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其他文案>

高中語文必背文章多篇

其他文案 閱讀(2.07W)

高中語文必背文章多篇



高中語文必背文章多篇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高中語文必背文章。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喜歡閱讀

屈原列傳

漢·司馬遷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勸學

戰國·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 取之於藍, 而青於藍;冰, 水爲之, 而寒於水。木直中繩, 輮以爲輪, 其曲中規。雖有槁暴, 不復挺者, 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長也, 而見者遠;順風而呼, 聲非加疾也, 而聞者彰。假輿馬者,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 而絕江河。君子性非異也, 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 名曰蒙鳩, 以羽爲巢, 而編之以發, 系之葦苕, 風至苕折, 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 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 名曰射干, 莖長四寸, 生於高山之上, 而臨百仞之淵, 木莖非能長也, 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爲芷, 其漸之滫, 君子不近, 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 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 遊必就士, 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積土成山, 風雨興焉;積水成淵, 蛟龍生焉;積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 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 不能十步;駑馬十駕, 功在不捨。鍥而舍之, 朽木不折;鍥而不捨, 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 上食埃土, 下飲黃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用心躁也。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 其爲惑也, 終不解矣。生乎吾前,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也。

嗟乎!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古之聖人, 其出人也遠矣, 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 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 愚人之所以爲愚, 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 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 則恥師焉, 惑矣。彼童子之師,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師焉, 或不焉, 國小而大遺, 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云者, 則羣聚而笑之。問之, 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 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 官盛則近諛。” 嗚呼!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君子不齒,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 萇弘、 師襄、 老聃。郯子之徒, 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 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後, 術業有專攻, 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不拘於時, 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 作《師說》以貽之。

論語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譬如爲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小子何莫學乎《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己。”

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徵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豈其取之易守之難乎?昔取之而有餘,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竭誠則吳、越爲一體,傲物則骨肉爲行路。雖董之以嚴刑,震之以威怒,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遊,則思三驅以爲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懼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以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宏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君臣無事,可以盡豫遊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爲之大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