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7篇

教師文案 閱讀(5.45K)

教師在開始教學工作之前,都會提前寫好一份教案,教師們編寫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更好的將知識傳播給學生,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7篇,感謝您的參閱。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7篇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實驗教材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與難點

感受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想做個調查,你能用多長的時間把你的名字寫好,先來猜一猜。

生開始寫

師:你估計一下,你大概用了多長的時間寫?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師:剛纔有同學用到了秒,在這裏爲什麼用秒這個單位呢?

師:計量很短的時間,學用秒這個時間單位

師那麼如何從鐘錶上來看埋單經過了多少秒?

秒針走一小格就是1秒

出示:15秒時秒針走到什麼位置?

10秒時秒針走到什麼位置?

9秒時秒針走到什麼位置?

同桌合作討論:

(1)秒針走1小格的時間是多少?

(2)秒針從12走到1是多少?

(3)我們所說的半分鐘是多少秒?

(4)你還能舉個例子說明一下秒針從哪兒走到哪兒是多少秒嗎?

同桌彙報:

師: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我們哪些地方還用秒這個時間單位呢?

2、揭示分和秒的關係

師:大家繼續觀察,你還能從鐘面上發現什麼?秒針轉一圈,分針走一小格。

這說明什麼呢?

1分=60秒

3、感受時間單位分和秒

師:如果給你1分鐘你能做些什麼呢?在白紙上表示

那麼1秒鐘呢?

大家可能覺得1秒鐘的時間太短了,什麼也幹不了,讓我們瞭解幾條信息,你也許會有不同的感受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小汽車:每秒約行20米

師:同學們可別小看這一秒,這一秒的作用還真不小,那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三、練習反饋

1、3時=()分

120秒=()分

30分()30秒

2、填上合適的單位

東東吃早飯大約需10()

每天睡眠時間大約需9()

小明跑50米大約用了10()

四、全課小結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感受時間單位“分”、“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滲透愛惜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

建立“秒”的具體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或播放春節聯歡晚會的片斷,引出課題:秒的認識。

計量很短的時間,常常要用到比分鐘更小的單位:秒。

二、新課學習

1、認識鈔針

怎樣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呢?我們首先要認識的是鐘錶中的秒針。在一些鐘錶有3根針,走的最快的就是秒針。

繼續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2、認識1秒、幾秒

鐘面上秒針走1小格就是1秒。

繼續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思考:走3小格是()秒,走5秒要走()小格,走10秒要走()小格。

3、認識大格與小格的關係

討論:1大格里有()個小格,30小格里有()個大格,1圈裏有()個大格,()個小格。

4、認識秒和分的關係

思考:秒針走1圈是()秒,也就是()分,1分=()秒。

5、1秒鐘的價值

飛機每秒約行250米

火車每秒約行55米

噴氣式飛機每秒約行500米

衛星每秒約行7900米

有的電腦每秒可以完成3萬億次運算

6、體會1分鐘(60秒)能做什麼?

(1)播放1分鐘精彩動畫片。

(2)1分鐘數學競賽,體會1分鐘能做多少事情。

(3)1分鐘律動、感受1分鐘的長短。

7、知識應用

繼續播放課件:秒的認識——由北京國之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三、鞏固練習

填空

(1)1分鐘=()秒

(2)我們一節課的時間是35()。

(3)小明繫好紅領巾大約需20()。

(4)我們一天睡眠的時間應達9()。

四、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什麼收穫?有什麼感想?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我們要學會珍惜時間,合理的利用時間。教案《人教課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秒的認識》教案示例》,來自網!,人教課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秒的認識》教案示例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篇3

學習內容:

?圓的認識》(六年級上冊第57、5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3、學會用圓規畫圓。

學習重點:學會用圓規畫圓,掌握圓的特徵。

學習難點:能熟練地畫出規定大小的圓。

學習準備:圓形紙片、圓規、米尺、鉛筆、彩筆。

課前

蒐集信息:生活中哪裏見到圓?

動手操作:剪好一個圓片。

課中

自主學習:

1、填空:

圓中心的一點叫做(),用字母( )表示。

連接( )和( )任意一點的()叫做半徑。

通過( )並且( )的( )叫做直徑。

2、用紅彩筆描出圓中的半徑,用藍彩筆描出圓中的直徑。

合作探究:

探究一:完成學習卡

探究二:

用圓規畫圓時,圓規兩腳叉開的距離等於( )的長度。

( )決定圓的位置,()決定圓的大小。

達標訓練:

(一)基礎題(必做)

1、判斷。

在同一個圓內只可以畫100條半徑。 () 直徑是半徑的2倍。()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中,直徑最長。 ()任意兩條半徑都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2、填表。

(二)拓展題(選做)

用圓規和尺子畫一自己喜歡的組合圖形。

綜合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課後

課外作業:課本練習十三

知識延伸:用圓規和尺子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圖形。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篇4

教學目標

(一)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

(二)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繫,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二)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電腦動畫軟件。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過程設計

(一)複習準備

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然後老師說明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二)學習新課

1.長方體的特徵。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麼圍成的?

學生:面。(教師板書:面)

教師: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麼?

學生:有一條邊。

教師:這條邊稱爲棱。(板書:棱)

教師:請摸一摸三條棱相交處有什麼?

學生:尖。

教師:相交的這點稱爲頂。(板書:頂。)

(2)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長方體,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投影片出示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麼關係?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校的位置、長短有什麼關係?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

學生討論並歸納後,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8個。

請學生觀看動畫圖(用電腦軟件或實物展示)

出示有一組對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個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個頂點。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徵?(先請同桌兩人互相說,然後請一兩位同學拿着學具給全班同學說。)

(3)老師: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別呢?

教師:(拿一個長方體正對學生)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請幾位觀察角度不同的同學回答。

教師: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後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介紹的同時用動畫圖像展示。)

教師:出示長方體框架請觀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圖。(如圖)請指出框架上的12條棱分幾組?並指出哪幾條棱是一組的?

請指出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

教師:請量一量自己的長方體上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看一看長度是否相等?

教師: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練習:請分別說出下面兩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第二個長方體與第一個長方體有什麼區別?(投影片)

2.正方體特徵。

(1)展示動畫圖像:(或抽拉投影圖)

第一步:長方體中的長邊縮短,使長、寬、高相等;

第二步:長方體中的短邊伸長,使長、寬、高相等。

教師: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麼變化?

學生:長、寬、高變爲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爲正方體。

教師: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正方體,(也叫立方體)觀察,對照長方體的特徵來研究正方體的特徵。(把課題補充完整——加上“正方體”。)

(三)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根據圖中數據口答填空。(投影片)

(1)長方體的長是( )釐米,寬( )釐米,高( )釐米。12條棱長的和是( )釐米。

(2)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 )體,12條棱長的和是( )分米。

(3)如圖一個長方體,它的長、寬、高分別是9釐米,3釐米和2.5釐米。它上面的面長是( )釐米,寬( )釐米,左邊的面長( )釐米,寬( )釐米,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和是( )釐米。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裏畫√,錯誤的畫×。(投影片)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 )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 )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 )

(4)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 )

(四)課堂總結及課後作業

1.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和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何看圖紙上的立體圖。

2.作業:教材p22練習五:1,2,3。

本節新課教學分爲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學長方體的特徵。共分三個層次進行:讓學生通過感官瞭解長方體的面、棱和頂;利用教具學具和討論提綱,幫助學生自己去認識並概括出長方體的特徵;通過圖像和練習,學生會看平面上的立體圖,掌握長、寬、高。

第二部分教學正方體的特徵。共分兩個層次進行:利用長方體長、寬、高的變化來認識正方體的特徵,會看立體圖;對比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相同點和不同點,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

扳書設計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通過學生的觀察、對比、小組討論,瞭解長、正方體的特點。

2、在操作中認識長、寬、高和正方體的棱長。

3、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物認識長、正方體,瞭解長(正)方體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平面圖形? 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麼特徵?這兩種平面圖形之間有什麼關係? 我們以前學過的這些圖形都是平面圖形,今天我們要認識兩種立體圖形——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新課引入:指着各種形體的教具提問,哪些物體的形體是長方體?請學生把長方體挑出來。在日常的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的?學生舉例。 我們爲什麼把這些形狀稱做長方體呢?長方體有什麼特徵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

(二)認識長方體。

1.教師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說明面、棱和頂點。

2.學生拿學具小組討論,並出示小組討論提綱,同時討論後填寫操作實驗報告。

面 棱 頂點 長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實驗報告。

(2)彙報討論結果。

(3)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4.引導學生 指出自己手中學具的長、寬、高,改變學具的位置,在指出長、寬、高。向學生說明長、寬、高根據長方體所擺的位置不同而改變。

5.練習: 要求根據特徵判斷下面圖形是不是長方體?並說出長方體立體圖形的長、寬、高是多少釐米。

(教具)

(三)認識正方體

1.學生找出正方體實物來獨立觀察,觀察後按提提綱獨立回答問題,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獨立觀察提綱:

(1)數一數,正方體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麼形狀?相對的面的形狀、大小有什麼特點?

(2)摸一摸,正方體有多少條棱?它們的長度相等嗎?

(3)找一找,正方體有幾個頂點? 獨立填寫實驗操作報告: 面 棱 頂點 正方體 數量 形狀 大小 數量 長度 數量 位置 1.班集體討論,訂正學生獨立完成的實驗報告,並完成教師板書,注意啓發學生自己總結正方體的特徵 2.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何異同? 相同點: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不同點:形狀、大小、長短不同,正方體有6個面都是正方形,面積都相等,12個棱長都相等。 3.引導學生認識長、正方體的關係:

(四)新課小結

這結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還有什麼問題?

三、看書質疑(略)

四、鞏固練習

(1)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 )

(2)長方體的六個面都是長方形。( )

(3)正方體是由六個正方形組成的圖形。( )

(4)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篇6

教學重點:認識倒數並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小數與整數求倒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口算:

上面各式有什麼特點?

還有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請你任意舉出乘積是1的兩個數。

(板書:乘積是1,兩個數)

二、引入新課

剛纔我們所舉出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之間有一種特殊的關係。

(板書:倒數)

三、新課教學

1、乘積是1的兩個數存在着怎樣的倒數關係呢?

請看:,那麼我們就說是的倒數,反過來(引導學生說)

是的倒數,也就是說和互爲倒數。

和存在怎樣的倒數關係呢?2和呢?

2.深化理解

提問:①什麼是互爲倒數?

怎樣理解這句話?(舉例說明)

(的倒數是,的倒數是,......不能說是倒數,要說它是誰的倒數。)

②0有倒數嗎?爲什麼?1有倒數嗎?什麼?(0雖然可以看作幾分之0,如,,......但是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分母爲0,不成立,所以0沒有倒數,另外0和任何數相乘卻爲0。1可以寫作,1與相乘還是1,符合倒數的意義,所以1的倒數是1)。

3.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師設疑:怎樣的兩個數互爲倒數呢?請同學們試着寫一寫。

①出示例題

例:寫出、的倒數

學生試做討論後,教師將過程板書如下:

所以的倒數是,的倒數是。

(能不能寫成,爲什麼?)

總結:求一個數(0除外)的倒數,只要把這個數的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②深化

你會求小數的倒數嗎?(學生試做)

四、訓練、深化

1.下面哪兩個數互爲倒數

(出示課件一下載)

2.求出下面各數的倒數

(出示課件二下載)

3.判斷

①真分數的倒數都是假分數。()

②假分數的倒數都小於1。()

③0沒有倒數。()

4.提高

會填了嗎?

如果末尾加上=1怎麼填?

如果末尾加上=0怎麼填?

如果末尾加上=2怎麼填?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有關倒數的哪些新知識?什麼叫倒數?怎樣求一個數的倒數?還有不明白的問題嗎?

六、課後作業

練習六2、3

七、板書設計

國小數學認識米教案篇7

一、師生談話,複習導入。

談話: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領略了我國的熱極—吐魯番盆地的奇異風光,從中你都收穫了些什麼?(引導學生複習正、負數的知識)

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上節課我,們不僅學習了正負數的知識,還豐富了自己的課餘知識,今天我們繼續來研究正、負數,好嗎?

?設計意圖】由於本節課是第二課時,首先以情境引導學生回顧已學知識,提高對原有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繼續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談話:上節課我們就知道吐魯番三月份平均最低氣溫在零下3℃左右,冬季則到零下10℃左右。你會表示這兩個溫度嗎?(學生寫出—3℃、—10℃)

談話:很好,那麼你知道哪個溫度更低一些嗎?

出示第三個紅點問題:—3℃與—10℃哪個溫度更低?同學們先來猜一猜,並說說爲什麼。

討論:可以用什麼方法進行比較?藉助溫度計比較:學生會發現—10℃表示的溫度低。

?設計意圖】以上環節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作用,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在猜測、觀察、交流中通過兩個負數的`大小比較,進一步理解負數的意義。

三、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自主練習第2題(這是一道用正、負數表示溫度並比較大小的題目)

①先讓學生看懂第2題中每一幅溫度計圖所表示的溫度。

②獨立完成用正負數表示這些溫度。

③學生獨立把這些溫度從高到低排列起來。

④集體交流,引導學生說出比較的辦法。

2、自主練習第5、7題

①學生認真觀察信息圖,分析所示信息。

②根據題據獨立填統計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聯繫生活,拓展延伸

1、自主練習第8題(這道題目是用正負數表示現實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量的題目)

①先讓學生讀懂題目,分析題意第8題:某商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

②討論確定什麼情況下用正數表示?什麼情況下用負數表示?

③交流得知。習慣上一般將進貨、盈利等用正數表示,與之相對應的出貨、虧損就用負數表示。

2、自主練習第6題(是進一步鞏固正負數意義的題目)

①引導學生觀察標籤(課前要準備好標籤)

②組織學生對“1500±25毫升”和“500±10克”表示的意思充分發表見解。

③通過討論,明白意思。“1500±25毫升”表示容量許可範圍爲(1500—25)毫升到(1500+25)毫升;“500

±10克”表示容量許可範圍爲(500-10)克到(500+10)克。

3、自主練習第9題(是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量綜合練習題)

①先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②讓學生獨立完成。

③集體討論。(對於得分欄的填寫,不要提要求,只要學生得出正確結果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以上形式練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學生找出做題的方法和思路,還發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進一步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

五、總結收穫,評價提高。

談話:同學們,今天這節課你的收穫是什麼?你能談談自己的感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