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合作學習教學反思學會合作教案反思12篇 合作學習的力量:反思教學實踐中的合作教案

其他文案 閱讀(7.73K)

“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小組合作爲基礎的教學方法,它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合作,培養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如何落實“合作學習”教法需要反思和探討,學生與教師的合作、課程的設計與實施等方面都需要深入思考。本文將從“合作學習教學反思”和“學會合作教案反思”兩個方面展開討論。

合作學習教學反思學會合作教案反思12篇 合作學習的力量:反思教學實踐中的合作教案

第1篇

想飛也需要翅膀,課改需要理論指導,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談到兒童教育時曾提出過“六個解放”:

五、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能到大自然、大社會裏去擴大認識的眼界,取得豐富的學問。

六、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有一些空閒消化學問,並且學一些他們自己渴望學習的學問,幹一點他們高興乾的事情。他道出了教育的本旨。

我校的小組合作學習恰巧符合上述理論,關鍵詞是“解放”不僅僅是解放老師更重要是解放學生。使學生能想、能幹、能看、能說、能獲取、能消化(自主、互助、交流、提升)。具體到課堂上就是“構建”“生成”,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課堂不是單純獲取知識、不是加劇兩極分化、不是單向傳輸、不是被動接受、不是呆滯、木然。而是把書本的間接經驗重新“構建”“生成”內化爲自己的知識。傳統的課堂注重知識的被動傳輸,自主合作的課堂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也是在探求解決知識的技巧。以語文教學爲例:在被動傳輸的課堂模式下,學生一遇到閱讀題和作文題就無從下口,老師在課堂上援疑質理百般解釋學生依然迷茫,即使老師告訴了他們答題的一些技巧也如過往煙雲。什麼讓他們失去了思考?

我在反思!如果學生是在自主、互助、交流、提升過程中自我生成答案,在課堂上充分“解放”,哪怕最初的答案並不完整,至少他們體驗到了過程。這時的教師就像126策略中提到的要發揮好主導作用,一方面要適時穿插必要的點撥、補充或作必要的強調和提醒,包括流程控制,如停下來,讓學生對教學重點進行即時鞏固、內化。另一方面,要隨即板書本節課的知識框架、知識要點。

合作學習教學反思學會合作教案反思12篇 合作學習的力量:反思教學實踐中的合作教案 第2張

第2篇

通過這一輪的聽課,我個人感覺小組合作學習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也從這幾位老師的授課中學到了不少的東西,比如要相信學生,敢於把課堂放給學生,讓學生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先把六個學習任務寫出來,讓小組合作討論得到答案,然後讓小組成員抽任務,然後針對某一個任務集中討論,並試着講出來,並且得保證該組的每一個同學都會講,這樣的話,就算是最後一名同學也會把知識點掌握好;在學生講解時,其他同學可以針對其所講的內容提出質疑,或者是不同的解法,這樣能鍛鍊學生的思維,並且能把知識學得更牢固一些,因爲學生在思考;對學生講不到的地方,老師給講解出來,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地方老師強調出來,這些都有利於知識的掌握。這些是我學到的一點東西。

在本次聽課活動中聽了2節課,(1)尹紀暖的政治課,(2)李樹果的物理課,從他們的課中我學到了很多有關小組合作學習的東西,受益匪淺。下面是我的一點見解:

(1)尹老師先放了一首《霧裏看花》,然後由此提出問題,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然後將問題下發至小組,讓同學們自己討論解決,併到黑板上加以講解(充當教師的角色),讓其他的同學進行點評,從現場來看很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習積極性,並且教師引導到位,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鍛鍊了學生的能力,而且還增長了知識。

(2)李老師先回顧了以前所學的知識,通過課本插圖引出所學的知識,然後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總結新內容,在此期間,不同難度的問題進行了分層次提問,讓每組相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回答,好的給予鼓勵,分層教學明顯,能讓所有學生學到自己能力範圍內的知識,最後討論一道綜合題,基礎好的同學先講解,然後差點的進行挑戰,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這只是個人的一點見解,僅供參考,有待提高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教。

第3篇

新課程倡導了三大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在形式上有別於傳統教育的一個最明顯特徵。它有力地挑戰了教師“一言堂”的專制,同時也首次在課堂上給了學生自主、合作的機會,目的是培養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強調合作動機和個人責任。

爲了有效解決傳統教學中“少數學生爭檯面,多數學生做陪客”的現象,我們在教學中引入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在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如何克服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的弊端,使合作學習落到實處,這是走進新課改後每一位教師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我談以下幾點想法:

小組合作學習作爲一種組織形式,只有與實際的教學效果結合起來才能評價是否必要。要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發揮作用,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對學生認知水平、學習特點、教學目標、教學環境和資源作深入細緻的分析,對課上要解決的問題要有一個估測:爲什麼這節課(這個環節)要用小組合作學習?不用可以麼?如果要用,要解決哪些問題?什麼時候進行?哪些內容適合班級集體教學,哪些內容適合小組合作學習,哪些內容適合個人自學?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教學內容有所選擇,實現學習方式的多樣化,避免“把所有雞蛋放入合作學習之籃”,真正提高學習效率。

一般情況下,小組合作學習旨在通過共同參與探究、討論,相互啓發、互補,以集體智慧解決個體無法解決或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問題。但是合作學習必須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當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某個問題遇到困難,需要尋求他人幫助、產生了交流與合作的心理需求時,再安排合作與交流,可能更有實效。同時,學生要參與小組討論或研究時,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因此,個體的獨立思考是無法由別人或小組來代替的。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討論或探索之時,要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只有這樣,學生的個人力量才能在小組合作中體現出來,學生也才能獲得實實在在的發展。

教學中,我們常看到:當一個同學發言時,還有許多同學舉手,嘴裏不住地喊着“老師,我、我”,有的甚至就直接打斷別人,大聲地發表自己的見解。營造一種輕鬆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展現自我是需要的,但引導學生學會傾聽也是非常必要的。傾聽是對發言者的尊重,只有熱情傾聽他人發言,才能使發言者感到自己是受歡迎的。相反,有人發言而無人傾聽時,將極大地挫傷發言者的積極性。同時,傾聽別人發言能使自己從中得到啓發,以觸類旁通,彌補自己考慮問題的不足。高效的課堂不但要鼓勵學生“愛講”,而且要引導學生“會聽”,倡導學生“多思”。

第4篇

合作學習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它要求學習小組成員共享目標和資源,共同參與任務,直接交流,相互依*。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一設定目標,如討論、演唱、合奏、創作、遊戲等。它不僅可以使教學民主化,活躍課堂氣氛,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而且也能增加學生的信息交流量,擴展學生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隨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我在音樂學科中也積極努力做着這方面的嘗試,我們音樂教師也應對這一“課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反思。那麼“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我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嘗試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發現“熱鬧”的場面背後,最初只有41%的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積極效果,51%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收效甚微,只是流於形式,8%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則是在浪費時間,毫無功效。例如,在教學《高亢的西北腔》時,我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析對作品的感受,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把作品表達出來,例如,畫畫、一首小詩、圖式等等。教室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我身邊的一個小組在認真地研究着,討論着,由於意見不一,爭得面紅耳赤;離我視線較遠的地方的一組,四個女同學在認真地討論着,兩個男生在嬉鬧,還有一個女同學坐着悶聲不響;其他的小組表面看來很認真,但不知合作的結果如何。

十分鐘後,小組學習結束。各小組開始交流展示,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組有形式但無內容,有的有內容但形式單一,由此可見,剛纔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失敗的。那麼,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內容、合作態度、合作時間等。如何提高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形式爲內容服務。爲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使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設計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和作業。首先,必須有合作價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活動和作業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或是可以預見的成就。其次,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該注意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單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衆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而且,創作活動不宜出效果,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麼意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悅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爲達到共同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生雖然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無法交流,不會合作,小組學習如同虛設。那是因爲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其主體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狀態制約,認識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漸發展提高的過程,學習行爲需要監護、引導和規範。比如前面提到的《高亢的西北腔》中的小組合作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合作。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聆聽別人的發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指導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組織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給其他班學生欣賞《高亢的西北腔》時,改變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在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樂曲的感受時,讓學生採用“任務分割,結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蔘與。有的可以從情緒上談,有的可以從速度、力度上談,有的可以從節奏、旋律上談,指派一名學生記錄大家的發言,然後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同作戰、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評價小組合作的能力。以此經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不是聰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別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進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遺憾:學生剛剛進入角色 ,學生的思維剛剛展開,所研究的問題剛剛有所深入,教師便偃旗息鼓,終止大家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的不充裕直接制約了其深入展開。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用得當,在教學中確實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決不是萬靈丹,一服馬上見效,它通常需要花長時間苦練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科知識之外,要設計良好的合作學習教案或教學活動,還需要有很好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整合成良好的教學專業知識。

第5篇

週二城關、銅井和代莊中學的四十多位老師在各自學校領導的帶領下來我們學校共同研討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教研室徐主任一同前來我校給予工作指導。我跟隨聽課和聽取徐主任的報告,反思以下幾點:

1、我校自從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以來學校、教師、學生有了新的面貌。校容校貌乾淨整潔,老師們面帶笑容的談論小組合作學習(不經意間談論班級、學生的課堂表現),同學之間自覺地討論問題和監督作業。當然這和理想的小組合作學習還有差距,但我們畢竟近一步。

2、在聽取徐主任報告時,徐主任談到職業的幸福感,全縣的教育教學質量及進一步解讀126策略。小組合作學習帶來的喜悅是有目共睹的,我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關注和學校令的帶領及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課改會走得更遠更快。

3、我努力踐行課改。作爲班主任我努力鼓勵學生自信,在課堂,課外,學生有了大的改變但比其他班還有很大的差距,課堂上總是不敢大膽發言,我虛心向優秀班主任學習經驗,爭取每個學生都自信大方。我的課堂與以前相比,自己有底得多,能明確什麼地方該點撥,能較爲及時地評價,這大概得益於近段時間向其他老師的學習。知識性的東西比較明晰,相信學生能有所收穫,談到收穫,對於老教師的我來說,最爲遺憾的是不能及時靈活應對課堂上學生出現的問題,在課堂反思這環節總是不放心學生,我會努力改變

第6篇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習材料爲線索、以學生爲主體、以活動爲形式,組織學生思考,合作完成某一任務的小組學習活動。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學生始終保持一種積極的、主動的學習狀態,學生之間利用語文進行理解、交際互動。這一過程的良好實施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思維互動的慾望。“合作學習”是近年來比較受國小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同,“合作學習”強調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它主張以小組爲基本單位,以同組成員之間的互助合作爲基礎來進行學習。國小語文是前後聯繫非常緊密的一門科目,而語文教學又是一種合作性很強的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正是適應了這一特點,對語文學習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有利於同學之間互幫互學,組與組之間相互交流,達到培養學生運用語文進行簡單對話和交流的目的。它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往能力,最大限度開發學生運用和交流語言的潛能。小組活動採取以探究研討爲主的綜合交流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探究的學習能力。它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技能,使學生更能適應未來社會的挑戰,同時有利於發揮形成性評價的作用,對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制定的語文課程標準把“激發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那麼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呢?本人總結今年的語文教學實踐,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心理學家希爾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只有很小的差異,正是這種差異卻往往造成巨大的差異,這種很小的差異就是所具備的心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而巨大的差異就是成功與失敗。”所以語文教師在構建合作小組時,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內容或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分組類型。類型不同,小組的成員也會不斷調整,這樣使全班同學都有成爲自己合作伙伴的機會,使小組的合作內涵更廣,使學生隨時願意與同學合作。要根據學生的性別、性格特點,興趣愛好、認知水平、學習能力、交往能力等情況,合理搭配,形成了一個既具有差異,又有一定的共同目標的集體,讓小組每位成員都有參與進步的機會,都有體驗成功的空間,都有良好協作的心態。應遵循以下建議和方法:

1、語文學習小組人數要合理,一般以4-5人爲宜,人數太多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個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數太少也不利於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助。以常用的四人小組爲例,一般應選拔能力強、有責任心、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擔任小組長(負責組織、領導全組的合作活動);成績中下的學生擔任記錄員(記錄討論、交流的結果);成績中上的學生擔任發言人(將本組合作學習的情況代表全組向老師發言);學習弱者擔任檢查者(檢查小組中每個成員的掌握程度),同時,角色要定期輪換,這樣不僅使每個學生都明確自己的任務人人有責,而且體驗到各自的價值和擔任不同角色的感受,大家責任共擔義務共盡,培養了他們的任務意識和合作意識。

2、分組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這樣分組不但有利於學生間的優勢互補,相互促進,而且爲全班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不造成過大的懸殊和挫傷特困生的積極性的效果。

3、小組成員應是動態的,可以是組間男女生的互換或流動,也可以是組間某些角色的互換或輪換;還可以按活動主題的需要讓學生進行自由組合,這不僅使學生有興趣有新鮮感,而且還可以改變學生在小組中長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學生始終處於控制地位,有的學生始終處於從屬地位,給每個學生提供發展的機會。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突出學生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形成合作交流。在小組學習中把學生從被動的去學轉變爲主動地去學非常重要,這就要求學生要養成“自我主體”的學習態度,人人學會自學,人人蔘與學習過程,蒐集信息,積極探索,發現問題。愛因斯坦說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爲和獨立思考的個人”。學生要把小組合作學習作爲展示與表現自己能力、個性的機會與場所,學會主動爭取教師、同學的幫助,汲取他人的意見,創建良好的人際關係等合作技巧,同時,組內的每一個學生都樹立起集體中心意識,組內成員互相合作,組際之間相互競爭,增強學生爲捍衛集體榮譽而學習的強烈動機,進行集體討論、合作,在組內交流各自的看法,並在交流中反思,力爭最大限度地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在合作中挖掘個體學習潛能,培養團隊精神,互補促進共同提高,爭做發現者、創新者,讓人人嘗試成功的喜悅。

在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應提前把本單元、本課的要求告訴學生,由小組學生按照老師的要求查閱生詞,朗讀課文,總結語言點。在小組中進行討論與研究,將小組中無法解決的疑難在課堂向老師提出。

準備,即熱身運動階段,在語文教學中,熱身運動的合作學習對創設學習氛圍,使學生能以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進入課堂,儘快投入到本堂課的學習具有重大作用。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知活動,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以往我們教師在複習時往往採取一問一答的基本模式,學生的參與率比較低,興趣也不濃,對舊知與即將學習的新知之間的聯繫不大感興趣,更難以激發一種積極的狀態進入下一個環節的學習了。而採用小組合作學習則有效地避免了這一點。複習中的合作學習有效地創設氛圍,一方面使學生儘可能多得參與到複習中去,通過對舊知的喚醒,爲新知的學習作知識上的準備;另一方面也創設了一個較爲積極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儘快進入新知的學習狀態中,以一種更爲積極的心理狀態進入新課的學習。各組可在組內進行對話表演或短劇表演,如,在複習問路這一話題時,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表演,這樣既能夠複習所學的問路的有關句型,又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給學生提供了說語文的機會,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

在這個階段主要是針對重難點,有步驟、有目標地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習交往理論認爲,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有利於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於學生之間互幫互學,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因此,適時引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師生、生生之間相互補充,相互啓發,相互評議,以達到訓練語言能力,培養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目的。如,在學習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時,學生就可以在組內進行觀察、理解與總結,最終總結出形容詞、副詞的比較級與最高級的構成方式和使用方式。

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也是活動的參與者。要提高合作效率,爲使小組合作學習更加行之有效,在教學活動當中,語文教師還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要制定出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合作學習的規則,讓學生有章可循,堅決杜絕表面上的“假熱鬧”,從而保證課堂的教學效果。

2、把握任務難度,任務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能力進行設置。爲體現分層次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性、統一性要求,教師應重視各小組成員的差異,設計分層次作業,讓學生完成適合自己水平的作業,有能力參與,最後達到共同提高這一目標。

3、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多想“我們”,而不是“我自己”,要讓學生有合作意識。教師還應強調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必須承擔三種責任:一是必須保證學會老師佈置的作業;二是必須保證所在小組的其他成員也學會老師佈置的作業;三是必須保證所在班級的成員都學會老師佈置的作業。互幫互學是合作教學的關鍵所在,離開了互幫互學,合作教學將不復存在。

4、教師還應指導課外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如:佈置小組成員間的單詞、短語默寫,課文的朗讀與背誦、課外作業以及口語對話等。教師要鼓勵學生獨立完成作業,並對全班各組取得的成績及存在的缺點進行綜合評價,進行及時表揚、鼓勵、指導與建議。當小組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時,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當小組活動進行不順暢時,教師應及時進行干預、指導和調控,爲學生及時提供有效的指導。

5、教師對課堂“收”和“放”的尺度把握要恰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種組織形式,建立有效的語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時代賦予語文教學活動的要求,通過合作學習,學生能及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集體榮譽感,從而使學生成爲學習的真正主人。更重要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增加了發表見解的機會,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而且通過合作互助,相互之間可達到知識互補、疑難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對中差等學生,更有助於消除自卑心理,增強自信和自我實踐的機會,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知識上的增長和能力上的提高,培養學生要採取樂觀的態度去對待學校和學習內容。所以,語文教學中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生生、師生之間在和諧、平等的合作交流中去喚醒學生們沉睡的潛能,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增強學習語文的慾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最後,我來總結一下這樣的教學方法在本校存在的問題。由於本校的學生學困生的面教大,ab層面的學生的比例較小,所以在小組合作的小組領導管理者的培養有一定的難度。另一個問題是可控問題。特困生普遍自制力較差,所以每次課堂上開展小組任務合作時,教師必須進行一定的干預和控制,否則局面不太理想,達不到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比較適合語言教學,對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幫助。本人將繼續努力探討,摸索一個更適合本校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第7篇

(一)教師有必要學習理論,加深對小組合作學習本質的認識

課堂教學中我們仍能發現,小組合作中應該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的地方,還沿用傳統的方法教學,一堂課下來學習方式是新的,教學理念卻還脫離不了舊的一套。所以我們教師只有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理念,才能搞好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有必要的組建基礎,開展合作前必須有一定的心裏準備和必要的訓練。例如:教師引導學生怎樣在小組中發言,怎樣傾聽別人的發言、評價同學的見解。要學會尊重小組各成員,理解對方,要遵守小組紀律,有不同見解等同學說完再說,有困難之處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小組合作之前要有時間與自學、獨立思考等學習方式相結合,小組合作出現困難時,教師採用干預的手段,也可給學生留下獨立思考的空間。

(三)教師作爲小組合作者,要處理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

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成爲合作學生的組織者促進者。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關心和鼓勵,建立積極的期望,培養小組成員之間的認同感,互相幫助的意識。對學優生要進行教育,不驕傲不自滿,表揚對同學的關心幫助,與其他學生形成協作的關係,具有集體的意識。

在課堂上主要以小組競賽的方式實施記分,具體方法是:當老師提出問題後,各小組舉手搶答。爲了更好地激勵學生,即便回答錯了也要加1分;回答正確的,加2分;有難度的問題,而且回答精彩,就加3分。個人獎勵和小組獎勵分別粘貼在獎勵陣地上。每節課中,小組長要組織本組組員。經過長期的實踐。這種發發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第8篇

新課程強調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往單一的、被動的接受式的學習,倡導構建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特徵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嘗試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啓發學生養成與同學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陳述自己意見的習慣。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起學生學習積極性,而且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我發現學習積極活躍,生生之間相互交流,爲學生自主發展拓展了空間,使每一位學生都有均等的參與交流展示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教學過程不僅成爲認識過程,而且成爲交往過程和發展過程。

但是,由於受學習習慣的侷限,以及組織實施策略還不盡到位,導致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着一些問題。

首先,從學生的參與來看,部分小組成員沒有積極參與到交往過程中,把自己作爲個體。

其次,從交流的結果來看,小組交流後進行班級交流,學生反饋的還不是小組學習的結果,往往展示的是個人的想法。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將採取一些改變措施。

1、教學中要儘量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引導學生從交往中體驗合作的快樂。

2、積極引導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往技能,比如,“說明白一些”,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說,引導小組成員互相評價。

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材的特點儘量創設交往機會,加強小組同學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交往情感和合作意識。

第9篇

合作學習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它要求學習小組成員共享目標和資源,共同參與任務,直接交流,相互依*。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小組成員共同完成某一設定目標,如討論、演唱、合奏、創作、遊戲等。它不僅可以使教學民主化,活躍課堂氣氛,爲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機會,而且也能增加學生的信息交流量,使傳統的信息傳播網絡化,擴展學生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隨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音樂學科也在積極努力做着這方面的嘗試,我們音樂教師也應對這一“課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反思。那麼“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我在音樂學科教學中嘗試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發現“熱鬧”的場面背後,只有41%的同學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具有積極效果,51%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收效甚微,只是流於形式,8%的同學小組合作學習則是在浪費時間,毫無功效。例如,在教學中有下面一個片斷:

在聽賞美妙的人聲《閒聊波爾卡》(七年級上冊)時,我讓學生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分析對作品的感受,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把作品表達出來,例如,畫畫、一首小詩、圖式等等。教室一下子熱鬧起來了。我身邊的一個小組在認真地研究着,討論着,由於意見不一,爭得面紅耳赤;離我視線較遠的地方的一組,四個女同學在認真地討論着,兩個男生在嬉鬧,還有一個女同學坐着悶聲不響;其他的小組表面看來很認真,但不知合作的結果如何。

十分鐘後,小組學習結束。各小組開始交流展示,但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組有形式但無內容,有的有內容但形式單一,由此可見,剛纔學生的合作學習是失敗的。那麼,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內容、合作態度、合作時間等。如何提高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形式爲內容服務。爲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使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設計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和作業。首先,必須有合作價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活動和作業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或是可以預見的成就。其次,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該注意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單*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衆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而且,創作活動不宜出效果,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麼意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悅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爲達到共同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生雖然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無法交流,不會合作,小組學習如同虛設。那是因爲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其主體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狀態制約,認識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漸發展提高的過程,學習行爲需要監護、引導和規範。比如前面提到的《閒聊波爾卡》中的小組合作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合作。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聆聽別人的發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指導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組織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給其他班學生欣賞《閒聊波爾卡》時,改變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在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樂曲的感受時,讓學生採用“任務分割,結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蔘與。有的可以從情緒上談,有的可以從速度、力度上談,有的可以從節奏、旋律上談,指派一名學生記錄大家的發言,然後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同作戰、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評價小組合作的能力。以此經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不是聰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別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進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遺憾:學生剛剛進入角色,學生的思維剛剛展開,所研究的問題剛剛有所深入,教師便偃旗息鼓,終止大家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的不充裕直接制約了其深入展開。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用得當,在教學中確實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決不是萬靈丹,一服馬上見效,它通常需要花長時間苦練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科知識之外,要設計良好的合作學習教案或教學活動,還需要有很好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整合成良好的教學專業知識。

第10篇

自然界有這樣一種現象: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衆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之爲“共生效應”。

看到這段文字,我不由地想到:現在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就是“共生”效應的一種表現形式嗎?現在越來越多的班主任在安排學生座次時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調配,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給每個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我一直都覺得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師要面對幾十個學生,在平時的管理上難免會出現漏洞、有檢查不到的地方,特別是在平時學生記作業、改錯題、背誦上,有很多同學鑽空子,完不成老師交給的任務,進行分組後,組長就充當“小老師”,能夠隨時監督組員學習,哪項任務不完成都能被查出來,這樣使不學習的學生沒有空子可鑽,作業也都能完成了。另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形式,學生的學習態度由“要我學”爲“我要學”。在平時上課時每個班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不主動學習或開小差、或玩東西,小組合作學習以後,上課時每一個環節都會有組長進行檢查組員監督,不會的問題小組內的同學就得給他講,大家都等着他,如果每次都這樣那個學生自然會覺得很沒有面子,這樣不學習的學生也會跟着學,而且進步很大,教師再加以鼓勵,學習積極性就高漲起來,成績自然也會有所提高。小組內的同學共同學習,互幫互助,一起體驗探究的樂趣、分享學習的快樂,久而久之就會產生自然界裏的那種“共生”效應。

第11篇

隨着素質教育、課程改革及創新教育的不斷深入發展,小組合作學習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運用到教學中。音樂學科也在積極努力做着這方面的嘗試,我們音樂教師也應對這一“課堂模式”做更深入的研究與反思。那麼“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如何?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呢?

我認爲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即合作內容、合作態度、合作時間等。如何提高和改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形式爲內容服務。爲了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積極主動,使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設計適合多人合作學習的活動和作業。首先,必須有合作價值,能引起學生的興趣;這些活動和作業或是引人入勝的場景,或是令人興奮的刺激,或是讓人困惑的問題,或是可以預見的成就。其次,我們在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時,應該注意內容含量不宜過小,如果單是個人力量就能解決的問題,就沒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內容難度要大衆化,過難容易冷場,或者導致只有少數人的真正參與而且,創作活動不宜出效果,過易會使學生無須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維價值的合作,沒有什麼意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集體的學習。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發現他人的優勢,學習他人,悅納他人,完善自己,學會與他人合作,形成一種情感同化的態度,爲達到共同目標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卻發現,有些小組的學生雖然面對面地坐在一起,卻各忙各的事,無法交流,不會合作,小組學習如同虛設。那是因爲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學生,其主體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狀態制約,認識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漸發展提高的過程,學習行爲需要監護、引導和規範。比如前面提到的《閒聊波爾卡》中的小組合作之所以失敗,主要原因是學生根本不知道怎樣合作。因此,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制定選擇小組活動規則,探索小組學習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觀點;明白聆聽別人的發言是尊重他人的表現;指導小組長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組織管理能力等。譬如,我在給其他班學生欣賞《閒聊波爾卡》時,改變以往的小組合作方式,在請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談談對樂曲的感受時,讓學生採用“任務分割,結果整合”的方式,做到人人蔘與。有的可以從情緒上談,有的可以從速度、力度上談,有的可以從節奏、旋律上談,指派一名學生記錄大家的發言,然後代表小組在全班進行交流。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協同作戰、共同成功。

另外,在每次交流結束時,教師在評價學習結果的同時,還要有意識地評價小組合作的能力。以此經常提示、強化,使學生學會交流,學會合作,使他們真正懂得,不是聰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別人的意見,與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進而不斷提高“小組合作”的質量。

現在,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着這樣一種遺憾:學生剛剛進入角色,學生的思維剛剛展開,所研究的問題剛剛有所深入,教師便偃旗息鼓,終止大家的討論,“小組合作學習”因時間的不充裕直接制約了其深入展開。

大量的研究資料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使用得當,在教學中確實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我們也應清醒地意識到,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決不是萬靈丹,一服馬上見效,它通常需要花長時間苦練才能成功。除了要有良好的學科知識之外,要設計良好的合作學習教案或教學活動,還需要有很好的認知心理學和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整合成良好的教學專業知識。

第12篇

說起合作學習剛開始我總是認爲一年級的孩子還太小,自己還管不了自己,什麼都不懂,根本不會合作。其實,專家研究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因爲,在幼兒階段,兒童對合作選擇的認知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其中超過一半的幼兒知道在面對問題時可以通過與同伴合作解決,這說明孩子已經有了合作本領。學習和遊戲是相通的,在擔任了學校小班化教學的任務後,我明確了任務,我也要教會孩子在學習中的合作,幫助孩子養成合作學習的習慣。回顧在一年級語文教學中的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不成熟的做法:

1.找生字詞:同桌對照一下找的一樣嗎?如果不一樣一起讀讀生字所在的句子,商量一下該怎樣組詞正確。這是最簡單的合作,孩子們都願意去做,且都有能力做,可以說是簡單的合作熱身。

2.學生字詞:教師出示生字詞以後,同桌你讀一個,我讀一個,如有不對的地方給對方糾正後再讓對方讀一讀,讀完後同桌交換讀。這個過程即是認識的過程又是檢查監督的過程,這是要求稍高一些的合作學習。

3.去掉熟字讀生字:請同桌兩個人互相說說這些字是怎麼記住的,然後互相讀給對方聽;或小組內說說科學記字的方法。

1、同桌一起空寫田字格里的字(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寫字經驗,如果寫的一樣就說明正確,如果不一樣討論一下錯在哪裏?)

2、同桌把生字卡片上自己認識的詞語讀給對方聽,即鞏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詞,又互相補充了對方認識。

3、小組互相監督平時的讀寫姿勢、紀律情況、發言情況等,週五班會上學習習慣互評打分。

1.同桌對照一下自然段序號標註的一樣嗎?不一樣的找一找問題在哪兒?

2.同桌每人讀一個自然段,不正確的地方馬上給對方糾正,然後再讀這個地方。

3.小組內每人讀一個自然段,不正確的`地方糾正後再讀。

4.小組內分較色朗讀,小組長分好工。(爲今後真正的小組合作打基礎,樹立小組長威信)

爲了讓學生儘快學會合作學習,我把競爭也引入課堂,讓學生在合作與競爭中快速記住漢字,在合作與競爭中正確閱讀課文,在生生的互相幫助和提醒中不斷進步,這樣的上課效果甚佳,我發現所有學生合作學習的這一刻精力是高度集中的,思維得到最大發揮,記憶也特別牢固。

贊科夫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會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思維火花競相綻放,創造潛能得以發掘,個性品質得到培養,真正達到教師授之以漁、學生收之以魚的成效。

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怎樣才能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呢?我的真正感受是:我要堅持下去,儘快讓合作成爲孩子們的學習習慣。低年級的學生不是不應該合作學習,而是合作學習的習慣應該從低年級抓起。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爲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會有很多問題都有待我們更進一步的去研究、去改進,使小組合作學習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作爲一名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我願與同仁們一起用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與新課改一起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