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幼小銜接培訓心得10篇 "無縫銜接 | 幼小培訓心得"

其他文案 閱讀(1.36W)

幼小銜接培訓是在現代教育中備受關注的一個話題。如何讓孩子在幼兒園和國小間實現良好銜接,順利過渡,受到了很多家長和教育者的關注。在近日的幼小銜接培訓中,我有了不少收穫和心得,下面就分享給大家。

幼小銜接培訓心得10篇

第1篇

幼小銜接一直都是人們普遍注重的話題,如何實現幼兒順利的過渡到國小學習生活,幼兒教師、國小教師都應該作出相對應的努力。年10月17日上午,我參加了磐石市進修學校舉辦的“幼小”教學銜接專題培訓。聆聽了吉林市教育學院葉波老師的精彩講座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自然明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和國小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也是幼兒在其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轉折期。老師和家長都應該引起注重,使孩子儘快適合這個學習環境,家長也要有充足的思想準備,配合老師爲孩子順利向國小過渡做好一切準備。比如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多瞭解國小生活,提醒孩子整理書包文具,協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在孩子出錯的時候,不發火,不急躁,有涵養,有耐心,但切記不要包辦代替,有的老師會讓家長在孩子的作業本上簽字,以便於讓家長督促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我認爲家長在簽字前應該和孩子說清楚彼此的責任,讓孩子明白作業的對錯自己負責,家長只負責簽字完成老師的要求,如果家長負責檢查對錯,勢必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依賴,所以應該從小就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不要依賴別人,增強孩子的責任感和獨立性。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家長會輕鬆百倍。。

葉老師的講座,使我知道我們在注重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孩子水平的培養,學習興趣的培養,獨立生活水平的培養,與人交往水平的培養以及挫折承受水平的培養,不能只注重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在適合環境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幼小階段應是孩子水平發展和培養的一個關鍵期,所以老師應該特別注重,做好這些工作,能夠讓孩子終身受益。

幼小銜接增強幼兒習性的培養,生活上、學習上的良好習慣的養成訓練,例如:會排隊走、上廁所有序,會準確的拿筆、看書姿勢準確等,這些看似小而容易,卻是重要而繁瑣。良好的行爲習慣、生活學習習慣會讓幼兒最快的適合國小生活,學習習慣的良好有助於在國小課堂上能注意力集中的聽課,學習成績自然不會落後。而習慣養成需要幼兒教師持續的重複糾正,幼兒的可塑性很強,給以他什麼影響,很有可能就會成爲一個什麼樣的孩子,因而習性培養重於一切。

我們應該準確把握幼兒當前的發展水平和狀況,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個孩子都能順利的從幼兒園過渡到國小的學習與生活。

幼小銜接培訓心得10篇

第2篇

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現代教育觀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孩子以有的知識經驗出發,讓孩子親身經歷參與特定的教學活動,獲得一些體驗,並且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對此進行理解和應用。學數學不光是爲了計算和應用,更不是爲了無休止的做題;學數學,是在學一種化繁爲簡,解決問題要有依據的數學思想,是在學一種思維方法。解決問題應是數學課程的中心,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通過主動探索,發現數學,學習數學的過程。

只有樹立“以幼兒爲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的教育觀,使幼兒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在研究實現問題的實踐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發展數學,進而喜歡數學。如:多翻閱報刊雜誌、多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多到兄弟園參觀學習、多利用網絡信息和外地相互交流科研成果等等。知識的掌握和運用是無止靜的,只有活到老、學到老,才能不被時代所淘汰;只有不斷創新和不斷進取,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教育家說:“玩具是幼兒的天使,遊戲是幼兒的伴侶”,幼兒就是在遊戲中、在玩中一天天長大和進步的。遊戲深受幼兒喜愛,融入數學知識的遊戲或者說將數學活動設計成遊戲則更受幼兒的歡迎。在數學活動中,我總是採用遊戲的形式,千方百計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這樣,枯燥的數學知識就會變得有趣,簡單重複的練習也因遊戲而變得生動起來,小朋友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效果也會更好。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力,多采用啓發、引導、積極參與等方法,指導幼兒勇敢大膽地探究問題。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勇氣和能力,應從幼兒園實際出發,根據數學教學中的不同內容、不同教學目標、幼兒的個性差異,選擇一種或幾種最優的教學方法,綜合加以運用,靈活多變。

三、在數學教育中,注意尊重和呵護幼兒對數學的興趣

提供一個愉快、和諧、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幼兒通過實際的操作與體驗來學習。如:教“果汁吧”活動中,課前在數學角里佈置一個果汁店的情景,店裏擺滿了空果汁瓶數個、白開水和蜂蜜或橙汁、同樣大小的紙杯10個、彩色筆等等。老師當果汁店的老闆。選教室的'另一角安排果汁吧,讓幼兒輪流當老闆和客人。這樣使幼兒在愉快、寬鬆的環境中學會了瓶子和杯子之間的容量關係,從而又使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和大家分享了開果汁吧的樂趣,使數學知識原本比較抽象的概念具體化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育內容應根據幼兒的興趣點選擇,要相似於幼兒生活,相似於幼兒心理髮展,相似於動物性,相似於幼兒的好模仿、好戶外活動、好奇、好合羣、好成功、好稱讚、好動、好遊戲。

四、尊重幼兒的年齡特點,瞭解幼兒行爲的真正目的,理解幼兒自發的學習數學的良好動機

教師應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傾聽孩子們的談話,瞭解幼兒表面看似錯誤行爲的真正目的,避免誤解和傷害幼兒,保持他們永久的樂於探究身邊數學現象的慾望。幼兒的認知、體能、語言表達、社會技巧等能力的發展都是漸進的,經過學習而不斷積累、發展、成型,因此,幼兒教育是一個系統過程,在教學中必須循序漸進,長期堅持,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取長補短。只有這樣纔會取得預期的成果。

根據數學科的教育計劃,許多遊戲是讓小朋友在室內進行桌面操作的,能不能創編一些包含數學練習的室外體育遊戲呢?因爲那樣既可以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要,同時也能進行數學練習。實踐證明,根據數學教學的需要,創編一些易組織的體育遊戲是可行的。

第3篇

起初看到這個講座預告的時候,想想孩子剛上小班,感到有點早。但聽過之後,我感到不但不早,而且非常及時有效。歐陽老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幼教老師,她所講述的內容正是我們很多家長現在所面臨的問題。老師提到的四個誤區,就是我們家長常常容易踩到的雷點,尤其那句“孩子小腳穿大鞋,不僅跑步不快,還可能出現問題”,深入淺出的講述了幼小銜接中錯誤行爲的危害。通過這次講座的學習,我對正處在小班的孩子有關幼小銜接方面的感悟如下。

一個好生活習慣,對於孩子的成長很關鍵,尤其進入國小後,在僅僅幾分鐘的課間休息時間裏,孩子們要完成喝水、小便、放鬆調節自己等多項內容,容易出現下課了只顧着玩,而不去大小便,久之對學習和生活都會造成不良的影響,而這個習慣與我們家長有很大關係。由於對孩子的溺愛、自己焦急的心態,每當孩子慢騰騰地穿衣、洗臉、吃飯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去幫助她完成。現在深刻明白,小班是幼兒跨入集體生活的一個轉折點,是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行爲習慣培養的關鍵期,更是對以後幼小銜接有着很大的輔助作用。因此一定要養成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保持足夠的.耐心等待,給孩子時間和機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爲幼兒做好入學後獨立生活的準備。

小班的孩子還小,不能獨立完成閱讀,因此堅持親子閱讀尤爲重要。從上幼兒園開始,根據老師的要求,每天抽出半個小時,陪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故事等書,不僅讓孩子沉浸在書的海洋、增長了知識,還增進親子關係,更是讓孩子養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爲以後上國小養成閱讀習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擔心孩子們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斷地提醒孩子們注意這樣、注意那樣,家長不由自主的就變成了一個愛嘮叨的人,一句話說上好幾遍。如,洗手時反覆強調如何正確洗手,收玩具時不停的教導如何放置玩具等,結果孩子們會產生依賴性。聽不清要求沒關係,反正一會兒媽媽還會說的。因此進入國小後,孩子容易出現的問題還包括由於聽不懂老師提出的要求,孩子不會傾聽,不能夠抓住老師說話的重點。所以在生活中我們還要學會管住自己的嘴巴,不反覆提醒,使督促幼兒形成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第4篇

幼小銜接顧名思義,是幼兒園進入國小的第一步,幼小銜接這個重要的轉折點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不可忽視。有效的幼小銜接必定是“以兒童爲中心”的,引導兒童學會學習、提升問題解決與創新實踐能力,使孩子順利渡過幼兒園到國小生活的過渡期,爲孩子的國小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實一般來說6歲左右的孩子在身體和心理上都具備了上國小的條件,他們內心對於國小是非常向往的,他們會羨慕戴着紅領巾揹着書包上學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書包,新的鉛筆盒,新的衣服,時時刻刻都流露出對國小的嚮往之情。

家長在這個時候要特別留意孩子的心理狀態,積極鼓勵孩子上國小,時常以鼓勵的口語激發他們對國小生活的嚮往之情,例如家長可以這樣說:“寶寶真棒,寶寶長大了要上國小了!”,讓孩子對於即將成爲一名國小生充滿期待,也感到光榮和自豪。

家長也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帶孩子到國小的校園裏面逛一逛,走一走,讓孩子提前感受和熟悉國小的校園和氛圍,見到校園裏的國小生,也可以趁機教育孩子,激勵他們:“以後你也會像小哥哥小姐姐一樣,在國小的校園裏面認字,數數,學很多知識,你也會跟他們一樣聰明一樣棒!”

我們都知道,在幼兒園裏面孩子過的是一種被照顧着的集體生活,幼兒園的老師整天都跟着,吃飯、穿衣服、繫鞋帶、上廁所,老師都會看護周到,及時給予幫助。但是進入國小後,則是相對獨立地生活,孩子必須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學會照顧自己,自己繫鞋帶、穿衣服、上廁所。這時候老師的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國小也有很多學生守則,學校規章制度,孩子需要自己學會集中注意力,學會自控能力。

作爲家長,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不要溺寵孩子,什麼事情都替他們打理好,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穿衣、繫鞋帶、如廁,自己的玩具學習用品自己收拾好。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難,家長們也不要急着幫孩子解決,先引導他們,然後讓他們想辦法去解決。這是培養孩子獨立性非常重要的環節,這對於他們以後進入國小甚至是以後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家長不能隨時隨地看護陪伴着孩子。進入國小後,他們需要自己去處理他們遇到的生活、學習和人際交往上的問題。

此外,家長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可以制定一些家庭的小規則和獎罰制度。這對於他們培養自控能力和良好的習慣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對於幼兒園,國小生活更加獨立,自主和多變,所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性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對於他順利、成功地展開新的校園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有效的幼小銜接不僅僅是大班下學期或者這學期內某一個月的目標,而應該是幼兒園三年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時期的目標。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能力,家長們可以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多和陌生人見面,消除孩子對陌生人的畏怯心理。多讓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讓孩子既可以跟大哥哥大姐姐溝通,也可以做比自己小的孩子的領導者,增強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在平時生活中,家長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見聞,誘導孩子也學會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心聲,分享自己的食物分享自己的玩具。家長還可以讓孩子邀請他們的小夥伴到家裏做客,讓孩子以小主人的身份招待小夥伴。

第5篇

金秋十月,碧空如洗,涼爽舒適。很開心參加兒子幼兒園大班開筆禮活動,畢竟是孩子的人生第一禮,作爲家長的肯定是不想錯過的,在此非常感謝艾立森幼兒園給孩子準備如此有意義的活動,感恩老師們的辛勤付出!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大班幼兒即將步入國小,面臨着多方面的適應,開筆禮爲幼兒形成良好的品德習慣打造了良好的氛圍,爲禮儀養成打造了良好的基礎,並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弘揚我國優良的傳統文化。

伴隨着主持人熱情高漲、親切感人的話語、激情飛揚的擂鼓聲拉開帷幕,每一個環節都是那麼的感人,真誠。看着你們一張張稚嫩的臉孔,拱手穿着漢服走過“啓智門”,承載夢想之門,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通過擊鼓明志、站姿坐姿的練習、啓蒙人字、握筆書寫練習、硃砂啓智、感恩鞠躬等環節,重溫傳統開筆禮儀。

我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我要成爲一個熱愛祖國,感恩父母,尊敬師長的學子!咚咚咚……擊鼓三聲,明志立誓。“鳴”通“明”,“鳴志”即“明志”,擊鼓的聲音越響,聲音傳得越遠,說明志向就越遠大。悠揚的鼓聲中,孩子們跟着司儀許老師一起明志啓誓。

端衣冠,擡頭挺胸,寄予孩子們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

有了遠大的志向,這還只是萬里長征中的一小步,古人云:人之聰明識字始。“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撐,頂天立地。學習知識必先從認識人字開始,學會做人先從學寫人字開始。在楊老師帶領下,孩子認真地舉起右手模仿書寫在幼兒園的第一個“人”字,一撇一捺寫成人,一生一世學做人。一撇是責任,一捺是擔當,工工整整寫人字,堂堂正正中國人。

看到諾賢書寫着這人字,回想起剛剛入學幼兒園的第一天,不捨,迷惘,恐懼,哭紅了雙眼,要回家……轉眼間,孩子長大了,感慨萬分。人字兩筆雖簡單卻寓意着在人生的啓蒙階段,要先學會做人,做人要站得穩、行得正、走得端!

古樂悠揚,各位家長手執毛筆,在自己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爲學子們獻上殷切祝福。“硃砂啓智”,又稱“開天眼”。在古代,學童入學伊始,都會由啓蒙入學師長用紅色的硃砂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意爲開啓智慧,以此寄託美好的願望,從此眼明心亮,聰明好學。

感恩父母,感恩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並用所有的`愛哺育我成長。父母之恩,畢生難忘,孩子們向自己的爸爸媽媽鞠躬,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一個擁抱,無不讓人感動的落下幸福的淚水。

感恩老師,在這隆重又溫馨的日子裏,帶着一顆感恩之心向教導孩子們們的老師感恩鞠躬。感恩他們的愛心呵護、細心培植、精心教育。

胸懷感恩之心的人,品性不會差,因此,這也是我一直都教導岑諾賢做人一定要懷有感恩之心。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在莊嚴的儀式中領略到了勤學苦習、尊師孝親等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開端是奠定成功的基礎,儘管開筆禮已經結束了,但它卻是小朋友們開始學習,走向成功的起點。願開筆禮能成爲孩子們一生中美好的回憶!

再次感謝幼兒園組織本次意義深重的活動,感謝老師們!

第6篇

幼兒寶寶結束了幼兒園生活,升入國小,成爲一名國小生。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兒到國小生的轉變,能否很快適應國小生活,幼小銜接則是關鍵所在。那麼在科學領域要怎麼做好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呢?在幼小銜接階段課程的實施上,教師要敏感地把科學教育融於幼兒一日生活中,並與其他領域的教育有機結合。也就是說,教師要有隨機教育的意識,能隨時隨地激發幼兒的科學興趣,並保護幼兒的好奇心。我認爲應該從以下(三要四能)幾方面進行:

從幼兒園到國小,是一個全新的環境。老師不同,小朋友不同,學習方式方法不同,課堂要求不同,行爲規範也不同……這許許多多的不同,往往會使幼兒難以適應,容易導致幼兒學習興趣低落,影響學習成績,打擊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利。家長可在入學前幾個月,有意識地多向孩子介紹一些國小裏的學習、生活情況。包括學習哪些課程,每天上幾節課,作息制度,上下課應該注意些什麼,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關係等。使他對學習生活有一定的瞭解,並盼望自己做個國小生,從思想上作好入學的準備。同時,爲了使孩子逐步習慣學習生活,在家可以適當減少孩子活動、遊戲的時間。這樣,從思想、時間、學習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那麼孩子進入國小後,不會有學習負擔地重的反應,每項學習任務都能輕、愉快地完成。 孩子入學後,也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了。

孩子入學後,進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接受新老師,結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體與老師同學和睦相處,則有賴於一定的與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強的幼兒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融入集體中,與小夥伴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與同伴之間發生矛盾和衝突,若處理不當,最終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應特別注重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於創造出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

逐漸培養幼兒講述故事、複述故事的能力,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可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選擇幼兒感興趣的讀物,組織集體朗讀,並進行耐心指導,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家長應每天堅持指導孩子閱讀,不久孩子就會自行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興趣。再就是讓孩子多玩些安靜的桌面遊戲,如搭難度較大的裝拆積木、看連環畫、下跳棋、摺紙、畫畫等。適當減少遊戲時間。例如,讓孩子每天練習寫自己的名字,學寫阿拉伯數學、中文數學以及簡單的詞彙,每天做幾道算術題和簡單應用題。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許多事情全由父母包辦,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國小後,許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辦,而且要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學習、勞動等任務。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適應國小的需要。例如:讓他們自己疊衣服,自己吃飯、穿衣 ,自己整理東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學具,整理書包等等。自理能力有所增強,孩子在入國小後也就能很快適應國小的集體生活。

承認和保持幼兒個體的豐富性和多樣性。注意有區別的對待,尊重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科學活動以探究爲核心,在科學探究過程中,幼兒的收穫是多方面的,既可以獲取科學知識體驗,感受學習科學的樂趣,也可以增長科學探究的能力。

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幼兒有着與生俱來的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幼兒通過好奇、好問、好探索,並大膽實踐、嘗試,由此獲得直接經驗來認識、瞭解事物。而相對貧乏的知識經驗和粗淺的認知水平,又決定了幼兒不能客觀地解釋自然事物和現象及其關係。因此,在幼小銜接階段,教師要注重科學方法、行爲、習慣的引導,鼓勵幼兒通過親身體驗來獲得正確的科學知識,在實踐中感悟科學知識的樂趣,嘗試利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引導幼兒進行積極、自覺的探究活動。

遊戲是幼兒極爲喜歡的一種活動形式,在國小科學活動中也可以恰當的使用這樣的一個教學形式,這樣無論從生理還是從心理方面都有利於幫助幼兒順利渡過幼小銜接的過渡期,使幼兒更加健康地成長。在大班後期,除了遊戲外,還應該融入國小課堂中學習知識的模式,讓幼兒提前適應或者說是感受國小的教學方式,然後再滲透遊戲,如此,來縮小幼小銜接的跨度。

大多數幼兒都比較嚮往國小生的生活,他們很願意成爲一名國小生。他們以爲上學“很好玩”,背上書包“很神奇”,缺乏對可能出現的問題的隨機應變能力。家長應幫助幼兒調整情緒,做好當國小生的心理準備。

總之,做好幼小協同,科學銜接工作既要老師和家長要積極配合,共同努力。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豐富的知識和技能,調整好心態。讓幼兒即願意上學,又喜歡上學,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難的能力。還要在科學教育中幼兒園與國小的相互銜接應注意科學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這幾個方面的內容,更好地關注這一時期幼兒的特殊需要,有效而科學地幫助他們平穩順利由幼兒園到國小過渡,成爲一名優秀的國小生。

第7篇

幼小銜接是近年來比較熱門的一個話題,作爲一名幼兒教師,自然明白幼小銜接的重要性。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國小兩個相鄰教育階段在教育工作上的承接和連續。幼兒期和學齡期是兩個不同水平的發展階段,兩個階段相比,兒童在社會角色、生活內容、生活場所、與老師的關係等方面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它們之間就形成了一定的“陡坡”,合理調節銜接的“陡坡”、減少兒童適應中的困難和問題、使兒童順利過渡到新的教育階段、就是幼小銜接要做的工作。

從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孩子將會面臨很大的挑戰,需要在家長的引導下,做好各項能力提升、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方面的準備。真正的幼小銜接不僅僅是爲國小一年級銜接,更是爲孩子一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影響是極其深遠的。本學期是小朋友們告別幼兒時代邁向國小的最後時期,也是最爲關鍵的適應期,作爲大班的教師,我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我的孩子能不能適應國小生活?面對幼小銜接,家長和幼兒園究竟該怎麼做?帶着家長們的困惑,我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爲依據,將“幼小銜接”融入到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爲他們後續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爲了讓孩子更好的瞭解國小,幼兒園每學期都會組織孩子去參觀國小生活,第一個活動是參觀國小的升旗儀式。孩子們學着國小生的樣子,整齊地排好隊伍,體驗了國旗下的莊嚴和神聖。之後,孩子們走進了國小明亮的教室裏,體驗了當一名國小生的感覺。

通過參觀,孩子們對國小的學習和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也激發了孩子成爲一名國小生的願望。

四月份我園也組織全體大班幼兒開展了幼小銜接系列活動,從整理書包、穿脫衣服、繫鞋帶等幾個方面幫助幼兒做好身心的`準備,實現科學銜接。

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還會時刻提醒孩子去掌握正確的坐姿、握筆姿勢。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從小沒有好好培養,到了步入國小再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在大班後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範。在繪畫活動中,也要按照正確的握筆姿勢和坐姿去要求幼兒,還可以根據大班幼兒喜歡競賽這一特點,結合競爭機制組織一些“坐姿、握筆姿勢”的比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在常規上有要求。如引導幼兒在集體活動時間裏逐漸保持注意的穩定和持久,儘量在活動後喝水、上洗手間。集體活動時能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教師也應加強對孩子進行注意力和思維敏捷性的訓練,培養幼兒內在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使他們順利適應國小的學習生活。

同時,教師也要充分認識到幼兒園升至國小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爲習慣等方面爲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1、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培養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幼兒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規則,及沒有規則帶來的後果(破壞圖書、不遵守遊戲規則等)。

2、要給幼兒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特別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揀菜等。

3、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譁,不與小夥伴搶玩具等等,有利於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家長們也應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夥伴,讓孩子成爲一個樂於交往和善於交往的人。

4、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場所。我們應該主動從幼兒生活學習的細節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難題時怎麼辦?如何收拾玩具及學習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時,讓孩子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地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

5、離開幼兒園,走進國小,孩子更多面對的是複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另外,還要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

6、幼兒入學後,學習成了其主要活動,以讀、寫、算爲主導。但是幼兒教師千萬不能進入讓孩子提早接受具體課本知識的誤區,而應重視孩子進行認、讀、算背後的智能發展。另外,我們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專注性和持久性的培養。

總之,幼小銜接不能急於求成。每一位孩子都是一顆種子,在陽光雨露的滋養下,終將破土而出,蓬勃生長,帶着無盡的期待和快樂,向國小奔跑而去!

第8篇

時間流逝,時間就像箭一樣。孩子即將結束幼兒園生活三年,升入國小,成爲國小生。在幼小銜接的關鍵時期,作爲家長的我們很榮幸能夠參加一次由十五幼及博才白鶴國小聯合舉辦的幼小銜接家長會,此次家長會猶如一場及時雨,解答了我們內心無數的困惑,也讓我明白了作爲家長的我們,應該如何和孩子們一起共同平穩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

此次家長會主題主要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來自於卜園長的分享:幼兒園在幼小銜接方面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第二部分主要是博才白鶴國小謝校長的共享:關於幼小的聯繫,家長和孩子必須做好準備。

總之,爲了讓孩子順利度過幼小銜接的關鍵階段,快速適應國小生活。我認爲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準備

(1)逐步培養孩子們的任務意識。進入大班以來,幼兒園老師會安排一些家庭作業。這樣,孩子上國小後,學習負擔不會很重,孩子們會從思想上提前做好作業準備

(2)爲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國小的學習環境。幼兒園大班的集體活動時間稍微延長,在集體活動時間中引導孩子逐漸保持注意力的穩定和持久性,讓孩子在心理上準備時間概念。

(1)父母必須意識到孩子上學是自然的,不必過度緊張。作爲監護人,調整孩子的休息時間,學習和生活習慣,創造環境讓孩子認識到,上學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

(2)以身作則,法國作家盧梭說:榜樣!榜樣!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教別人什麼,也就是說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作爲監護人,我們必須發揮語言教育的作用,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發揮以身作則的榜樣作用

(1)知識準備,在進入國小階段之前,孩子們必須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寫下自己的名字開發語言潛力的初步數理邏輯能力。謝校長特別強調,家長在孩子入學前不必讓他們學習大量的知識,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比如可以不失時機,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輸學校的種種事情,如“學校裏有許多小朋友”,“學校裏有好多老師和好多書,他們將教你好多有用的東西”

(2)養成習慣,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立能力。國小和幼兒園在環境方面有一定的差異,在幼兒園階段,老師總是關注嬰兒們的飲食、睡等生活,相反在國小階段,多依賴孩子們自己的生活自立能力。因此,爲了使孩子們逐步適應學習生活,我們應該提前多多培養準國小生的自我服務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學習用品,整理書包,自己安排課間的時間(喝水,入廁,遊戲等)。在培養這類自我管理的能力時,家長應注意及時配合幼兒園在家裏進行培養和加強……

第9篇

針對父母擔心自家寶貝“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情緒,方園長向爸爸媽媽們詳細介紹了孩子各階段“敏感期”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幼兒園和國小階段不同特徵的學習活動以及幼兒園在“幼小銜接”階段的課程安排。轉眼間,我們馬榮國際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即將結束幼兒園的快樂生活,邁向國小的學習生活了。幼兒園特地爲家長們準備了一場貼心的“幼小銜接解讀”講座。針對父母擔心自家寶貝“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情緒,方園長向爸爸媽媽們詳細介紹了孩子各階段“敏感期”的`特點及注意事項、幼兒園和國小階段不同特徵的學習活動以及幼兒園在“幼小銜接”階段的課程安排。此外,方園長還無私地分享了兒子在幼兒園、國小的種種心得,讓大家獲益匪淺。家長們瞭解到,知識儲備、學習能力以及心理準備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應該是要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這樣,孩子們纔會在國小階段遊刃有餘。

用心播種,靜待花開。感謝幼兒園爲我們舉辦的這次家長會,務實而詳盡的解說幫助我們解除了心理上的忐忑和疑惑,同時也爲我們提供了及時的引導,讓家長們在今後幾個月的時間裏,更加清楚如何做好孩子思維、學習習慣以及社會技能方面的銜接、培養。相信孩子們在幼兒園老師和家長的密切配合下,一定能順利的度過人生的第一次轉折。

第10篇

今天上午的幼小銜接講座,園長主要講了幼兒園階段與國小階段的不同以及家長和孩子需要在家裏準備的相關工作,聽了以後覺得非常接地氣,受益匪淺。

幼兒園與國小階段完全不同,幼兒園教養並重,主題遊戲較多,小夥伴固定,朝夕相處,老師像媽媽一樣照顧孩子的起居,且整天陪伴,上學時間彈性,有加餐,有午休,相對較寬鬆;而國小以學科學習爲主,規範學科,限時課堂,格式作業,老師相對較多且不是一直陪伴,沒有午睡,沒有加餐,相對較嚴格,所以在幼小銜接階段,各項習慣和意識的培養就顯得尤爲重要。

1、首先要給孩子一種期待感,讓孩子覺得我馬上就要變成一個國小生了,這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因爲長大本身就是一件超級驕傲的事情。

2、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包括起居時間,遊戲時間,閱讀時間,做家務時間,與家人共處時間,作業時間。有句話說想讓孩子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先變成那樣的人,所以最好是和孩子一起制定作息時間表,父母也早睡早起,這樣就以身作則的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就是自律,良好的作息習慣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律。

3、家庭環境:在家裏爸爸媽媽要做好環境建設,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書桌,父母以身作則,平時也多看書學習,變陪讀爲共讀;在家裏家庭成員之間要經常說謝謝,你好等文明語,和睦相處,關愛彼此就是給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4、學習習慣:八個力的培養: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力,閱讀能力,說的能力,做的能力。培養觀察力,可以多觀察身邊的細小事物,找不同,擺積木,報些興趣班如音樂,多做家務,培養孩子的忍耐力堅持力,多讀書。

5、其他能力培養:如獨立自主的能力,獨立完成作業,面對挫折的能力,時間管理的能力,精神專注能力,能坐的住,鍛鍊身體,有固定的體能訓練,負責任的意識,社會公德意識,辨別是非的能力等等。

聽完真心覺得家長的責任重大,育兒就是一場修行,期待我們都變得更好,再次謝謝幼兒園舉辦的這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