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背影》心得體會8篇 《背影》的溫情以背影觸動心靈

其他文案 閱讀(3.01W)

《背影》是魯迅先生創作的一篇經典散文,通過講述作者兒時與父親分別的故事,表達了對父愛的感激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這篇文章情感真摯、優美動人,深深觸動了無數讀者的內心。本文將對《背影》進行深入探討和心得體會,希望能夠爲讀者帶來一絲溫暖和思考。

《背影》心得體會8篇 《背影》的溫情以背影觸動心靈

第1篇

愛,就是樸素中出高尚;愛,就是無聲中響出歌曲;愛,就是透明中折出光彩。爲兒子攀欄買橘是一件平常又非凡的事情。在千千萬萬愛的付出中顯得平常,在千萬的平常背後顯得非凡!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裏,再找不着了。在生命的人海里,相信會一下子認出那個步履蹣跚的背影,那個正是當天爲自己買橘子的父親。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的,我們又要如何報答父母的深恩呢?父親,在失敗時鼓勵,在成功時嚴厲,需要時幫助。沒有華麗的語言去形容默默奉獻的父親,用上所有的語言也不夠。但他爲孩子付出的,一點一滴積起來是一個大海,一粒一顆堆起來是一座大山,一片一朵湊起來是一幕天空。翻開陳舊的相冊。你記起了嗎?心中那沉甸甸的關愛,就是父親爲你做的平常而又非凡的事。

《背影》心得體會8篇 《背影》的溫情以背影觸動心靈 第2張

第2篇

兒子上八年級了,老師佈置家庭作業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畫插圖,並讓爸爸寫感受。看着兒子稚嫩的筆觸勾畫出他心目中父親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

對我而言,《背影》這篇散文第一次接觸是在國中時代。對文章的真情沒有什麼感受。僅僅是通過老師的講解,懂得了父子之愛是偉大的、無私的、深沉的。如今已經是做了父親的我,處在另一個角度來讀這篇文章,才真正懂得了作者的用意和那種內疚的心情。

我十六歲就從家裏出來上大學。學校在另外一個城市,那時上學都不講究讓家長送。我也不例外,但是父母覺得我還小,不放心。還是陪着來了。那個時候懵懂狀態的少年,不經世事,一心向往自由,不受限制。恨不得趕緊擺脫家長的監督和束縛。還沒到學校,就迫不及待地打發父母回去了。在校期間父親也來看過我幾次,但是不是因爲我學業忙,就是要參加衆多的活動,來不及和他說什麼話就讓他走了。隨後畢業也到了別的城市工作,每年回家和他們團聚的時間越來越少。直到自己做了父親,才真正體會到當年父親一趟趟地來學校看我時的感情。回想起我對他的態度,一種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回憶自己的父親的背影,那種曾經面臨分離的無奈和無可奈何的表情,那種永遠也讀不懂不可言狀的矛盾心情。父母的愛就是這樣,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報,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一直到現在離開家也有三十多年了,每年父母都來北京小住,看着他們日漸衰老的面容和佝僂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絕不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發生。

現在的孩子更不會體會散文中作者的離愁別緒,我要用我的切身經歷告訴他世上能無私付出不求回報的只有父母對兒女的愛。教會他要懂得感恩,不要直到自己成爲父親纔會明白,那樣就錯過了很多體會世間美好感情的機會。

第3篇

三亞市位於海南島最南端,是中國最南部的濱海旅遊城市,也是海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通信樞紐,並且是中國東南沿海對外開放黃金海岸線上最南端的對外貿易重要口岸。其因三亞河(古名臨川水)有三亞東西2河至此會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亞”,陸地總面積平方公里,海域總面積6000平方公里,人口萬,是一個黎、苗、回、漢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是個風景優美的度假休閒的旅遊勝地。

天下第一灣“亞龍灣”位於中國最南端的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三亞市東南28公里處,是海南最南端的一個半月形海灣,全長約公里,是海南名景之一。亞龍灣沙灘沙粒潔白細軟,海水澄澈晶瑩,而且蔚藍,能見度7-9米,而且海底世界資源豐富,有珊瑚礁、各種熱帶魚、名貴貝類等。

亞龍灣集中了現代旅遊五大要素:海洋、沙灘、陽光、綠色、新鮮空氣於一體,適宜四季游泳和開展各類海上運動,海灣面積達66平方公里,可同時容納十萬人嬉水暢遊,數千只遊艇遊弋追逐,可以說能與國際上任何著名的熱帶濱海旅遊度假勝地相媲美。

三亞南山文化旅遊區位於三亞市西南20公里處,是融熱帶海洋風光、中國佛教文化、福壽文化、歷史古蹟於一體,和集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於一身的大型主題園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積10平方公里,它已建成的核心景區由“三園一寺一谷一灣”組成,即觀音文化苑、慈航普渡園、吉祥如意園、南山寺、長壽谷、南山灣。

南山歷來被稱爲吉祥福澤之地,據佛教經典記載,救苦救難的觀音 菩薩爲了救度芸芸衆生,發了十二大願,其中第二願即是“常居南海願”,唐代著名大和尚鑑真法師爲弘揚佛法五次東渡日本未果,第五次漂流到南山,在此居住一年半之久並建造佛寺,傳法佈道,隨後第六次東渡日本終獲成功,日本第一位遣唐僧空海和尚也在此登陸中國,駐足傳法,而中國傳揚千古的名句“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則更道出了南山與福壽文化的悠久淵源。

南山之美,南山之奇,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在這裏,人們既能領略熱帶濱海陽光、碧海、沙灘、鮮花、綠樹的美景,更能獲得佛教文化帶來的心靈慰籍,體味迴歸自然、天人合一的樂趣。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敬造工程,由國務院宗教事務局和海南省政府批准,集十方善念而發心敬建,因其規模宏偉、意義殊勝、佛理底蘊豐富,被譽爲“世界級、世紀級”的佛事工程。 南山海上觀音聖像高108米,凌波佇立在直徑120米的海上金剛洲(觀音島)上,像體爲正觀音的一體化三尊造型,寶相莊嚴,腳踏一百零八瓣蓮花寶座,蓮花座下爲金剛臺,金剛臺內是面積達平方米的圓通寶殿。

它所在的“觀音淨苑”景區,還包括面積達平方米的觀音廣場及廣場兩側主題公園等,是由上海現代設計集團承擔總體設計,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及上海遠東國際橋樑有限公司承建海上基礎工程,並由具有豐富建造佛像經驗的南京晨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觀音聖像的主體敬造工程。

“天涯”“海角”二石東走約三百米,一尊高大兀立的圓錐形奇石,象一支神筆直指蒼穹,這便是“南天一柱”石,高約 7米,正面看像一顆哲人的頭顱,側面看像一艘古船上升起的“雙桅帆”,它聳立在海天之間,頂天立地,充滿財富和陽剛之氣。

南天一柱石又名“南天一柱” 財富石,相傳“財富石”有化腐朽爲神奇的靈氣,曾有一香港富商敗落後浪跡天涯,與“財富”石親密接觸後,回到香港重振了事業,因此,“財富石”被當地老百姓和遊客們視爲財富之石。

三亞是個美麗的地方,具有許多可以開發的旅遊資源,而海南以及三亞地方政府做的不錯,把這些資源通通利用起來,並完善基礎設施,每年吸引了一大批觀光旅遊的人前來,下面是一些三亞成功成爲著名的旅遊勝地的原因:

(一) 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旅遊資源、成功實現旅遊轉型

老天爺賦予了三亞青山綠水,可以說三亞是靠老天爺吃飯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3S,即陽光、沙灘和海洋。以前遊客主要是觀光旅遊,而現今,已經走出了純粹的觀光旅遊階段,崇尚自然、迴歸自然、休閒放鬆、健康娛樂,休閒度假在旅遊業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成份和比重,而這一點三亞做的很成功,隨處可見舒適的酒店,高爾夫球場,溫泉聖地等等。

三亞提供多樣的旅遊,突出的是天涯海角的兩塊石頭,原因一,它成爲國人心中祖國最南端的一塊標誌,大家都原意到那邊合影留意,它的紀念意義遠遠大於實際意義,更多的吸引遊客的是多樣化的景點,包括海洋、沙灘、熱帶風光、椰子樹、海鮮、民族文化風情,還有新近開發的紅藝人表演、小魚溫泉等等,這些多樣化的景點,滿足了遊客不斷增強的個性化需求,使得男女老少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地方,都能夠自得其樂。

海南省政府在整個旅遊體制上進行了主導和統籌,把景點、旅行社、酒店、導遊形成利益上的共同體,最終使整個海南省受益!海南旅遊業發展基金的收取,是按照相應的規模和檔次,從景點、飯店的銷售收入中提取,這樣,政府主導使得整個旅遊業步入了一個良性的循環。 在產業規範方面,爲了使得共同受益,防止惡性競爭,海南省對有些經營權設置專營權拍賣,如三亞大東海上的娛樂項目專營權拍賣給一家企業,三十年內只准這家企業經營,扼止惡性競爭,這種利益的保障,使得旅遊六要素更加集約化、規模化、特色專業化,能夠產生相應的效益。

第4篇

微閉雙眼,一個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迴盪在我眼前。這個熟悉而陌生的背影的主人是誰?他就是《背影》的主人公,朱自清的父親。

1920年的一日,朱自清的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沒了。在去奔喪與父親通行返程的路上,父親費事地爲"我"買橘子的背影與匆匆離去的背影引入"我"的心中。

手輕輕託着下顎,覺得那時的朱自清有些叛逆。仔細品味字裏行間,作者描述父子之情並非面面俱到,而是擷取一個片段來刻畫,讓人回味無窮。

那個背影,那個父親的背影將父親的慈愛和迂執,困頓和掙扎都凝爲一體,藏入背影中。而父子分離時真摯的愛也傾注背影之中。

其實,親情與對子女的關愛不僅僅存於背影中。有時,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表情都可以體現的出來。

每當夏季來臨,我便和外婆外公"賴"在一起。午覺過後,總有外婆坐在沙發上織着毛衣,靜靜地陪着我看電視,玩耍。每當我想吃梨、蘋果時,外婆邊幫我削皮,切好。有時我叫着要自己來,外婆便忙說會切到手的,不讓我切。在我的幾番懇求後,我終於手握着刀,切起蘋果來,而外婆則目不轉睛地看着我的刀起刀落,生怕我切到手了。

外婆對我是關愛,朱自清的父親對朱自清也是關愛。的確,親情不就是從這簡簡單單的小事中體現出來的嗎?哎,大千世界,情深似海;血肉相連,親情至上;父子情深,背影難忘。我的眼前,有浮出那個胖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第5篇

今天,我拿語文書來看,當我看到這篇文章《背影》時,不禁回想起兒子看着父親買橘子的情景,我被父親的巨大力量所感動。

?背影》是一篇感人的文章。這篇文章寫道,父親爲兒子所做的一切表達他對兒子無微不至的愛。其中父親送“我”上火車的過程,更是全文淚點。

帶着悲喜交加的心情讀着這篇文章。我又一次被這篇文章在偉大的父愛中感動了。都說父愛如山,此話不假。

文章中善良的父親的形象再次在我的腦海中出現,他對兒子的愛是那麼的細緻,他把一切都給了兒子。作者在文章中對父親背影深刻的描寫顯得文章感情色彩更濃重。

在這篇文章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兒子讓他爸爸買桔子的那一段。

在作者朱自清的描述中,我彷彿看到了那肥胖的,黑布大馬褂,深青大棉袍的背影。

在父親給兒子買橘子的過程中,寓意着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購買橘子是一個小的事情,兒子也可以去做的,但父親硬要去買,拖着笨重的身體去買,,父親這樣做是爲了孩子,不讓他勞累,可見父親是關心愛護孩子的。

“可憐天下父母心”!世界上的每一位父母都非常愛他們的孩子。這種感情是無私的愛,是最純潔的感情。他們以各種方式去愛他們的孩子。

他們忍受着各種各樣的辛苦工作,把最好的東西留給他們的孩子,一切爲了他們的孩子,整天爲孩子奔波。

我父親和《背影》的父親很像。他對我充滿了關心和愛,經常把最好的留給我,自己過的苦一點,累一點。

然而,我過去常常把父親不珍惜的愛,經常討厭父親的羅嗦,甚至反駁他。

現在想想自己以前真的不該,不懂得珍惜父親,辜負了父親對我的愛,真的是很後悔。

現在我知道了,我知道我父親爲我做了什麼。在未來,我會珍惜爸爸給我的愛,努力孝敬那勤奮的爸爸,因爲這種親情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感情。

第6篇

做子女的怎樣報答父母,要努力學習,要好好對待他們,不要辜負他們對我們殷切的期望。

而我們大氣的父母,也不需要我們來償還,他們盡最大能力來送給我們他們的情,讓無論做兒女的即使身在天涯海角,也能感受到。

而我們現在只需要好好學習,用自己的成績來報答父母,這是一種最大的動力!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第7篇

父愛無痕,因爲他要保護一個家。朱自清的父親,失去了自己的父親,又沒有了工作,卻還得維持一家生計。儘管他心中十分悲傷,但還是得安慰自己的兒子,鼓勵兒子走出困境。難道這不是一種偉大的愛嗎?

你注意過父親的背影嗎?你發現這背影又多了幾分滄桑了嗎?珍惜這份無痕的愛,別讓他隨着時間悄然而逝。

第8篇

去年參加的一次國培活動中,我有幸現場領略了市級骨幹教師李鳳英的課堂風采,聆聽了一節她在大新莊中學執教的《背影》一課,這位儒雅俊朗,目光炯炯的女老師猶如一股清涼的秋風,拂去我語文教學的燥熱和迷霧,課堂上的她如一位孜孜不倦的園丁,帶着學生們,引導學生們逐漸深入扎進文本的字裏行間,扎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慢慢地讀,細細在品。學生們在李老師營造的課堂氛圍裏體會着父愛子子愛父的濃濃真情,漸漸地走進語文詩意的花園

如果讓我用最簡單明瞭的語言對這堂課作出總的評價,我只有一句話:這是名副其實的語文課。因爲她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清晰地指向一個目標: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李老師的課如“涓涓細流,潤物無聲”,她用成功的教學告訴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把學生引領到讀、寫、聽、說的實踐中去。

如果說這節課的成功首先得益於教師的問題的巧妙設計,問題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心臟。問題是思維活動的起點。語文老師要有設計問題的能力。李鳳英老師的《背影》,利用問題巧妙切入,一個個問題如同一個個路標,引領孩子們走進文本深處。那麼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得益於教師靈活的處理教材。帶領學生真正的品味文章的語言,文字如鮮花,細細品味嗅芬芳。

?語文課程標準》閱讀要求中表述得極爲清楚:“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看來,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還是得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從品味語言入手,從字裏行間去感受那力透紙背的父子親情。《背影》是一篇寫父子親情的傳統文章,那濃重的背影凝聚着撼人的力量,也曾感動過一代又一代的人。但現在的孩子,因時代、家庭等等原因,現在的學生享受的父母之關愛已經視爲理所當然,要想讓他們融入這篇文章,與朱自清的心絃發生共震,還真的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其實這節課開始上課時也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當老師問道爲什麼喜歡這篇文章時,學生應付式的回答感人,而問道感人的原因時也大多是一些流於表面文章虛僞的回答。因而李鳳英老師教學中選取了易於學生領悟文中父子情深的角度設置瞭如下環節:

二是重點品讀。一是引導學生品讀其中一幅最感人的“背影圖”。抓住這段話裏的動作描寫,如“蹣跚的走”、“攀”、“縮”等詞,讓學生們感受到父親買橘的艱難,從而感受到濃濃的父愛。然而僅僅是父親爲“我”費力買橘子這一畫面讓作者感動嗎?並不是。還得引導學生看背影之後的背景。這一環節,通過父親和兒子衣服的對比,父親穿的是“黑布小帽,穿着黑布棉袍,深青布馬褂。”而兒子卻有着“紫毛大衣”和“皮大衣”,更顯父愛深深。接着抓住衣服特有的顏色,再聯繫課文的前3自然段提到的家境,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下,這一背影纔會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背影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李老師教的是最樸素的《背影》,就是從語言中讀出情感的變化,通過細讀通過對語言的品析理解走進作品的情感世界。觸摸文本,咀嚼語言,悉心體味,發掘內蘊,尤其是要喚醒那些潛伏在文章深處的文字語言。不是老師去講,而是教會學生去讀,去挖掘,這樣,語文的生命才能融入到主體參與下不斷生成的語境和流動的語流之中。

結束語:通過本次研課,我收穫了很多。我懂得了一堂語文課,品味語言也是有方法的。品讀——通過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讀來欣賞語文之美;品析——抓精彩的詞句、語段加以分析,進而體味作者的情感,人物的性格、作品的主旨;品寫——把所讀、所思、所感寫下來,進而欣賞語文之美。不管什麼方法,都離不開學生真正的把自己放進文本里去,讀出自己,從而引發共鳴。

李老師的課慢慢地帶領着學生們們在語文的花園裏漫步,走一步,再走一步,觀賞每一朵的或豔麗或淡雅的姿態,低聞每一種花或濃郁或清幽的香氣……李老師告訴我們,不要想着那長長的課文怎麼個教法,而要着眼於讀書時的那最初的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標點,樹葉不是一日變黃的,但願作爲語文人,站在語文的花園或靜心細讀,或朗聲誦讀,走一步,再走一步,你一定會看到語文的百花園繽紛的色彩和聞到它醉人的香味。

語文教學能夠給學生留下別樣的風景。龍應臺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人生恰是如此。作爲語文教師的我們,希望由本文帶給學生的,也不過是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能適時停下腳步,聯想到周圍美麗的風景吧!李老師教學《背影》這樣處理教材是一次嘗試;而我們則要越過她的《背影》,看到語文學科應該建構的真正的風景、真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