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小班音樂三隻熊教案4篇 "三隻熊引領音樂旅程——小班音樂教案"

其他文案 閱讀(1.57W)

“小班音樂三隻熊教案”是一份針對3-4歲幼兒的音樂教案,以三隻可愛的小熊爲主角,通過唱歌、跳舞等方式,讓孩子們感受音樂的魅力,提高音樂素養。本教案旨在培養孩子們的音樂興趣和情感認知能力。

小班音樂三隻熊教案4篇

第1篇

1、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嘗試進行配對。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1、圖片“小熊的一家”、三隻大小不同的盤子、三隻高矮不同的蜂蜜瓶、三根粗細不同的玉米、六個蘋果、三個畫有不同數量不同大小的魚盒子。

2、供15名幼兒的操作材料(人手一張畫有小熊一家的底板,人手一個小籃子裏面裝有六個蘋果)。

活動重點: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難點: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嘗試進行配對。

一、出示圖片“小熊的一家”觀察其特徵,引發幼兒興趣。

師:“喜歡小動物吧。最喜歡什麼小動物?“今天老師這上面也有小動物,看看是誰?(出示小熊的一家)家裏都有誰呀?哪個是爸爸?哪個是寶寶?哪個是媽媽?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並說說你的理由。” 小結:爸爸長的高,寶寶長的矮,媽媽長的不高也不矮。

師:“三隻熊在幹什麼呢?它們要吃早餐了,你們今天吃過早餐了嗎?猜猜看,三隻熊最喜歡吃什麼呢?幼兒自由回答。師:“有可能哦”。我們一起來看看三隻熊今天的早餐都吃了些是什麼?出示相應的食物圖片。並請小朋友牢牢的記住這些東西。

三、爲熊的一家分配食物,感知物品的大小、高矮、粗細與數量的關係。

師:“早餐要開始了,吃早餐前當然要先用到餐具,哪一個給熊爸爸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給熊寶寶的?什麼顏色的?哪一個是熊媽媽的?什麼顏色的?"出示圖片,說說你的理由。

“爸爸個子很高,胃口很大,吃的也多,所以爸爸要用最大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寶寶很小,胃口很小,吃的也少,所以寶寶用最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媽媽胃口不大也不小,所以用不大不小的盤子,你們同意嗎?”

師:“三隻不同大小的碗,最大的給爸爸、最小的`給寶寶、不大不小的給媽媽。”

師:“要吃早餐了,看看是什麼?(蜂蜜)三隻瓶子一樣嗎?那兒不一樣?你覺得哪個是給爸爸的?爲什麼?(中間的瓶子最高,裏面裝的蜂蜜越多,所以應該給爸爸。)哪個給媽媽?

哪個給寶寶?剛纔的蜂蜜有高、有矮,可下面這個事物它們都長的一樣高哦。

師:“要吃第二樣東西了,玉米(出示圖片)(剛纔的東西有高有矮,現在他們一樣高哦,誰會分一分?)哪個給爸爸?哪個給媽媽?哪個給寶寶?理由。幼兒講述玉米的粗細,請幼兒做出粗細的動作。

小結:三根一樣長的玉米,粗細不一樣,粗的那一根多一點,細的那一根少一點。

四、正確的數數方法,引導幼兒按蘋果的數量以及熊一家胃口大小來分食物。萌發幼兒關心父母的情感。

1、出示六個蘋果圍繞在熊一家的周圍。師:“有什麼辦法可以數清楚?你數的第一個蘋果在哪裏?”

2、師:“6個蘋果三隻熊來分,你會怎麼分呢?理由是什麼?”

3、師:“熊的一家要這樣分蘋果,熊爸爸要多吃點,熊寶寶要少吃點,熊媽媽呢不多也不少。”幼兒重複一遍。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熊的一家,還準備了一個小籃子,小籃子裏面有6個蘋果,請你將籃子裏的蘋果按要求分給三隻熊”。

出示三隻裝有不同大小不同數量魚的盒子(盒子上寫上數字2、4、6)。師:“你覺得哪個給爸爸吃?”哪個給媽媽吃?哪個給寶寶吃?讓幼兒猜測。後打開箱子讓幼兒自己發現,除了事物數量的多少外還事物大小有關。

?三隻熊》是小班下學期《熊的故事》主題活動中的一個教學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們通過故事得到大、中、小配對的概念,同時也感受大小不同的三隻熊的不同的形象。按照我的預想,小班幼兒年齡小,注意時間短,只有那些生動、有趣的、形象的材料才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開展數活動時,我儘量以故事爲載體,讓幼兒在遊戲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而熊是幼兒所熟悉、喜歡的動物,所以在此次活動中,我以熊爲主角,並對三隻熊的故事進行改編,通過生動的環節銜接,讓孩子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粗細與三隻熊的關係,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願望。但是在活動中卻並非如此。在活動的導入部分,我出示了三隻玩具熊,讓孩子們觀察一下三隻熊的大小,然後引入故事,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課件吸引了,當故事講完以後,孩子們一下子鬆懈下來,當我提問時,只有少數孩子的注意力是集中的,而其它孩子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預期的效果並不完美。

在小班階段,影響孩子思維的因素實在太多了。作爲老師應該認真分析教案,特別對設計的提問要仔細琢磨,儘量增加其有效性,活動的形式也應該多變一點,孩子的思維往往容易被色彩鮮豔的動畫所吸引,而他們在觀看時,其實並沒有帶着一種目的,所以當需要回答問題時,能力差的孩子就不知道回答什麼了,他們沒有處在思維的積極狀態。可能由於是隨堂課,所以自己只做了一下大致的準備,對其中的有些細節並沒有認真的琢磨,對自己的提問設計也沒有想得太多。如果在欣賞故事之前,我有意識地設計一個問題,如“小姑娘迷路了,她會到哪裏去呢?會碰到什麼事呢?”讓孩子們帶着任務去欣賞故事,可能孩子的有意性就強一點,另外在觀看課件時,我應該分段讓孩子們欣賞,從開始到“小姑娘在小熊的牀上睡着了…….”然後讓孩子們討論一下“三隻熊回來會怎麼樣呢?”,接着在繼續欣賞下去,可能比較適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孩子可能比較喜歡在真實的環境中去感受、理解故事內容。另外我還應該在區域活動中創設“熊的家”的環境,讓孩子真實地感受大碗、中碗、小碗,大椅子、中椅子、小椅子的配對,我想這作爲區域活動的延伸,肯定是孩子比較樂意接受的。

小班音樂三隻熊教案4篇

第2篇

1、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2、樂意爲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導入: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小熊)是小熊一個人嗎?還有誰?

3、小結:在我們家裏,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設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分"大"、"小"、"不大也不小"

1、引導語: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準備好了三隻碗。

1、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麼呢?請你來猜一猜。

2、到底是什麼呢?(蜂蜜)第一樣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數字,這個是1號瓶……3、幾號瓶給熊爸爸吃?爲什麼?

4、小結: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1、引導語:第二樣早餐是什麼?(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麼分呢?爲什麼?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人是講胖的,玉米要講粗(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小結: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1、明確要求:第三樣早餐是什麼?(蘋果)數數有幾個?怎麼分呢,他們是這麼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

3、幼兒走到桌邊進行操作活動。教師重複講述要求:三隻熊都要有的吃,要全部分完

(2)出示對的:對不對?誰跟他一樣?問問爸爸媽媽對不對?

1、引導語:第四樣早餐是魚。盒子上有什麼?什麼意思啊?

2、哪個盒子給爸爸?(6條魚的)寶寶呢?(2條魚的)媽媽呢?(3條魚的)爸爸媽媽們同意嗎?

5、小結:有的時候數字大的表示多,但有時數字大的並不一定表示多。這個問題有點難,等我們長大了就明白了。

?三隻小熊的早餐》的數學活動是讓孩子在故事情節中認識三隻小熊,在對家庭成員的認識中區分大小和比較的大與小,高矮和比較高與矮,由此幫助三隻小熊分早餐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大、中、小;在操作中,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讓幼兒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活動導入部分通過出示三隻熊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同時通過肉眼的觀察初步感知大中小的區別,並通過比一比的方法,知道並瞭解區分大中小的方法,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幼兒樂於在玩中去學習各種知識,對數、大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認識,同時他們對數數、比大小等也非常感興趣,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對都很喜歡聽故事,所以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故事將整個活動貫穿起來,發現三隻熊的關係和大小。

在這個感知的過程中,讓幼兒在觀察、操作、講述、遊戲中求知,並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新的體驗,獲得新的經驗。

第3篇

在《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有這樣一條目標:能感知和區分物體的大小、多少、高矮等量方面的特點,並能用相應的詞表示,抓住這兩個契機,通過故事情境,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高矮和三隻熊的關係,更好的引發小班幼兒學習的興趣和願望,整個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讓幼兒在遊戲、故事情境中快樂的學、快樂的玩。

1.在故事情節中感知並發現物體的高矮、大小、數量與三隻熊的關係。

2.還有誰?有爸爸,有媽媽,還有寶寶,我們可以說是小熊的一家!

3.看看哪個是熊爸爸?你怎麼知道這個是爸爸?爸爸長的怎麼樣?

4.熊媽媽在哪?你從哪裏看出來的?(衣服的顏色、頭上有蝴蝶結)

總結:今天小熊一家要去爬山,爬山可是很累的!要有足夠的力氣,我們一定得吃飽飽的。熊媽媽準備了營養的早餐。

2.我們需要三隻碗!這三隻碗分別是誰的?哪隻碗是熊爸爸的?爲什麼呢?

3.哪隻是熊寶寶的呢?(熊寶寶小,吃的也少,所以用小的碗)

總結:大的紅碗給爸爸,小的藍碗給寶寶,剩下這個不大也不小,中等的碗給熊媽媽。

三、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隻熊的關係

分魚感知數量:1.小熊小,所以吃一條,請小朋友送一條;爸爸大所以送三條

ppt:1.吃完早餐,小熊一家要去爬山了!他們會帶上什麼呢?我們來看看!

3.請一兩名說說拿到的是什麼。說一說大小的不同等,覺得哪個應該送給熊爸爸......

出示操作表格:熊爸爸、熊媽媽、小熊,請你們幫忙把帽子、包三個東西分給這個熊一家。哪個給熊爸爸,哪個給熊媽媽,哪個是熊寶寶的,分給誰的就貼在它的下面。

4.幼兒操作:你們幫助小熊一家分好了東西,小熊說謝謝你們,你們應該和熊一家說什麼呀?

幼兒樂於在玩中去學習各種知識,對數、大小的概念和都有了些零碎的認識,同時他們對數數、比大小等也非常感興趣,對周圍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對都很喜歡聽故事,所以在活動過程中,通過故事將整個活動貫穿起來,發現三隻熊的關係和大小。

在這個感知的過程中,讓幼兒在觀察、操作、講述、遊戲中求知,並在原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感受新的體驗,獲得新的經驗。

第4篇

本活動是在小班《熊的故事》這一主題背景下開展的,幼兒在前期已經對大小比較有了一定的經驗,並且對《三隻熊》的故事有極大的興趣,因此結合音樂活動,將內容延伸到音樂中的低音與高音,通過熊爸爸與熊媽媽的形象,使幼兒在遊戲中熟悉、辨別低音與高音。

1、在到小熊家做客的遊戲情境中,試着根據聽辨音的高低表現三隻熊的特徵。

1、小小熊來了·今天有個好朋友要來和我們一起做遊戲學本領,看看是誰呀?

·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啊,小熊們,讓我們一起出去玩吧!

2、小熊的家·今天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熊寶寶家做客,想不想去呀?我們先來看看熊寶寶的家。

媒體操作:在第一張ppt上點擊,直到小熊行進到小屋前,點擊進入第二張ppt

小結:在這幢美麗的大房子裏住着三隻小熊,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他們相親相愛的生活在一起。

1、熊爸爸來開門·我們一起來敲敲門,聽聽小熊家的誰會來開門呢?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敲門,學說'你好,請問有人在家嗎?')(教師在鋼琴低音區演奏旋律)

小結:聲音聽上去低低的、重重的,果然熊爸爸走出來開門了。

媒體操作:點擊第二張ppt,出現熊爸爸·熊爸爸長得什麼樣?

·熊爸爸長得那麼胖,它會怎麼走路?(請個別幼兒學學)

小結:熊爸爸胖胖的,肚子圓滾滾的,走起路來慢悠悠。我們一起來學學熊爸爸走路。(幼兒模仿,教師鋼琴低音伴奏)

2、熊媽媽來開門·我們再敲敲門,聽聽這次誰會來爲我們開門。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敲門,學說'你好,請問有人在家嗎?')(教師在鋼琴高音區演奏旋律)

小結:熊媽媽很苗條,走起路來扭扭扭。"(幼兒模仿,教師鋼琴高音伴奏)三、三隻熊來表演

媒體操作:進入第三張ppt後,先點擊ppt中的喇叭,緊接着再播放ppt中的flash

媒體操作:進入第四張ppt,點擊ppt中的喇叭(教師先念歌詞後範唱)

·想不想和熊寶寶一起來跳跳舞呢。(教師帶領幼兒模仿)

·這首好聽又有趣的歌的名字就叫做《三隻熊》。下次再到小熊家去做客吧!

有三隻小熊住在一起熊爸爸熊媽媽熊寶寶熊爸爸胖胖的熊媽媽很苗條熊寶寶很可愛一天一天長大了

教師在活動中提問準確,能關注幼兒的表現。當個別幼兒出現不合拍時教師能及時的指導,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注意力得到了很好的鍛鍊,聆聽音樂以及用聲勢動作表現音樂時幼兒情緒好,回答問題積極主動,在最後的合作中能專注的看指揮,達到三聲部合奏的效果。

在活動中也還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教師對重點目標的達成度關注的不夠,如果請幼兒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演奏中能調換一下角色會更好。另外在樂器的擺放和樂器的選擇上在進行細緻的斟酌會取得更加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