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七年級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

其他文案 閱讀(8.32K)

七年級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

七年級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

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本站教案欄目。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秦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秦的疆域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歸納並試評“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秦朝統一歷史作用進行分析,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的統一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巨大的進步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秦的統一及作用

教學難點:焚書坑儒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師:我國是從什麼時候進入封建社會的?戰國七雄指的是哪幾個國家?

生: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七雄是齊、楚、燕、韓、趙、魏、秦

展示《戰國七雄》圖,指出七雄的位置。

(二)導入新課:

戰國時期羣雄割據紛爭,不斷髮動兼併戰爭,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秦滅六國,才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秦爲什麼能統一六國?統一後建立了什麼朝代?又是怎樣進行統治的呢?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學習第10課《秦王掃六合》

(三)講授新課:

《秦王掃六合》(板書)

一、建立統一國家:(板書)

師:同學們,自長平之戰後,東方各國再也無力抵抗秦軍的強大攻勢,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其他六國,建立起秦朝,請同學們看書後介紹秦朝建立的有關情況。

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陽。

前221年秦朝咸陽(板書)

師:那麼秦爲何能消滅其他六國完成統一呢?請同學們分四組討論四個問題:

展示投影:1秦國的商鞅變法有何作用?

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何長處?

秦統一前各國人民過着一種怎樣的生活?

秦統一的作用或意義是什麼?

生:答略

師:秦的統一,符合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人民的願望,是歷史上第一次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開創了我國曆史的新局面,但秦王嬴政的優點還不僅體現在秦的統一,在統一後,嬴政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他的統治,下面請同學們看書並完成練習。

(分發準備的練習)

二、鞏固統一國家:(板書)

師:請五位同學把五個填空題包括答案念一遍。

生:答略

師:同學們通過剛纔的看書和練習,對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了初步的瞭解,現在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討論秦鞏固統一的措施,請看思考題。

展示投影:5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歸納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

生:答政治措施略

展示投影《中央集權示意圖》

展示投影秦爲何要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有何作用?

生:統一貨幣、度量衡是爲了促進各地的經濟交流,統一文字是爲了促進各地的文化交流。

展示投影《秦統一貨幣》圖

師:秦統一前,各地的貨幣都不一樣,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趙國的商人去齊國做生意需準備齊幣,而如又去楚國需帶上楚錢,這樣做生意方不方便呀?

生:不方便。

師:我們再看度量衡的情況,秦統一前各國的度量衡都不相同,這樣好不好呢?我們來看書後的“自由閱讀卡”,算一算,這種說法對不對。

生:不對,因爲秦代的將軍身高八尺,按秦時的度量衡計算應爲1.848米,而我們現在的最高男籃中鋒應爲2.26米。

師:因此古代的人是騎在馬上和現在的中鋒比高,這不是一個笑話嗎?

展示投影《秦統一文字》圖

師:秦統一前,各國的文字都不一樣,統一後如果原來趙國的地方官員寫奏章用趙國的文字,齊國的地方官員寫齊國的文字,同學們這樣行不行呢?

生:不行。

師:此外,我們現在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如果不規定在正式的場合說普通話,那會鬧出很大的笑話,我們就簡單的以“我們是中國人”爲例,請同學們分別用上海話、廣東話、我們本地的家鄉話來學一學。

(學生活動略)

師:因此,不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是不行的,秦的這些措施加強了各地的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了秦的統治。在思想上秦又採取了什麼措施呢?

生:焚書坑儒。

師:“焚書坑儒”是怎麼一回事,同學們對這件事有何看法呢?

(學生討論回答略)

師:“焚書坑儒”的目的是爲了統一人們的思想,鞏固秦的統治,出發點是好的,但他採取的手段極其殘暴,摧殘了文化,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給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對此我們應予以批判。最後我們來學習秦在軍事上鞏固統一的措施是什麼?

生:北築長城,開發南疆。

展示投影:6秦爲何要修築長城?起、止點分別在哪裏?

秦開發南疆的作用是什麼?

生:答略

師:秦爲了抵禦匈奴的進攻修築了長城,它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在南方秦開挖了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加強了中原和邊疆地區的聯繫,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展示投影《秦的疆域》

師:秦實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使統一的封建國家得到鞏固。此時,秦的疆域也空前遼闊,請同學們看圖,用學過的地理方位知識畫出秦的疆域示意圖。

(學生動手畫圖,教師作出評價)

師:這樣,我們就學習了秦朝實現統一、鞏固統一的情況,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秦朝在我國曆史上起了什麼重要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略)

師:秦的統一結束了我國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符合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人民的願望;秦統一後建立了一整套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促進了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北築長城和開發南疆安定了祖國的邊疆,加強了中原地區與邊疆地區的聯繫,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所以說,秦朝在我國曆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鞏固小結:

本節課從建立和鞏固統一國家兩方面學習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建立統一國家應從時間、名稱、都城三個方面理解;鞏固統一國家應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四個方面掌握,“統一”是本課的核心,本節課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統一”來進行的,對此我們應該知道“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秦王掃六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秦的統一;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瞭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長城、靈渠兩項古代工程。

(2)通過引導學生歸納、試評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等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利用動態歷史地圖等直觀教具,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秦的統一及鞏固政權的措施。

難點:對焚書坑儒的評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由李白的詩導課進入今天的學習主題。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秦王掃六合》。(板書:第10課 秦王掃六合)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秦統一的時間?建立了什麼國家?定都在哪裏?

2、戰國有七個國家,秦爲什麼能滅六國?

3、秦爲了鞏固統一採取了哪些措施?(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邊疆開發)

4、秦朝的疆域的四至?

5、秦朝在中國歷史上起了什麼重要作用?

(三)完成學習任務

(一)秦的統一(板書:一、統一六國)

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陸續滅掉六國,於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定都咸陽。(板書:1.建立:公元前221年 咸陽 嬴政)

2、戰國有七個國家,秦爲什麼能滅六國?

材料一:商鞅入秦,助秦孝公變法,使秦國後來居上,國力躍居七國之首。長平之戰後,東方六國再無力抵抗秦的進攻。

材料二:秦王嬴政任用許多有才幹的人,如李斯、蒙恬、王翦。王翦是秦國名將,嬴政應未採納王翦的意見而伐楚失敗,於是親自到他家當面檢討,再三請求他出兵伐楚。

材料三:公元前475年,歷史進入春秋戰國時代,諸侯國相互兼併,長期的戰爭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痛苦,不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

通過材料得出結論:

1、秦通過商鞅變法增加了國力,奠定統一六國的基礎。

2、秦始皇重用人才,採用正確的策略,促進了統一的到來。

3、統一六國順應歷史發展趨勢,人們渴望統一。

(2)鞏固統一的措施

秦用十年時間完成了統一以後,爲了實現新的統一形勢,加強封建統治,秦王必然要採取一系列措施。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分小組討論概括秦鞏固統一的措施,可以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邊疆開發等方面進行歸納。(板書:二、鞏固統一的措施)討論後得出以下答案,

1.政治上:創設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2.經濟上:統一貨幣、度量衡;

3、文化上:統一文字;

4.思想上:焚書坑儒;

5軍事上:北方:修長城

6、邊疆開發:興修靈渠。

教師講述:政治上:建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規定最高統治者稱皇帝,至高無上,總攬全國一切軍政大權。在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最後由皇帝決斷。在地方上,推行郡縣制,分天下爲36郡,郡下設縣。我們可以用下面圖示來表示秦朝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

(課件上圖片)

秦始皇通過郡縣制把地方的權力集中到中央,這就是中央集權,有通過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把權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這就是君主專制,這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成了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皇權是權力的中心。

在咸陽的街頭,一位來自遙遠的楚國的商人準備出售他手裏的千里馬,他選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聲喊道“賣母(馬)呦,良種的千里母(馬)呦。”不一會兒,圍觀了很多人,但沒有聽懂他在吆喝什麼,無奈之下,他只好在紙上寫下一個大大的字母,可是圍觀的人看到之後更加不知所以然。這時來了一位曾經到過楚國的商人向人們解釋這是賣馬的,大家才恍然大悟……

過了一會,有一個老者有意思買他的馬。於是,楚國人帶着老者來到他拴馬的地方,交易很快的談成了。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貌似刀子(刀型幣)的東西交給楚人。“這是什麼?你用刀子交換我的千里母(馬)嗎?”老者一臉疑惑。“刀子?我們燕人就是用這個買東西的,那你們的錢是什麼樣的?”楚人掏出一把石子(蟻鼻錢)。“這不是石子嗎?山上多的是啊,這可以買東西嗎?”結果可想而知,楚人的馬沒有賣掉,燕國的老者也沒有買到中意的馬。

(課件上出示統一度量衡、文字圖片)

通過以上材料及圖片得出秦鞏固統一的措施經濟: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文化:統一文字。

經濟文化上:如果在一個國家裏,使用的是不同的貨幣,那麼人們在經濟交往中就會有很多不便。例如,在市場上流通的貨幣有人民幣、英鎊還有美元,而且這些貨幣分屬不同地區使用,即一種貨幣只能在一個地方使用,那人們在不同地區進行經濟交流時,首先得把貨幣兌換,再進行交易,否則就會出現用甲地的貨幣到乙地買不上東西的現象。度量衡也一樣,如果不統一,那人們在進行交流時就得換算,非常麻煩。

文字不統一問題更大,它帶來的最大後果就是不同地區的人因爲使用文字不同根本就沒辦法交流,更重要的是詔令下達到地方,官員會說看不懂而不執行,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因此,秦始皇採取了統一貨幣、度量衡和文字的措施。統一後的貨幣是圓形方孔銅錢,對度量衡的統一表現爲對尺寸、升斗、斤兩作出了整齊劃一的規定,統一後的文字是小篆,後來又推廣了筆畫更爲簡單的隸書。

史料: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陽宮設宴,大臣紛紛歌功頌德,儒生淳于越提出秦始皇應效法古代,恢復分封制。丞相李斯不同意他的意見,並借題發揮,認爲儒生借古非今,惑亂百姓。他把這一切歸罪於儒生讀書的緣故,建議秦始皇下焚書令。第二年,又有一批儒生批評秦始皇天性剛暴,貪於權勢,濫施刑罰,秦始皇大怒,認爲這是謠言惑衆,下令大肆搜捕,把抓到的儒生四百六十多人全部活埋。

引出:焚書坑儒

如何評價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的目的是爲了統一人們的思想,鞏固秦的統治,出發點是好的,但他採取的手段極其殘暴,摧殘的文化,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給古代文化造成巨大的損失,對此我們應予以批判。

軍事上:在北方,對於匈奴的進攻,秦始皇採取了積極防禦的策略,主要是三步。一是命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奪取河套平原;二是把內地民衆移居到河套平原墾田戍邊,充實邊防;三是修築長城,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用來抵禦匈奴,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性的象徵。在南方,統一了東南、嶺南等地區,爲了加強對於越族的管理,興修了靈渠,溝通了長江和珠江水系,爲中原與嶺南地區的經濟交流,提供了有利條件。

(3)疆域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安定北邊,開發南疆,使秦的疆域空前廣大,下面我們繪製一張簡圖來進行識記。

秦爲了鞏固統一採取了哪些措施?(知識小結)

政治:建立封建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

經濟:統一度量衡,統一貨幣

文化:統一文字

思想:焚書坑儒

軍事:北築長城

邊疆開發:興修靈渠

分析討論

秦朝在歷史上起了什麼重要作用?

(1)結束了春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開創了統一的新局面。自秦統一後,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雖然有的時期出現了割據狀態,但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的國家,其專制集權統治制度,在我國沿襲了兩千多年,影響十分深遠。

(3)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對我國以後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維護國家統一,有極爲重要的影響。

(4)最後,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和靈渠等古代工程。

五、課堂小結。

六、習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