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奇蹟心得體會7篇 “奇蹟解密:樂觀引發奇蹟”的心得體會

其他文案 閱讀(3.15W)

在平凡的生活中,我們常常期待奇蹟的出現,希望能夠逆襲命運,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忽略了奇蹟其實就在我們自己內心。本文將分享一些關於奇蹟的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喚起讀者對內心力量的探索與發掘。

奇蹟心得體會7篇 “奇蹟解密:樂觀引發奇蹟”的心得體會

第1篇

看到《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個題目時我感覺有點新奇,對於教師來說教室是最熟悉的地方,可是爲什麼是56號?奇蹟是什麼呢?我充滿了好奇!我翻開書本,開始用心的品讀着《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下面是我作爲一名教師的一些心得體會: 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孩子們一向看着你,他們以你爲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麼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別想愚弄小孩,他們很聰明,必須會識破的。這段文字告訴我們:教師的示範作用是很重要的,教師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樣作用也就越強。說的實在對!“欲齊其家,先修其身。”作爲教師,確實應該經常反思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透過對《第56號教室的奇蹟》的研讀,我還明白了,不管是教導學生還是子女,必須要時時從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當作教育的捷徑。第56號教室之所以個性,不是因爲它擁有什麼,而是因爲它缺乏了這樣的東西――害怕。雷夫老師就是用信任代替恐懼,做孩子能夠依靠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並且成爲孩子的榜樣的。這點也是我感受最深的地方! 在本書中,我不僅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的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爲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爲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沒錯!愛才是教育的根本。這是我對這本書的第二點感觸! 讀這本書時我的內心不時的被感動、共鳴充斥着: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是那樣熟悉而新穎;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是那樣獨特與執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都十分有借鑑好處。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它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在我們的教育實踐生活中,在什麼地方做的不對,哪裏需要改善,哪裏能夠做得更好。隨着教學年齡的增長,我已不再那麼衝動,學會用用心的態度與耐心來應對問題,處理事情時能夠經常站在學生的立場去想,建立了與學生的信任,平和、友善、誠實、公正而又通情達理的對待每個人、每件事,盡力爲學生營造一個像家一樣的避風港。我學會了爲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多做加法,以此激勵學生,帶動其他的學生來競爭,而不是處處針對他們的缺點做減法,努力成爲一個令人喜愛的老師。

奇蹟心得體會7篇 “奇蹟解密:樂觀引發奇蹟”的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第56號教室的奇蹟》第二章尋找第六階段。書中寫到,信任是地基,“六階段”則是引導學生學業和人格成長的基礎建材。如果在教學中,在課堂上,我們能引導學生達到這六個階段,那麼學生的道德發展一定會走上一個新的臺階,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書中寫到,老師可以帶班級,但決定這個班級優秀或平庸的,是班上的學生。無論班級中老師如何變換,如何交替,班上的學生都應該始終如一。這種好的.班風引導學生爲“對的理由”循規蹈矩。

雷夫老師的六個階段,循序漸進,層層提高,彷彿在建造金字塔一樣。最後的塔尖就是第六階段。如果學生能夠在老師的培養下,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地超越,就一定能夠達到塔尖,實現品格的昇華和完善。

從幼兒園起,老師就用小紅花激勵我們,到了國小變成紅領巾,到了大學變成獎學金,到了職場,變成了紅包或獎金。激勵就是屢試不爽的魔法。我們沒有懷疑過,這樣的激勵健康嗎?在雷夫看來,這在道德行爲方面,只是初級階段。如果道德行爲有六個檔位的話,小紅花只是在第二檔上。在第56號教室裏,孩子們的水準遠遠超過了小紅花階段,達到了第六檔。

反思我的工作,雖然每日費盡心思地想出很多對付學生問題的對策,但是歸根結底都無非是採用懲罰和獎賞的方法。我的教育只是停留在第二三階段。讀了這本書,我開始在我的課堂上對那些愛講話的孩子說:“請你不要惹麻煩!”“請你不要給別的同學添麻煩!”效果果然好多了。我們應該努力讓孩子們知道課堂上要控制自己的言行,真正做到眼中有同學和老師。

所以,從這本書中,我們會發現,無論是哪個國家的教育,無論是哪個年級的教育,都離不開信任,離不開關愛,離不開教師科學的教育方法。

第3篇

我是個不自覺讀書的人,也沒讀書的好習慣。但想做點什麼不去讀書還真的不行,拜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從中還是有所感受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師從教二十五年來,一直在一所叫霍伯特的國小擔任老師。這所學校位於美國的洛杉磯,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班裏國小生的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後,他們紛紛進入哈弗、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

這本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首先是雷夫先生爲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所付出了努力與艱辛,出於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愛好孩子是很容易的,但要愛那些調皮的孩子,就真的需要我們老師的愛心了。對於班上的任何一個學生,對他們的態度,雷夫先生都是不放棄,不拋棄。現在孩子的教育平心而論,教師還是缺乏愛心和耐心,不能真正的如雷夫老師那樣在工作中表現出來的那種專注和用心,特別是對孩子的教育上缺乏耐心,教育教學的改革,以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但我們往往做的都是課堂,而在愛心和耐心方面沒有面向學生,曾經聽過魏書生老師講過課說過,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細細品來,其實還真是那麼回事,只要我們耐下心來,公平的去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個孩子不掉隊,真正潛心如雷夫老師那樣在教育上讓孩子們做點什麼時,不僅要有良苦用心的創意,更要有不折不撓的勇氣和激情四射的踐行、要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還有學不好的學生嗎?

其二、雷夫老師運用的“每週作文”、“每月讀書心得”等作文訓練方法和組織學生看電影,以及利用文學來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等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讓學生寫讀書心得,有什麼想法,遇到的問題體現在心得上,進一步的瞭解學生內心,把握學生動向,特別是教各學課的教師,完全可以嘗試一下,讓學生在做作業的同時,寫下聽課的心得,哪些問題有疑惑,聽不懂或者碰到的疑難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以及自己的感受,用這種形式體現出來,不面對老師,學生會說真話敢於去說,就看我們如何去處理問題,在我們批閱作業的同時儘快瞭解學生的情況,可以採取回覆或者面談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像雷夫老師那樣去做,我想一定會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究竟帶給了我什麼,我想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重新理解,面對孩子,我們一定要轉變觀念。多一點關愛,少一些責備;多一點平易近人,少一些居高臨下;多一點鼓勵幫助;少一些大聲呵斥。如果我們所有的老師都能像雷夫老師那樣,對待事業執着專注,對待學生充滿愛心,對待工作激情四射,那麼我們一定能夠消除自身的職業倦怠,一定能夠用力、用心、用情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對待每一節課,學生定會有燦爛的明天。

第4篇

本月讀了越南高僧一行禪師的《正念的奇蹟》,受益匪淺。此書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和溫暖的力量,書中的許多內容給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像走進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什麼是“正念”?提到“正念”,相信很多人腦海裏馬上蹦出“邪念”這個詞彙。的確,正念是相對於邪念而言的,但到底什麼是“正念”,“正念”包含哪些內容?估計大部分人從未深究和思考過。書中,一行禪師給我們的`解釋就是“即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聽起來比較拗口,其實聯繫我們的日常生活還是很好理解的。比如,書中列舉了洗碗、散步、吃橘子等許多生活小事如何修習正念的例子。如洗碗時,人們就應該只是洗碗,也就是說,在洗碗的當下,我是完完全全的自己,只關注洗碗行爲,感受洗碗的生活氣息,這就是正念。如果洗碗時我們想着接下來要喝的那杯茶或其他未完的事宜等,並因此心不在焉地急急忙忙洗碗,那就是邪念—洗碗時我們並沒有活在當下。如果我們不懂得洗碗,很可能也不懂得喝茶,當然也不會懂得睡覺,總之就是不懂得生活。每天的生活就像應付差事一樣,日子逐漸從我們身邊溜走,而我們似乎從沒有“生活”過。

當你知道“正念”就是對當下的實相保有覺知,那麼生活中的時時刻刻就都能成爲你修行的機會。只有將這件事想明白,才能真正活在當下。正念的奇蹟就是告訴我們,無論我們遇到什麼問題,我們都應該將真心收到自己的體內,讓自己知道自己此刻的狀態是什麼。行、住、坐、臥皆是禪,我們要學會在生活中對任何事情都保持正念,心隨身行,才能更好地享受到生活的樂趣。

修習正念可以成人達己。修習自身的正念非常重要,這不但能更好的保護和照顧自己,也能讓自己在日常的修行中成長壯大。書中佛陀講述了一對雜技師徒二人的故事,師傅頭頂竹竿,徒弟順着竹竿慢慢爬到頂端,師傅腳踩地面不停走動,而不能發生意外。整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是各自竭力照顧自己。照顧好自己就是照顧好他人!修習正念不光達己,還可成人。一個家裏如果有一人修習正念,全家都會變得正念分明。因爲有了那個活在正念中的家庭成員,全家人都會被影響,被感染。同樣,一個班級中,如果有一個學生活在正念中,整班都會受影響。一行禪師在和平服務團裏也一直倡導這樣的原則。他篤信,只要每個人把自己做好,讓自己做得出色,自然就會影響和傳遞給身邊的人,讓其盡最大的努力;如此一來,整個團隊就會趨向優秀。可見,只有通過修習正念,我們纔不會迷失自己,才能獲得光明的喜悅與平和;只有通過修習正念,我們才能以開放的心和慈悲的眼睛看待衆生。

修習正念讓人更專注。偈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如心頭,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像靈山塔下修。這個偈子告訴我們,生活處處是修行,正念並不複雜。比如我們工作的時候就專注於工作,時刻保持警覺和清醒,隨機應變,幹好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修習正念告誡我們做任何事情要專注、專一。一個人,只要堅定目標,專注做事,不拖拉應付,不敷衍塞責,肯定會有收穫。

最後,以書中的一段話共勉,好好修習正念。“最重要的時刻,永遠只有一個,就是現在;最重要的人,就是當下和你在一起的人;最重要的事,就是讓你身邊的人快樂!”

第5篇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夕陽之輝。一個人的一生中之所以能不斷提高,與其始終如一的學習是分不開的,上班族們不能向學生那樣坐在課堂裏學習,而讀書就成了我們最有利的知識武器,通過書本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方便的學到新的東西,擴展新的思路。《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就讓我的心靈得到了洗禮,思想受到了震撼。

讀完《第56號教室的奇蹟》後,我掩卷沉思,不禁讓雷夫老師的教育理念所折服。真誠的文字,猶如他美麗心靈開出的花朵,那一段段小故事娓娓道來,彷彿雷夫老師就在身邊。

雷夫老師所做的一切使他培養出了一批謙遜有禮、課業優秀、誠實善良的學生。他的愛心與智慧改變了那些似乎註定平凡的學生的一生。不能不說,能在第56號教室,在雷夫?艾斯奎斯老師的指引下學習成長,真是一生的幸運。這本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雷夫老師對於考試的態度。雷夫老師班上的學生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事實上,他的學生幾乎都出自母語非英語的移民家庭。雷夫並不是靠大量的作業、囉嗦的說教才讓學生達到這樣水平的。相反,他並不看重考試,而看重學生是否進行“有效學習”。所以他的學生並沒有一味地學習,卻仍然可以取得優秀的成績。他讓我懂得一個道理:“高效學習纔是學習的最佳方法”。

正是雷夫老師注重學生品格的培養,正是由於他的學生人人樹立了“成功無捷徑”的信念,使他的學生自願犧牲業餘時間,自願放棄自己鍾愛的電視節目,收起了愛玩的遊戲機,每天早上提前兩個小時到校進行學習,甚至主動要

求週六、假期到老師家學習。這羣平凡的學生在一個充滿愛心與智慧的老師的培養下,在“成功無捷徑”的信念的`支持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績。

捧着書細看,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透過這些淺顯通俗的語言,我看到了一個將教育作爲自己終生事業,並沉醉其中的老師,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一旦成功,它帶給我的滿足感,足以補償這個瘋狂的教育界給我的心痛、頭痛,以及微博的薪資”。

要當好一名教師,不僅要具有聰明的才智,而且要需要足夠的教學機智,能夠處理好各種問題。要學會用優雅、成熟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要能夠以超然的角度站在學生的立場,來考慮問題。雷夫老師的教育信念和觀點,讓我認識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教學方式和管理形式,他舉得每一個例子,都值得我學習和借鑑。雷夫的教室裏有太多的不可思議。56號教室裏的故事告訴我們,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有愛才會有不竭的動力,有愛才會有無私的付出和執着的追求,有愛才會有成功的教育。擁有愛與智慧就能創造出教育的奇蹟。由此我會結合實際,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讓這樣的教室在我們的周圍去不斷地延伸!讓孩子們真正幸福的生活在我們的身邊!

第6篇

假期中我抽空閱讀了美國的一位傳奇教師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書的中心思想是《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關於教育的一書,雖然是國外的教育,但許多內容是與國內的教育相通的,是有很多方面的聯繫。

?第56號教室的奇蹟》這本書很淺顯易懂,適合我們教育工作者和老師看。 與作者雷夫一樣,我也是一名普通的教師。讀着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翻騰起不小的“浪花”: 雷夫老師是一個敢講真話、有智慧、充滿愛心的老師。在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着“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和目標。“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裏,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爲着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爲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爲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爲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是呀,愛是教育的根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有高低,但是教師對學生的愛心不能有高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愛生要勝過愛子,作爲一名教師,要把愛灑向每個學生。我們只有心裏時刻裝着學生,學生心裏纔有你這個教師。尤其是學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對於那些發展慢的學生,我們只有愛之切,纔有可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信心與激情,才能冰釋他們心底積澱的自卑,大膽地去尋找失落的綠洲,才能使他們奔向健康發展的人生之路。做老師,應該向雷夫老師一樣,時刻不能忘記愛學生是我們的根本出發點和工作歸宿。

這位雷夫老師在洛杉磯市中心一間又小又破還會漏水的國小教室,一干就是25年。雖然學校裏高達九成的學生家庭貧困,並且大部分來自非英語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雷夫老師班裏國小生的成績高居全美標準化測試前5%,而且孩子們謙虛有禮、誠實善良。長大後,他們紛紛進入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就讀,取得不凡的成就。他是一個備受56號教室孩子喜歡的老師,他熱愛自己的學生,並致力於將56號教室打造成孩子們躲避風雨的溫馨港灣和孩子們鍛鍊、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那裏沒有恐懼,沒有害怕,有的只是彼此間的信任和相互間的扶持,那裏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有的只是努力、堅持和期待。這樣的一個教室,這樣的一個家園,怎能不讓人嚮往?以往,我們談及這樣的地方,更多的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在現實中根本不會有這樣的地方,而雷夫老師卻做到了,他用他自己的行動,也用孩子們臉上的微笑向我們證明了這一點。

我在反思:作爲一名工作近二十年的教師,奮鬥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做出同樣的成績,自己在想,什麼時候,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一個水平還需要去努力,也可能是一種忘我的境界吧?如果換做是我,當我爲了幫助孩子,我會有什麼反應?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捫心自問,有多少人會想到,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去努力奮鬥,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通過學習,給我敲響了屬於我自己的警鐘,對教育要有百分百的熱心,當我全心全意投入到和陶醉於教育教學中,或許我也能成爲一名比較合格的老師。

第7篇

初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是一種任務驅動,書中主人公雷夫決心用“像頭髮着了火似的”態度來教學,用他那一顆熾熱的愛心,創造了“重品格、講勤勉、推崇謙遜,而且無條件地扶持”的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發生在第56號教室的每一個奇蹟吸引着我、感動着我,我不禁又一遍虔誠的細心研讀着它。

書的原名就叫teach like your hair’s on fire,是自序《教室裏的火》的主題提煉。雷夫老師自己也說:“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髮着了火都沒有注意到,那麼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從那一刻起,我下定決心永遠全心全意投入教學中。”作爲語老師,我非常想知道自己應該向哪個方向發展,怎樣才能教育孩子們。雷夫老師給我指明瞭這條路,即全心全意投入教學!在後中,他也提到了,每每聽歌的時候,都在思考學生演奏這首歌的可能性,他妻子也在凌晨三點多的時候突然抓住他:“××歌可用來當××幕的配樂??”這樣處處爲孩子着想,想着如何能讓孩子全面發展,即使先天略有不足,相信也是可以彌補的。入迷,是一種境界,即便如茅盾先生說的,像“香菱學詩”那樣功利地入迷,也會帶來一個美的結局。所以,我打算,在教學之中,時時提醒自己:“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們身上,注意到每一個孩子的表現和表情”。從而瞭解孩子,並在孩子最需要的地方幫

助他們。在課外,如果能夠無論在做什麼的時候都想着:“孩子們會不會喜歡這個;這個能不能輔助孩子們學到更多的東西??”那麼我相信自己能夠逐漸把握住教育教學的規律,讓學生髮展得更。這樣開始時可能會有些彆扭,但習慣一段時間,我相信自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爲了孩子們的發展而做每一件事。

曾幾何時,我們爲自己總是在日復一日地重複同一種工作而報怨,曾幾何時我們在爲自己的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而牢騷滿腹,曾幾何時我們也在羨慕那些工作時無所事事的人,那此時不妨請用心來讀一讀此書,他會讓你爲自己的種種不安分的想法而感到羞愧。正如雷夫先生所說:“當一位老師是世上最難的工作。”的確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大、有的顯得很小。而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尤其是國小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是呀,你看由雷夫任教的這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反覆閱讀此書讓我深深地覺得雷夫老師真的是位老師,是一位深受學生喜歡,受家長愛待的老師,他用自己的言行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哪怕是獲得了諸多的榮譽也不離開自己的那間教室,他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們,用心去對待孩子出現的每一個問題,時刻以學生的利益爲前提。雷夫先生說的: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爲你豐富了孩子的一生。教師的任務爲何?學生踏進你的教室,可以學到什麼?可

以帶走什麼?你自己要堅強,纔有資格期待學生不被挫折或失敗擊倒!只有你自己勤奮不懈,才能要求學生努力用功!

對於現在的應試教育,尤其是國小階段一直讓我們感到不是十分滿意,僅用一個分數來評價一個孩子的一切未免有些太客觀了。通過讀此書我瞭解到在美國也信奉標準化測試,雷夫老師對於這個也像我們中國老師一樣很不認可,但是他沒有一味對抗,也沒有一味順從。他在教學上另闢蹊徑,別人爲了應試而教學,他是爲了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爲了學生終生學習受用的能力而教學。所以儘管他沒有題海戰術,沒有拿考試成績讓學生恐懼,但他的學生在標準化測試中表現都特別優秀。想想我們的`考試製度,既然一個人不能改變制度,何不改變我們的思路?不爲分數的教育反而能考出分數,因爲學生的能力養成了,考試分數何愁呢?教育是一門藝術,需要精心設計,孩子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成人的精心指導。

有了身教的基礎,再加上有理的說教,學生纔會服從教師的教育,纔會更加尊重你,這是我讀這本書的第二個體會。雷夫?艾斯奎斯20多年如一日,一直堅守在第56號教室。他是個在教育中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蹟。他不僅是位老師,也是位家長。他用他的字處處提示人們,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不可分割性。是的!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對於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家長要做到心

中有數,最的辦法就是與老師經常溝通,然後對症下藥,這樣才能達到目的。對於老師提出的要求,家長要大力支持,如學校的活動,應積極鼓勵孩子參與,若需家長參與的活動絕對不要推遲,這樣既給孩子做榜樣,也支持了老師的工作,同時讓自己的孩子也擁有了一個良的學習環境。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通過閱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我深感到“爲人師表”的重任,傳道授業解惑,作爲人師的職責不必贅述,在學生人生的十字路口,領航者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今,教師職責得到了深化,引導學生,告訴學生前面有一片絢麗的景色,你去努力吧,學生就朝着這個定位方向去了,繼而培養出優秀的學生。

一個人可以一輩子不登山,但他的心中一定要有座山,這就是目標。這座山使你總往高處爬,使你總有個奮鬥的方向,使你任何一刻擡起頭都能看見自己的希望。而我們要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那就是:科學家的思維,外交家的智慧,軍事家的勇敢,政治家的膽魄。第56號教室裏的每個孩子都展示了他們的勇氣、毅力和熱情,而這些正是他們的許多同輩所缺少的。這些孩子勇敢地探索着那些很少有人走過的路,世道險惡時他們與人友善,別人放棄時他們令人難以置信地繼續努力。這些孩子們不找藉口,他們抓住機會,讓遇到他們的所有人都看到了未來的希望。這不正是我們所有教師的期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