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重陽節演講詞10篇 “重陽節,共享陽光時光”

其他文案 閱讀(2.94W)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每年農曆九月初九日爲重陽節。該節日被稱作“老人節”,因爲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九這個數字寓意長久、長壽。在此日,人們會親友團聚、登高賞秋、飲菊酒,祈求吉祥、康寧與長壽。而在此時,也有許多人願意發表演講,傳遞溫暖與關愛。

重陽節演講詞10篇 “重陽節,共享陽光時光”

第1篇

一千三百年前,有一位漂泊在異鄉的遊子低聲嘆息,嘆遠方的親朋遍插茱萸,唯獨缺了自己,這個人就是王維。

本週六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重”者,《博雅》解爲“再也”。九爲陽數之極,九月初九故稱“重陽”。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選擇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以此迎接新的季節的到來。

由於“九九”亦含長久、長壽之意,重陽菊花是長壽之草,重陽節便又有了尊老之意。事實上,《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爲老年節。敬老愛老成爲了當下重陽節最廣爲人知的意義。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見,尊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多年來亙古不變的倫理道德。尊敬老人是個人文明進步表現,尊敬老人也是的家庭和諧的保證,尊敬老人更是社會發展必然要求。尊老愛老助老,我們責無旁貸。

但敬老愛老作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應當僅僅在重陽節這一天被記起,它應當落實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之中,每一處微小的細節中。可能現在你不一定會扶着老奶奶過馬路、然後驕傲地說一句“我叫紅領巾”了,但你可以在公交車上給不認識的老爺爺讓出一個座位、幫隔壁家的老太太把買回來的蔬菜拎上樓。我國的老齡化日漸嚴重,據預測,到20__年,我國六十歲以上的人口將達到2.48億,這意味着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給予我們關懷和照拂的角色,轉變成需要我們關心和照料的人。再看看自己的身邊,你是否會在節假日陪伴爺爺奶奶看幾齣小品,每週給外公外婆打去問候的電話?心中是否無時無刻充滿了牽掛與感恩?時光染白了他們的髮絲,呱呱墜地的兒孫們似乎在提醒着他們自己已經老去,夕陽中他們慢慢地走着,是時候讓我們上前攙扶着他們,踏着晚霞細碎的餘暉,聽他們唸叨自己年輕時的故事,他們的心也許還只有十八歲。他們有那麼多人生的經驗想與我們分享,我們也有那麼多的機會,讓笑顏天天掛在他們臉上。都說陪伴纔是最長情的告白,也許最大的孝順,不過就是這一天一天簡單的聆聽和守護吧。

我國古代就有“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高二年級的同學們最近也剛剛學習過李密的《陳情表》,敬老愛老、注重人倫道德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粹,它早已隨着年歲的更迭,化開在我們的骨血之中。當然,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遠遠不止孝親敬長,還有愛國明志、仁愛利義;尊師重教、敏而好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誠實守信、一諾千金……還有那些夾雜在傳統禮儀和節日慶典中的美好祝願,這些都是這個民族文化中的瑰寶,如同敬老愛老一樣,應當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古語有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回到一千三百年後的今天,讓我們一起,以實際行動真正地做到尊老、敬老、愛老,讓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生活中得以傳承!

重陽節演講詞10篇 “重陽節,共享陽光時光” 第2張

第2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在前年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請問,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個小時內,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佔69.24% ;“都不知道”的有 338票 佔18.37% ;“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 佔12.39% 。說實話,看了這些數據,實在是有些刺眼,實在令人擔憂。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老人。作爲__三小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爲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爲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第3篇

今天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重陽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是家人團聚的佳節;也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

重陽節作爲一個以娛樂爲主的節日,主要節俗活動是登高、賞菊、喝菊花酒、插茱萸、還要吃糕。重陽節這一傳統節日演變至今,許多習俗已經不再,但是尊敬老人這一傳統卻流傳了下來,因此在重陽節來臨之際,我們可以開展一些敬老愛老的活動,來紀念這一傳統節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我們可以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一些好事,可以在這個週末和父母一起帶上一些禮物拜訪他們,也可以關心一些社區中的孤老,讓老人們感受到溫暖。

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老人。,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安慰。因此,我提議,請每一位石總場一中的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爲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爲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讓敬老、尊老之風永遠地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的傳統美德,讓我們從點滴小事做起,在公交車上主動爲老人讓個座,遇到老人過馬路主動攙扶老人,多去看望老人、陪陪老人,對老人多些文明禮貌,多些寬容體貼„„讓我們的老人感受到溫暖、幸福,讓我們的社會處處充滿陽光,永遠是春天! 願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

第4篇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又因爲在我國古代,六爲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跟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爲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重陽節除了佩帶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經如此,歷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是頭上簪菊的變俗。宋代,還有將綵繒剪成茱萸、菊花來相贈佩帶的。

第5篇

今天的主題是尊老敬老重陽節。上週五是農曆九月九日,爲傳統的重陽節。何謂重陽,《易經》中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爲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很多,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

九九重陽,因爲與天長地久之久字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寓意深遠。所以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對於我們同學而言,除了父母之外,還應該尊敬、愛戴我們的老師。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老師的解釋之一是對教師的尊稱。中國傳統倫理道德中認爲師生關係是精神關係,老師是精神生命之所出,因而對待師也要像對待父一樣。孝不僅是對自己的親人,而且包括了沒有血緣關係的長輩,特別是老師。

重陽節雖然已過去,但我們對民族文化的傳承以及尊老、敬老、愛老之風的發揚永遠不會過去。最後借用一首關於重陽節的詩歌,結束今天國旗下的講話:

採桑子·重陽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第6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今天是中國的又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欄目在前年重陽節作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調查:請問,你是否知道父母的生日?在10個小時內,有1840人投票,其中回答“知道”的有1274票佔69.24% ;“都不知道”的有 338票 佔18.37% ;“知道父母中一位”的有228票 佔12.39% 。說實話,看了這些數據,實在是有些刺眼,實在令人擔憂。

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有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已經超過了1.3億,佔全國人口的10%以上。到本世紀中葉,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億,佔全國人口的1/4。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爲老人。作爲__三小的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爲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

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少先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爲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爲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的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雲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願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第7篇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借國旗下講話的時間,和大家分享我對三個詞彙的認識和思考:一個是重陽節、一個是《新老年法》、一個是教育。

重提重陽節這個詞,是因爲昨天重陽節剛過。農曆九月九,傳統重陽節,。據傳,中國古老的《易經》把“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是吉利的日子。民間在該日有登高、插茱萸、賞菊等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茱萸節、菊花節等說法。由於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此節日又被稱爲老人節,成爲弘揚尊老、敬老、愛老、助老之風的重要節日。同志們,老人的昨天就是我們的今天,老人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對老人,我們要常懷一顆敬畏之心。《十二五規劃教育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旨在弘揚傳統文明,深化德育教育。我校政教處、團委已經做了大膽的實踐和有益的嘗試。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這一年的九九重陽節,恰逢我國第一個法定“老年節”。之所以是法定的,因爲《新老年法》在這一年7月1日頒佈實施了。所以今天我重提《新老年法》這個詞。是相對於《老年法》而言的,它增加了三章;對原法修改了38條,新增了38條。總體上看,修改幅度大,新增內容多,成爲新中國成立以來修訂案修改內容最多的法律之一,使《老年法》得以“脫胎換骨”,實現了質的飛躍。其中對老年人要有精神慰藉引人關注。它要求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應當經常回去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也就是說要“常回家看看”。孝順父母、敬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現代文明的重要體現,現在看來,更賦予了文明新風以法律依據。

最後,來談教育這個詞。我們對這個詞可以說是老生常談了。最近在一本教育雜誌上看到這樣一篇寓意深刻的短文:一位二戰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後來當上了美國一所學校校長。在每一名新老師來學校時,他都會給新老師一封信,裏面寫着:“親愛的老師,我是集中營生還者,我親眼看到人類不應該見到的情景:毒氣室由學有專長的工程師建造,兒童由學識淵博的工程師毒死,婦女被受過大學教育的人槍殺。看到這一切,我懷疑:教育究竟是爲了什麼?我的請求是:請你幫助學生成爲具有人性的人。只有我們的孩子具有人性,讀寫算的能力纔有價值。”是啊,教育的重點是培養人,培養有良知的人、有人性的人。所以,教育關注的不應只是學科知識的灌輸與接收,更重要的是擺脫浮躁和功利,關注人的健康成長和關注生命的尊嚴與價值。這也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石。而我們的教育似乎做得有點毛糙、有點功利。

我們設立節日,爲了傳承文明;我們制定法律,爲了保障老年人的權益。但是如果沒有了恰當的教育,這些都是徒勞和擺設。因此,老師們,我們是不是在舉辦轟轟烈烈的活動之時,在進行一輪又一輪月考之時,多留給學生點時間供他們思考、領悟和沉澱呢?同學們,是不是更要關注知識之外學會了什麼呢?是不是更應該深入實際生活、聯繫社會現實、思考人生哲學、關照內心自我呢?而不是在單純接受知識的同時卻關上了自己的心門。

親愛的朋友們,所有的理論都是灰色的,而寶貴的生命之樹常青。願老人安享晚年;願父母健康平安;願老師們青春永駐,事業有成;願同學們用拼搏激盪青春,用青春寫就無悔。謝謝大家!

第8篇

我是7年級-班的劉玉。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在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我們迎來了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九九重陽,因爲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中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1989年,我國把重陽節定爲“老人節”,此後每年農曆九月初九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日子。

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國優良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爲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

在這一天裏,每戶人家都應該陪家裏的老人們一起到郊外走走,陪老人聊天玩樂,送上老人喜歡的禮物等。同學們,你是否陪自己的爺爺奶奶到外面玩過呢?有沒有爲他們梳梳頭、捶捶背、洗洗腳呢?有沒有幫助過別人的爺爺奶奶?有沒有在公交車上爲老年人讓座?我們漸漸長大着,也在漸漸懂事,我們應該爲老人們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下面,我在這向全校同學發出如下倡議:

1、和父母一起,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準備一些可口的飯菜。

2、做一兩件讓老人高興的事,比如幫爺爺、奶奶捶捶背,幫他們洗洗腳,或和他們一起唱支歌等。

4、在學校要做一名尊師守紀、積極向上的好學生;在家裏要做一名尊老愛幼、體貼父母的好孩子;在社會要做一名明禮誠信、愛國守法的好公民。

最後,在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祝願普天下的老人們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第9篇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講話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

不少同學都知道,今年的10月2日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爲什麼叫重陽?因爲古老的《易經》中把 “六”定爲陰數,把“九”定爲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爲“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爲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關於重陽節的故事很多.據說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那時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饞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皇宮,賈姓宮女又將此習俗傳入到民間.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爲昌盛,時間也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爲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因爲古人認爲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裏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這些習俗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的中就有記載.

清代,北京重陽節的習俗是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定爲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爲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

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這層意思: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最近,從新聞媒體討論的話題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該不該給老人讓座?”“怎樣做一個可愛的上海人?”這些活動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設和塑造一個具有高度文明、能與國際接軌的國際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項內容.作爲生活在這座大城市的我們,更有義務爲樹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觀地說,經過改革開放和精神文明建設,良好的社會風氣已經逐漸形成,一些不良的行爲受到大家的譴責.反省我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學生在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又做得怎樣?我不想對你們的過去予以評價.但是,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全體同學是否想到,該如何爲我們家的老人或者社會上的老人做點什麼呢?希望大家考慮一下。

當然,學校政教處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節後作個統計,看看我們的立達學生在老人節裏爲社會、老年人都做了些什麼.

第10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活潑透明的小雨滴攜着涼意飛奔而來,在這金秋送爽之際,我漸漸嗅到一絲溫暖的氣息,聽到了重陽漸行漸近的腳步······

重陽節是我國古代傳統節日,人們在重陽節當天佩茱萸,飲菊花酒,登高望遠。“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是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是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亦是重陽。重陽節寓意爲健康長久,中華民族向來又有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因此,重陽節又被定爲老人節。

今年的老人節將要來臨,我們能爲老人做些什麼呢?我的思緒漸漸回到上年秋天······那天我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剛進庭院,就看到奶奶佇立在風中瘦小的身軀。她的衣襟隨秋風左右擺動,彷彿身子也要隨之傾倒似的。“奶奶!”我大聲喊道。奶奶轉過身,我忙走上前去,奶奶花白的頭髮在風中更顯凌亂了,黝黑的臉龐彷彿又多了幾條深深的皺紋,高高的顴骨使臉顯得更消瘦了,我微微有些心疼。

跟隨奶奶進了屋,奶奶要洗手爲我做飯,我心裏一動,要幫奶奶洗手,她幾次推卻,我卻執意要洗。我打來溫水,將水潦向奶奶的手,並用手輕輕撫摸着。奶奶的手指彎曲,手背黒黑的,稍稍有些褶皺。再看手心,幾個暗黃色的老繭一下子映入我眼簾,摸上去硬硬的,手指上還有好幾個小裂紋······這就是我奶奶的手啊,一雙歷經幾十年滄桑的手!過去的時間裏,奶奶受了多少苦累,而我爲什麼以前就沒有多關心體貼奶奶一些呢?鼻子已有些發酸,我匆匆給奶奶洗完手。奶奶似乎察覺到了什麼,臉上寫滿笑意,緊握着我的手說:“沒事孫女,奶奶沒事,只要你好好學習,奶奶就很高興了!”淚眼朦朧中,我緊咬下脣,狠狠地點頭,會的奶奶,一定會的!

現在我已經以優異的成績升入高中,相信奶奶臉上也一定是欣慰的笑。想起那次洗手,我仍是感慨萬分,是它使親情得到了昇華。親情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溫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雖然說,冉冉時光留不住,老人們終究會老去,但只要我們每天都關心老人,哪怕只是一次洗手,一個鼓勵的話語,一次滿意的微笑,都能夠使老人們感動許久,使他們蒼老的心靈更歡欣,生活更多彩!夕陽無限好,哪怕近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