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普通話朗讀30篇 “流暢清晰,共同傳承——優雅普通話朗讀”

其他文案 閱讀(8.43K)

普通話朗讀是指以標準的普通話爲基礎進行朗讀的形式。通過專業的語音技巧和發音規範,普通話朗讀能夠幫助提升口語表達與溝通能力。我們的公文網站爲您提供優質的普通話朗讀素材,讓您輕鬆感受普通話的美妙之處,並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發音和表達能力。

普通話朗讀30篇 “流暢清晰,共同傳承——優雅普通話朗讀”

第1篇

我爲什麼非要教書不可?是因爲(yīn·wèi)我喜歡(xǐhuɑn)當教師的時間安排表和生活節奏。七、八、九三個月給我提供(tíɡōnɡ)了進行回顧、研究、寫作的良機,並將三者有機融合,而善於回顧、研究和總結正是優秀教師素質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幹這行給了我多種多樣的“甘泉”去品嚐,找優秀的書籍去研讀,到“象牙塔”和實際世界裏去發現。教學工作給我提供了繼續學習的時間保證,以及多種途徑、機遇和挑戰。

然而,我愛這一行的真正原因,是愛我的學生。學生們在我的眼前成長、變化。當教師意味着親歷“創造”過程的發生——恰似親手賦予(fùyǔ)一團泥土以生命,沒有什麼比目睹它開始呼吸更激動人心的'了。

權利我也有了:我有權利去啓發誘導,去激發智慧的火花,去問費心思考的問題,去讚揚回答的嘗試,去推薦書籍,去指點迷津(míjīn)。還有什麼別的權利能與之相比呢?

而且,教書還給我金錢和權利之外的東西,那就是愛心。不僅有對學生的愛,對書籍的愛,對知識的愛,還有老師才能感受到的對“特別”學生的愛。這些學生,有如冥頑不靈(mínɡwán-bùlínɡ)的泥塊,由於接受了老師的熾愛(chì’ài)才勃發了生機。

所以,我愛教書,還因爲,在那些勃發生機的“特別”學生身上,我有時發現自己和他們呼吸相通,憂樂與共。

普通話朗讀30篇 “流暢清晰,共同傳承——優雅普通話朗讀” 第2張

第2篇

假日到河灘上轉轉,看見許多孩子在放風箏(fēnɡzhenɡ)。一根根長長的引線,一頭(yītóur)系(jì)在天上,一頭系在地上,孩子同風箏都在天與地之間悠盪,連心也被悠盪得恍恍惚惚了,好像又回到了童年。

兒時放的風箏,大多是自己的長輩或家人編扎(biānzā)的,幾根削(xiāo)得很薄(báo)的篾(miè),用細紗線紮成各種鳥獸的造型,糊(hú)上雪白的紙片,再用彩筆勾勒出面孔與翅膀的圖案。通常扎得最多的是“老鵰”“美人兒”“花蝴蝶”等。

我們家前院就有位叔叔,擅扎風箏,遠近聞名。他扎的風箏不只體型好看,色彩豔麗,放飛得高遠,還在風箏上繃一葉用蒲葦(púwěi)削成的膜片,經風一吹,發出“嗡嗡”(wēnɡwēnɡ)的聲響,彷彿是風箏的歌唱,在藍天下播揚,給開闊的天地增添了無盡的韻味,給馳蕩的童心帶來幾分瘋狂。

我們那條衚衕(hútònɡr)的左鄰右舍的孩子們放的'風箏幾乎(jīhū)都是叔叔編扎的。他的風箏不賣錢,誰上門去要,就給誰,他樂意自己貼錢買材料。

後來,這位叔叔去了海外,放風箏也漸與孩子們遠離了。不過年年叔叔給家鄉寫信,總不忘提起兒時的放風箏。香港迴歸之後,他的家信中說到,他這隻被故鄉放飛到海外的風箏,儘管飄蕩遊弋(yóuyì),經沐(mù)風雨,可那線頭兒(xiàntóur)一直在故鄉和親人手中牽着,如今飄得太累了,也該要回歸到家鄉和親人身邊來了。

是的。我想,不光是叔叔,我們每個人都是風箏,在媽媽手中牽着,從小放到大,再從家鄉放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啊(yɑ)!

第3篇

高興,這是一種具體的被看得到摸得着(mōdezháo)的事物所喚起的情緒。它是心理的,更是生理的。它容易來也容易去,誰也不應該(yīnɡɡāi)對它視而不見失之交臂,誰也不應該總是做那些使自己不高興也使旁人不高興的事。讓我們說一件最容易做也最令人高興的事吧,尊重你自己,也尊重別人,這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我還要說這是每一個人的義務。

快樂,它是一種富有概括性的生存狀態、工作狀態。它幾乎是先驗的,它來自生命本身的活力,來自宇宙、地球和人間的吸引,它是世界的豐富、絢麗、闊大、悠久的體現。快樂還是一種力量,是埋在地下的根脈(ɡēnmài)。消滅一個人的快樂比挖掘(wājué)掉一棵大樹的根要難得多。

歡欣,這是一種青春的、詩意的情感。它來自面向着未來伸開雙臂奔跑的衝力,它來自一種輕鬆而又神祕、朦朧而又隱祕的.激動,它是激情即將到來的預兆,它又是大雨過後的比下雨還要美妙得多也久遠得多的回味……

喜悅,它是一種帶有形而上色彩的修養的境界。與其說它是一種情緒,不如說它是一種智慧、一種超拔、一種悲天憫人(bēitiān-mǐnrén)的寬容和理解,一種飽經滄桑的充實和自信,一種光明的理性,一種堅定的成熟,一種戰勝了煩惱和庸俗的清明澄澈(chénɡchè)。它是一潭清水,它是一抹(mǒ)朝霞,它是無邊的平原,它是沉默的地平線。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喜悅吧,它是翅膀,也是歸巢。它是一杯美酒,也是一朵永遠開不敗的蓮花。

第4篇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qī·zǐ)和兒子(érzi)。

母親本不願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兒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爲如此,才應該(yīnɡɡāi)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在很聽我的話,就像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

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地鋪(pū)着,有的濃,有的淡,樹上的嫩芽(nènyá)也密了,田裏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樣東西——生命。

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後面。小傢伙突然叫起來:“前面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我們都笑了。

後來發生了分歧:母親要走大路,大路平順;我的兒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yìsi)。不過,一切都取決於我。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妻子呢,在外面,她總是聽我的。一霎時(shàshí)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找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願意。我決定委屈(wěiqu)兒子,因爲我伴同他的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

但是母親摸摸孫兒(sūn’ér)的小腦瓜兒,變了主意(zhǔyi或zhúyi):“還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隨小路望去:那裏有金色的菜花,兩行整齊的桑樹,盡頭一口水波粼粼(línlín)的魚塘。“我走不過去的地方(dìfɑnɡ),你就揹着我。”母親對我說。

這樣,我們在陽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樹和魚塘走去。到了一處,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節選自莫懷戚(qī)《散步》

第5篇

中國的第一大島、臺灣省的主島臺灣,位於中國大陸架的東南方,地處(dìchǔ)東海和南海之間,隔(ɡé)着臺灣海峽和大陸相望。天氣晴朗的時候,站在福建沿海較高的地方,就可以隱隱約約地望見島上的高山和雲朵。

臺灣島形狀狹長,從東到西,最寬處只有一百四十多公里;由南至北,最長的地方約有三百九十多公里。地形像一個紡織用的梭子。

臺灣島上的山脈縱貫南北,中間的中央山脈猶如全島的脊樑(jǐliɑnɡ)。西部爲海拔近四千米的玉山山脈,是中國東部的最高峯。全島約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是平地,其餘爲山地。島內有緞帶般的.瀑布,藍寶石似的湖泊(húpō),四季常青的森林和果園,自然景色十分優美。西南部的阿里山和日月潭,臺北市郊的大屯山風景區,都是聞名世界的遊覽勝地。

臺灣島地處熱帶和溫帶之間,四面環海,雨水充足,氣溫受到海洋的調劑,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這給水稻和果木生長提供(tíɡōnɡ)了優越的條件。水稻、甘蔗(ɡānzhe)、樟腦是臺灣的“三寶”。

島上還是一個聞名世界的“蝴蝶王國”。島上的蝴蝶共有四百多個品種,其中有不少是世界稀有的珍貴品種。島上還有不少鳥語花香的蝴蝶谷,島上居民利用蝴蝶製作的標本和藝術品,遠銷許多國家。

第6篇

十年,在歷史上不過是一瞬間(shùnjiān)。只要稍加註意,人們就會發現:在這一瞬間裏,各種事物都悄悄經歷了自己的千變萬化。

這次重新訪日,我處處感到親切和熟悉(shú·xī),也在許多方面發覺了日本的變化。就拿奈良(nàiliánɡ)的一個角落來說吧,我重遊了爲(wèi)之感受很深的.唐招提寺,在寺內各處匆匆走了一遍,庭院依舊,但意想不到還看到了一些新的東西(dōnɡxi)。其中之一,就是近幾年從中國移植來的“友誼之蓮”。

在存放鑑真遺像的那個院子(yuànzi)裏,幾株中國蓮昂然挺立,翠綠的寬大荷葉正迎風而舞,顯得十分愉快(yúkuài)。開花的季節已過,荷花朵朵已變爲蓮蓬(liánpenɡ)累累(léiléi)。蓮子(liánzǐ)的顏色正在由青轉紫,看來已經成熟了。 我禁不住(jīn·bùzhù)想:“因”已轉化爲“果”。

中國的蓮花開在日本,日本的櫻花開在中國,這不是偶然。我希望這樣一種盛況延續不衰。可能有人不欣賞花,但決不會有人欣賞落在自己面前的炮彈。在這些日子(rìzi)裏,我看到了不少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又結識(jiéshí)了一些新朋友。大家喜歡涉及的話題之一,就是古長安和古奈良。那還用得着(yònɡdezháo)問嗎,朋友們緬懷(miǎnhuái)過去,正是矚望(zhǔwànɡ)未來。矚目於未來的人們必將獲得未來。

爲了(wèile)中日人民之間的友誼,我將不浪費今後生命的每一瞬間。

第7篇

爸不懂(dǒnɡ·dé)得怎樣表達愛,使我們一家人融洽(rónɡqià)相處(xiānɡchǔ)的是我媽。他只是每天上班下班,而媽則把我們做過的錯事開列清單,然後由他來責罵我們。

有一次我偷了一塊糖果,他要我把它送回去,告訴(ɡàosu)賣糖的說是我偷來的`,說我願意替他拆箱卸貨作爲賠償。但媽媽(māmɑ)卻明白(mínɡbɑi)我只是個孩子。

我在運動場打鞦韆跌斷了腿,在前往醫院的途中一直抱着我的,是我媽。爸把汽車停在急診室門口,他們叫他駛開,說那空位(kònɡwèi)是留給緊急車輛停放的。爸聽了便叫嚷道:“你以爲這是什麼車?旅遊車?”

在我生日會上,爸總是顯得有些不大相稱(xiānɡchèn)。他只是忙於吹氣球,佈置餐桌,做雜務。把插着蠟燭的蛋糕推過來讓我吹的,是我媽。

我翻閱照相冊時,人們總是問:“你爸爸(bàbɑ)是什麼樣子的?”天曉得!他老是忙着替別人拍照。媽和我笑容可掬(xiàorónɡ-kějū)地一起拍的照片(zhàopiàn),多得不可勝數(bùkě-shènɡshǔ)。

我記得媽有一次叫他教我騎自行車。我叫他別放手,但他卻說是應該放手的時候了。我摔倒之後,媽跑過來扶我,爸卻揮手要她走開。我當時生氣極了,決心要給他點(diǎnr)顏色看。於是我馬上爬上自行車,而且自己騎給他看。他只是微笑。

我念大學時,所有的家信都是媽寫的。他除了寄支票外,還寄過一封短柬給我,說因爲我不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長得很美。

每次我打電話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說話,但結果總是說:“我叫你媽來接。”

我結婚(jiéhūn)時,掉眼淚的是我媽。他只是大聲擤(xǐnɡ)了一下鼻子,便走出房間。

我從小到大都聽他說:“你到哪裏去?什麼時候回家?汽車有沒有汽油?不,不準去。”爸完全不知道怎樣表達愛。除非……

第8篇

那是力爭上游的一種樹,筆直的幹(ɡàn),筆直的枝。它的幹呢,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以人工似的(shìde),一丈以內,絕無旁枝;它所有的丫枝(yāzhī)呢,一律向上,而且緊緊靠攏,也像是加以人工似的,成爲一束,絕無橫斜逸出;它的寬大的葉子也是片片向上,幾乎(jīhū)沒有斜生的,更不用說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銀色的暈圈(yùnquān),微微泛出淡青色。這是雖在北方的風雪的壓迫下卻保持着倔強(juéjiànɡ)挺立的一種樹!哪怕只有碗來粗細罷,它卻努力向上發展,高到丈許,兩丈,參天聳立,不折不撓,對抗着西北風。

這就是白楊樹,西北極普通的一種樹,然而決不是平凡的樹!

它沒有婆娑(pósuō)的姿態,沒有屈曲(qū)盤旋的虯枝(qiúzhī),也許你要說它不美麗,——如果美是專指“婆娑”或“橫斜逸出”之類而言,那麼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卻是偉岸,正直,樸質,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偉丈夫!當你在積雪初融的高原上走過,看見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這麼一株或一排白楊樹,難道你就只覺得樹只是樹,難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樸質,嚴肅,堅強不屈,至少也象徵了北方的農民;難道你竟一點兒(yīdiǎnr)也不聯想到,在敵後的廣大土地上,到處有堅強不屈,就像這白楊樹一樣傲然挺立的守衛他們家鄉的哨兵!難道你又不更遠一點想到這樣枝枝葉葉靠緊團結,力求上進的白楊樹,宛然象徵了今天在華北平原縱橫決蕩用血(xuè)寫出新中國歷史的那種精神(jīnɡshén)和意志。

第9篇

雪紛紛揚揚,下得很大。開始還伴着一陣兒(yīzhènr)小雨,不久就只見大片大片的雪花,從彤雲密佈的天空中飄落下來。地面上一會兒(yīhuìr)就白了。冬天的山村,到了夜裏就萬籟俱寂(wànlài-jùjì),只聽得雪花簌簌地(sùsù de)不斷往下落,樹木的枯枝被雪壓斷了,偶爾咯吱一聲響。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陽出來了。推開門一看,嗬!好大的雪啊(yɑ)!山川、河流、樹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落光了葉子的柳樹上掛滿了毛茸茸(máorónɡrónɡ)亮晶晶的銀條兒(yíntiáor);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樹和柏樹上,則掛滿了蓬鬆鬆沉甸甸(chéndiàndiàn)的雪球兒。一陣風吹來,樹枝輕輕地搖晃,美麗的銀條兒和雪球兒簌簌地落下來,玉屑(yùxiè)似的雪末兒(xuěmòr)隨風飄揚,映着清晨的陽光,顯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大街上的積雪足有一尺多深,人踩上去,腳底下發出咯吱咯吱的響聲。一羣羣孩子在雪地裏堆雪人,擲(zhì)雪球,那歡樂的叫喊聲,把樹枝上的雪都震落下來了。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這個話有充分的科學根據,並不是一句迷信的成語。寒冬大雪,可以凍死一部分越冬的`害蟲;融化了的水滲進土層深處,又能供應(ɡōnɡyìnɡ)莊稼(zhuānɡjiɑ)生長的需要。我相信這一場十分及時的大雪,一定會促進明年春季作物,尤其是小麥的豐收。有經驗的老農把雪比做是“麥子的棉被”。冬天“棉被”蓋得越厚,明春麥子就長得越好,所以又有這樣一句諺語:“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着饅頭(mántou)睡。”

我想,這就是人們爲什麼把及時的大雪稱爲“瑞雪”的道理吧。

第10篇

世界盃怎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吸引力?除去足球本身的魅力之外,還有什麼超乎其上而更偉大的東西?

近來觀看世界盃,忽然從中得到了答案:是由於一種無上崇高的精神(jīnɡshén)情感——國家榮譽感!

地球上的人都會有國家的`概念,但未必時時都有國家的感情。往往人到異國,思念家鄉,心懷故國,這國家概念就變得有血(xiě)有肉,愛國之情來得非常具體。而現代社會,科技昌達,信息快捷,事事上網,世界真是太小太小,國家的界限似乎(sìhū)也不那麼清晰了。再說足球正在快速世界化,平日裏各國球員頻繁轉會,往來隨意,致使越來越多的國家聯賽都具有國際的因素。球員們不論國籍,只效力於自己的俱樂部,他們比賽時的激情中完全沒有愛國主義的因子(yīnzǐ)。

然而,到了世界盃大賽,天下大變。各國球員都回國效力,穿上與光榮的國旗同樣色彩的服裝。在每一場比賽前,還高唱國歌以宣誓對自己祖國的摯愛(zhì’ài)與忠誠。一種血緣(xuèyuán)情感開始在全身的血管裏燃燒起來,而且立刻熱血(rèxuè)沸騰。

在歷史時代,國家間經常發生對抗,好男兒(nán’ér)戎裝(rónɡzhuānɡ)衛國。國家的榮譽往往需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換取。但在和平時代,惟有這種國家之間大規模對抗性的大賽,纔可以喚起那種遙遠而神聖的情感,那就是:爲祖國而戰!

第11篇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控身下去,又鞠躬過地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

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

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呀!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皮膚;她又不雜些兒塵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

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叢疊着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着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

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你那善歌的盲妹;她必能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不禁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第12篇

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個衣衫襤褸(lánlǚ)、頭髮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樣伸手向過路行人乞討,而是在身旁立一塊木牌,上面寫着:“我什麼也看不見!”街上過往的行人很多,看了木牌上的字都無動於衷,有的還淡淡一笑,便姍姍(shānshān)而去了。

這天中午,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也經過這裏。他看看木牌上的字,問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給你錢嗎?”

盲老人嘆息着回答:“我,我什麼也沒有得到。”說着,臉上的神情非常悲傷。

讓·彼浩勒聽了,拿起筆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就匆匆地離開了。

晚上,讓·彼浩勒又經過這裏,問那個盲老人下午的情況。盲老人笑着回答說:“先生,不知爲什麼,下午給我錢的人多極了!” 讓·彼浩勒聽了,摸着鬍子滿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這富有詩意的語言,產生這麼大的作用,就在於它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雲,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舞(yīnɡɡē-yànwǔ),那流水人家(rénjiā),怎麼不叫人陶醉呢?但這良辰美景,對於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當人們想到這個盲老人,一生中竟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

第13篇

讀國小的時候(shíhou),我的外祖母去世了。外祖母生前最疼愛我,我無法排除自己的憂傷,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兒(quānr)又一圈兒地跑着,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

那哀痛的.日子(rìzi),斷斷續續地持續了很久,爸爸(bàbɑ)媽媽(māmɑ)也不知道如何安慰我。他們知道與其騙我說外祖母睡着(shuìzháo)了,還不如對我說實話:外祖母永遠不會回來了。

“所有時間裏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你的昨天過去,它就永遠變成昨天,你不能再回到昨天。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樣小,現在也不能回到你這麼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會長大,你會像外祖母一樣老;有一天你度過了你的時間,就永遠不會回來了。”爸爸說。

爸爸等於給我一個謎語,這謎語比課本上的“日曆掛在牆壁,一天撕去一頁,使我心裏着急(zháojí)”和“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還讓我感到可怕;也比作文本上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更讓我覺得(jué·dé)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

時間過得那麼飛快,使我的小心眼兒裏不只是着急,還有悲傷。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看到太陽快落山了,就下決心說:“我要比太陽更快地回家。”我狂奔回去,站在庭院前喘氣的時候,看到太陽還露着(lòuzhe)半邊臉,我高興地跳躍起來,那一天我跑贏了太陽。以後我就時常做那樣的遊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快,有時一個暑假才能做完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那時我三年級,常常把哥哥五年級的作業拿來做。每一次比賽勝過時間,我就快樂得不知道怎麼形容。

如果將來我有什麼要教(jiāo)給我的孩子,我會告訴(ɡàosu)他:假若你一起和時間比賽,你就可以成功!

第14篇

紐約的冬天常有大風雪,撲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難以睜開眼睛(yǎnjinɡ),甚至呼吸都會吸入冰冷的雪花。有時前一天晚上還是一片晴朗,第二天拉開窗簾,卻已經積雪盈尺,連門都推不開了。

遇到這樣的情況,公司、商店常會停止上班,學校也通過廣播,宣佈停課。但令人不解的是,惟有公立國小,仍然開放。只見黃色的校車,艱難地在路邊接孩子,老師則一大早就口中噴着熱氣,鏟去車子(chēzi)前後的積雪,小心翼翼(xiǎoxīn-yìyì)地開車去學校。

據統計,十年來紐約的公立國小隻因爲(yīn·wèi)超級暴風雪停過七次課。這是多麼令人驚訝的事。犯得着(fàndezháo)在大人都無須上班的時候讓孩子去學校嗎?國小的老師也太倒黴了吧?

於是,每逢大雪而國小不停課時,都有家長打電話去罵。妙的是,每個打電話的人,反應全一樣――先是怒氣衝衝地責問,然後滿口道歉,最後笑容滿面地掛上電話。原因是,學校告訴家長:

在紐約有許多百萬富翁,但也有不少貧困的家庭。後者白天開不起暖氣,供不起(ɡōnɡ·bùqǐ)午餐,孩子的營養全靠學校裏免費的中飯,甚至可以多拿些回家當(dànɡ)晚餐。學校停課一天,窮孩子就受一天凍,挨(ái)一天餓,所以老師們寧願(nìnɡyuàn)自己苦一點兒,也不能停課。

或許有家長會說:何不讓富裕的孩子在家裏,讓貧窮的'孩子去學校享受暖氣和營養午餐呢?

學校的答覆是:我們不願讓那些窮苦的孩子感到他們是在接受救濟,因爲施捨的最高原則是保持受施者的尊嚴。

第15篇

地球上是否真的存在“無底洞”?按說地球是圓的,由地殼(dìqiào)、地幔(dìmàn)和地核三層組成,真正的“無底洞”是不應存在的,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山洞、裂口、裂縫,甚至火山口也都只是地殼淺部的一種現象。然而中國一些古籍卻多次提到海外有個深奧莫測的無底洞。事實上地球上確實有這樣一個“無底洞”。

它位於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由於瀕臨(bīnlín)大海,大漲潮時,洶涌的海水便會排山倒海般地涌入洞中,形成一股湍湍(tuāntuān)的急流。據測,每天流入洞內的海水量達三萬多噸。奇怪的是,如此大量的海水灌入洞中,卻從來沒有把洞灌滿。曾有人懷疑,這個“無底洞”,會不會就像石灰岩地區的漏斗、豎井、落水洞一類的地形。然而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人們就做了多種努力企圖尋找它的出口,卻都是枉費心機(wǎnɡfèi-xīnjī)。

爲了揭開這個祕密,一九五八年美國地理學會派出一支考察隊,他們把一種經久不變的帶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觀察染料是如何隨着海水一起沉下去。接着又察看了附近海面以及島上的各條河、湖,滿懷希望地尋找這種帶顏色的'水,結果令人失望。難道是海水量太大把有色水稀釋得太淡,以致無法發現?

至今誰也不知道爲什麼這裏的海水會沒完沒了(méiwán-méiliǎo)地“漏”下去,這個“無底洞”的出口又在哪裏,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都流到哪裏去了? 節選自羅伯特·羅威爾《神祕的“無底洞”》

第16篇

那年我六歲。離我家僅一箭之遙的小山坡旁,有一個早已被廢棄的採石場,雙親從來不准我去那兒(nàr),其實那兒風景十分迷人。

一個夏季的下午,我隨着一羣小夥伴偷偷上那兒去了。就在我們穿越了一條孤寂的小路後,他們卻把我一個人留在原地,然後奔(bēn)向“更危險的地帶”了。

等他們走後,我驚慌失措(jīnɡhuānɡ-shīcuò)地發現,再也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條孤寂的小道了。像只無頭的蒼蠅(cānɡyinɡ),我到處亂鑽,衣褲上掛滿了芒刺。太陽已落山,而此時此刻,家裏一定開始吃晚餐了,雙親正盼着我回家……想着想着,我不由得(bùyóude)背靠着一棵樹,傷心地嗚嗚大哭起來……

突然,不遠處傳來了聲聲柳笛。我像找到了救星,急忙循聲(xúnshēnɡ)走去。一條小道邊的樹樁上坐着一位吹笛人,手裏還正削(xiāo)着什麼。走近細看,他不就是被大家稱爲“鄉巴佬兒(xiānɡbɑlǎor)”的卡廷(kǎtínɡ)嗎?

“你好,小傢伙兒(xiǎojiāhuor),”卡廷說,“看天氣多美,你是出來散步的吧?”

“請耐心等上幾分鐘,”卡廷說,“瞧,我正在削一支柳笛,差不多就要做好了,完工後就送給你吧!”

卡廷邊削邊不時把尚未成形的`柳笛放在嘴裏試吹一下。沒過多久,一支柳笛便遞到我手中。我倆在一陣陣清脆悅耳的笛音中,踏上了歸途……

當時,我心中只充滿感激,而今天,當我自己也成了祖父時,卻突然領悟到他用心之良苦!那天當他聽到我的哭聲時,便判定我一定迷了路,但他並不想在孩子面前扮演“救星”的角色(juésè),於是吹響柳笛以便讓我能發現他,並跟着他走出困境!就這樣,卡廷先生(xiānshenɡ)以鄉下人(xiānɡxiɑrén)的純樸,保護了一個小男孩兒(xiǎonánháir)強烈的自尊。 節選自唐若水譯《迷途笛音》

第17篇

我愛月夜,但我也愛星天。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裏納涼的時候,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望着星天,我就會忘記一切,彷彿(fǎnɡfú)回到了母親的懷裏似的。

三年前在南京我住的地方(dìfɑnɡ)有一道後門,每晚我打開後門,便看見一個靜寂(jìnɡjì)的.夜。下面是一片菜園,上面是星羣密佈的藍天。星光在我們的肉眼裏雖然微小,然而它使我們覺得(juéde)光明無處不在。那時候我正在讀一些天文學的書,也認得一些星星(xīnɡxinɡ),好像它們就是我的朋友,它們常常在和我談話一樣。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對,我把它們認得(rènde)很熟了。我躺在艙面上,仰望(yǎnɡwànɡ)天空。深藍色的天空裏懸着無數半明半昧(bànmínɡ-bànmèi)的星。船在動,星也在動,它們是這樣低,真是搖搖欲墜(yáoyáo-yùzhuì)呢!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móhu)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我望着許多認識的星,我彷彿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彷彿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這時我忘記了一切。在星的懷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孩子,現在睡在母親的懷裏了。

有一夜,那個在哥倫波上船的英國人指給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顆明亮的星是頭,下面的幾顆是身子(shēnzi),這幾顆是手,那幾顆是腿和腳,還有三顆星算是腰帶。經他這一番指點,我果然看清楚(qīnɡchu)了那個天上的巨人。看,那個巨人還在跑呢!

第18篇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要算在田壟(tiánlǒnɡ)上的一次“相遇”。

一羣朋友郊遊,我領頭在狹窄的阡陌(qiānmò)上走,怎料迎面來了幾頭耕牛,狹道容不下人和牛,終有一方要讓路。它們還沒有走近,我們已經預計鬥不過畜牲(chùshenɡ),恐怕難免踩到田地泥水裏,弄得鞋襪又泥又溼了。正踟躕(chíchú)的時候,帶頭的一頭牛,在離我們不遠的地方停下來,擡起頭看看,稍遲疑一下,就自動走下田去。一隊耕牛,全跟着它離開阡陌,從我們身邊經過。

我們都呆了,回過頭來,看着深褐色的牛隊,在路的盡頭消失,忽然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恩惠。

中國的牛,永遠沉默地爲人做着沉重的工作。在大地上,在晨光或烈日下,它拖着沉重的'犁,低頭一步又一步,拖出了身後一列又一列鬆土,好讓人們下種(xiàzhǒnɡ)。等到滿地金黃或農閒時候,它可能還得擔當搬運負重的工作;或終日繞(rào)着石磨,朝同一方向,走不計程的路。

在它沉默的勞動中,人便得到應得的收成(shōuchenɡ)。

那時候,也許,它可以鬆一肩重擔,站在樹下,吃幾口嫩草。偶爾搖搖尾巴(wěibɑ),擺擺耳朵(ěrduo),趕走飛附身上的蒼蠅(cānɡyinɡ),已經算是它最閒適的生活了。

第19篇

我常常遺憾我家門前那塊醜石:它黑黝黝(hēiyōuyōu)地臥在那裏,牛似的模樣(múyànɡ);誰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留在這裏的,誰也不去理會它。只是麥收時節,門前攤了麥子,奶奶總是說:這塊醜石,多佔地面呀,抽空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漢白玉那樣的細膩,可以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樣的光滑,可以供(ɡōnɡ)來浣紗(huànshā)捶布;它靜靜地臥在那裏,院邊的槐陰沒有庇覆(bìfù)它,花兒(huā’·ér)也不再在它身邊生長。荒草便繁衍(fányǎn)出來,枝蔓(zhīmàn)上下,慢慢地,它竟鏽上了綠苔、黑斑。我們這些做孩子的,也討厭起它來,曾合夥要搬走它,但力氣(lìqi)又不足;雖時時咒罵它,嫌棄(xiánqì)它,也無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裏了。

終有一日,村子裏來了一個天文學家。他在我家門前路過,突然發現了這塊石頭,眼光立即(lìjí)就拉直了。他再沒有離開,就住了下來;以後又來了好些人,都說這是一塊隕石(yǔnshí),從天上落下來已經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liǎo·bùqǐ)的東西(dōnɡxi)。不久便來了車,小心翼翼地將它運走了。

這使我們都很驚奇。這又怪又醜的石頭,原來是天上的啊(yɑ)!它補過天,在天上發過熱、閃過光,我們的先祖或許仰望過它,它給了他們光明、嚮往、憧憬(chōnɡjǐnɡ);而它落下來了,在污土裏,荒草裏,一躺就是幾百年了!

我感到自己的無知,也感到了醜石的`偉大,我甚至怨恨它這麼多年竟會默默地忍受着這一切!而我又立即深深地感到它那種不屈於誤解、寂寞的生存的偉大。

第20篇

育才國小校長陶行知在校園看到學生王友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同學,陶行知當即喝止(hèzhǐ)了他,並令他放學後到校長室去。無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這個“頑皮”的學生。那麼他是如何教育的呢?

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王友已經等在門口準備挨(ái)訓了。可一見面,陶行知卻掏出一塊糖果送給王友,並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爲你按時來到這裏,而我卻遲到了。”王友驚疑地接過糖果。

隨後,陶行知又掏出一塊糖果放到他手裏,說:“這第二塊糖果也是獎給你的,因爲當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就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敬我,我應該獎你。”王友更驚疑了,他眼睛睜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塊糖果塞到王友手裏,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爲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評不良行爲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yɑ)!”王友感動極了,他流着淚後悔地喊道:“陶……陶校長你打我兩下吧!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自己的同學啊(yɑ)……”

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塊糖果遞給王友,說:“爲你正確地認識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只可惜我只有這一塊糖果了。我的糖果沒有了,我看我們的談話也該結束了吧!”說完,就走出了校長室。

節選自《教師博覽·百期精華》中《陶行知的“四塊糖果”》

第21篇

享受幸福是需要學習的,當它即將(jíjiānɡ)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感官(ɡǎnɡuān)的享樂,卻無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韻律(yùnlǜ)。靈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適像一對孿生(luánshēnɡ)兄弟,時而相傍相依,時而南轅北轍(nányuán-běizhé)。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震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簡而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pínlǜ)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少。人們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時,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

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它披着露水(lù·shuǐ)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bùlǚ)匆匆,瞻前顧後(zhānɡqián-ɡùhòu)不知在忙着什麼。

世上有預報臺風的,有預報蝗災的,有預報瘟疫的,有預報地震的。沒有人預報幸福。

其實幸福和世界萬物一樣,有它的徵兆(zhēnɡzhào)。

幸福常常是朦朧(ménɡlónɡ)的,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望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隻是悄悄地撲面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nǐnɡ)得更大,那樣它會很快地流失。你需要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它的真諦(zhēndì)。

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際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

幸福不喜歡喧囂(xuānxiāo)浮華,它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xiānɡrúyǐmò)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cūcāo)的撫摸,女友一張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wɑ)。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yìyì)奪目。 節選自畢淑敏《提醒幸福》

第22篇

三百多年前,建築設計師萊伊恩受命設計了英國溫澤市政府大廳。他運用工程力學的知識(zhīshi),依據自己多年的實踐,巧妙地設計了只用一根柱子支撐的大廳天花板。一年以後,市政府權威人士進行工程驗收時,卻說只用一根柱子支撐天花板太危險,要求萊伊恩再多加幾根柱子。

萊伊恩自信只要一根堅固的柱子足以保證大廳安全,他的“固執(ɡù·zhí)”惹惱了市政官員,險些被送上法庭。他非常苦惱,堅持自己原先的主張吧,市政官員肯定會另找人修改設計;不堅持吧,又有悖(yǒubèi)自己爲人的準則。矛盾了很長一段時間,萊伊恩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在大廳裏增加了四根柱子,不過這些柱子並未與天花板接觸,只不過是裝裝(zhuānɡzhuɑnɡ)樣子。

三百多年過去了,這個祕密始終沒有被人發現。直到前兩年,市政府準備修繕(xiūshàn)大廳的天花板,才發現萊伊恩當年的.“弄虛作假”。

消息傳出後,世界各國的建築專家和遊客雲集,當地政府對此也不加掩飾,在新世紀到來之際,特意將大廳作爲一個旅遊景點對外開放,旨(zhǐ)在引導人們崇尚(chónɡshànɡ)和相信科學。

作爲一名建築師,萊伊恩並不是最出色的。但作爲一個人,他無疑非常偉大,這種偉大表現在他始終恪守(kèshǒu)着自己的原則,給高貴的心靈一個美麗的住所:哪怕是遭遇到最大的阻力,也要想辦法抵達勝利。

第23篇

國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們去海邊遠足,媽媽沒有做便飯,給了我十塊錢買午餐。好像走了很久,很久,終於到海邊了,大家坐下來便吃飯,荒涼的海邊沒有商店,我一個人跑到防風林外面去,級任老師要大家把吃剩的飯菜分給我一點兒。有兩三個男生留下一點兒給我,還有一個女生,她的米飯拌了醬油,很香。我吃完的時候,她笑眯眯地看着我,短頭髮(tóufɑ),臉圓圓的。

每天放學的時候,她走的是經過我們家的一條小路,帶着一位比她小的男孩兒,可能是弟弟。小路邊是一條清澈(qīnɡchè)見底的小溪,兩旁竹陰覆蓋,我總是遠遠地跟在後面。夏日的午後特別炎熱,走到半路她會停下來,拿手帕(shǒupà)在溪水裏浸溼(jìnshī),爲小男孩兒擦臉。我也在後面停下來,把骯髒的手帕弄溼了擦臉,再一路遠遠跟着她回家。

後來我們家搬到鎮上去了,過幾年我也上了中學。有一天放學回家,在火車上,看見斜對面一位短頭髮、圓圓臉的女孩兒,一身素淨(sùjinɡ)的白衣黑裙。我想她一定不認識(rènshi)我了。火車很快到站了,我隨着人羣擠向門口,她也走近了,叫我的.名字(mínɡzi)。這是她第一次和我說話。

她笑眯眯的,和我一起走過月臺。以後就沒有再見過她了。

書出版後半年,有一天我忽然收到出版社轉來的一封信,信封上是陌生的字跡,但清楚地寫着我本名。

信裏面說她看到了這篇文章心裏非常激動,沒想到在離開家鄉,漂泊(piāobó)異地這麼久之後,會看見自己仍然在一個人的記憶裏,她自己也深深記得這其中的每一幕,只是沒想到越過遙遠的時空,竟然另一個人也深深記得。

第24篇

其實你在很久以前並不喜歡牡丹(mǔ·dān),因爲它總被人作爲富貴膜拜。後來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爲(wéi)之感動:一陣清風徐來,嬌豔鮮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墜落(zhuìluò),鋪撒(pūsǎ)一地絢麗(xuànlì)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時依然鮮豔奪目,如同一隻奉上祭壇的大鳥脫落的羽毛,低吟着壯烈的悲歌離去。

牡丹沒有花謝花敗之時,要麼爍於(shuòyú)枝頭,要麼歸於泥土,它跨越萎頓(wěidùn)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麗而消遁(xiāodùn)。它雖美卻不吝惜(lìnxī)生命,即使(jíshǐ)告別也要展示給人最後一次的驚心動魄。

所以在這陰冷的四月裏,奇蹟不會發生。任憑遊人掃興和詛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ānzhī-ruòsù)。它不苟且(ɡǒuqiě)、不俯就、不妥協、不媚俗,甘願自己冷落自己。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規律,它有權利爲自己選擇每年一度的盛大節日。它爲什麼不拒絕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絡繹不絕(luòyì-bùjué)地涌入洛陽城。人們不會因牡丹的拒絕而拒絕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貶謫(biǎnzhé)十次,也許它就會繁衍(fányǎn)出十個洛陽牡丹城。

於是你在無言的`遺憾中感悟到,富貴與高貴只是一字之差(chā)。同人一樣,花兒(huā’·ér)也是有靈性的,更有品位之高低。品位這東西爲(wéi)氣爲魂爲筋骨爲神韻,只可意會。你歎服牡丹卓爾不羣(zhuóěr -bùqún)之姿,方知品位是多麼(duōme)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是漠視的美。

第25篇

沒有一片綠葉,沒有一縷炊煙,沒有一粒泥土,沒有一絲花香,只有水的世界,雲的海洋。

一陣颱風襲(xí)過,一隻孤單的小鳥無家可歸,落到被捲到洋裏的木板上,乘(chénɡ)流而下,姍姍而來,近了,近了!……

忽然,小鳥張開翅膀,在人們頭頂盤旋了幾圈兒(quānr),“噗啦(pūlā)”一聲落到了船上。許是累了?還是發現了“新大陸”?水手攆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愛的小鳥和善良的水手結成(jiéchénɡ)了朋友(pénɡyou)。

瞧,它多美麗,嬌巧的小嘴,啄理(zhuólǐ)着綠色的羽毛,鴨子樣的扁腳,呈現(chénɡxiàn)出春草的鵝黃。水手們把它帶到艙裏,給它“搭鋪”,讓它在船上安家落戶,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sùliào)桶淡水勻給它喝,把從祖國帶來的鮮美的魚肉分給它吃,天長日久,小鳥和水手的感情日趨篤厚(dǔhòu)。清晨,當第一束(shù)陽光射進舷窗(xiánchuānɡ)時,它便敞開美麗的'歌喉,唱啊(nɡɑ)唱,嚶嚶有韻,婉如春水淙淙(cónɡcónɡ)。人類給它以生命,它毫不慳吝(qiānlìn)地把自己的藝術青春奉獻給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這樣?藝術家們的青春只會獻給尊敬他們的人。

小鳥給遠航生活蒙上了一層浪漫色調,返航時,人們愛不釋手,戀戀不捨地想把它帶到異鄉。可小鳥憔悴(qiáocuì)了,給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澤。是啊(rɑ),我們有自己的祖國,小鳥也有它的歸宿,人和動物都是一樣啊(nɡɑ),哪兒(nǎr)也不如故鄉好!

慈愛的水手們決定放開它,讓它回到大海的搖籃去,回到藍色的故鄉去。離別前,這個大自然的朋友與水手們留影紀念。它站在許多人的頭上,肩上,掌上,胳膊(ɡēbo)上,與餵養過它的人們,一起融進那藍色的畫面…… 節選自王文傑《可愛的小鳥》

第26篇

生活對於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jīnɡshén)。最要緊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有信心。我們必須相信,我們對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賦的才能,並且,無論付出任何代價,都要把這件事完成,當事情(shìqinɡ)結束的時候,你要能問心無愧地說:“我已經盡(jìn)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裏休息數週。我注視着我的女兒們所養的蠶正在結繭(jiéjiǎn),這使我很感興趣。望着這些蠶執著(zhízhuó)地、勤奮地工作,我感到和和它們非常相似(xiānɡsì)。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許是因爲有某種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蠶被鞭策着去結繭一般。

近五十年來,我致力於科學研究,而研究,就是對真理的探討。我有許多美好快樂的記憶。少女時期我在巴黎大學,孤獨地過着求學的歲月;在後來獻身科學的.整個時期,我丈夫和我專心致志,像在夢幻中一般,坐在簡陋(jiǎnlòu)的書房裏艱辛地研究,後來我們就在那裏發現了鐳(léi)。

我永遠追求安靜的工作和簡單的家庭生活。爲了實現這個理想,我竭力保持寧靜的環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擾和盛名的拖累(tuōlěi)。

我深信,在科學方面我們有對事業而不是對財富的興趣。我的惟一奢望(shēwànɡ)是在一個自由國家中,以一個自由學者的身份從事研究工作。

我一直沉醉於世界的優美之中,我所熱愛的科學也不斷增加它嶄新的遠景。我認定科學本身就具有偉大的美。

第27篇

在里約熱內盧的一個貧民窟裏,有一個男孩子,他非常喜歡足球,可是又買不起,於是就踢塑料盒(sùliàohér),踢汽水瓶,踢從垃圾箱裏揀來的椰子殼(yēzikér)。他在衚衕(hútònɡr)裏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當他在一處乾涸(ɡānhé)的水塘裏猛踢一個豬膀胱(pánɡɡuānɡ)時,被一位足球教練看見了。他發現這個男孩兒踢得很像是那麼回事,就主動提出要送給他一個足球。小男孩兒得到足球后踢得更賣勁(màijìnr)了。不久,他就能準確地把球踢進遠處隨意擺放的一個水桶裏。

聖誕節到了,孩子的媽媽說:“我們沒有錢買聖誕禮物送給我們的恩人,就讓我們爲他祈禱(qídǎo)吧。” 小男孩兒跟隨媽媽祈禱完畢,向媽媽要了一把鏟子便跑了出去。他來到一座別墅前的花園裏,開始挖坑。

就在他快要挖好坑的'時候,從別墅(biéshù)裏走出一個人來,問小孩兒在幹什麼,孩子擡起滿是汗珠的臉蛋兒,說:“教練,聖誕節到了,我沒有禮物送給您,我願給您的聖誕樹挖一個樹坑。”

教練把小男孩兒從樹坑裏拉上來,說,我今天得到了世界上最好的禮物。明天你就到我的訓練場去吧。

三年後,這位十七歲的男孩兒在第六屆足球錦標賽上獨進二十一球,爲巴西第一次捧回了金盃。一個原來不爲(wéi)世人所知的名字——貝利,隨之傳遍世界。 節選自劉燕敏《天才的造就》

第28篇

有個塌鼻子的小男孩兒,因爲兩歲時得過腦炎,智力受損,學習起來很吃力。打個比方(bǐfɑnɡ),別人寫作文能寫二三百字,他卻只能寫三五行。但即便(jíbiàn)這樣的作文,他同樣能寫得很動人。

那是一次作文課,題目是《願望》。他極其認真的想了半天,然後極認真地寫,那作文極短。只有三句話:我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是,媽媽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說:“你真聰明。”第二個是,老師天天笑眯眯地看着我說:“你一點兒也不笨。”

於是,就是這篇作文,深深地打動了他的老師,那位媽媽式的老師不僅給了他最高分,在班上帶感情朗讀了這篇作文,還一筆一畫地批道:你很聰明,你的作文寫得非常感人,請放心,媽媽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老師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大家肯定會格外喜歡你的。

捧着作文本,他笑了,蹦蹦跳跳地回家了,像只喜鵲(xǐ·què)。但他並沒有把作文本拿給媽媽看,他是在等待,等待着一個美好的時刻。

那個時刻終於到了,是媽媽的生日——一個陽光燦爛的星期天:那天,他起得特別早,把作文本裝在一個親手做的`美麗的大信封裏,等着媽媽醒來。媽媽剛剛睜眼醒來,他就笑眯眯地走到媽媽跟前說:“媽媽,今天是您的生日,我要送給您一件禮物。”

果然,看着這篇作文,媽媽甜甜地涌出了兩行熱淚,一把摟住小男孩兒,摟得很緊很緊。是的,智力可以受損,但愛永遠不會。

第29篇

泰山極頂看日出,歷來被描繪成十分壯觀的奇景。有人說:登泰山而看不到日出,就像一出大戲沒有戲眼,味兒(wèir)終究有點(diǎnr)寡淡。

我去爬山那天,正趕上個難得的好天,萬里長空,雲彩(yúncɑi)絲兒都不見,素常,煙霧騰騰的山頭,顯得眉目分明。同伴們都喜地說:“明天早晨準可以看見日出了。”我也是抱着這種想頭(xiǎnɡtou),爬上山去。

一路從山腳往上爬,細看山景,我覺得掛在眼前的不是五嶽獨尊的泰山,卻象一幅規模驚人的青綠山水畫,從下面倒(dào)展開來。在畫卷中最先露出(lòuchū)的是山根底那座明朝建築岱宗坊(dàizōnɡfānɡ),慢慢地便現出王母池、鬥母宮(dǒumǔɡōnɡ)、經石峪。山是一層比一層深,一疊比一疊奇,層層疊疊,不知還會有多深多奇。萬山叢中,時而點染着極其工細的人物。王母池旁的呂祖殿裏有不少尊明塑(sù),塑着呂洞賓等一些人,姿態神情是那樣有生氣,你看了,不禁(bùjīn)會脫口讚歎說:“活啦。”

畫卷繼續展開,綠陰森森的柏洞露面(lòumiàn)不太久,便來到對松山。兩面奇峯對峙(duìzhì)着,滿山峯都是奇形怪狀的老鬆,年紀怕都上千歲了,顏色竟那麼濃,濃得好象要流下來似的'。來到這兒你不妨權當(quándànɡ)一次畫裏的寫意人物,坐在路旁的對鬆亭裏,看看山色,聽聽流水和松濤。一時間,我又覺得自己不僅是在看畫卷,卻又像是在零零亂亂翻動着一卷歷史稿本。

第30篇

在達瑞八歲的時候,有一天他想去看電影。因爲(yīn·wèi)沒有錢,他想是向爸媽要錢,還是自己掙錢(zhènɡqián)。最後他選擇了後者。他自己調製(tiáozhì)了一種汽水,向過路的行人出售。可那時正是寒冷的冬天,沒有人買,只有兩個人例外――他的爸爸和媽媽。

他偶然有一個和非常成功的商人談話的機會。當他對商人講述了自己的“破產史”後,商人給了他兩個重要的建議:一是嘗試爲別人解決一個難題;二是把精力集中在你知道的、你會的和你擁有的東西上。

這兩個建議很關鍵。因爲對於一個八歲的.孩子而言,他不會做的事情很多。於是他穿過大街小巷,不停地思考:人們會有什麼難題,他又如何利用這個機會?

一天,吃早飯時父親(fù·qīn)讓達瑞去取報紙。美國的送報員總是把報紙從花園籬笆(líbɑ)的一個特製的管子裏塞(sāi)進來。假如你想穿着睡衣舒舒服服(shūshū-fúfú或shūshū-fūfū)地吃早飯和看報紙,就必須離開溫暖的房間,冒着寒風,到花園去取。雖然路短,但十分麻煩(máfɑn)。當達瑞爲父親取報紙的時候,一個主意(zhǔyi或zhúyi)誕生了。當天(dānɡtiān)

他就按響鄰居(lín·jū)的門鈴,對他們說,每個月只需付給他一美元,他就每天早上把報紙塞到他們的房門底下。大多數人都同意了,很快他有了七十多個顧客。一個月後,當他拿到自己賺(zhuàn)的錢時,覺得自己簡直是飛上了天。

很快他又有了新的機會,他讓他的顧客每天把垃圾袋放在門前,然後由他早上運到垃圾桶裏,每個月加一美元。之後他還想出了許多孩子賺錢的辦法,並把它集結(jíjié)成書,書名爲《兒童掙錢的二百五十個主意》。爲此,達瑞十二歲時就成了暢銷書作家,十五歲有了自己的談話節目,十七歲就擁有了幾百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