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可愛的娃娃》教學反思3篇 《真正的教育:從《可愛的娃娃》中的反思》

其他文案 閱讀(2.16W)

本文以《可愛的娃娃》教學反思爲主題,探討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性的重視和培養,以及如何通過創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文章還分享了教師在實施教學策略時所遇到的挑戰,並提出了改進教學的建議。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從中汲取教育理念與實踐相結合的啓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可愛的娃娃》教學反思3篇 《真正的教育:從《可愛的娃娃》中的反思》

第1篇

公開課教學的時間又到了,上什麼好呢?我衡量再三,決定選擇《可愛的娃娃》這篇課文。

這課是北師大版實驗教材《語文》二年級上冊"13。誠實"主題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講的是活潑快樂的小姑娘珍妮偷偷拿了工藝館裏的一個可愛的娃娃,變得不快樂了。她覺得人們都在用眼睛盯着她,好像在問她,甚至不敢回家,大雨淋溼了她。第二天,媽媽帶着珍妮去承認了錯誤,她又和從前一樣活潑快樂了。課文選定後,該用什麼方法進行教學呢?經過再三考慮,我決定圍繞"讓學生有話說,在提問中理解課文"作爲這一節課的教學重點,以"讀準—讀通—讀懂"這樣幾個層次進行。首先是把課文讀得正確,在讀中認會生字。接着是熟讀課文,把課文讀得流利,達到讀通。學生讀準和讀通的過程也是和文本之間的對話,也是對課文的初步感知和理解。在此基礎上的讀懂課文,就是質疑問難,抓住重點,讀書討論交流,進一步品讀課文,誦讀課文,從而實現較深層次地與文本的對話。

在讀準課文中,我還設計了兩個識字遊戲:"把生字送回家""登山遊戲",教學中,發現學生特別的喜歡,他們自己當運動員自己登上識字山峯。從課堂上來看,識字對他們來說,學生感興趣,學起來特輕鬆。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質疑問難,討論交流,品讀、誦讀課文,孩子們在課堂中的表現是出乎意料的活躍,他們非常積極,高舉的小手如林,提出的問題令我驚喜異常,也措手不及,一開始,一位學生問:"可愛的娃娃指小姑娘珍妮還是那個布娃娃呢?"問題一下切入重點。另一位孩子緊接着問:"珍妮爲什麼要拿那個娃娃?"一個學生馬上回答:"娃娃太可愛了。"借這個機會,我馬上讓孩子們朗讀課文。課文剛朗讀完,我正想引導孩子用自己做錯事的心情去體會課文的第四自然段,然後教師也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參加學習,當我想說自己做錯事的心情和想要帶着這種心情讀時,學生不讓我說,我只好說:"孩子們,能讓我先說嗎?"學生堅決不同意:"不要,我們先說。"我只好讓孩子們繼續說,孩子們新的問題又產生了:"珍妮的媽媽爲什麼沒有罵珍妮?她媽媽太好了!"這個孩子提的問題太有現實意義了,馬上引起其他孩子的共鳴,一個說:"要是我媽媽早就罵我。""是呀,我媽媽還會打我呢?"另一個孩子站起來說:"媽媽當然不能打孩子了,要不,會沒有信心的。""是呀,是呀!"孩子們又找到共同的話題了,他們又開始議論起來,甚至把賞識教育搬到了課堂,我一看,天呀,時間都快來不及了,我備課的計劃全被打亂了,我說:"孩子們,這個話題我們下節課再繼續討論,好嗎?"但他們還不想停止,我只好硬性規定,孩子們才勉強地挺住了。但接下來的學習,孩子們再次不理會我,繼續對珍妮的害怕發表自己的見解,再次不讓我發言的機會,直到下課鈴聲響起,他們才戀戀不捨地停住了。

課是上完了,我既驚喜又遺憾還有些尷尬迷茫,驚喜的是我設計的方向是對的,整節課中孩子們真正地有話可說,有問題可問,學習的積極性高,師生的關係非常融洽。評課時,一位老師戲稱:"你被學生丟掉了!"的確,自己在課前對孩子原有的知識瞭解不夠,小看了他們,而且沒有及時抓住學生精彩的地方引導他們深入到課文。課前預設的問題沒完全從學生的需要出發,所以,課堂中產生的二度設計,教學機智做得不夠及時,結構不夠緊湊,結果課文朗讀的時間少。但是,過去我們說帶着問題學習,要麼是老師提出問題學生來回答,不太理會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他們自己的問題;要麼是按老師的預設由學生提問題,不太理會那些離開了預設的問題。這樣的提出問題學習,學生仍然是被動的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還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種新型的學習方式特別強調問題在學生學習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從本質上講,問題是產生學習的根本原因。問題是學習的動力、起點並貫穿於學習的始終,學生通過問題來學習;同時學習過程也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通過學習來生成問題。這裏,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習不僅僅是主動的語文學習,更是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學生求知的衝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創新精神,以及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創新實踐。這節課中,學生幾乎用了三分之二的時間自己讀書,他們通過自己的讀書實踐,自己提出問題,在認真讀書和合作學習、討論交流中解決問題,理解課文內容,不斷加深體驗,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雖然朗讀交流、指導的時間較少,但孩子們在自己讀書、小組讀書的學習過程發現了問題、提出了問題、分析了問題、解決了問題,在此,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學習不僅僅是主動的語文學習,更是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就不可能激發學生求知的衝動性和思維的活躍性,更不可能激發學生勇於探索和追求真理的創新精神,以及求異思維和創新思維的創新實踐。因此,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提問題的能力是對的,即使我們老師暫時被丟掉一邊也是值得的。當然,教學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對怎樣處理好教材,對課堂中學生的動態生成的資源如何運用有待於進一步研究探討。

《可愛的娃娃》教學反思3篇 《真正的教育:從《可愛的娃娃》中的反思》 第2張

第2篇

?長髮娃娃》是一節美工課,旨在教幼兒通過剪、貼、畫、卷等多種美術技法制作可愛的長髮娃娃,讓幼兒在操作中感覺美術活動的興趣。

首先是讓幼兒將長方形彩色紙長邊對摺,打開,將半邊剪也細長的頭髮,剪至摺痕處。

孩子們剛學使用剪刀,如何較爲均勻地剪出娃娃的細長頭髮是個難點。於是和孩子們玩小剪刀“開火車”的遊戲,告訴他們小剪刀要在軌道(線條)上行走,這樣纔是又安全又舒服,在這樣有趣的遊戲中,孩子們很自然就仔細地沿着線條剪,雖然有的孩子剪得不太直,但是基本上都能剪完所有的直線。

其次是讓孩子在另一半上畫上娃娃的眼睛、鼻子、嘴等。

這裏面有兩個地方要提醒,一個是不要把表情畫倒了,二是畫出不一樣的表情。孩子們都會畫基本的表情,爲了豐富作品內容,讓“長髮娃娃”更生動起來,我展示了各種表情的圖片,並和孩子玩起“變臉”的遊戲,讓幼兒互相觀察,感知表情的變化,這一環節不作過高要求,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能力自由創作,表情畫得還不錯,只是由於紙太寬,一些孩子畫的表情不太集中,影響了美觀。

這個環節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都能積極主動探索設計不一樣的髮型。活動中,老師鼓勵孩子們交流、創造,提醒他們可以藉助其他工具進行卷、折、繞等,孩子們的作品完成的非常好。

這一環節讓孩子們分組操作,提供廢舊的羽毛球筒,讓孩子們把自己設計的娃娃粘貼在一起,形成“娃娃高樓”,孩子們自由組合、相互合作,極大的激發了孩子的興趣,生動可愛的娃娃造型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了成功的樂趣。

本課把美術活動與遊戲結合起來,通過不同技法制作長髮娃娃,既豐富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操作能力。

第3篇

這學期組內開課,我上了一堂《可愛的娃娃》。《可愛的娃娃》一課是北師大實驗教材語文第三冊第十三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該單元的主題爲"誠實",通過學習本單元的課文,可以使學生懂得,誠實是一種美德,願意做一個誠實的孩子;通過語文活動的開展,如聽故事、講故事、識字、寫字、朗讀等,可進一步明確怎樣的行爲是誠實的行爲。我執教的是《可愛的娃娃》第二課時。

上課伊始,我信心十足,因爲課前的教材鑽研、課件製作、教學設計我都認爲是較爲有把握的一次。不料,上課一開始,我就因爲緊張而忘記了"教師範寫生字"這一環節,結果導致時間延長。在上到"比較段落不同,指導朗讀"時,學生面面相覷,我是"啓而不發,憤而不悱",在老師期待的目光中,竟然沒有幾個學生舉手發言,平時那些能言善辯的孩子今天怎麼了?尷尬的場面,令我萬分火急,下課鈴聲即將敲響,可我原來自以爲漂亮的設計卻還有好幾塊未完成,這可怎麼是好?無奈,在剩下的幾乎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裏,我只好捨棄部分"精華",包打包唱,草草收場。

細細回味這堂課,心中的滋味當然不用說,可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爲什麼精心的設計卻收到如此的效果呢?在區教研室陳老師的評課和自我的反思中,我找到了這節課的"癥結"之所在。

一、教師備課不僅要吃透教材,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更應"以學生爲本",遵循語文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備課中,儘管我抓住了教材中的重難點,也明確了閱讀教學應抓住關鍵句子中的關鍵詞語,讓學生通過個性化的閱讀、理解,去體會文中主人公的心情。但我卻忽略了"以人爲本"的思想,忽略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備了教材,備了自己,卻忽視去"備"我們的學生了。二年級的學生在語文知識水平的積累方面,他們能夠比較出兩個句子的不同,體會出句子中某一、兩個詞語的含義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段與段之間的比較是在三、四年級的知識範疇。而我在備課中卻沒有考慮到這一點,沒有遵循二年級學生語文認知的規律和目前他們的認知水平,直接將文中的段落和去掉一些關鍵性詞語的段落進行比較。當這兩段話同時出現,老師問:"這兩段有什麼不同?" 時,學生們就傻眼了,十幾個不同的地方在短時間內是無法馬上找出來的,因爲思維的過程需要時間,而我卻無法等待,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老師說,學生聽,又回到了以往的課堂。實踐證明:教師的備課不僅要備教材,備自己,更應該去"備"我們學習的主人和發展的主體--我們的學生,只有作到真正的"以人爲本",才能煥發出語文課堂的生命力。

二、教師應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並對其給予及時的肯定和糾正。

在讓孩子運用第一課時學過的"多麼、、、、、、多麼、、、、、、"這組詞形容課件中出現的一羣娃娃時,有個孩子說:"這羣娃娃多麼美麗、多麼漂亮。""美麗" 和"漂亮"是一組近義詞,在同一個句子中出現是錯誤的,而我當時可能是緊張,也可能是一心想着自己教案的下一個環節,眼睛好象在看着他講,耳朵似乎也在豎着聽,但卻沒有及時指出、糾正他的這一錯誤。另一個孩子說:"他們的樣子多麼可愛,他們的精神多麼飽滿!"其實這句話說得非常精闢,但同樣爲了趕進度,怕影響整個教學,我也沒有肯定他的優美、精彩。在後面的朗讀比較、想象主人公珍妮和她**的對話等環節,爲了讓聽課的老師感到整節課的完整性,我更是唱獨角戲,沒有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沒有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更沒有用心去傾聽他們的發言,導致一節課下來:老師上得累,學生學得累,聽課的老師也覺得乏味無窮。

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會傾聽。當初聽到這種提法,心裏很是不以爲然,這不是很容易嗎?上課時學生的哪一次回答,我不都是豎着耳朵仔細傾聽嗎?其實這是對"傾聽"太過膚淺的理解,傾聽的內涵意味着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關注學生,讓他們發出自己的聲音,表達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只有心裏有學生,才能作到真正的傾聽。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爲完成教課任務的需要,或是維護教師面子的需要,打斷學生的發言。從這節課中,我也悟出:只有在平等合作的課堂中,學生纔是真正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學習夥伴,在學生夥伴有疑難,需幫助時,我們才需伸出援助之手,稍作點撥、引導,決不能越俎代庖,剝奪學生學習的權利,而只有作到這樣,學生的靈氣,學生的創造性才能真正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