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科教片觀後感之動物5篇 動物世界:科教片觀後感

其他文案 閱讀(1.57W)

觀看科教片《動物》,我深刻感受到了動物世界的奇妙與多樣性。片中生動的畫面和準確的科學解說,給予我全新的視角,更加深入地瞭解了不同動物的生活習性和進化歷程。這部片子不僅滿足了我的好奇心,也激發了我探索自然的激情。

科教片觀後感之動物5篇 動物世界:科教片觀後感

第1篇

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上老師放映了《宇宙與人》這部影片,這部影片是一部科普教育片,生動形象的講述了宇宙的演變和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對宇宙奧祕進行探索的過程。

世界的本原是物質。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着,因爲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的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宇宙選擇了地球作爲生命的載體,供給地球源源不斷的光和熱,供給生命生存所必需的水,時刻不停繞着地球轉動的月球給了生命的運動規律,還有那些爲我們阻擋外來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種種條件促使了生命的誕生。生命的出現帶來了意識,這使得地球不再僅僅是個物質球體,而變爲了物質與意識共存的球體。如果這個世界只存在物質,而沒有一個更高級的形式去意識到這個物質世界,那麼這個世界的存在將毫無意義。

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曾統治世界,但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物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這也說明了必將有更高級的生命來統治世界。之後人類便出現了,接着人類學會了運用自然規律,學會了耕種,學會了把自然的改造爲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人類已然學會了趨利避害,也許恐龍滅亡的悲劇絕不會在人類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應該辯證的去看待。

人類在改造地球、向自然索取的同時,也在破壞着地球環境,並且促使着這個自然向着不利於人類發展的環境轉化。環境污染、人口膨脹已經讓人類吃夠苦頭,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去遏制這個勢頭,恐怕將來毀滅地球的,不是一顆行星,而是人類自己了。就像影片中說的“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地球是美麗的是神奇的,它承載生命和希望;地球是脆弱的,我們不節制的開發和破壞終將毀滅它。我們應該感謝地球,珍惜地球,它是我們唯一可以生存的地方。

不得不說,宇宙的誕生是一個奇蹟,但生命的誕生更是一個奇蹟,一個純粹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能,創造出了人類去反思這個宇宙,這也許就是哲學的真正根源所在。

科教片觀後感之動物5篇 動物世界:科教片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上週的馬克思課,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一部科教片《宇宙與人》。在將近一個小時裏,我通過這部科教片第一次真正地瞭解到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這個星系,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雖然這些瞭解都是很淺層的,但是卻讓我掌握了一些關於宇宙包括物種起源的基礎知識。身爲一個人類,也許這些有關宇宙的知識對我們的學業,生活沒有任何幫助,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很有必要擁有這方面的知識,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我的人生觀,世界觀。

比如,在科教片中介紹到陸地物種起源于海洋物種的時候,曾說到,那些古老的海洋生物,它們之中大無畏的勇敢者爬上了陸地,勇往直前,最後就進化成了各種陸地生物,人類就是其中某些勇敢者的後代,因此人類的身體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其實,之前有關勇敢的勵志故事或者勵志名言,但是還是遠不如這句“人類的身體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來得有感染力。勇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所以我們要激發這種天性,去面對那些橫亙在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困難。纔不愧對那些造就了我們的勇敢者的饋贈。

行星,恆星,宇宙的生命長度都是動輒以億年來計,而人的生命長度最多不過區區百多年,相比而言,人的生命長度可以忽略不計。雖然,人類的生命長度是有極限的,但是生命的寬度卻沒有人知道它的極限所在。所以,我們人類所該追求的不是如何延長生命的長度,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長度裏,拓寬生命的寬度。生命的價值不在其長度,而在其面積。所謂生命的面積,在我看來,是指其對這個社會或者這個社會的某個組成部分所產生的影響。當然,所謂的影響必然是推進社會發展的正面影響。

人類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是極其渺小的存在,但我們的出現卻是宇宙的饋贈。我們應該珍惜,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惜孕育生命的地球。

第3篇

在前幾天的一節馬哲課上,我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科普片《宇宙與人》。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構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

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

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裏,幾個人推着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裏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爲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爲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爲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爲了環保;在意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一定溫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賣,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污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堆肥法、、焚燒法極少,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爲遠期的污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裏,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我們已經長大成熟了,讓我們一起爲善待和奉養我們的地球母親,貢獻我們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濃黃色山巒淡出畫面,隨着雄壯的音樂響起,山巒幾經形體變化,最終如一錘定音一樣在畫面上定格:現出“宇宙與人”四個大字。科教片《宇宙與人》如同一幅風光油畫逐次映入眼簾,充滿一種別樣的詩情畫意,使人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着宇宙及人類自身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宇宙與人》是一首大氣磅礴的宇宙史詩,同時也是一首感人心魄的人類讚歌。影片通過電腦特技,深入淺出地向我們介紹宇宙和人類:我們的宇宙是——個絕頂聰明的物質“大作坊”,它的最值得驕傲的產品是人類;太陽是能源的億萬富翁,它給生命提供了巨大的能量;月亮使地球旋轉速度減慢,由每天12小時變成了24小時,給地球以穩定,給我們以睡眠;氧氣是最活躍的氣體,可以與物質進行氧化過程,它是活性氣體,使人產生能量……這一切,都使我深深地感覺到,人類是宇宙全部物質運動的最大受益者,人類是宇宙的精靈。宇宙爲人類創造了美好的生存空間,這是到目前爲止在其他星球所沒有發現的。因此,人類是幸運的,人類的生命是美麗的。既然宇宙爲人類賜予這麼難得的生存條件,人類就沒有理由不珍愛我們美麗‘的生命,熱愛我們美好的生活,以回報宇宙的博大和慈愛。

?宇宙與人》在啓迪我們的心智的同時,也濡染、淨化着我們的心靈。影片以不容質疑的語言告訴我們:“宇宙是一首偉大的物質演化的史詩。宇宙把物質和智能交給了我們人類,而精神和道德的完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完成。”是啊,宇宙給人類創造了取之不盡的物質資源,如引力、太陽能、核聚變等等,人類只有用宇宙賜予的這些寶藏來改造宇宙和自然,才能創造如計‘算機、通訊衛星、宇宙飛船這樣輝煌的文明史詩,也才能創造人類美好的未來。否則,人類如果用宇宙賜予我們的東西來殘害生命,破壞自然,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如製造核武器、貧鈾彈等,人類最終只能走向自我毀滅。這是人類的悲哀,也是宇宙的悲哀。

珍愛生命,珍愛自然,這是《宇宙與人》給我最大的感受。我希望我們國家能多多生產出一些這樣既具有完美藝術形式,又能啓迪人的心智、淨化人的靈魂的好片、大片。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裏,幾個人推着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裏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爲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爲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爲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爲了環保。在意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污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污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污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約佔70%-80%;堆肥法,約佔10%-20%;焚燒法極少,僅佔1%。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爲遠期的污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裏,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

第4篇

星期五,我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電影中詳細的介紹了人類的起源:人類是從宇宙中的核子結合產生核聚變,形成了基因,基因也是一切生命的起源,我們人類就是由基因組成的。既然是宇宙給了我們生命,是小小核子給了我們生命。我們應該感謝它們,應該讓它們繼續去創造比我們更偉大的生命。

也許保護宇宙是我們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但是,保護地球是我們應該做的,是我們能夠做的,更是我們必須做的。科學家已經證實:白色垃圾是不能被大自然所分解的。所謂白色垃圾就是泡沫,塑料製品等。而這些白色垃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能夠經常看到的,比如:在某個巷子裏,幾個人推着車子買盒飯,那些飯盒就是白色垃圾。再比如:在商場裏買東西,或在菜市場買菜他們總會給你一個塑料袋,塑料袋也是白色垃圾。象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在生活中既然有很多白色垃圾的存在。那麼,爲什麼我們不採取保護措施呢?作爲一個泱泱大國,我們的環保爲什麼還遠沒有一些比我們小得多的國家做的好呢?真讓我搞不懂。

在芬蘭,商場買東西不會給你塑料袋,爲了環保。在意大利,鋁和塑料的再造可以節省能源90%;鋼和紙的再加工可節省能源50%;玻璃的再生產可節省能源30%;回收利用1噸鋼可節省水約25噸,可減少空氣污染物90公斤;可減少水污染物45公斤。在日本,每天都有白色垃圾處理車,收集各大商場,零售店的泡沫塑料等白色垃圾在車內處理,他們把橘子汁燒到200度,把白色垃圾弄成象鐵一樣的東西,再經過特殊的處理,變成了纖維,又把纖維經過紡織,織成一件衣服,拿到市場上去買,這樣廢品再利用了,並且沒有給大自然帶來一點污染。這些方法,不是都很好嗎?這些方法,極大的保護了環境,甚至,有的還可以贏利。

而中國呢?目前國內城市垃圾處理主要採用填埋法,約佔70%-80%;堆肥法,約佔10%-20%;焚燒法極少,僅佔1%。由於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開展較晚,全國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嚴重不足,只有少數城市藉助國際援助建成一些達到無害化處理標準的現代化垃圾處理設施。國內自行設計的衛生填埋場,大多因資金不足,設計、施工標準不高,加之無害化處理技術不完善,設施簡陋,缺少控制污染和監測手段,距無害化處理標準有一定距離,特別是垃圾填埋場防滲措施不力,填埋氣體和滲瀝液引排不暢,難以保證長期安全性,成爲遠期的污染源。

中國是一個大國,中國環境的好壞,將直接影響世界的環境。我希望在新世紀裏,人們的觀念能改一改。不要只顧眼前的發展,忘了長遠的目標。不要讓加拿大工廠排出的廢氣,飄到印度,造成印度下酸雨之類的事情在中國發生!

對於宇宙太空,我一直都沒有清晰的概念,只是表面的認爲地球以外的天空就是宇宙太空,直到今天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后,纔對宇宙有些基本的認識。對於宇宙的形成,這個問題迄今仍有多種說法,其中宇宙大爆炸模型有較多的觀測來支持,又被稱爲“標準宇宙模型”。時間在流逝,人類在進步,人們對宇宙太空的認識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了宇宙的不凡。對於我來說,由於興趣問題,一直都沒有多注意這方面的知識。直到今天,通過電影真正見識到了宇宙和人類進程的偉大,感覺上有點不可思異,不得不對自然界的神奇產生嘆佩之氣,也對科學家們佩服不已。他們用盡畢生所學揭開了宇宙的神祕面紗。

人們對宇宙的探索,開始於望遠鏡的發明。400多年前,荷蘭人發明瞭望遠鏡,使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透過各種探索,人們發現,太陽其實是一個火球,體積相當於11個地球。太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燃燒,發出光和熱,照亮了地球,也照亮了生命之源。太陽在燃燒中衰減,在不可知的未來,太陽可能有燃盡的一天,到時宇宙將是一個黑暗的世界,這也意味着地球的毀滅。陽光是萬物之本,失去陽光,便失去了生命。

動植物的生長,人類的進化,都離不開陽光。最早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中藻類,它們吸收陽光,釋放二氧化碳。幾億年下來,植物製造的氧氣則是使世界錦上添花。由於各種分子運動,4億前在天空中形成了臭氧層,也在這個時候,生命從海洋向陸地延伸。當氧氣達到一定的飽和程度,動物也在進化,發生突變,所以世界上的動物種類也越來越多,也就有了人類的出現。人類的出現,纔是世界真正存在的關鍵。人類是由猿分離出來的,最多不會超過1000萬年。和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各種機能最複雜,最神奇。人類延續了地球的生命,也延續了偉大的世界。有幸成爲社會的一員,我感到很榮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人類的偉大和不平凡。

這次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宇宙,也重新認識了人類世界。宇宙太空的浩曠神祕,讓我感覺到人類的渺小;人類的生命歷程,讓我感到生命的可貴。在以後的日子裏,我會多點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人生,讓自己過得更充實自在。

數千年前,人類的思想開始脫離混沌的時候,就開始思考宇宙,開始對生命的起源充滿好奇。宇宙究竟是什麼,宇宙與人又有什麼密不可分的關係。但限於當時科技水平的限制,人類只能藉助於天空飛翔的鳥來幻想宇宙。而事實是,這種願望終於在400多年前得到了實現。人類的眼睛真的延長了,望遠鏡給人類文明所起的作用,可以說超過一切其它單件的工具,因爲沒有它,就沒有可能瞭解天體的基本運動,就沒有可能在天體的觀察中得到的牛頓定律,也就沒有以這個定律爲基礎的現代工業社會。於是,我們的生活就從此日新月異。

關於宇宙的起源,可謂衆說紛紜。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大爆炸說。與其他宇宙模型相比,它能說明較多的觀測事實。它的主要觀點是認爲我們的宇宙曾有一段從熱到冷的演化歷程。在這個時期裏,宇宙體系並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地膨脹,使物質密度從密到稀地演化。這一從熱到冷、從密到稀的過程如同一次規模巨大的爆發。宇宙間的氣態物質,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爲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雖然大爆炸說廣爲大家所接受,但科學是在不斷向前的,最近哈勃望遠鏡拍攝的幾張照片又讓天文學家們開始對這一學說產生諸多疑問。宇宙形成的真正原因,還是一個謎團,等着一代代的科學家們去探索,去改進。我們應該抱着懷疑的態度,只有在不斷的爭論中,真理纔會離我們越來越近。

許多人又會有這樣的疑問,人類的生命又是怎麼起源的呢?

這要歸功於我們擁有一顆叫太陽的恆星。可以說太陽的光輝對地球的生命是最根本的,陽光在地球表面已經掠過了40多億年,今天的生態就是純粹陽光的塑造,這種塑造使得地球擁有了一個長達40億年的生命鏈。現在,我們可以精確地知道,這顆價值非凡的發光體非常的巨大,它的直徑相當於110個地球,它的表面是6000度的高溫,經過一億五千萬公里空間的傳輸,地球只得到它的光輝的5億分之一,但僅僅這個零頭卻恰恰讓我們受用無窮。

人類非常羨慕太陽的這種核能,但是卻以破壞性的舉動宣告了我們對這種能源的掌控,這就是氫彈。一朵這樣的核聚變雲能輕易地抹平一座幾百萬人的城市。隨着社會的進步,人類越來越意識到,這樣寶貴的能源資源不能用於毀滅人類文明,而應該去造福大衆。這裏要解決的難題,是如何約束溫度極高的核反應。由於地球上任何物質都不能承受熱核反應所需要的1000萬度以上的高溫,於是人們試驗用能量約束能量,用強磁場來懸浮聚變的核能。目前,許多國家都有了自己的核電站,核源造福百姓的願望離我們越來越近了。但我們對核能源的利用率尚處於較低的階段,還有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解決。只要我們好好利用太陽給我們的啓示,相信我們不會坐吃山空的,能源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人類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開始逐漸變得自大傲慢起來。我們開始肆意地破壞環境,開始無所顧忌地改造宇宙賜予我們的一切。我們認爲我們所得到的都是理所當然,殊不知,既然太陽可以孕育一個星球,也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毀滅一個星球。我們現在的所作所爲只會讓我們自食其果,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環境對我們的重要性的話,我們總有一天會煙消雲散,宇宙不止只有我們地球一個行星。

從人類用笨拙的手在巖壁上用簡單的圖形記錄自己的生活,到創造輝煌的史前文明,最後穿越宗教的黑暗,迎來科學的曙光,只用了幾萬年。今天,人類更加強大,這種強大連人類自己都爲之振奮。的確,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人與宇宙只有和諧相處,我們纔會走得更遠,會得到宇宙更多的眷顧。

第5篇

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着,因爲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所以說運動是絕對的。宇宙的萬物,大至一個星體,小至一粒塵埃,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只不過是在原子的數目上有差異。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構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構成,究竟有沒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構成這個宇宙,至今科學尚未發現。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認識的事物,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終究有一天,科學必將揭示整個宇宙的奧祕。

那麼宇宙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呢?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概括其是無限的。而這種無限性又是其本質和現象、共性和個性的辯證統一。衆所周知,宇宙在本質上是物質的,於是無限的物質以運動作爲自已存在的根本方式,沒有運動就無從顯示物質的客觀存在。

而作爲統一物的宇宙,一方面在任何時刻都將有自己的無數特定的具體形態,而每一種具體形態卻都受特定時空等條件的具體限制,因而呈現出宇宙的相對靜止性和有限性;另一方面,宇宙的任何具體形態都因其內在矛盾決定而將不斷地被否定,從而顯示了宇宙的絕對變動性和無限性。於是,宇宙在上述兩個方面的對立統一中,達到了這樣的局面:“無限時間內宇宙的永遠重複的連續更替,不過是無限空間內無數宇宙同時並存的邏輯補充。”

我們知道在人類出現之前,恐龍曾統治世界,但是這樣一個龐大的物種最終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也許這也說明了必將有更高級的生命來統治世界。之後人類便出現了,接着人類學會了運用自然規律,學會了耕種,學會了把自然的改造爲適合人類的,人類的智慧就這樣不斷地被開發。地球也慢慢的按照人類的意志被改造的越來越生機勃勃。人類已然學會了趨利避害,也許恐龍滅亡的悲劇絕不會在人類身上上演。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應該辯證的去看待。就像影片中說的“宇宙已經把物質智能交給了我們,但是精神的道德準則卻要靠我們自己來建設,否則,文明的級別越高,毀滅的概率也就越大”。

不過,人類作爲歷史上產生的具體的物質形態,是宇宙自然的產物,也必然服從宇宙自然的法則。不管它有多大的智慧和創造能力,也不能違背辯證哲學的法則。不管它世世代代延續得多麼久遠,不管它將來適應性多強和如何發展,更不管它在所居星球毀滅後遷移到了哪些星球,其滅亡總是必然的,這點不應諱忌。從長期來看,人類發展就是一個從邏輯原點走向相對無限發展、直到消亡的歷史過程。

一直以來,對於宇宙這個浩瀚的時間和空間的結合體,我和其他人一樣,內心都充斥着無法泯滅的好奇感。而且,隨着科學的不斷進步,傳媒的迅猛發展,對宇宙的認識,也在不斷的深入。然而,這些生活中拾掇起來的東西,拼湊起來的宇宙的面目,是模糊的,不全面的。

上週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上,老師給我們放映的科教片——《宇宙與人》,彌補了我認知中對於宇宙的缺陷。使我係統的,歸根結底的瞭解了宇宙這個龐大物質世界的產生,發展等等。更重要的是,與我們所學習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相結合,讓我們清楚的認識到在這個物質世界中生存的人與宇宙的關係。這部影片,令我受益匪淺。

宇宙,究其本質,是物質的。150億年前,一個溫度高得不可思議的能量奇點突然爆裂,造就了這個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際物質的浩瀚宇宙。而且,這一爆炸過程至今仍在進行着,因爲一旦宇宙停止向外運動,它必將會被自身的引力所滅亡。物質的客觀存在性,是毋庸置疑的。這一特性,決定了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物質的表現形式,而物質,是這一切發生的根源,任何超越了物質條件的想法,都將是不可實現的。

一切關乎物質的東西,都是時間和空間的存在。物質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但一個純粹的,豐富的物質世界,卻能創造出智能。人類,這一在宇宙變化中衍生進化出的生物,就成爲了思維的載體。一個沒有了思想,沒有了意識形態的世界,會是多麼的可怕,多麼的蒼白。況且,那樣的世界,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宇宙的運動,造就了地球,充足的陽光,給予了一切生命開始的養料。生物從海洋匍匐向了陸路,在不斷的適應性進化過程中,出於赤道附近的森林古猿最終被選擇。它們是人類的祖先。迫於生存,它們開始用後肢走路,前肢來拿起樹枝或者石塊來抵禦敵害。四肢的分開運用,長時間的進化,慢慢的變化成了手和腳。於是,這樣子就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人類——目前所知的唯一的具有思維能力的高等生物。脫離了宇宙的人類,脫離了宇宙的生命,都是一種空談。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和過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前後周圍的其他事物和過程聯繫着;每一事物和過程的各個要素和環節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它要素和環節聯繫着;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繫的統一整體和過程,任何事物和過程都是普遍聯繫之網上的一個部分、環節或階段;孤立的、不與其它事物和過程相聯繫的事物和過程是不存在的。

人類,既然能夠在宇宙中存在,在地球上生存,就應該來研究宇宙的發展歷程,關注其由來和走向。這樣,加之利用我們智慧的高科技產物,主觀的扭轉宇宙的變遷,來更好的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和宇宙。相信,隨着科學的不斷進步,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不斷的深入,拓展的更遠。這樣一個永恆發展的宇宙,正在被我們一點一點的掀起它神祕的面紗。讓我們懷着這種憧憬,一如既往的探索吧。

還記得十年前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的興奮和迷茫。相對於宇宙,我認爲電腦動畫更加神奇,至於對片子講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只覺得好高深。可能是那時注意力都被都被那絢麗的電腦特技吸引過去了吧。

十年後,當那些特技效果都已經不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了之後,再看這部片子時纔對片子講述的內容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思索。美麗的宇宙,深邃幽遠,不知道藏着多少未知的祕密。作爲宇宙中已知的唯一具有智能的我們人類,正在努力的探索宇宙的奧祕。

我們生活在一個既偉大又平庸的時代。說偉大,是因爲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如此深刻的認識宇宙和自身,並在繼續積極的探索着。說平庸,是因爲我們無奈的發現能被我們理解的知識實在是太少了,基礎理論已經有近一個世紀沒有重大突破了,我們依然在消化前人留給我們的理論成果,而在對前人理論的學習和探討中,我們發現越來越多未知的祕密。我總在想,現在就說我們是文明生物是不是言之過早了呢。

還是先說宇宙吧。電影裏說我們現在的宇宙開始於一個大爆炸,前些年通過對引力紅移和微波背景輻射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我總認爲這和各種神話中的開天闢地差不多,按照人類的認知,凡事都是有一個開始的,宇宙也不例外。接下來的情形讓人很鬱悶,現代科學認爲宇宙是由四種力相互作用的結果,可是對於最早發現的引力來說,沒有任何人和任何理論能解釋它爲什麼存在。引力的本質是什麼呢?也許很多年以後,會有人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現在,我們也只能是想當然的認爲這是隨着物質本身存在的。就像盤古的斧子一樣,別問從哪來的,人家本來就在。然後事情就簡單了,宇宙的溫度慢慢的降低,物質開始在引力的作用下漸漸凝聚成團,最終演化成了恆星和星系。恆星漸漸的老去,最後死亡。在死亡恆星的瑰麗殘骸中,新的星系慢慢的孕育直至形成,像鳳凰涅槃一樣的重生。這應該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但是對於人類而言,再漫長的過程都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從地球誕生開始,或者說從有生命出現開始的歲月才變得精彩起來。

我對金星的印象尤其深刻,它既是啓明星又是長庚星。西方以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爲其命名。從地球上看金星的確非常漂亮,可在金星濃密的大氣裏面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這個暴怒的女神表面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火山,有毒的硫酸霧和二氧化碳像被子一樣保護着金星表面的熱量不向宇宙空間散失,即使像裝備着厚甲的前蘇聯金星號機器人探測器也被這極端的大氣環境給毀了。這是無節制的全球性氣候變暖。也許很久之前金星就像地球一樣的安靜美麗,可如今這地獄一般的景象也許正是地球將來的樣子……

生命的存在是宇宙中無數的巧合共同作用所造就的奇蹟,適宜日地距離、引力屏障、富含氧氣和水的地表、相對穩定的地殼和大氣、月亮的保護以及磁場等等。

我們的地球也經過了漫長的演變才變成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樣子。全球的溫度下降、水匯聚成了海洋、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凝固成了碳酸鹽、氧的過剩、造山運動形成的崎嶇不平的地表等等,在這樣適合的環境下,生命就像病毒一樣迅速的繁殖,他們就像拓荒者迅速的佈滿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也許寒武紀真的是收穫氧氣的時代,生物開始了大型化和多樣化,也才能漸漸的演化出我們人類。

科普片的目的如果僅僅是科普的話也許並不能吸引太多的人,普及的力度和深度很難把握,很容易就陷入都是專有名詞以及數字的枯燥境地。這部片子做得很好,至少我不覺得很煩悶。它除了向人們介紹宇宙之外,還用一種近乎崇拜和自豪的口吻肯定了人類自身的力量。雖然人類的文明史相對於宇宙來說顯得非常的短暫,但是我們有信心改變和創造更適合我們生存的世界,不辜負宇宙對我們的厚愛。

無數個感動的瞬間,才能在彼此心裏匯聚成生命中最燦爛的風景;只有最真摯的愛,才能讓此攜手度過未來的日子,無論那條路是鮮花鋪路,還是荊棘滿地,只有不離不棄,才能彼此真愛,讓他或她陪伴你,直到永遠……

七夕,外婆口中美麗的神話,是葡萄架下屏息聆聽,她古老而神祕,浪漫而含蓄。

流星的劃過,雖然只有短短的一瞬間,但是那個瞬間是定格的,是永恆的美麗。

昨晚看完《一起來看流星雨》,我的心情總是不能平息,我的頭緒很亂,爲什麼啊?

爲什麼彼此相愛的兩個人總是爭吵,那個總是充滿火藥味的戰場,而留下的卻是兩個人的悲傷和痛苦,爲什麼雲海總是不瞭解雨蕁的好意,誤會,矛盾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次又一次在那傷痕累累的傷口上撒上了鹽,一次又一次在兩個人脆弱的心靈上承受巨大的打擊,只能默默的哭泣,傻傻地等待,明明都很脆弱,卻都要裝的那麼堅強,爲什麼兩個相愛的.人,只能彼此的守望,一個的世界,是那麼的孤單寂寞,彷彿時間都是滯留的,寒意涌上了心頭,淚水翻滾。

“怎麼會忘了情,讓我丟了你,傻傻的,還以爲能夠在一起,流星劃過,身邊沒有你,就算夢想實現也沒有意義……”悲傷的旋律,眼角溼溼的,那歌聲久久盪漾在我的心中,不能釋懷,悲傷的感情,我彷彿被這種說不出的感覺所困在了裏面。

雖然牛郎和織女一年才相會一次,但是他們很珍惜,今夜的上空我想是屬於他們的,他們是最浪漫的,他們向人間傳播着愛的幸福的種子,傳遞着他們美麗的故事也祝福天下的有情人能終成眷屬,能相伴相陪,一直到老,永不分離,或許在這條感情的道路上充滿了坎坷和艱辛只要彼此永不放棄,不屈服,愛的力量會衝破柵欄,愛的潮水會翻滾而上,沖掉重重的困難,最終能甜蜜的依偎在一起對着天空回憶這條路上的喜怒哀樂。把所有風雨擋在身後讓整個星空爲你們演奏愛的主旋律。

後記:真的希望楚雨蕁和慕容雲海能幸福俄,能永遠在一起快樂的生活。

當你嗷嗷待哺的時候,是誰來哺育你長大成人?當你受到挫折的時候,是誰給你送來安慰?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是誰幫你度過難關?那就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讓我們沐浴在幸福的海洋裏。你是否想過對他們表示一下我們的感恩之意呢?哪怕說一個“愛”字也行。

每天我都看到爸爸和媽媽上班後,還要回家給我做飯吃,天天都累得筋疲力盡的。我決定要親自給他們做頓飯,並且想對他們說一聲“爸爸媽媽,我愛你們,你們辛苦了!”飯我會做,但是說一聲“愛”我就有點不敢了,從小到現在我從來到沒有對爸媽說一聲“我愛你們”。一想到要對爸爸媽媽說“我愛你們”,我的臉都紅了,心也“砰砰”地跳。

這天晚上,爸媽正好加班,我正好就把飯菜給做好了,等待爸媽回來吃。我做了我最拿手的菜:番茄炒蛋和土豆炒青椒。做完飯,我的心裏也很忐忑,怕自己不好意思把“我愛你們” 說出口。忽然,外面傳來車的聲音,爸爸媽媽回來了,媽媽推開門一看到我已將所有的飯菜都盛好放在桌子上時,說:“奇怪,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們的‘小公子’也做飯給我們吃啦。”“呵呵,快來吃吧。”我笑了笑。坐在椅子上,我看見到爸媽的衣服已被汗水浸透了,我這時慢慢吞吞地說:“爸,媽,我……我想對你們說,我……”“什麼啊?快說呀!”媽媽似乎等得有點着急了。“飯快涼了,快吃吧!”剛要說出來的話,又被我給嚥了下去。吃完飯,爸爸媽媽準備睡覺了,最後我又鼓足了勇氣,臉憋得通紅,然後迅速地說了:“爸,媽,我愛你們!”爸爸聽了之後在旁邊笑了起來。媽媽假裝沒聽見,就進房間睡覺去了。我知道,媽媽嘴上沒說什麼,其實心裏開心着呢!

愛,很簡單,但要說出口卻不容易,今天我終於向爸爸媽媽表達了自己的愛,我很開心!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鑄造了人體身體的每一部位。這部影片,從獨特的視覺,以生動的畫面向我們展示了人體細胞內部的世界,儼然是一部精彩絕倫、史詩級的科幻大片。同時我也感慨着科技進展的神速,讓科學家得以觀察細胞內部,也因此讓我們羣衆見識到細胞內部的結構以及它們如何交流運作的情況。 人體對於我們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們也許認爲自己的身體自己還不清楚嗎,而事實上我們的確不瞭解自己的身體裏有着怎樣祕密。從小的細胞到大的系統來看看我們的身體,是不是還會覺得所有東西都是那麼熟悉呢。影片裏向我們展示的細胞就像一個個小小微型的機器人,每時每刻都正在各司其職、相互協作。那樣生動形象的畫面,讓人覺得人體真是個非常神奇的東西,裏面藏着許多我們還未知的祕密,小小肉眼不可見的細胞內部,竟是這樣井然有序、有條不紊的世界。

早在中學時代,生物課堂上也讓我們瞭解到細胞作爲最小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每個人體內共約有40萬--60萬億個,細胞的平均直徑在10--20微米之間,這些我們肉眼無法看見的小東西卻承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一個細胞都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裝置以滿足自身代謝的需要。在人體中,儘管每一個細胞的功能受到整體的協調與控制,但每一個細胞都是一個獨立的、自我孔子的、高度有序的代謝系統,有相對獨立的生命活動,各種組織都是以細胞爲基本單位來執行特定的功能,整個機體的'新陳代謝活動都是以細胞爲單位協調地進行的。影片中就較爲詳實地展示了dna轉錄、翻譯,及運輸蛋白工作的情景。這比高中課堂有趣得多且十分形象。許多以前未能想象的畫面一幕幕轉換,直接衝擊視覺感官,多年來遺忘得差不多的生物細胞知識在腦海裏翻滾,讓人直呼過癮。更是激起了我對生物的興趣好奇及對科學的瞻仰。

我們對人體探索一直在進行中,從所知的四大系統八大器官來分析它們的結構和功能,不斷地發現和研究它們,爲救治疾病,身體保健等方面也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人會由於病毒入侵而生病,我們每天都在遭受那些無形生物的頻頻轟炸,即便身體有多道防線仍然抗不住那些病毒細菌的入侵。“人體奧祕之細胞的暗戰”,從影片中我看到抗體及白細胞與病毒的一場場戰鬥,觀摩了它們的戰鬥目標領略了它們的作戰方式,甚是精彩。人體免疫系統着實讓人驚歎。它不斷進化,能識別並消滅入侵的微生物。然而總有頑抗的病毒衝破了重重防線,侵入人體細胞,使得細胞開始衰敗,並因此造成人體疾病。我想人們知道病毒入侵人體的機理,必能研究出各種對抗病毒細菌的方法,懂得了理論基礎,那麼在我們遇到人身體的各種疾病時,就可以只得到是哪個地方除了問題,細化到某個器官系統去 治療,對症下藥,健康則得有保障。但是通過我們的不斷地研究,人類以後一定不會再害怕疾病的困擾。

從小我就很好奇:我是從哪裏來的?大腦是如何思考的?人體是如何呼吸的?人又爲什麼會死?我總是追着大人問這問那。有一天,爸爸遞給我一本嶄新的書籍《人體奧祕大百科》,我立刻就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哈哈,這本書真棒,不但幫我打開了上面的問號,還讓我瞭解了更多的人體奧祕。

?人體奧祕大百科》是一本科普讀物,共分九章來介紹人體:奇妙的人體結構、表皮系統、神經網絡、感覺器官、骨骼和肌肉、內分泌、消化和呼吸、泌尿、生育和遺傳。它的內容注重知識性和科學性,但是絕不枯燥,書裏有很多精美的圖片:有生動直觀的實物圖,也有說明性很強的手繪原理圖,還有妙趣橫生的卡通圖。圖片和文字相得益彰,閱讀看起來十分有趣。書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章是《眼睛》。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清晨,睜開眼睛,美好的世界就在我們的眼中了。眼睛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美好的風景,還讓我們認識了各種各樣的事物。眼睛就像小小的照相機,爲我們拍攝者精彩而真實的瞬間,眼睛還能反映人的喜怒哀樂,但是眼睛也是最嬌弱的。你看,在我們周圍,很多同學小小年紀,就已經帶起了小眼鏡,生活和學習都十分不便。書中告訴我們:眼睛的構造是怎樣的?眼睛是怎麼感光的?我們要懂得保護眼睛,不要長時間近距離的觀看物體,要少玩遊戲少看電視;多進行戶外運動;眼睛累了,要注意休息、多看看綠色植物;要定期檢查視力。還要多吃對眼睛有益的食物:胡蘿蔔、雞蛋、瘦肉、甜椒等等。我一定會按照書中所說,好好愛護自己的眼睛。《人體奧祕大百科》令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但是由於我的知識有限,書中的很多內容我還一知半解,所以我還要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爭取做一名科學小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