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垂線第二課時教案4篇

教師文案 閱讀(2.98W)

職場人在編寫一篇教案的時候,絕對要強調字句精準,伴隨經濟的變遷,上班族使用的機會越來越普遍了。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垂線第二課時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垂線第二課時教案4篇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垂線第二課時教案1

教學內容:垂線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垂線,會判斷兩條直線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會用三角板畫垂線。

2.使學生知道垂線的性質,理解測定點到直線的距離的方法。

教學重點:判斷兩條直線相交是不是互相垂直

教學難點:理解點到直線的距離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得出概念:

1.請任意畫兩條直線(有兩種情況)

1.相交 不相交,但經過延長也是相交的

2.不相交,且經過延長也不相交

2.今天我們研究直線相交的情況。

3.請畫兩條直線使相交,想一想二條直線相交分幾種情況。

A

B

(1) (2)

4.圖2中四個角相等嗎?

圖1中角1是直角,是90度,那麼其它三隻角會是什麼角呢?

5.小結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試一試:

說一說圖1中--是--的垂線。(體現相互性)

6、舉例說明 生活中有這樣的情況嗎?

(二)應用實踐:

1.判斷下列哪組是相互垂直。

(體現不同的方位)

2.從直線外一點畫一條直線的垂線

(1)哪一條線是垂線?

(2)哪一條線段最長?

(3)哪一條線段最短?

(4)從中你得到了什麼啓發?

結論1:從直線外一點到直線的距離,與這條直線垂直的線段最短。

結論2: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做這點到直線的距離。

3.畫下列直線的垂線:P61 1

4.過一點畫下列直線的垂線:P61 2

5.韓家簍要修一條公路,請你幫助設計一條最近的連接公路的路:P 61 3

6、P61 4 5

(三)總結提高:

1.垂直、垂線、垂足的定義,區別。

2.會畫垂線。

(四)作業:

作業本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垂線第二課時教案2

一、課標分析

垂直與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兩種特殊的位置關係,在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價值。本節課通過引導想象、觀察、操作等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和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本質特徵。運用激趣導入法、合作探究教學法和體驗教學法組織教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節課首先安排學生了解兩條直線一般相交,再演變成兩直線的特殊相交--垂直,垂直會爲後面的平行線的定義和性質、三角形、四邊形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時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現象,初步認識垂線和點到直線的距離。並且通過一系列的數學活動使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有利於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學生分析

新課程理念強調,數學學習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之上。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直線、角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生對學習幾何圖形的內容比較感興趣,但也覺得比較陌生,受圖形空間觀念和動手技能的影響,有部分學生學起來還感到吃力,動手操作靈活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平面上兩條直線相交確定一個點;瞭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係,認識垂線和點到直線的距離。

過程與方法:在觀察、測量、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經歷認識垂線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感受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繫。

2.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在觀察、測量、畫圖等數學活動中,經歷認識垂線的過程。

教學難點:認識垂線和點到直線的距離。

五、教學策略

1、教師指出要點,學生分組合作,共同探索。

2、知識對比,合理引導等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教師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讓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動口參與數學活動,使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3、通過學生觀察→驗證→討論→總結→概括→應用等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斷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直角是多少度?以及銳角、鈍角是什麼樣的?

(一)嘗試研究:通過學生分類把上面的圖分兩組,一組相交不成直角,一組相交成直角。並說一說理由。

讓學生親自動手畫一畫、量一量,自己探求兩條直線相交,有四個角,有時候是鈍角和銳角,有時候四個角都是直角。讓學生親身體會兩條直線相交或垂直的基本特徵,豐富學生對相交和垂直的感性經驗。

(二)嘗試研究:

<三>、小組合作探究1、小組彙報,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2、課件演示距離的概念。

1、指出下面圖中互相垂直的線。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垂線第二課時教案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9頁例6,第90頁例7和“練練”,第94頁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繫生活實例,知道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初步建立垂線的概念,認識垂足,能根據垂線的特徵正確識別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

2.使學生在觀察、比較和測量等活動中,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知道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所有連線中,垂線段最短。

3.使學生在認識垂線和點到直線距離的過程中,初步體驗由具體實例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培養觀察、操作、比較、想象等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4.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獲得學習成功的愉悅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認識直線互相垂直的位置關係。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點到直線之間的距離。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學生準備方格紙,三角尺、直尺、量角器等材料和工具。

教學過程:

一、認識垂線

1.從生活實例中抽象出三組相交的直線。

出示例6的場景圖,讓學生說一說每幅圖中分別畫的是什麼。

說明:這些物體的面上都“隱藏”着一些相交的直線,我們可以把它們畫下來。

結合場景圖分別畫出三組相交的直線。(或課件演示:在每幅圖中分別描出一組相交的直線,再把實物圖隱去。)

2.觀察、比較,認識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讓學生觀察這三組相交的直線,說說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明確:每組兩條直線都相交於一點,每組兩條直線都相交成4個角。

讓學生進一步觀察這三組相交的直線,說說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明確:右邊兩組直線相交成的4個角都是直角。

出示一組垂線,說明:像這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作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作垂足。(揭示課題)

指上面的三組直線,提問:哪幾組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爲什麼?哪一條直線是哪一條直線的垂線?垂足在哪兒?

3.聯繫實際,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提問:日常生活中,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互相垂直的例子?

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

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再在直線外點一個點,指出:這是一條直線,在直線外還有一個點,我們用字母“P來表示這個點(標出字母P)。習慣上我們把這條直線稱作已知直線,點P是直線外的一點。

從點P向已知直線任意畫一條線段,並與已知直線交於一點,談話:像這樣從點P起,向已知直線畫線段,可以畫多少條?

從點P起分別向已知直線畫幾條線段,且其中有一條是已知直線的垂線,提問:在所有從點P向已知直線畫出的線段中,與已知直線垂直的線段是哪一條?

討論:還能找到與已知直線相互垂直的線段嗎?在從點P向已知直線所畫的所有線段中,與已知直線垂直的線段有多少條?

再問:這條與已知直線垂直的線段與其他不垂直的線段相比,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明確:從點P向已知直線所畫的所有線段中,垂直線段最短。

啓發:同學們發現的結論是不是正確呢?請大家看教科書上第90頁例7中的圖,量一量圖中從點P向已知直線畫出的所有線段的長度,看是不是這條垂直線段最短。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

反饋:通過測量,你認爲上面的發現正確嗎?由此可得到什麼結論?

指圖中的垂直線段,指出:這條垂直線段的長度,也就是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的長度,叫作點到直線的距離。(板書:點到直線的距離)

讓學生量一量,說一說點P到已知直線的距離是多少釐米。

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讓學生觀察後口答,並說明理由。

2.做練習十五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判斷,並用直角符號標出圖中的直角,然後組織反饋,並指一指每組互相垂直的線段。

3.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先指出與已知直線垂直的線段,再量出點到直線的距離,並組織反饋。

4.做練習十五第2題。

出示長方形後,讓學生分別指一指、量一量點A到BC邊、CD邊的距離,再組織反饋與交流。

讓學生任選一個頂點,說說這一點到它對邊的距離。

5.做“練一練”第3題。

出示題中的場景圖,讓學生說說圖中的同學在做什麼,他們是怎樣測量跳遠成績的,爲什麼要這樣測量。

讓學生舉例說生活中還見到過哪些應用點到直線的距離解決間題的例子。

四、全課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哪些收穫?你對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怎樣評價?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垂線第二課時教案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2—43頁,第44頁的“想想做做”的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係,認識垂線、垂足。

2、使學生經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會用合適的方法作出一組垂線,能夠藉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畫出已知直線的垂線。

3、使學生經從顯示空間中抽象出垂線的過程,培養學習“空間與圖形”的興趣,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垂直關係,建立垂線的概念。

教學難點:

藉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教學具準備:課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新,初步感知“垂直”。

1、課件出示六組直線,讓學生觀察。提問:上面六組直線中哪種情況與其他情況不一樣?(平行與相交)

餘下的五組相交直線中你覺得哪種情況最特殊?(第4種,直的)

引導學生觀察第副圖形,你有什麼發現?

兩條直線相交成幾個角?(4個)

這4個角都是什麼角?(直角)

課件出示: 後面一種情況和前面一種情況是否是同一種情況?

3、談話感知:

其實像這樣一種特殊的相交方式,我們可以給它一個新的名稱叫——垂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新知識。(板書課題:垂直)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垂直”。

1、再次認識垂直。

(1)出示一組互相垂直的直線圖。

師:那到底兩條直線成怎樣的位置關係,我們才能叫垂直呢?

學生自學課本p42中間的文字,並思考:

① 怎樣的兩條直線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線叫什麼?

③你還知道了什麼?(兩條直線的交點我們叫作什麼?)

(2)講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提問:如果把一條直線記作a,另外一條直線記作b,我們可以怎麼說?

講解:“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教師用手遮住其中一條直線,問“這叫垂線嗎?”

強調:垂線是一組一組出現的,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

講解:“這兩條直線相交的點叫做垂足。”

讓學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兒,並用符號表示出垂直。

(3)練習:下面的說法正確嗎?(課件出示)

(4)尋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課件出示)

提問:我們教室裏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線?

學生回答的時候,注意修正學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學的表達。

特別強調:每塊三角尺都有兩條互相垂直的邊,所以在判斷兩條直線是否互相垂直時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5)練一練:判斷下面圖形中哪些直線是互相垂直的?(課件出示)

(6)折一折:指導學生把一張長方形紙按照課本上的方法對摺兩次,再打開,觀察兩條摺痕有什麼關係?

2、學習畫一組垂線。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辦法做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嗎?(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摺紙)

(2)過直線上的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課件演示作圖方法,學生嘗試作圖。教師再示範,共同總結作圖步驟:

a、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直線重合

b、沿直線慢慢移動三角尺,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頂點與直線上的已知點重合爲止。

c、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邊畫直線

學生再嘗試。

(2)出示第43頁的試一試:過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垂線。

學生自己先嚐試,再請已經好的同學介紹(課件演示)

學生再嘗試。

(3)小結方法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請學生在電視機屏幕上指出每個圖形互相垂直的線段。

2、課件出示楊園國小附近主要街道的平面圖,請你判斷哪些街道是互相垂直的?

講解時強調遵守交通法規的意識。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了什麼新的收穫?

五、佈置作業

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