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沁水縣10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排行榜 閱讀(2.5W)

10、沁水縣文史博物館

沁水縣10個最著名的旅遊景點

沁水縣文史博物館始建於1963年。文化革命期間併入沁水縣文化館,大部分文物遭到損壞,部分珍貴文物和資料當作廢銅鐵、舊紙賣給廢品收購站。1980年重新恢復,改稱沁水縣文史博物館。1983年縣人民政府呈報省文物局撥款收回縣城內明清古建築一處,維修後作爲博物館館址。沁水縣文史博物館爲縣級博物館,在縣政府領導下進行全縣文物保護工作。

9、趙樹理故居陳列館

趙樹理故居陳列館,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加豐鎮尉遲村。展出內容有趙樹理生前書籍、柳制箱、皮箱和生活用品等珍貴遺物。趙樹理故居陳列館爲清代建築,典型的北方農村四合院,坐北朝南,大門位於東南角。現存堂屋3間,東西耳房各2間,東、西屋各3間,西南小房2間。現南屋已塌毀,僅留基址,所有建築均爲磚木結構二層樓房,堂屋、西房爲出檐樓道,樓梯置院內。故居內陳列了趙樹理生前許多生活和工作時的珍貴實物,以及大量圖片和手稿,有一些是首次對外展出。

8、郭壁村古建築羣

郭壁村古建築羣是2006年6月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沁水縣東沁水西岸郭壁村。在明代,村主街即長達五里,有“金郭壁”之譽。坐西向東,背山臨河,呈帶狀。村東沿河石砌護坡,村西山上築有夯土城捕。村內分坊區,以“坊”、“裏”命名,如“寧遠坊”、“三槐裏”等。村內現存多座內門樓、過街樓。過街樓下行人,樓上則作寺閣、戲臺。山坡上有一座內門樓設“丁”字形門洞,十分奇特。村內有一座紀念清官崔鈺的“崔府君廟”,廟中有建於明天啓七年(1627年)的樂樓。

7、沁水湘峪三都古城

湘峪古城位於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大約50公里左右鄭村鄉的湘峪村,是明代萬曆年間戶部尚書孫居相、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孫鼎相兄弟的故里。因孫鼎相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又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其故居便稱“三都堂”,湘峪古城又爲其親自主持修建,所以湘峪習慣上又被人們稱作“三都古城”。湘峪,原名相谷,因爲村周山環水繞,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湘峪“三都古城”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150米,佔地面積約32500平方米。它四面環山,風景優美。遠望去,屋依着城,城偎着山,粗獷雄偉,享有“中國北方鄉村第一明代古城堡”的美譽。

6、山西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

山西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於2016年底全票通過國家林業局專家評審,2017年1月20日國家林業局下發林場許準[2017]11號行政許可決定,准予設立並定名爲“山西太行洪谷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7.87%。生物資源種類繁多,據統計,園內共有植物1270種,隸屬於133科523屬,有國家Ⅰ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國家II級保護植物連香樹、野大豆。

5、沁水柳氏民居景區

柳氏民居,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境內,爲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後祖籍沁水的陝西華昌府通判柳遇春的故居。創建於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風板上尚存有楷書題跡:“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從現存民居建築形制、風格上看,清代屢有修葺、增建。前後院東西兩側各建有廂房,硬山式屋頂,院門位於東南角,單開板門一道。院內兩座石牌坊,青石築成,二柱單樓懸山式。迎風板兩塊。有明嘉靖二十九年修建題記。2006年05月25日,柳氏民居作爲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4、張峯水庫

張峯水庫位於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張峯村,是黃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最大壩高72.2m,壩頂長 627m,最大泄洪流量 1159立方米/秒,控制流域面積4990平方公里,庫容3.94億立方米,建設任務以城市生活和工業供水、農村人畜飲水爲主,兼顧防洪、發電等綜合利用。工程總投資17.48億。2005年被列爲國家重點建設項目。

3、竇莊古建築羣

竇莊古建築羣是2006年6月國務院公佈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山西省沁水縣東南竇莊村沁水河畔,爲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大理寺正卿張五典及其子孫所建。明崇禎初年,陝西農民軍王自用部屢次進攻山西,張五典正是在此時構築了竇莊村城寨。竇莊的地形與郭壁相似,背山面河,位於河西。張五典之子張銓爲明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進士,天啓元年(1621年)赴任監軍遼東,後金兵圍遼陽,張銓苦戰被俘後壯烈殉國,竇莊及周圍現存其衣冠冢。

2、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東南方向50公里的鄭村鎮湘峪村。湘峪,原名相谷,因爲村被山水包圍,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氵”和“山”,是謂湘峪。湘峪城爲蜂窩式城堡,全爲磚石土木結構建造。東西長280米,南北寬100至150米,佔地面積約32500平方米。該城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建於明天啓三年(1623年),竣工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由於孫鼎相在孫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擔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爲名,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稱爲“三都古城”。

1、沁水歷山景區

歷山,是中條山脈的一段,位於山西南部地區翼城、垣曲、陽城、沁水4縣的交界處,總面積爲100平方公里,最高峯舜王坪,海拔2358米。相傳舜王當年耕治此山時,曾編制了黃河流域的物候歷――《七十二候》,故後人稱此山爲歷山。境內峯巒疊翠,高距雲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華北地區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這裏,自然風光、原始森林和古人類文化融爲一體,集旅遊、探險、狩獵、考古、寫生、度假爲一身的綜合性風景區;是一個大氣、土壤、水源、環境質量品位極高的、無污染的自然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