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質量安全管理方案6篇 安心追求卓越:完善質量安全管理方案

其他文案 閱讀(2.32W)

本文着重介紹質量安全管理方案,旨在提高組織和企業在生產和服務過程中的質量和安全水平。通過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案,實施有效的控制措施,以及加強全員參與,可確保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可靠性和安全性,進而提升競爭力和客戶滿意度。

質量安全管理方案6篇 安心追求卓越:完善質量安全管理方案

第1篇

爲進一步提高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保護人民羣衆身體健康,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特制定新鄭市農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實施方案。

以推進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爲基礎,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市場二級農產品質量檢測監控體系爲保障,以推進市場準入制和加強市場監管爲主要抓手,確保我市區域內農產品質量安全。

由市政府牽頭,整合行政管理資源,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長侯國俊爲組長,農業、工商、質監、環保、衛生、食品藥品、水產、商務、公安、財政等相關部門爲成員的新鄭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確立聯席會議制度,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組織、政策制定、工作協調、重大決策及檢查考覈等。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業局。

通過五年左右時間,建立健全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體系、市場準入體系、農產品質量檢測體系、質量追溯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通過整套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覆蓋全市,全力提高我市農產品品質,確保人民身體健康。

(一)構建農產品市場準入體系。從2009年底開始逐步推行市場準入制,由城區向鄉鎮、村,由蔬菜豬肉向所有農產品逐步展開,對進入中心城區市場的批量農產品堅持“凡進必檢”,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站檢測合格並規範標識後方能進入市場,不合格的產品依法禁止銷售。

1、入市免檢制度。對獲得國家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食用農產品,並與基地種植相符的實行入市免檢制度,憑認證證書和專用標誌直接進入市場銷售;外地進入我市的農產品,持有農產品安全檢測合格證明的,可以直接進入市場銷售;國外入境上市農產品憑入境檢驗檢疫證書入市經銷。

2、索證抽檢制度。對行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產品和實行定點屠宰並取得檢疫合格證的畜產品,實行索證抽檢制度。憑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近期產品檢測合格證明和畜產品定點屠宰印章、檢疫合格證可以直接進入市場銷售;無近期產品檢測合格證明的,進行現場抽檢,合格後方可進入市場銷售。

3、現場檢測制度。對來源於非認證基地的農產品並且未取得任何認證的產品,實行現場檢測制度,由市場開辦者檢測合格後,允許進入市場銷售。凡列入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目錄的農產品,按有關規定,予以正確標示或標註。

(二)、構建市級和生產基地、市場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體系

1、完善監測體系。力爭用三年時間,建立由市檢測站和生產基地、企業、農貿市場、農產品超市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強制檢驗、檢測制度,形成農產品生產者、經銷者和市場開辦者嚴格自檢、委託社會中介檢驗檢測機構檢驗、執法機關監督抽檢相結合的檢驗檢測機制。

2、加強質量檢測。農產品質檢部門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職能加強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配送中心以及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加工企業、畜產品定點屠宰企業的產品質量抽檢,建立農產品質量例行監測和定期公示上報制度,定期分析市場農產品質量規律,公示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及信息並接受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的抽查。任何單位必須提供相關的資料和便利條件,不得拒絕檢查或不提供檢查人員所需的相關資料。

3、完善檢測制度。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農產品配送中心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畜產品定點屠宰企業等要強化自我檢測機制,加大對農產品質量檢測設備的投入。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必須建立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自檢制度,在產品上市前進行農藥殘留速測自檢,從生產源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及農產品配送中心開辦者必須建立農產品質量驗證、檢測以及農產品質量安全告示制度,設立農藥殘留檢測室和專業檢測人員,對進入市場的農產品按照市場準入制度進行銷前驗證與檢測,對檢測結果有異議的農產品,委託有資質的農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進行定量檢測。

4、強化檢測隊伍。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畜產品定點屠宰企業質量檢測人員,由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組織業務培訓,經考試合格後持證上崗。

1、實行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身份編碼識別管理制度。按照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性編碼規則》要求,制定完善本轄區農產品產地編碼規則,隨時補充完善編碼,提高編碼的時效性和科學性。加快編碼的普及應用,逐步實現生產者在每批上市農產品上應標明產地編碼,以便追查農產品產地來源和生產者,並將產地編碼作爲農產品追溯的重要依據,更好地爲我市農產品順利進入各地市場服務。

2、推行標識管理。根據不同農產品的特點,逐步推行產品分級包裝上市和產地標識制度。對進行市場準入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率先實行農產品標識掛牌銷售。標識牌要註明產品名稱、產地、生產者、生產日期、產品質量等內容(標識牌的製作、發放由市場準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統一安排)。

3、實行農產品生產、銷售登記、記錄制度。按照從生產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可相互追查的原則,生產基地建立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儲藏(保鮮)到市場銷售的各個環節的記錄;經初級加工、有包裝的農產品,生產(加工)者應當在產品包裝物上標註其產品的加工單位和原生產基地;生產者在生產中要嚴格農業投入品合理使用規定,記載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以及防疫、檢疫情況;逐步實現生產記錄可存儲、產品流通可追蹤、儲運信息可查詢,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及時有效的追溯發生問題的環節和責任。

1、積極推行農產品“場地掛鉤”工作。加強市場與生產基地或生產者的銜接,在認真核實確認已有“場地掛鉤”基地數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引導、扶持力度,擴大和增加“場地掛鉤”基地的數量、規模。加強對“場地掛鉤”基地的督導檢查,推進企業或基地嚴格自律。外地進入新鄭市場農產品,首次進入新鄭市區時,必須到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備案材料包括,省級以上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認定證書、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聲明。在備案的基礎上,經營者每次還應隨車攜帶產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該批次農產品質量檢測合格證明,並接受抽檢和監督。鼓勵"場地掛鉤"基地與我市市場建立銷售供應協議和相互信任的關係,明確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建立相對穩定的產銷供求關係。協議中應規定:批發市場對進場交易的車輛以雙方認同的方法對農產品質量進行檢測,市場有權處理檢測不合格的農產品;對多次檢測不合格的商戶有權依照協議採取退出機制;對不服從管理的商戶有權依照協議禁止其再次入場經營。

2、逐步實現具有追溯標識的農產品和包裝規範的品牌農產品進場。各市場要積極引入具有追溯標識的農產品和包裝規範的品牌農產品進場交易,對有追溯標識的農產品進場交易予以優惠。

3、實行農產品質量公示制度和優質農產品的推介制度。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貿市場以及超市的開辦者,應在場內顯著位置設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公示牌”,讓市民瞭解農產品質量和市場管理信息。公示信息應包括,農產品質量抽檢情況,場內經營戶違規行爲查處情況。並向市民推介優質農產品及生產基地。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通過對農產品生產基地、經營單位的定期審覈與監督檢驗,定期推出一批安全優質農產品的生產基地及經營單位,向社會公佈。

4、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承諾制度。建立市場質量安全責任告知承諾制度,農產品市場開辦者、商業零售單位對進入本市場經營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負有監督管理的責任,應當配備專職農產品質量管理人員,建立農產品流通檔案,開展檢測檢驗和組織生產經營人員的健康檢查等,應當就經營農產品的質量安全負責,向行政管理部門做出承諾,保證達到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的要求。

5、鼓勵無公害農產品規模經營、集中配送、淨菜上市。在市內從事無公害農產品集中配送的單位或個人應先到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由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發放無公害農產品配送經營通行證,再向工商行政部門領取營業執照。建立無公害農產品配送綠色通道並確保暢通。

1、推行不合格農產品的責任追究和退出市場流通的機制。積極開展對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和農產品配送中心的例行抽檢工作,對查出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農產品要進行無害化處理或集中銷燬;對違反規定,擅自銷售未經檢測、質量不合格的農產品或疏於管理,玩忽職守,弄虛作假,造成市場和超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失控、後果嚴重的部門和責任人,將按照《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依法追究其責任。

2、對銷售不合格農產品經營者的處罰。對銷售不合格農產品的外埠基地,新鄭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將通報當地省級主管部門,由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該基地進行整改。對本市銷售不合格農產品的基地或企業,農業局要對該基地進行整改。對連續三次抽檢不合格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或企業將在一定時期內禁止進入市場;商業零售單位經營的.農產品,凡連續三次抽檢均有不合格農產品的,將實行停業整頓或責令退出農產品經營市場,並在新聞媒體上予以公佈。

3、加大對農業投入品、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要嚴格種子、種畜禽、農藥、獸藥、肥料、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生產和經營准入條件,依法加強監管;嚴格執行已公佈的停產、禁用和限用的品種、目錄和範圍,對生產、經營和使用國家明令禁止農業投入品的行爲,要依法嚴肅查處;嚴厲打擊製售、使用假冒僞劣和有毒有害農業投入品的違法行爲,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部門定期組織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檢測,確保上市農產品質量符合安全標準。

加快制定我市各類農產品安全生產標準,指導各農產品生產基地按標準化進行生產。建設一批省級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創建一批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努力打造出省級名牌、國家級名牌農產品。以建設示範點的方式逐步推開,到2011年,力爭我市大宗農產品、龍頭企業、生產基地普遍實行標準化生產,質量安全基本達到無公害要求,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推廣面達到95%以上,“三品”標識率達到80%以上,主要名特優農產品98%達到國內同類產品質量標準。

根據農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情況,迅速啓動相應級別應急預案,將事故控制在最小範圍,把損失降到最低。

質量安全管理方案6篇 安心追求卓越:完善質量安全管理方案 第2張

第2篇

塑件化工廠的生產活動涉及質量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環境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財務管理等方方面面,單純採用一種管理模式必然難以滿足客觀需要。隨着iso9xx0認證、iso14xx0認證和ohsas18xx0認證的迅速發

展,爲了適應各種情況的需要,企業可能需要多種管理體系的認證,由於qms、ems、ohsms三個體系在管理目的、對象的不同,三個標準之間存在着明顯差異,由於我廠負責質量、環境保護和職業健康安全的是兩個部門,三個體系自成系統,我廠在實施時採用了各自獨立的體系,出現了文件大量重複、爭資源、政令不統一、信息不能共享、導致企業管理效率降低、相同的工作重複且難以控制和實施。iso9xx0、iso14xx0、ohsas18xx0管理體系具有兼容性,在標準的思想、標準要素等內容上有很強的關聯性,在體系的運行模式、文件的架構上也是基本相同的,在文件、記錄、內審、管理評審等管理要素可以實行共享。就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的性質而言關聯性也是很明顯的,如果質量控制不好,就要多出廢品、浪費能源和原材料,廢品處理也可能帶來污染;由於環境污染的受害者往往首先是企業職工,就同時產生了職業健康和安全問題。特別在我們化工等高風險行業這種關聯性更加明顯,如火災和爆炸、危險化學品泄漏等事故一旦發生,既是質量事故,又是環境災難,也同時會有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所以需要採取綜合的措施,將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和安全一起考慮,實施一體化管理,從而使各管理領域優勢互補降低管理費用、減少管理上的不協調、提供整體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管理效率,解決管理體系運行中的問題。

在今年的qhse體系認證工作中,在認證公司諮詢組的協助下,通過提供相關培訓及諮詢指導,達到以下目標:

1、依據中國xxhse管理體系標準(q、shsxx01.1—20xx)和國際互認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gb、t19xx1—2xx0)、環境管理體系標準(gb、t24xx1-20xx)、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gb、t28xx1--20xx)的要求,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使塑件化工廠的qhse管理體系與國際國內的先進管理模式保持一致。

2、完成環境管理體系換版轉換工作,保持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證書的連續性。

3、通過提供各種hse培訓,使相關人員能夠掌握qhse管理知識、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環境因素識別、環境影響評價方法,hse運行控制和產品實現過程控制知識,確保所建立的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能得到有效實施、保持並實現持續改進。

4、強化產品實現過程控制,實現產品質量的最優化,滿足顧客期望;系統並有效地識別與生產、活動、服務及其他業務活動有關的危害、環境因素和事故隱患,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消除或降低事故發生,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塑件化工廠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將同時滿足下述四個管理體系標準的要求:

q、shsxx01.1-20xx《中國xx集團公司安全、環境與(hse)管理體系》

高層管理者確立企業統一的宗旨及方向,應當創造並保持員工能充分參與實現企業目標的內部環境,建立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是高層管理者的英明決策,高層管理者應爲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提供強有力的領導和承諾,提供人財物等資源的支持,親自參與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建立和實施活動,對資源、職責和其他問題實施決策,提供必需的支持。

我廠廠長袁立明任命副廠長周寶剛爲管理者代表,全權負責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實施和保持。

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實施是我廠各部門的工作,齊抓共管是體系成功的關鍵,工作組的建立極其重要。我廠決定以質量技術部、安全環保部爲主,各主要職能管理部門選派人員參加。

管理部門應至少有一人蔘加,基層單位應至少有二人及以上參加。

爲便於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有效開展,計劃進行一些宣傳活動,讓職工瞭解實施管理體系的重要性。

工作組和內審員在體系建立階段有大量工作要做,應給予充分的時間保證。

我廠的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建立實施諮詢工作自20xx年4月開始至20xx年8月結束,其中20xx年7月底前完成管理手冊和程序文件,確保20xx年10月進行環境管理體系換版認證審覈。

體系整合工作共分六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體系知識和標準宣貫培訓、第二階段

初始qhse管理評審、第三階段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策劃、第四階段文件化體系的建立、第五階段一體化管理體系試運行、第六階段監視測量、內部審覈和管理評審

體系知識和標準要求宣貫培訓的目的是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教育和推廣培訓提高全員的qhse意識和規則意識。特別是領導作用、全員參與、持續改進、過程方法、管理的系統方法、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和以顧客爲關注焦點、與供方互利的關係等管理原則的瞭解和標準的理解掌握。領導作用的充分發揮是建立和實施有效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先決條件,全員的參與是建立和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基礎。深入學習理解四個體系標準的要求,切實掌握q、shsxx01.1-20xx、gb、t19xx1-2xx0、gb、t28xx1-20xx、gb、t24xx1-20xx四個標準的基礎要求,分析評估四個體系標準的異同點。

做好初始qhse管理評審是提出有挑戰性方針目標、建立適合的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前提,因此在策劃管理體系時,應通過初始評審瞭解質量環境健康安全管理的特色、差距和努力達到的方向。初始qhse管理評審包括:

我廠範圍內的危害因素、我廠能夠控制和能夠施加影響的環境因素的識別、評價、重要因素確定和控制策劃;

遵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情況分析和控制策劃,識別出包括質量方面法律、技術規範、行業標準,適用於組織環境因素與職業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規標準,以及相關方的質量環境和安全方面的要求;

依據初始qhse管理評審的結果,結合實際由最高管理者批准組織在質量環境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承諾、方針目標作爲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和保持的基礎。

確定我廠開展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的最終組織機構,明確作用、職責和權限並予以溝通。

針對重大hse因素制定目標指標和旨在實現目標指標的管理方案。

確定qhse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實施要素及保障要素的開展方式。

文件是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外在表現,應能反映出整個體系的全部要求,符合四個標準和企業的質量、環境、健康安全管理實際。

建立、完善一體化的管理手冊和必需的程序文件,程序至少應包含(但不限於):文件與記錄控制程序,內部審覈管理程序,不合格、不符合處理程序,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環境安全因素管理程序,法律法規管理程序,人力資源、培訓管理程序,信息交流諮詢管理程序,應急準備響應程序,監測與測量管理程序等;

完善爲控制過程、環境因素、風險所需要的其他文件、規範、要求;

按照文件的規定和策劃的結果實施管理,對識別出的過程、重要環境因素、重要危險因素進行控制,執行旨在實現目標的管理方案,包括對應急情況的管理、對相關方施加影響等以及安排所需的支持性的培訓、交流等活動。保存所需的各種實施記錄並妥善管理。有效實施一體化管理體系文件,是體系成敗的關鍵,各部門應嚴格按照體系文件的規定要求去做。分層次對體系文件進行大規模培訓,重點是領導層和重點崗位員工。各部門按相關文件規定進行實施。各部門對實施的情況進行記錄。修改完善體系文件,滿足可操作性要求。

第六階段:一體化管理體系的監視測量、內部審覈及管理評審

實施過程、體系的監控,包括顧客滿意、產品、過程質量、遵守相關法規要求情況、環境、安全績效、表現等,所需監視測量儀器管理。對監控中出現的問題採取適當的措施,以持續改進整個管理體系。體系試運行1-2個月後進行一次一體化管理體系內部審覈,由管理者代表親自負責組織該項工作,對體系的運行情況作全面檢查,判定體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收集目標指標完成情況、守法情況、內審情況等資料準備管理評審,最高管理者主持管理評審,以確保體系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保存整個監控過程和糾正措施、預防措施的記錄,爲監視測量的符合性提供證據。提交管理體系認證申請。

第3篇

(一)實行全面質量與安全管理和全程質量控制。建立從患者就醫到離院,包括門診醫療、病房醫療和部分院外醫療活動的全程質量與安全控制流程和全程質量管理體系。明確管控內容並將其納入醫療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實施動態監控並與科室目標責任制結合,保證質控措施的落實。

(二)以規章制度和醫療常規爲依據,並不斷修訂完善。

(三)強化醫療核心制度及監督實施,如三級醫師負責制度、會診制度和病例討論制度等,將醫務人員個人醫療行爲最大限地引導到正確的診療方案中。

(四)質量與安全控制部門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干預,對多因素影響或多項診療活動協同作用的質量問題,進行專門調研,並制定全面的干預措施。

全程醫療質量控制系統的人員組成可分爲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及醫務處質量與安全控制辦公室、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控制小組和各級醫務人員自我管理三級管理體系。

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由院領導和專家教授組成,院長任主任,院長是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者。醫務處、質控辦、護理部、門診部、院感辦等爲醫院質量與安全管理職能部門,其職責分述如下:

(1)全面負責醫院醫療、護理和醫技工作的質量與安全管理。

(2)負責制定全院醫療、護理和醫技工作質量與安全管理的年度工作計劃。

(3)審議醫務處制定的有關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的實施措施。對全院醫療、護理和醫技工作的質量控制指標進行檢查、評價,並提出改進意見。

(4)對全院醫療、護理和醫技工作中的安全隱患提出指導性的意見和改進要求。

(5)制訂醫院新技術、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規定。認定醫院新技術、新方法的等級和臨牀價值,決定對醫院新技術、新方法的准入。

(6)討論全院醫療、護理和醫技工作中的差錯、過失和事故等事件的性質、存在問題,提出院內處理意見(涉及的責任科室或責任人應迴避)及整改意見。

(7)提出全院醫、護、技人員質量與安全教育、培訓的要求,並檢查其落實情況。

(8)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祕書負責委員會會議記錄。

(1)醫務處質量與安全控制部門接受主管院長和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的領導,對醫院全程醫療質量進行監控。

(2)收集科室主任和質控小組反映的醫療質量問題,協調各科室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3)抽查各科室住院環節質量,提出干預措施並向主管院長或醫院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彙報。

(4)收集病案質控組反饋的各科室終末醫療質量統計結果,分析、確認後,通報相應科室人員並提出整改意見。

(5)每月向醫院提出全程醫療質量量化考覈結果,以便與績效掛鉤。

科室是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科主任是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的第一責任者。科室質控小組職責如下:

1、各科室醫療質量與安全控制小組由科主任或副主任、護士長和其他相關人員3-5人組成。

2、結合本專業特點及發展趨勢,制定及修訂本科室疾病診療常規、藥物使用規範並組織實施,責任落實到個人,與績效工資掛鉤。

3、定期組織各級人員學習醫療、護理常規,強化質量意識。

4、收集與本科室有關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將醫療質量與安全問題反饋給相關職能部門。

在醫療活動過程中,醫務人員的個人行爲具有較大的獨立性,其個人素質、醫療技術水平對醫療質量影響較大,是質量不穩定的主要因素,是質量控制的基本點。在質控過程中,特別強調十六項核心制度的落實,確保醫療質量與安全控制的正確實施。

基礎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是指醫院人力資源、財務管理、醫院的管理制度、醫院環境、設施、醫療設備、業務技術、藥品供應、後勤保障、信息方面的管理,是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環。

2、人力資源管理:按照三級甲等醫院要求和我院規模,合理設置科室,合理安排人員,做到合理、高效、優質服務,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

3、服務臨牀一線:醫務處、護理部、辦公室、總務科、設備科等科室要經常性地深入到一線,服務到臨牀一線,堅持下送下收。

4、改善服務流程,爲病人提高快捷安全服務。未檢查完或門診病人未看完,搶救病人未脫離危險不下班,設立院長信箱、意見箱、意見薄爲病員煎藥,有水服藥,爲病人導醫,診費公開,提供查詢,保持清潔安靜的舒適環境等。

醫療質量與安全是醫務人員利用醫療技術爲患者提高診斷和治療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醫療服務的提供過程與實現同時進行,很難對醫療服務進行檢查,即合格後校對,因此環節質量直接影響到醫療質量,且醫療服務對象是人,服務過程中出現不合格可能產生嚴重後果,且難以糾正,可見,環節質量與安全管理十分重要。

1、職工自覺履行好崗位職責。全院各崗位人員都有自己的崗位職責,必須嚴格自覺履行好,否則爲崗位不作爲或不能勝任崗位工作。每個崗位人員履行好職責是環節質量與安全管理重要一環,自覺履職,自覺接受院、科兩級檢查,院科要經常開展履職教育。

2、抓好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是環節管理的中間環節、關鍵環節,能及時發現及糾正醫療過程中的質量問題。科主任、護士長是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負責人,要狠抓落實。加強對醫療質量與安全關鍵環節(危重疑難病人管理、圍手術期管理、輸血與藥物不良反應、有創診療操作、新開展的業務技術管理等)、重點部門和重要崗位(急診、手術室、介入手術室、麻醉科、重症監護病房、內鏡室、血液淨化室、產房、新生兒病房、供應室等)質量與安全管理。

(1)抓好二級行政查房、會診、病例討論、手術審批、轉診轉院、分科收治等制度的貫徹落實。

(3)做好危重疑難病人、圍手術期病人和特殊病人的管理。

(5)抓好急診急救工作,對急診科應急反應、人員、設備、急救藥品等情況隨時抽查。

(6)抓好值班制度,節假日值班技術力量要保證,做好交接班及報告書寫,經常隨機抽查(特別是節假日夜班間抽查)在崗位情況。

(7)做好病歷書寫和管理,及時、規範、完整、準確書寫,上級醫師及時修改簽名,按時歸檔,妥善保存,歸檔病例不得修改、返回。

(8)做好溝通工作:一方面做好醫患溝通工作並做好談話記錄,另一方面做好院內上下、科室之間、同事之間工作的溝通,確保質量與安全管理的決定及時執行,工作上能互相協作,確保工作正常運轉。

(11)抓好特色科室、重點科室質量與安全管理,提高診斷、治療質量。

(12)在醫療進程中,下一個工作環節有責任監督上一個工作環節,如發生劃價、發藥錯誤、處方差錯,只能由醫務人員覈對後糾正,嚴禁由病人跑路。

(13)病人出院結帳時,帳目覈對由科室內部覈對,禁止病人蔘與覈對工作,杜絕病人往返跑路。

(4)分析與評價:是否爲納入標準,是否符合診療規範,治癒好轉率、平均醫療費用是否達到目標,找出問題,進行分析、評價,並督促整改。

第4篇

爲保障人民羣衆用上放心產品,提高新集鎮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特制定20xx年質量安全工作方案

牢固樹立“生態新集,質量先行”的質量精神,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完善質量工作體制、落實質量安全責任,加快推進質量工作的標準化、法制化和社會化,努力構建全社會質量共治機制。推動全鎮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人居質量再上新臺階。

(一)產品質量:工業產品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0%以上。食品監督抽查合格率保持在95%以上。有機產品獲證組織抽檢合格率達到100%。地產農產品檢測全覆蓋,總體合格率達到98%以上。

(一)以完善質量工作機制爲主線,強化政府質量工作考覈

1.健全質量強鎮工作機制。依託質量安全工作會議平臺,統籌全鎮綜合質量工作,定期組織開展產品質量檢查。

2.加強政府質量工作考覈。紮實做好20xx年度政府質量工作考覈,重點抓好產品質量、工程質量、人居質量等質量工作考覈。

3.發揮政府質量激勵機制。加強本地農產品品牌的培育,充分發揮品牌引領作用,促進先進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二)以確保質量安全爲底線,加強重點領域質量監管。

4.加強源頭監管,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加強工業產品分類分級監管力度,實施預警、懲戒等差別監管,強化源頭控制。嚴密組織各類專項質量整治和安全大檢查活動,對產品抽查不合格的經營單位重點開展現場監督整改、取締。

5.完善監管機制,提升農產品安全管理水平。加大高風險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監督抽查,圍繞重點時段和重點品種,不斷加大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檢和案件查處力度;積極推進地產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進一步規範“三品一標”認證管理工作,認證管理工作,加強無公害以上農產品證後監管、產地監測、產品質量檢測和跟蹤抽檢工作;加強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加強禁限用農藥、獸藥及添加劑監管,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針對農藥使用、“瘦肉精”、生豬屠宰、水產品、蔬菜、農資打假等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和執法檢查。

6.查盲區補漏洞,綜合推進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建立健全鎮食藥安辦督查督辦機制,加強重點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督辦和基層食品藥品安全工作督查,着力解決羣衆反映強烈的食品藥品安全突出問題;全面梳理查找監管漏洞和盲區,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綜合監管運行機制,完善基層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系和綜合大聯動食品藥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環節、重點品種的安全監管,加大監督抽檢力度,嚴厲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違法行爲。

7.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加快生態農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現代旅遊業和公共服務等領域標準體系建設。圍繞市級重點鎮建設要求,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8.開展全民質量教育活動。加強質量素質教育,利用“3.15”、“質量月”、“食品安全宣傳週”等主題宣傳活動,大力宣傳“生態新集,質量先行”的質量精神,積極開展質量法律知識進村居、進校園、進店鋪活動,提高全社會的質量意識。

第5篇

爲提高職工羣衆住房條件完善功能改變面貌,根據xxx《xxxx年農村安居工程實施方案》文件要求,爲確保xxx安居工程能順利完成任務,特制定本方案:

(一)實施範圍。農村安居工程的實施範圍是解決xxx特困家庭住房、遷入城鎮或中心連隊的職工住房、“穿衣帶帽”改造。

(二)目標任務。全xxx完成農村安居工程任務xx戶。其中用於保障性住房建設並解決特困家庭住房xx戶,用於遷入城鎮或中心連隊的職工住房建設xx戶,用於“穿衣帶帽”改造xx戶。

(一)確保高質量完成上級下達任務。加大對項目保障性住房住房開工、竣工督導力度,確保按時間節點完成工作任務。

(二)確定建設方式。新建與改造相結合現有住房根據使用年限及危舊程度或拆除新建或改造新遷入團場城鎮和中心連隊居住區的職工住房原則上以新建爲主要重視對危舊房的加固改造解決職工住房的基本安全問題逐步完善功能xxx城鎮居住區和中心連隊居住區要實施居住區規劃。住房建設、基礎設施配套一體化推進完善功能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穿衣帶帽”工程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對全團老舊樓房進行全面改造,改造工程中,結合團場實際按照節能環保要求新建與“穿衣帶帽”相結合統一設計、統一規劃,對原有住房進行“穿衣戴帽”改造,徹底解決職工住房冬冷夏熱的問題,更好的提升我團面貌。在實施過程中集中連片、整體推進。

(三)明確建設標準。解決特困家庭住房困難住房建設面積在50平方米左右,用於遷入城鎮的職工的住房建設面積在50平方米—80平方米。

(四)資金籌措。農村安居工程國家補助資金每戶25000元,此外還可享受我xx各項購房優惠政策。爲確保中低收入家庭都能住的起房,引進銀行實行購房按揭貸款,並出臺系列購房優惠政策。

(一)嚴格項目資金管理,保證專項資金正確使用。20xx年下撥的中央預算專項資金和保障性住房專項補助資金我團按照《xxxxxx基本建設財務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設立專賬、專人管理,獨立覈算,專款專用,嚴格財務制度,保證了自籌資金足額到位。保障性住房的職工自籌和補貼資金嚴格按要求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二)加強質量安全管理。抓好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和技術管理,提高工程項目的綜合管理水平,是從根本上提高工程質量、確保安全生產的關鍵。一要依法強化施工現場

各方主體的質量、安全責任;二要提高施工現場規模施工水平。三要加強工序質量控制,提高全面質量管理意識;四要強化安全生產動態管理,重點搞好施工作業面的安全防護;五要全面提高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程度,改善施工作業人員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六要完善施工現場管理制度,加強管理人員和技術工人的培訓,提高現場管理人員的素質。

(三)嚴格審覈。爲確保保障性住房工作公正、公平、公開,嚴格按照有關政策規定,由紀檢、財務、基建、工會、民政等部門負責認真履行申請、受理、審查、公示等程序,特別是在解決困難職工住房方面,積極採取“實地看、逐戶訪、認真核、反覆比”的方式,按住房破舊程度、家庭經濟條件進行篩選,把五保戶、殘疾戶、困難戶、無房戶作爲重點考慮對象,認真做好審覈、審批工作,做到確定對象條件符合、羣衆公認,着力解決特困家庭的住房問題。

(四)建立信息通報制度。發改革部門要落實農村安居工程月報制度及時、準確、有效地掌握工程進度完成實物工程量、資金到位情況等。並按按照上級要求每月25日前報送到相關部門。

(五)嚴格考覈獎懲。爲認真做好竣工驗收和檢查工作我團將農村安居工程納入民心工程和城鎮重點工作,並納入對相關部門年度責任目標的考覈內容。建立嚴格的責任、目標、政策、考覈體系,將責任落實到人。“一票否決”,對未完成責任目標的部門,取消其各類評先資格,並依法對有關負責人進行問責。

第6篇

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間全面解決全省農村整體存在危險的困難家庭(即d類危房)住房問題的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我縣“十二五”期間農村d類危房數據,結全我縣實際,xx年我縣農村危房改造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xx年,省委、省政府確定我縣的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爲700戶(其中20xx年400戶,20xx年300戶,20xx年節能示範戶200戶),工程建設於20xx年10底完成建設任務。

統籌規劃,分期分批推進。根據困難羣衆的經濟狀況,按照先無房、危房戶,後其他困難住戶的要求,科學制定解決農村困難羣衆住房問題(以下簡稱“解困”)規劃。

因地制宜,分類分戶解決。結合各村實際情況,區別不同對象和住房困難類型,按照舊房維修,危房改建、無房新建等不同類型逐戶解決。

先易後難,滿足安全居住。根據經濟安全實用、節地節能節村的要求,要先易後難,堅持低標準起步,廣範圍覆蓋,以滿足安全適用的居住要求。

節約用地,堅持一戶一宅。解決農村困難羣衆新的住房後,應收回原宅基地,以防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1、解困對象標準。解困對象,是生活在農村貧困線以下的下列人員,並屬於居住在上世紀50年代前建造,不能保障安全的簡易土窯洞、簡陋土坯房的住房或房屋已經倒塌的無房戶:

(2)經縣級人民政府確認的農村低保邊緣住房困難戶;

(4)經縣級人民政府部門確認不宜集中供養,享受國家定期撫卹補助的農村重點優撫對象。

對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困難家庭,而子女有經濟能力,但不履行贍養義務造成住房困難的,不在此解決範圍。

2、解困對象認定。認定農村住房解困對象,按下列規定執行:

(1)農村低保戶和優撫對象,由縣級民政部門審查認定。

(2)農村低保戶和優撫對象中的住房困難戶,由縣級建設部門審查認定。

(3)農村低保邊緣和因災因病返貧的住房困難戶,由縣級建設部門會同民政部門審查後,報縣人民政府認定。

城市和縣城規劃區內的農村住房困難戶,不在此次解決的範圍;已經規劃在地質災害治理搬遷村、整體移民搬遷村的困難羣衆住房問題,在整村搬遷時一併解決;已經在殘疾人危房改造中解決住房的農村貧困殘疾人,不再重複解決。今後,解決經民政部門認定的扶貧搬遷和殘疾人困難羣衆住房問題時,可適用農村困難羣衆住房政策,但不能重複適用其他優惠政策。

在解決農村困難羣衆住房問題中,堅持個人自籌與政府補助相結合;堅持舊房利用與新房建設相結合;堅持統一組織建設維與住戶自行修繕相結合。解困工作要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與村莊整治、土地整理、村莊綠化結合起來,按照新農村建設規劃的要求,結合移民搬遷、殘疾人住房改造,結合農村困難羣衆的意願,採取新建、改建、修繕、置換或其它方式,做好解困工作。

1、新建住房。對沒有住房或現住房已不能居住的利用本村現有住房也無法解決的,可採取新建的方式解決。

2、改建住房。對原住房已成危房但還有一定利用價值的可採取對原住房進行改建的方式解決。

3、修繕住房。對原住房已經嚴重破損,但修繕後還能使用的,可採取修繕原住房的方式解決。

4、置換住房。對於沒有住房的,除採取新建住房外,還可在本村置換解決,即在原住戶自願前提下,收購現有依法批准建設的空置住房進行維修的,安排沒有住房的困難羣衆居住。

1、嚴格控制建房面積。新建和改建住房的建築面積可按困難羣衆戶籍人口確定,一般控制在40—60平方米之間,鄉(鎮)政府要積極引導、防止出現超標準建房的問題。修繕住房的,按現有住房面積修繕。置換住房的參照新建住房的面積標準掌握。

2、嚴格質量安全管理。各鄉鎮組織技術力量,對危房改造施工現場開展質量安全巡查與指導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要組織農村建築工匠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農房建設的技術水平和業務素質,確保農村困難羣衆住房“安全、實用、經濟”。具體要求是:

(1)新建和改建住房的,應爲一層磚混或磚木結構的平房,鋪水泥地面,刷內外牆壁,性能要安全適用。

(2)修繕住房的。根據實際情況,可選做牆壁維護,屋頂維修,鋪水泥地面,刷內外牆壁,性能要安全適用。

(3)置換住房的。應購買置換一層磚混或磚木結構的平房,鋪水泥地面,刷內外牆壁,性能要安全適用。

在解困時,按《意見》要求,各級財政對農村危房改造平均每戶補助標準爲14000元,其中:中央財政補助7500元,省級財政補助2600元,市政財補助1950元,縣(市)財政補助1950元。對農村危房改造建築節能示範戶,中央財政每戶再增加2500元補助。解困工作的摸底調查、建立檔案工作培訓,監督管理等工作經費,由縣財政根據工作需要專項列支。省、市兩級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下達後,連同縣的補助資金一併在銀行專戶儲存管理,上年結餘部分可滾動到下年繼續使用,由縣建設部門根據各鄉(鎮)、農村的工作進度,按照管理程序的規定撥付。

1、個人申請。符合解困條件的家庭,向村民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填寫《長治市農村困難羣衆住房解困申請表》並提供戶籍、住房和低保等證明材料。

2、評議公示。村民委員會對收到的解困申請,經村民代表會進行評議,初定解困對象,並予以公示,廣泛聽取意見。評議公示後,對符合條件的,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報鄉(鎮)人民政府;對不符合條件的應向申請人說明情況和依據。

3、審查公示。鄉(鎮)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上報的申請材料;要及時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報縣建設局、民政部門審批,不符合條件的,將材料退回所在村委會,並說明原因,審查結果應在鄉(鎮)人民政府政務公開欄進行公示。

4、覈准上報。縣級建設部門會同民政部門對鄉(鎮)人民政府上報的申請材料進行彙總複覈。對符合條件的,覈准其享受住房解困優惠政策,並按市裏分配指標,分年、分批解決,報縣人民政府批准後由縣人民政府向市建設部門、民政部門申請補助。

建立長效、動態的解困工作機制與監管機制,建設完善公示制度、嚴密審覈制度、透明資金拔付制度。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網絡、宣傳欄和標語等形式,宣傳解困工作的重要意義,形成全社會積極支持配合解困工作的良好氛圍。

要通過專家講課等形式,加強對農村建築工匠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專業素質,進一步適應農民建房由傳統磚木結構向現代鋼筋水泥結構轉變的需要。開展農村住房產權登記培訓,儘快開展農村房屋產權登記發證工作,爲解困工作的逐步落實提供條件。

理順解困政策渠道,做好政策銜接工作,避免重複補助。積極組織搞好調查研究,摸清住房困難情況,建立住房解困檔案,紮實搞好前期工作,實事求是、各負其責、協調配合、認真落實解困年度計劃。

農戶改造竣工後,鄉鎮根據改造建設情況各種檔案資料、申請審批程序和完備情況,會同相關部門進行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後,按規定財政部門撥付鄉(鎮),鄉(鎮)以一折通的方式撥付到改造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