內任務,但每次社工都帶領孩子們到醒獅師傅處所練習,既爲了保證孩子安全也爲了隨時跟蹤學習情況,社工站還積極爲少年醒獅隊設計安排各種文化活動。又如社工平時走訪過程中,在瞭解青少年情況之餘如果聽到村民對社區文化傳承、社區環境衛生等議題提出看法、建議,社工會整理收集這些民意並提交給村委,讓村委及時瞭解村民的需要和輿論情況。在聊天中社工也會協助解答村民對於民生政策的疑問,協助困難家庭辦理相關政策補助。

X社工站並沒有遵照所謂獨立原則,也沒有僵化按照合同文本,與基層組織嚴格劃分界限。社工站按實際情況參與青少年事務,甚至在處理青少年事務同時也會順帶處理其他村莊事務如答疑解惑或蒐集民意。X社工站與村兩委逐步摸索出你幫我、我幫你的交融混合式服務,直接原因是社工站與村兩委的工作人員彼此磨合得較爲默契,更深層次原因是順應了村莊事務的性質,即村莊事務是高度總體性的、細小瑣碎的、偶然性的、關聯性的、非規範性的.許多青少年事務是臨時出現的,且情況複雜,需要在村莊語境中與村幹部通過現場共同協商討論制定介入辦法。而且很多事務是連帶性的,看似與青少年無直接相關的事務卻和村鎮總體治理績效相關,最終又會與青少年事務相關。社工機構如果以高度獨立性、高度規範化的科層組織模式運作,只有極少事務符合所謂專業要求能進入社工視野,而且單獨處理事務各行其是的組織成本非常高,以規範技術處理事務的成本也非常高效果又未必好。X社工站與村兩委以“都是一個村的事情”的籠統思維混合着“你幫我、我幫你”,看似不獨立不明確,卻能通過嵌入既有治理體系和文化網絡實現“簡約治理”,達到更優質的服務效果,也能更好發揮專業所長。

四、結論與討論

本文以M村X社工站的個案經驗嘗試分析農村青少年社會工作的嵌入路徑,並不是認爲該個案具體做法具有廣泛複製性,M村爲沿海發達地區農村,與中西部農村在當地政府財政、村莊集體收入、人口流出流入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中西部農村是否適合引入社工機構以及引入後採取何種服務方式都要依村莊具體情況而定。而且,M村X社工站在本地實踐也並非完美,其曾有若干不切實際設計,當前的服務設置依然有需要改進之處。

M村X社工站最值得借鑑之處在於因地制宜實事求是,以持續的“反思性”推動社工機構不斷實現“嵌入性。”波蘭尼和格蘭諾維特等學者的“嵌入性”理論強調經濟活動不是獨立系統,而是與各種社會結構相關聯。目前“嵌入性”理論應用於中國社會工作多集中在分析社工機構嵌入行政系統致使專業性受損,此類分析多關注社工機構的自主性,但現實中社工機構面臨的最大問題並不是社工機構與行政系統之間的嵌入問題,而是社工機構與社區之間的“脫嵌”問題。波蘭尼嵌入性理論背後是“整體論”視角,這提醒我們在分析社工機構時不能只關注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更應關注社工機構是否融入了社會、是否迴應了社會的實際需求。政府提供服務經常被批評之處是政府供給與民衆需求不對接,許多人士呼籲引入社工機構就是認爲社會力量更能對應社會需求,但現實中不僅有“政府失靈”,還有“志願失靈”,政府與社會之間有縫隙,社會內部也有各種縫隙,社工機構雖是社會組織但並不一定理解村莊社區,社工機構提供服務時也經常不接地氣,懷着拯救情懷由外而內地輸入一套理念和價值,以及隨之而來的一套術語和行動,結果往往政府機構的弊病未除,又增添了社工機構的運行資源空耗。

社工機構的嵌入是一個長期實踐性的過程,需摸着石頭過河不斷試錯不斷總結經驗,不是由外而內地理念先行,而是紮根村莊嵌入村莊社會網絡和治理網絡,真正去理解村莊的實際需求,並以內洽於村莊的手段去實現。X社工站的嵌入性服務,很多時候都顯得“不刻意”:如不刻意只做青少年活動,而是將青少年活動放在村莊整體活動中展開;不刻意只關注小概率事件,而是將主要精力放在村莊青少年更普遍的需求方面,針對學校-社區-家庭的缺位提供相應基礎性服務;不刻意強調留守兒童或者外來務工人員孩子等外在符號,而是提供活動平臺讓孩子們自然交往;不刻意強調農村青少年的不利局面,而是通過教育活動和本土文化再認識激發孩子主觀進取心和文化自信心;不刻意強調社工機構獨立性,而是配合村莊既有的治理體系共同完成服務供給。這些做法看上去不夠獨立、不夠自主、不夠清晰,但反而能實現更好的專業性服務效果。社會工作機構提倡服務社會的前提是理解社會。

“社志聯動”對促進殘疾人社會融合的效果 篇二

摘要: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國8500萬殘疾人正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了許多令人敬佩的事蹟。此外,在社會層面探索殘疾人事業發展道路、提升殘疾人社會融合程度、鼓勵殘疾人實現人生價值是建設包容性社會的內在要求。本文對志願服務、社會工作及社會融合概念進行了界定,列出了當前我國現有的三種社會工作與大學學生志願服務聯動模式,就“社志聯動”模式對促進殘疾人社會融合的效果進行了分析,並從多方面提出了促進殘疾人社會融合的建議。

1 引言

在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社區建立起了“社工+志願者”的聯動模式,結合專業社工的職業性帶領志願者隊伍,充分利用了社工與志願者之間的人力、專業資源。一方面,志願服務爲社會工作提供了廣泛的羣衆基礎及豐富的人力資源;但另一方面,志願服務作爲一種自願行爲,缺乏組織性和專業性,在服務的過程中也易出現服務質量不高、服務缺乏特色、志願者流失率增加、志願者激勵保障機制不健全、服務缺乏長期性和常態化等問題,這些均不利於志願服務朝着專業化、組織化、制度化的方向發展,也不利於其迴應社會服務的需求[1].

而社會工作作爲一種在專業化、職業化助人理念和方法指導下的職業,其理念和原則能夠轉變志願者的思路,且專業化助人方法能夠在發掘服務對象需求、設計服務方案以及志願者的評估激勵等環節中爲志願者提供指導,將有利於志願服務的科學可持續性發展,同時也將助力我國殘疾人事業的發展。

2 核心概念界定

2.1 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是指任何人志願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在不爲任何物質報酬的情況下,爲改善社會、促進社會進步而提供的服務.

2.2 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是指秉持利他主義價值觀,以科學知識爲基礎, 運用科學的專業方法,幫助有需要的困難羣體解決其生活困境問題,協助個人及其社會環境更好地相互適應的職業活動[3].

2.3 社會融合

社會融合是指勝任工作、扮演社會角色、履行社會義務、發揮作爲一個社會成員的功能的能力。這種能力的主要組成部分有:支持系統(婚姻、家庭、社區角色和關係)、娛樂休閒活動、社會交往、職業和社會經濟地位等[4].

3 三種“社志聯動”模式

3.1 由社區工作者主導並聯系大學生志願者團隊參與的助殘活動

在這種模式下,以社區工作者爲主導,大學生志願者作爲參與方。志願服務設備、場地、對象等均由社區工作者提供。此模式具備社區工作的專業性與科學性,但缺乏創新性,並與實際志願服務存在需求脫節現象。

3.2 由大學生志願者提出助殘服務要求,並對接社區工作者展開的助殘活動

該模式是由大學生志願者主動聯繫社區工作者,自主開展志願服務活動,自行組織聯繫志願服務人員來開展的助殘活動。社區工作者在該模式下僅提供宣傳及場地支持。此模式下的助殘服務具備創新性與生活性,但在實踐活動的內容上缺乏嚴謹性,實踐活動效果有待考證。

3.3 由大學生志願者與社區工作者合作開展的助殘志願活動

此種模式是由大學生志願者與社區工作者建立聯繫,二者合作開展的助殘志願活動。在活動內容、場地、人員上均有很大選擇空間,同時具備活動設計上的科學性及創新性,對於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具有極其顯着的作用,是一種較爲有效的助殘服務模式。

4“社志聯動”促進殘疾人社會融合的現狀

4.1“社志聯動”在促進殘疾人社會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

以殘疾人視角來看“社志聯動”能有效推動殘疾人就業水平的提高。在“社志聯動”模式下,社會工作者能將自身在社會服務領域具備的成熟理論和方法注入志願服務中,爲志願服務的需求評估提供專業支持,協助志願者在服務中客觀全面地評估殘疾人需求,並對殘疾人的需求進行有效的層級分類,變“粗放式服務”爲“精細化服務”.該聯動模式能根據不同殘疾人的自身特徵來設計志願服務的內容和步驟,幫助殘疾人掌握一門特有的技能,以提高就業能力,使之成爲殘疾人的一項經濟來源支持。

“社志聯動”能積極推動殘疾人心理健康發展。“社志聯動”的模式有利於將社工的專業性和大學生志願服務的積極性和羣體性聯繫起來。實施了“社志聯動”的社區通過選拔專業的社工與優秀的志願者進行統一培訓,組建一支專業的隊伍。在日常生活中及時瞭解社區殘疾人的精神狀況和心理變化,能夠對一些異常情況採取及時的處理。“社志聯動”在殘疾人融入社區和心理保護方面能夠展現出一種及時性、針對性與預防性。

“社志聯動”可推動殘疾人文化知識水平提升。“社志聯動”實現了社工和大學生志願者兩者優勢資源的整合,社會工作者具有較廣泛的社會人脈資源,而大學生在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方面具有優勢。殘疾人由於身體或者精神方面的缺陷,普遍教育水平較低。針對這種情況,社工負責聯繫教育機構,而大學生志願者將自己已有的知識教授給殘疾人,共同幫助殘疾人提升文化水平,能有效增強殘疾人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

基於社會視角來看“社志聯動”推動社區建設,在“社志聯動”模式推廣之前,大學生志願者大多是零散地進行服務,而在“社志聯動”之下,社工通過整合各大高校的志願者資源,在幫助志願者提升志願服務能力的同時,也實現了社區服務建設.

“社志聯動”能促進社會資源的整合,使得兩者優勢互補,社會工作與志願服務的相互介入有利於促進社會組織和志願服務的專業化發展,整合社會各種力量與資源,彌補社會公共服務無法惠及每一個個體的不足,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另外,大學生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的聯動服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現階段社區治理的一系列瓶頸,在夯實社會治理基礎、激發社會活力上發揮着重要作用。

“社志聯動”可促進社會關愛的傳遞。社工具有職業性和專業性特點的同時,存在着人才數量不足、社會認知度不高的現狀,而大學生志願者存在羣衆參與度高而專業性不足的情況。在“社志聯動”模式下,社工指導志願者,志願者廣泛聯結羣衆,羣衆響應志願者,志願者協助社工,由此構成一個良性循環[6].在這個循環中,隨着羣衆加入志願服務的範圍逐漸擴大,社會關愛與文明也在隨之傳遞。

“社志聯動”能積極促進社會包容觀念的培養。奧利弗 (er) 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有關殘疾的社會模型認爲,殘疾過程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殘疾人個體由於生理或者心理的失調而導致生活功能受限;二是由於社會結構障礙或者外在環境支持不足而使殘疾人無法正常扮演自己的社會角色[7].由這個模型我們可以看出,殘疾不僅與殘疾人本身有關,與社會這個外在因素也有關,而且後者通常是殘疾人無法通過自身努力去克服的。大學生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的聯動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爲殘疾人融入社會提供了一種外在的環境支持,表現爲爲他們提供特殊的保護與一些必要的服務。通過“社志聯動”的影響,在社會逐漸培養起包容觀念,爲殘疾人的社會融合掃清障礙,幫助他們改善生存和發展狀況。

4.2“社志聯動”存在的問題

4.2.1 對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效果的不足

在個人層面,殘疾人自身認同感較低,由於其自身條件不足,會產生自卑心理,而這種心理會嚴重阻礙殘疾人與外界的交流和融合,在“社志聯動”模式中,不論是社工還是志願者都只能從外部緩解此種心理,無法從根本改變。另外,殘疾人心理承受力較差,這種心理彈性較弱的現象是從幼年時期開始的教育缺失所帶來的後遺症,而且,在“社志聯動”模式下,志願者和社工的保護與安撫很可能會起到負面效果,導致殘疾人更願意待在自己的舒適區而不願意走出圈子融入社會。

在社會層面,殘疾人就業前景較差。在目前的社會情況下,公司企業對於殘疾人的接納度並不高,同時由於殘疾人自身的不足,其就業面非常窄。在這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殘疾人的工作機會非常少且殘疾人的就業熱情也會降低,這對於殘疾人融入社會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阻礙。而且,家庭支持度也較低。通常殘疾人在融入社會中需要很多來自外部的幫助,其中最重要的是家人的支持,但在現實生活中,家庭由於經濟、心理等因素無法給殘疾人必要的支持。

4.2.2 模式本身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志願服務存在盲目性,缺乏合理的安排與計劃。大學生作爲助殘的新興力量,常常以較爲表面的形式參與服務,欠缺考慮長期效果,有待形成體系,所以無法讓自身的志願服務效果最大化,這也可能反作用於志願者本身,使他們的積極性下降。社會工作的社會影響力有待加強,力量較薄弱。社工本應該是志願助殘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起着主導作用,但由於歷史原因和羣衆認知的不足,目前社工人數相對較少,長期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社會影響力和號召力有待加強,這也是限制社會工作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大學生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相結合,本應是相互補充、相互學習,但由於此模式發展時間較短,兩部分結合不夠緊密,大學生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常常是分別獨立進行。同時,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在聯動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交叉部分”和“遺漏點”,浪費了大量的服務力量,兩者之間沒有起到1+1>2的效果。

5 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的對策

5.1 外部制度的建設

目前,我國在構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的制度環境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矛盾。這些問題和矛盾的長期存在既有歷史文化的傳統影響,也有現實社會經濟基礎的限制,還包含殘疾人自身能力和意識的侷限性。缺乏提高殘疾人在社會環境中的參與度,從而提高殘疾人的社會參與能力的整體規劃是其主要原因。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和矛盾,就必須完善殘疾人蔘與社會的制度環境體系,通過政府部門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使殘疾人平等地融入社會[8].

5.2 完善“社工-志願者”聯動模式

當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社工-志願者”聯動服務模式仍在探索中,尚未成熟。不過, 最好的方法保障模型和連鎖的發展過程是由政府頒佈相關文件, 明確將“社工-志願者”連鎖模式納入我國的社會服務保障體系, 並詳細闡述了雙方的本質聯繫, 明確各自的責任和義務, 制定完善的激勵制度和保障制度。

建立“社工-志願者”聯動長效機制離不開完善的內部運行機制。只有在運營的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規章制度,才能實現模式的長期穩定發展。建立“社工-志願者”聯動模式,應避免“聯動而非行動”,加強溝通聯繫。努力做到“聯動、主動”,發揮各自優勢。努力實現“聯動、持續行動”,建立聯動長效機制。

5.3 社會的支持和認可

(1)提高殘疾人的家庭認可度。殘障人融入社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家庭對於殘疾人來說是最堅實的港灣,美國人類學家奧茨曼認爲家庭是社會的最穩定、最獨特、最耐久的制度。家庭互動對於殘疾人家庭參與以及社會融合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成員應該給予殘疾人更多關愛,理解殘疾人對於家庭的精神依賴和物質依賴,不斷縮小家庭成員之間的距離,讓殘疾人感受到來自於家庭的溫暖和呵護。除了道德約束之外,還可以嘗試建立社區互動機制,使殘疾人可以長效、穩定、持久地和家人保持聯繫,滿足殘疾人的精神需求,可以改變他們逃避與人交往、自我疏離的態度。

(2)促進殘疾人的社區接納度。殘疾人因爲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易受到心理壓力的傷害,因此,殘疾人從心理層面上也就更加需要得到專業人士的幫助和指導[9].殘疾人社區應該積極建立相應的心理諮詢服務機構,幫助殘疾人探索與社會彼此接納的有效途徑,使其從心理上回歸社會到接納社會。同時,擴大專業社工的隊伍,爲殘疾人提供相應的更加專業的服務,讓殘疾人感受到來自於鄰里的關愛,從而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

(3)增強殘疾人的社會認同度。殘疾人需要得到社會認同。爲了促進殘疾人更好地融入社會,應該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整個社會加大宣傳,形成志願助殘的風氣,鼓勵更多人蔘與到社工或者志願者的隊伍中來。另一方面,應該保障殘疾人休閒娛樂以及交流的場地,加大對於殘障人士文體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比如陽光家園等,讓殘疾人可以互相交友,互幫互助。同時在公共場所應該注意殘疾人的出行問題,爲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做好保障。

5.4 個人能力的提升

(1)促進殘疾人主動與社會交流溝通的能力。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社區生活的不斷展開,殘疾人需要儘可能地參與到社區的共同活動當中來。在社區爲殘疾人提供幫助的同時,殘疾人本身及其家庭也需主動積極地聯繫社會,尋求社會的支持和社會地位的認同,在相關國家政策和社會力量的支持下,增強與社區居民、社會組織的交流與溝通。

(2)促進殘疾人不斷提高自身就業能力。勞動就業是保障殘疾人生活最根本、最爲有效的途徑。在當今世界,解決殘疾人就業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要求企業招募一定比例的殘疾人員工,二是集中安置殘疾人到福利企業進行就業。但這些就業工作的基礎是殘疾人本身要有一定的就業能力[10].因此,國家和社會應該積極安排殘疾人專業技能的學習,建設專業的殘疾人學校,幫助殘疾人儘快適應現代社會,更快地擁有可以謀生的技能。大力建設殘疾人教育體系,包括普通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以及職業教育等,提高殘疾人的文化素養[11].

6 結語

在國家發展新形勢下,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殘疾人工作成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而助殘工作的發展離不開社區工作者及大學生志願者的合作幫助。幫助殘疾人在工作上、生活上、心靈上全方位融入社會,是大學生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聯動的目標。而“社志聯動”模式的出現,不僅能夠爲殘疾人提供融入社會的平臺,更在助力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目前國內關於“社志聯動”研究大多處於實踐階段,隨着實踐階段的經驗積累,對於此模式的研究會愈發深入,其效益也會更加顯着。大學生志願服務與社會工作聯動服務在促進殘疾人融入社會方面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