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排行榜>

河北15位最出名的歷史人物

排行榜 閱讀(1.03W)

15、公孫龍

公孫龍(約前320年―約前250年),字子秉,華夏族,名家人物,趙國人。是名家離堅白派的代表人物。公孫龍能言善辯,曾經做過平原君的門客,其主要著作爲《公孫龍子》,西漢時共有14篇,唐代時分爲三卷,北宋時遺失了8篇,至今只殘留6篇,共一卷。其中最重要的兩篇是《白馬論》和《堅白論》,提出了“白馬非馬”和“離堅白”等論點。

14、郭守敬

郭守敬,字若思。邢州襄都區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郭守敬在天文、曆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起,奉命修訂新曆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爲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爲修訂曆法,郭守敬還改制、發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

13、李春

李春,隋代造橋匠師。現今河北邢臺臨城人士。隋開皇十五年至大業初(595~605)建造趙州橋(安濟橋)。唐中書令張嘉貞著《安濟橋銘》中記有:“趙州蛟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跡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爲。”但趙州橋存世1400多年,堪稱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蹟之一。李春成爲中國、乃至世界建築史上第一位橋樑專家。歷史悠久、結構奇特、造型美觀、居世榜首的趙州橋,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

12、酈道元

酈道元(公元472年―527年),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平東將軍酈範之子,南北朝時期北魏官員、地理學家。酈道元撰《水經注》四十卷。且其文筆雋永,描寫生動,既是一部內容豐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優美的山水散文彙集。可稱爲中國遊記文學的開創者,對後世遊記散文的發展影響頗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傳。

11、趙佗

趙佗(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即南越武帝,恆山郡真定縣(今河北正定縣)人,秦朝南海龍川令,南越國創建者。趙佗原爲秦朝將領,與任囂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亂時,趙佗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南越王趙佗去世,享年約一百餘歲,葬於番禺(今廣州)。

10、廉頗

廉頗(生卒年不詳),嬴姓,廉氏,名頗,一說字洪野,中山苦陘(今河北定州市邢邑鎮)人,戰國末期趙國名將。廉頗與白起、王翦、李牧並稱“戰國四大名將”;唐德宗時,名列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贈臨城伯,位列武廟七十二將之一;趙悼襄王即位後,廉頗鬱郁不得志,先後出奔魏國大梁,老死於楚地,入葬於壽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壽縣八公山鄉郝圩村)。

9、樂毅

樂毅,生卒年不詳,子姓,樂氏,名毅,字永霸,中山靈壽人,戰國後期傑出的軍事家,魏將樂羊後裔,拜燕上將軍,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樂毅後因受燕惠王猜忌,投奔趙國,被封於觀津,號爲望諸君。公元前284年,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報了強齊伐燕之仇。

8、紀曉嵐

紀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別字春帆,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隸獻縣(今河北省獻縣)人,清朝政治家、文學家。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羣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著有《紀文達公遺集》。嘉慶十年(1805年)病逝,時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學可爲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7、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隋唐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爲“一代名相”。魏徵主要著作有:《羣書治要》總編、《隋書》序論,《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等,其言論多見《貞觀政要》,其中最著名並流傳下來的諫文表---《諫太宗十思疏》。

6、李牧

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5、董仲舒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廣川(河北省景縣西南部,景縣、故城、棗強三縣交界處)人,西漢哲學家。漢景帝時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他提出了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論。其後,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劉非國相10年;元朔四年(前125),任膠西王劉端國相,4年後辭職回家,著書寫作。這以後,朝廷每有大事商議,皇帝即會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問他的建議,表明董仲舒仍受漢武帝尊重。董仲舒一生歷經三朝,度過了西漢王朝的極盛時期,公元前104年病故,享年約75歲。

4、趙雲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雲於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後世贊爲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爲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3、張飛

張飛(?-221年),字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爲“萬人敵”。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於長阪坡敗退時,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曹軍無人敢逼近,劉備因此得以免難。劉備入蜀後,張飛與諸葛亮、趙雲進軍西川,分定郡縣。在抵達江州時義釋了劉璋手下的巴郡太守嚴顏。建安二十年(215年),張飛在宕渠擊敗魏國名將張嗔。

2、漢昭烈帝:劉備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爲先主。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章武三年(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後世有衆多文藝作品以其爲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爲紀念。

1、秦始皇:嬴政

河北15位最出名的歷史人物

秦始皇(前259年農曆十二月九年級―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認爲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邢臺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