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中國酒桌上的禮儀4篇 "醉美華夏,飲酒有道:深入瞭解中國酒桌禮儀"

其他文案 閱讀(2.6W)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酒文化更是千年的傳統,酒桌上的禮儀更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中國,飲酒不僅是爲了解渴,更是一種社交、溝通的方式,也是對社交地位和友誼的一種表達。因此,瞭解中國酒桌上的禮儀是非常重要的。

中國酒桌上的禮儀4篇

第1篇

現在的城市都擁堵,除非你是桌上最大的老闆、最大的領導,如果不是就別遲到。

我國是個禮儀之邦,一般都會等人齊了才用餐,十幾個人等你一個,等的越久,就越討厭你,這樣的事兒多了,乾脆就不叫你。

千萬不要玩“狼來了”,明明40分鐘才能到,明明你還根本沒出門,非要說自己馬上到!---- 這若干個馬上到加起來,就再也沒人信你了。

另外東道主應該是第一個到場,其他人既不能去太早,也不能比大領導來的晚。寧可提前到飯店玩手機,離約定時間早個五分鐘進場,也不能讓所有人都“歡迎“你的到來。

在哪裏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和什麼人吃,吃什麼不重要,關鍵的是吃的開心,誰買單不重要,重要的'是同級別的人應該輪流坐莊。當然,有兩種人永遠不用買單:大領導和被求之人。

一般的原則是:誰喊吃飯誰買單,在誰的地盤上誰買單,誰錢多誰買單,不然這個圈子不如第一次就aa,或者自覺輪流坐莊。

也許某人和你吃飯他掏了十次錢,但你也必須回請個三四次,再或者你和東道主每次都爲了買單拉拉扯扯,但是三四次強行把小單給買了。

別人端杯你端杯,別人幹了你扭捏兩下再裝作不會喝酒慢慢幹了。別人夾菜你夾菜,別人站起來你就站起來,大老闆敬酒一圈後你再敬,別人安靜你也安靜,別人喝湯你也喝湯。

但凡吃飯,都一定是有組織有目的有主有次的一場局部戰爭,子彈都是打那些顯眼的人,好印象也總是給那些守紀律的人,這樣下次別人纔會喊你。

中國酒桌上的禮儀4篇

第2篇

基本上我國式的吃飯,都不要做第一個坐下去的人。如果你位尊權重,如果你是甲方,如果別人有求於你,別人自然是把主位給你,即便如此,也得在東道主請求下再三推辭方可入座。

其他人只管站着等主人安排位置,或者直接把最次的上菜位先坐了,然後再被主人邀請到某個位置上。你永遠不知道來賓之間是什麼關係,你如果硬是插在夫妻,情侶之間,你就看臉色吃飯吧。

如果你只是一個列席的食客,不要比主人說話更多,除非你是小品相聲打鼓說唱演員節目主持人什麼的,而別人希望聽你來一段,除此之外,就是看買單的表演了 。

你如果不服,先把錢包拿出來把單買了。人家請客,總不能自己埋頭苦吃把自己那一份吃回來吧?人家花了錢自己又不能多吃,你還和人搶着說話,有沒有天理了?

你是個男的,就不要給人隨便夾菜,尤其是給女性。如果你是個女的,也許特討厭別人用口水筷子給你夾菜,可以說自己在減肥,然後把硬塞給你的東西放骨碟裏不吃。

現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什麼都吃過,不像困難時期家裏打個牙祭生怕客人沒吃好,一陣亂夾。

身邊坐一異性,搞清楚她是一個人來還是兩個人來,和桌上誰的'關係如何再說話,不然會有麻煩。

桌上有大老闆在,就別談自己的小生意,就算你是大老闆,也得看桌上有沒有大領導和更大的老闆再吹牛,你得明白,這是別人的飯局,不是你的演講會,周圍坐的也不是你的下屬和員工。

這吃飯不是好聲音,不是智力競賽,不是急轉彎,不是連連看,也不是愛消除……

pk起來並不精彩!大家是來找樂的,不是來拼命的,不是花錢花時間來聽你吹牛的。別人講,你誇,再有人講,你也誇,總之,把別人點贊點夠了,自然別人也會過來找你點贊,你這時候需要的就是一點點謙虛,就可以深不可測了。好戲都是在後頭,除非你想讓別人看你的戲演砸了。

也許你會發現朋友的老婆也被邀請來吃飯,並且和某領導某總很熟的樣子;也許你會發現領導在酒桌上喝多了稱兄道弟,和你說些你不該知道的祕密,你都必須保持緘默,如果你還想和他們一起吃飯,並且順利打入他們的另一個圈子。

等級不夠就沒資格勸酒,勸酒都是在熟人和同級別的人之間,你一小跑龍套的逼着領導幹了,你是找幹。

另外開車的,不喝酒的,酒量小的,異性的,說不喝,你就不能勸,消除尷尬的方法只有一個“我幹了,您隨意”。

別人請客,就別點菜,真要自己點,就問問服務員有什麼特色菜然後挑個便宜的點了,然後讓給女士或者東道主。

自己請客,那務必得有一兩道印象深刻的“狠菜”,免得別人嫌菜檔次不高格調不高就不和你玩了。

該你買單,就自覺趁上廁所偷偷買了,不該你買單,你就可以裝傻。別每次都裝作掏錢包手揣兜裏不動還空喊不行動,只需要說聲“謝謝某總,下次我請”就行了。

第3篇

中國的禮儀應該是小敬大。少敬老。你要做的是首先站起來,雙手拿杯,面帶微笑。不一定要一飲而盡,要看對方是什麼人,如果是兄弟好友的話,那就無所謂了。應該豪爽一點。如果是親人的話,只要意思一下就可以了,點到爲止。

酒桌上如何敬酒?在桌上應先站起來,拿起杯子,向現在座個位朋友把杯子環繞一週,再先飲爲敬,或都拿起杯子對着你要敬酒的朋友說我先敬你一杯,然後再喝下去,如何接別人的敬酒呢?注意哪些規則和細節?一是要低於對方的杯子,二是雙手拿杯,輕碰一下對方的杯子,微鞠躬,以表敬意、我以前在酒吧做過所以我認爲是這樣。

大多數酒宴賓客都較多,所以應儘量多談論一些大部分人能夠參與的話題,得到多數人的認同。因爲個人的興趣愛好、知識面不同,所以話題儘量不要太偏,避免唯我獨尊,天南海北,神侃無邊,出現跑題現象,而忽略了衆人。

特別是儘量不要與人貼耳小聲私語,給別人一種神祕感,往往會產生"就你倆好"的嫉妒心理,影響喝酒的效果。

大多數灑宴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喝酒的目的。赴宴時首先應環視一下各位的神態表情,分清主次,不要單純地爲了喝酒而喝酒,而失去交友的好機會,更不要讓某些譁衆取寵的酒徒攪亂東道主的意思。

灑桌上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常識、修養和交際風度,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會給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所以,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語言得當,詼諧幽默很關鍵。

在酒桌上往往會遇到勸酒的現象,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爲不喝到量就是不實在。

"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地勸酒,會將原有的.朋友感情完全破壞。

敬酒也是一門學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爲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敬酒的順序,分明主次。好使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也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這一點心中要有數,避免出現尷尬或傷感情的局面。

敬酒時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順序。有求於某位客人在席上時,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則不應只對能幫你忙的人畢恭畢敬,也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都很難爲情。

要想在酒桌上得到大家的讚賞,就必須學會察言觀色。因爲與人交際,就要了解人心,左右逢源,才能演好酒桌上的角色。

酒席宴上要看清場合,正確估價自己的實力,不要太沖動,儘量保留一些酒力和說話的分寸,既不讓別人小看自己又不要過分地表露自身,選擇適當的機會,逐漸放射自己的鋒芒,才能穩坐泰山,不致給別人產生"就這點能力"的想法,使大家不敢低估你的實力。

第4篇

中國建立一套比較規範的飲酒禮儀,是從西周時代開始。總體可以概括爲4個字:時、序、效、令。就是要求人們飲酒要遵循嚴格的時令,要尊禮、適量,不能隨心所欲。關於酒德的記載,最早見於《尚書》和《詩經》。

儒家思想認爲,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驕奢淫逸。古人飲酒,倡導“溫克”,即是說雖然多飲,也要能自持,要保證不失言、不失態,教人不做“三爵不識”、狂飲不止的人。所謂三爵,指的是適量,量足爲止。

古人在酒宴上,就儀禮而言,約有四部曲: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操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點在地上,以祭謝大地生養之德,然後嚐嚐酒味,嘖嘖稱美,令主人高興,最後仰杯而盡,“卒爵”,也就是“乾杯”,這是古人的禮,因爲古酒淡薄,乾杯不算難事。

而乾杯,今人每說先乾爲敬,但古人的.敬酒禮儀卻是後幹爲敬。禮記曲禮說“侍飲於長者”,“長者舉未釂,少者不敢飲。”意思是說陪侍尊長喝酒,尊長舉杯未乾,年少的就不敢喝。而賓主之間,則是客客氣氣,有節有度。

如主人敬客人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酒叫“酢”,客人之間相互交錯敬酒叫旅酬,依次向入斟酒敬酒叫行酒。敬酒時總要說句類似祝您長命百壽的話語,所以敬酒又叫“爲壽”。普通爲壽以三杯爲度,敬酒時敬人和被敬的,都要避席起立。

禮記《玉藻》說,君子飲酒,飲了一杯,表情肅穆恭敬;飲了兩杯,顯得溫雅有禮;飲了三杯,心情愉快而知進退。這是筵席上禮節的分寸,因爲如果酒過三巡猶然不止,量淺的人難免失態。

左傳記載晉靈公賜趙盾飲酒,埋伏甲兵要攻殺趙盾,趙盾的貼身侍衛提彌明察覺陰謀,急忙登階入堂,說:“臣侍君宴,過三爵,非禮也。”於是扶出趙盾逃難。可見三爵是禮,過了三爵,就可以不受禮節約制而縱飲爲歡了。

所以曹植詩《箜篌引》說:“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主稱千金壽,賓奉萬年酬。”儀禮中的飲酒,最後也有“無算爵”,意思是說,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必計較杯數了。也因此論語說孔子的飲酒觀是“唯酒無量,不及亂。”孔子的意思是隻要不酒後失態惹是非,酒愛怎麼喝都可以。由以上可見,酒簡直成了禮的附庸,雖然也有無算爵的豪縱和孔子唯酒無量的達人之觀,但畢竟多半是儒者的自我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