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論教育的讀後感通用5篇

教師文案 閱讀(2.61W)

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大家對名著人物的認識,在閱讀了一篇優質的文章之後,要學會將相關的讀後感寫好,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論教育的讀後感通用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論教育的讀後感通用5篇

論教育的讀後感篇1

經過半學期的認真閱讀,讀完了李鎮西撰寫的《愛心與教育》,其間我數次流下了眼淚.我不是一位多愁善感的學人,我爲一位教師的愛心.童心.悲心.真心.信心自然的流下了眼淚.

?愛心與教育》是本成功的實例教育學;此書既有精要的教育闡述,又有典型的教例剖析.作者對逆境學生的關懷,對後進學生的轉化,對優秀學生的培養,對心理教育的嘗試,對有效德育的探索,有普遍的啓發性,值得每一位教師一讀.這是一本智慧與情感整合的教育學.作者做到了,言爲人楷,行爲示範,將心比心,以心換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真正做到:全面提高人的素質是教育的出發點,也是教育的根本宗旨。這本書言之有人,教之有人,講真話,有感情,充滿愛心。我讀了深有感觸:作爲一名幼兒教師,愛幼兒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愛幼兒既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同時,也是師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開啓幼兒心智的鑰匙。

幼兒教師從事的工作是非常繁瑣的。面對的是一個個天真無邪的孩子,我們應該從身邊發生的小事,細節做起。老子說過: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是啊,小事成就大使,精細形成習慣,細節也成就美好。抓細節與抓大事,抓重點,抓關鍵其實並不矛盾,因爲任何整體都是由具體的小事構成的。任何成功又無一不是建立在細節之上的。只有我們注意完成細節,才能推動工作不斷前進。而那些不期而至的偉大成績也都是細節的魅力,是水到渠成後的驚喜。

細節體現素質,人的素質源於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點滴的積累。沒有辦法具體的量化,可卻往往通過細節表現出來。因此,細節從深層次上滲透反映了一個人的修養,品德和道德意識。

做爲從事幼兒園工作的我,只有以認真的態度做好本職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責任心對待每個細節,把小事做好了,纔會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最大的價值。從幼兒的一日活動開始,清晨,孩子來到幼兒園時,我會熱情的去迎接,從家長懷裏接過孩子:“你今天真漂亮,你真能幹,自己走來了,今天早上吃了什麼”讓孩子一進幼兒園就有一份好的心情,讓孩子明白,老師是多麼的愛他們。晨間鍛鍊時,我喜歡與孩子一起玩,一起瘋,並隨時關注孩子的活動情況,如果熱了,及時提醒他脫下衣服,並用乾毛巾擦去孩子背上的汗水。活動結束時,我會督促孩子趕快穿上衣服,彆着涼了。午餐時,我忙碌的穿梭在孩子的中間,隨時關注他們的進餐情況,並告訴他們盤中餐的營養,看到他們吃的津津有味時,我覺得從沒有什麼比這更開心了,因爲我想讓孩子知道,老師是多麼的愛他們。午睡時,我總是不厭其煩的爲他們穿脫衣服,幫那個孩子掖掖被角,並讓故事伴隨孩子進入甜蜜的夢鄉。孩子熟睡了,還不時的來回巡視,幫蹬被子的孩子及時的蓋好,以免受涼。遊戲時,我常常與孩子玩做一團,盡情享受童年的歡樂。當孩子不小心踩着別人時,我就引導孩子向別人說:“對不起”以表歉意。借東西時,我要求孩子對同伴說:請你把東西借給我好麼?歸還時,督促孩子說:謝謝!離園時,我提醒孩子跟老師同伴說:再見!

無數件小事,一個個平凡的細節,這就是我一天的工作:如涓涓溪流,滋潤了我,也滋潤了孩子。我讓孩子明白了:愛人者才能被人愛,共有愛成爲我們的追求,成爲我們的一種習慣時,我們的生命之花纔會更加馥郁芬芳。

作爲教師,這爲人師表的神聖職業,走在這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我的一言一行也都在影響着孩子的.成長。面對一個個純真無邪的心靈,我們必須從每一個細節小事中關心尊重孩子,因爲“事無鉅細,皆教育”。記得心理學家蓋傑和伯會納說過這樣一句話:表揚是最廉價的,最容易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視的。我想,對於那些某方面能力不足的孩子,我們不僅僅要充分理解他們,寬容的對待他們,更要耐心的幫助,呵護,不斷鼓勵,表揚激勵他們,使他們感到自身的價值所在,相信自己能行的,讓他們從獲得成功的體驗中認識自己的長處,從而將自己的最大潛力發掘出來。我想,這就是愛的美麗吧!這就是這本《愛心與教育》的精髓吧!

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的時候,我感到一股暖流在身體內流淌。我願用自己的真心與愛心,讓孩子們的臉上永遠充滿笑容,讓他們的明天更加美好。

論教育的讀後感篇2

?跳出教育看教育》,作者王曉春,由《冬吳相對論》引發的別樣思考,一本適合教師、家長、學生閱讀的書。

教育是最不科學的科學,最不專業的專業,什麼人似乎都可以對教育品頭論足甚至指手畫腳。教育專家是含金量最低的專家,什麼人都可以成爲教育專家,甚至都不需要搖身一變的手續。教育科研方面,也是學術垃圾的“高產田”,而教育學這門課則是大學裏最枯燥無味、最被人輕視的課程,如果你以後真的去當老師,就會發現上學的教與學幾乎毫無用處,要想學會當班主任,學會教課,還得另想辦法。作爲教育者,我說出大實話,心情不可能是愉快的、平靜的。

作者說,教育學要“脫貧”,必須“走出教與學,走向人類思想的海洋,走向生活”。中國小教師,生活很單純,工作環境很封閉,每天從家門到校門,接觸的又是比自己更幼稚的孩子,多數人看的書也是教材教參,絕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逼別人學習”,而不是自己學習上了。換一句話說,我們這些專門致力於學習的人,自己卻不愛學習,知識結構片面而單薄。

作爲教師,我們應該是教育者,更應該是學習者。在這個時代迅速發展,知識不斷更新換代的社會,如果教師不思進取,吃老本,那麼怎麼會有會源源不斷的最新知識或者信息提供給學生呢?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希望孩子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自己卻不學習,那麼怎麼會影響孩子呢?終身學習的理念,教師們還是應該踐行下去。

敬畏“隱性知識”。人類的知識可以分爲2種: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可以清晰表達和有效轉移的,比如能用文字、圖表、公式等方法表述的知識;隱性知識:無法清晰表達和有效轉移的知識,是我們在行動中擁有的知識。

教師們常常習慣於和顯性知識打交道,傳道受業解惑,整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知識,從而忽視隱性知識的存在。比如培養學生閱讀的好喜歡,閱讀的好處不會通過一些數據而彰顯出來,但是日積月累,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隨着閱讀的量變引發質變,這就是一種隱性知識的存在。學習能力也不失爲一種隱性知識。很多孩子各科學習都很吃力,總體看來是學生學習能力低下,如果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是不是能夠更有效的幫助他們的學習呢。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長遠的看來,提高學習能力比傳授知識能有價值。

別讓學生“失業”。“所謂的經濟繁榮,就是讓所有的人都有事情做。”那麼課堂上的繁榮就是讓所有的學生都有事情做,無論是那個層面的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事情做,那麼他們就不會惹是生非,攪得課堂上不得安寧。一個好的班級,應該是“人人都有事做”,都奔着自己的目標在努力,沒人“失業”。這樣的班級自然亂七八糟的事情就少多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經驗裏就有“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可是什麼學生會“失業”呢?學生的主業是學習,如果他學不會,或者不想學,沒有學習興趣,沒有學習信心,看不到學習的光明前景,他就會厭學,厭學嚴重一點就索性不學了,這些失業者在課堂上,不搗亂,精力也沒處可發泄,對他們來說也是爲難。教師可以採取一些措施讓人人有事做。

比如:1.把課堂上成活動式,甚至遊戲是,讓每個人都能採育進來;2.分層教學。給失業者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學習任務,是他們不至於處處顯得無能;3.對學習油鹽不進的失業者,可以安排一些爲同學服務的活幹,讓他們發揮自己的價值爲集體做貢獻。我們教師應該環顧一下班級四周,看班上有多少個失業者,然後制定出相應的對策。不要被問題生牽着鼻子走,把自己搞得焦頭爛額。

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是靈魂的藝術。每個人對教育有着自己的信念和認知,從而指導着自己的教育實踐。想把學生培養什麼樣的人?想讓自己做什麼樣的教育者?一切皆在思考中。

論教育的讀後感篇3

李鎮西的大名,如雷貫耳。他的著作《愛心與教育》很早就聽說過,有幸拜讀,讓我明白了“愛是教育的主題,愛是教育的源泉。”

我以前只明白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需要“愛”,卻不明白怎樣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向以來,我認爲“嚴”纔是真正的愛,因爲有句俗話說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把玩一下鉛筆……我都認爲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爲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爲自我的“高明”而“喝彩”。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爲我缺少一份童心。

一向以來,我一貫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學生,以成人的眼光來看待學生,期望他們變成我想象中的學生——“小大人”,個個成爲懂事、聽話、尊敬教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孩子們成了我製造的模具中的工具。孩子們需要的是什麼,我瞭解嗎?不,我並不明白。而李老師呢,他能夠在教育學生時“向學生學習”,他能夠大聲疾呼並真誠的實踐着“請尊重學生的選舉權”,他努力追求着“成爲學生最知心的朋友”“回答學生最關心的問題”,他勇於在學生面前承認自我的錯誤,他也諄諄教誨着年輕教師要“樂於請教”“勇於思考”“廣於閱讀”“善於積累”。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

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過程便決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當充滿人情味;教育的每一個環節都應當充滿着對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應當體現出民主與平等的現代意識。雖然就學科知識、專業本事、認識水平來說,教師遠在學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師生之間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可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並且也是在求明白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讀着李教師的文字,感悟着他的心靈,回憶着自我的教學行爲,我陷入了沉思:好玩是學生的天性,僅有在玩中學、樂中學,才能真正激發他們學習的進取性。我們爲什麼不讓孩子學海無涯“樂”作舟呢?爲什麼一向讓他們徜徉在“苦海”之中呢我們有什麼理由剝奪他們的天性呢?

作爲教師,在應對學生時要堅持一顆童心,以自我的童心喚起學生的童心,以自我的愛心喚起學生的愛心。僅有這樣我們才能夠走進學生的心靈,才能夠表達我們對他們的愛。也僅有這樣我們纔有資格談我們的教育

論教育的讀後感篇4

面對書櫃中的衆多教育讀物,我選擇了《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本書。想要做好教育工作,就要對教育有着正確的認識,探尋教育的真諦,其次,是教師本身的專業發展與自我完善,作爲教師,不能固守着一灘死水,這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兩點。同時吸引我的,還有這本書的教育事例和敘述口吻,是口語化下的一幕幕活潑生動有趣的場景,活靈活現,源於實際生活,卻從中折射出不一樣的深刻體會。

這本書的作者是全國著名教育專家馮恩洪,他致力於中國基礎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對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張人的社會化和人的個性化和諧發展,主張優質教育資源社會效益最大化,在實踐中探索了建平模式。

在《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這本書中,馮恩洪先生強調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關鍵是要研究學生,使我們的老師從心中有書走到胸中有書,目中有人的境界。這就要求我們老師首先要探尋教育的真諦,重新認識教育的目的。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差異,以及尊重學生的情感,釋放學生的潛能。

其次是積極建設教育環境,改善課堂效率。課堂是將自然人打造成社會人的主要手段,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以講授爲主,講述教學有好處,他的知識有系統性,它的邏輯性組織的很嚴密,但是講授教教學有它的缺點。書中有一個令人深刻的例子,就是首都師範大學文哲教授帶着他的學生在北京做的一份十萬國中生的取樣調查,其中一道題目是“國中語文老師不講,你自己能看懂多少?”最後取出的平均值是:國中語文老師不講學生能看懂95%。通過這個實際例子,很明顯的是想告訴大家,國中語文需要老師講的僅僅只有5%。所以在今後的教育過程當中,要注重由講授走進合作。這也很好的解釋了在豐華學校,課堂上爲什麼老師們講的少,學生們做的多了,國中的學生們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只要老師善於引導,學生們就可以通過自己或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並且得到深刻理解。

再者,德育也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德育更是積極人生的需要,預適合的方法可以給我們帶來幸福人生。面對孩子們的德育工作,要尋求適合他們的纔是最好的,重視談話的可接受性,同時也要意識到方法比結論更重要。這讓我想到,在豐華學校總會給學生們佈置德育作業,要求幫父母做一件事,是通過一次次的實踐,從中讓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從而孝順父母,體諒父母。

想要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師不僅僅是要對教育有着正確的認識,對課程的研究和對學生的研究,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學會享受講臺,實現教師專業發展,不斷自我完善。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更需要責任。

第一,要熱愛講臺,享受講臺。每一個老師都想上出自己最滿意的好課,上出這樣的課,其首要條件是熱愛講臺,享受講臺,關鍵是端正我們的位置。如何熱愛講臺,享受講臺,那就要珍惜講臺。珍惜講臺就要做最好的自我,不斷的發展自我,改變自我,才能爲學生呈現不一樣的精彩課堂。第二,要學會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大方向考慮,老師三尺講臺上的事情頻繁,具體,瑣碎,但是具體頻繁瑣碎的日常事務卻關係着國家的強弱興衰。往下再看,站在三尺講臺,面對的是幾十個家庭的希望,是幾十個孩子的未來。作爲老師,要對自己的學生學習和生活而負責。第三,要學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說到底就是知識的補充,經驗的積累。知識的補充需要讀書,經驗的積累需要反思。教師應該養成讀書習慣,享受讀書樂趣,在每一節課後,能夠積累經驗,學會反思,同時,不忘合作教學,實現共贏。

這本書給了我很多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和經驗分享,雖說是有了基本的理解認識和經驗累積,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着諸多不足。要使這些經驗積累能靈活運用到自己的教學方法中,我還需要不斷潛心研究和學習。最後,借用馮恩洪先生的話來和大家共勉:做最好的自己,讓生命因三尺講臺而精彩!

論教育的讀後感篇5

斷斷續續讀完李鎮西《愛心與教育》。雖然不如書中所說的某些讀者“流着眼淚讀完這本書的”,也絕不會在電話中“泣不成聲”地向他“訴說自己的感想”,甚至對這本由我們副校長“極力推薦”的名著還有小小失望,不過充塞在這本書每一個角落的“愛心”,確實讓我感動。

貫穿全書的,是一個“愛”字:“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我們對學生充滿真摯的情感,無疑會使學生親近我們並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但僅此於此是遠遠不夠的。愛的教育,最終目的應該是使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再把這種愛自覺地傳播給周圍的人,進而愛我們的社會,愛我們的民族,愛我們的國家”;“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他愛得真實,愛得徹底,愛得偉大。只有愛,才能激起學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才能爲國家、社會創造更多溫暖與和諧。以前我認爲,有兩類人是不能辦教育的,一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一是商人。急功近利者勢必追求短期效果,無視教育規律;商人重利輕義,把教育作爲賺錢工具。現在我覺得,有兩類人是不適於呆在教育戰線的,一是把教育當成飯碗的人,一是不具備愛心的人。如果每個人都能象李鎮西那樣愛學生,或者學到他一半,那我們的教育或許會發達得多。

我也很愛學生,尤其愛那些眼睛清純透亮的學生,那些心地善良、積極向上、有獨立思考能力、善於溝通合作的學生。可我對學生的愛還沒有達到他那樣的境界,還沒有達到向學生“還債”的程度。李鎮西在書中,反覆強調他的學生請他吃什麼東西,或在畢業多年後給他寫信、寄賀卡、打電話,等等等等。所有這些對一個老師來說,都是極大的安慰,也是教師價值的體現,更是教師非常在乎的東西。由此我想到一個問題:“愛,真的不求回報嗎?”很多人,包括父母、老師、戀人們在發表愛的宣言時,都會強調:“我愛你,我不期望從你那得到什麼!”事實上,當子女忤逆,當學生忘本,當情人反目時,凡正常人都會有悔不當初的感覺,對對方都有許多怨恨,對人生也會生出許多悲觀、痛楚的幽怨。因此成功的愛的教育,不僅是老師愛學生,更應是“學生在感受到老師無私的愛後”,養成一種愛的素養,將“小愛”發展成“大愛”,將“獨愛”發展成“衆愛”,在這些愛中,當然也包括“愛的回報”!

李鎮西在對頑童的轉化與優秀學生的培養與提高上有他獨到的一套。很多班主任在寫班主任計劃或總結時,都會提到“抓兩頭,促中間”,都是大而空,沒有多少可資借鑑之處。我以前也會這樣寫,可在具體的做法上與李鎮西相比卻有天壤之別。他的寫“家校聯繫本”、填“報喜單”、遊玩、集體評議、每日九問、寫“靈魂的搏鬥”、安排當班幹部、對手競賽、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等做法都很值得我學習。在我的教育理念中,很關注學生自尊,特別害怕傷害到學生“弱小”的心靈。我也曾經想過要採用集體評議的方法去促進某些學生,可又擔心負面影響更大。剛開學的時候,我看到某些班級大張旗鼓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評比,並在教室前面大肆張貼,很反感這種做法。一段時間後,一想到期末要對學生進行德育綜合評比,我又擔心沒有操作依據,便學着其他班的做法在我班上嘗試了一段時間。實際上這種“加分”、“扣分”辦法並沒有多大實效,我也不太重視這些評分,實際上學生的道德品質是不可量化的,學生犯錯誤也是可以諒解的,要不要學校幹什麼,要老師幹什麼?由此看來,我還沒有“開創”出自己的一套,缺少自己的理念“操守”。

上次在南海培訓時,黃甫全教授就對行動研究和敘事研究做了淋漓盡致的批判。他認爲:教育敘事研究中的故事,其真實性和客觀性無法檢驗和保證。由於“隱私”的存在,會導致“掩飾說謊”現象;爲了杜撰“美麗故事”,有的“研究者”會“僞造數據”,並對“事件加工”,造成“數據失真”。教育敘事“缺乏普遍的解釋力和推廣性”,“個體行爲,難以羣體化”。讀李鎮西的教育案例,正有同樣的感覺。由於地區、年齡差異、個性心理的不同,使李鎮西里講到的很多東西尤其是在“優生”的提高上似乎很難操作。這是個“浮躁”的社會,人們看到的永遠是那些成功者的“經驗”。比如周弘,在培養失聰的女兒周婷婷成材上,確實非常成功。可他進而要把他的教女經驗上升爲“賞識教育”,未免有點牽強。不知是“賞識教育”推廣者們過分的宣傳還是家長們的過分狂熱,“賞識教育”每到一地就在一地掀起一股熱潮。教育是個複雜的東西,並不僅僅是靠“豎大拇指”就可以成功的。如果“豎大拇指”就可以了的話,周弘也不用打婷婷耳光了。我們社會已經夠浮躁的了,我們的孩子已經夠脆弱的了,我們並不需要“賞識教育”來加重社會的浮躁,我們更不需要“賞識教育”來弱化甚至消除孩子的受挫能力——當然,教育絕少不了賞識。在一片讚美聲中長大的孩子,參加工作後,該怎麼面對社會的陰暗?該怎樣應對人生的打擊和各種苦難?

不過很明顯,在教育這條路上,我還需要更多的磨練,更多的學習,更多的理性思維,更多的積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