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6篇

教師文案 閱讀(1.73W)

寫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質量,制定教案是提高我們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式,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6篇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篇1

教學目的:

1.感知水的特徵,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

2.知道水會隨溫度的變化呈現不同的狀態

3.瞭解水的重要性,懂得節約用水

重點:感知水的特徵,知道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流動的

難點:知道水會隨溫度的變化呈現不同的狀態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個裝有水的杯子、石頭,調查表人手一張

2.每組裝有:糖、鹽

3.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猜看,這個謎語說的是誰:――小溪裏散步、池塘裏睡覺、江河裏奔跑、大海里舞蹈?”(水)可是你知道嗎?(壓低聲音誇張狀)水呀,還有許多祕密呢。今天,我們就來當小小科學家,揭開水的祕密,有沒有信心?”

二、認識水的特性

1.請幼兒操作,填寫調查表

(1)看一看

(2)嘗一嘗

(3)放一放

小結:水是無色、無味、透明的

2.觀看視頻,感知水的另一特性

小結:水是可以流動的。

水的流動性還從哪裏看出來,啓發幼兒說出如擰開水管、小河流水等。

3.師:水是無色、無味、透明、可以流動的,這是水的第一個祕密。可是你們知道嗎?水也會變魔術(神祕的語氣)

三、認識水的三態變化

1.水變冰

師:我是一滴小水珠,我會變魔術,鑽進了冰箱裏(操作:將小水珠塞進冰箱裏)會變成什麼呢?冰箱的溫度越來越低了,到了0℃(幼兒回答)

小結:當溫度下降到0攝氏度以下時,水變成冰

2.冰變水繼而變成水蒸氣

師:,我是一個大冰塊,太冷了,太冷了,快烤烤火吧!(操作:冰塊變成水繼而變成水蒸氣)會變成什麼呢?火的溫度越來越高了,超過100℃(幼兒回答)

小結:冰在溫度變高時就會慢慢變成水,而且溫度越高化的越快,當溫度達到100度時,就會變成水蒸氣。

師:水有三種形態:固體,如冰塊,液體就是水,和水蒸氣。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水的第二個祕密了,那麼,水的第三個祕密是什麼呢?再揭開祕密之前,我請小朋友們做一個小實驗。

四、水的作用

1.幼兒操作實驗(每人將口袋中的物品倒進水盆裏)

2.觀察變化:物品慢慢融化

小結:水的第三個祕密小朋友們已經揭開了,它就是水有溶解的超級本領,地球上80﹪以上的東西都能被水溶解。

師:今天,我們把水的祕密都解開了,心裏感覺怎樣(高興,自豪),你們都是小小科學家。表揚自己!

小結:地球上所有動物、植物和人都離不開水,水的作用真大。如果我們不節約用水,總有一天水也會用完,所以我們一定要節約用水。(出示“節約用水的標誌”)

五、延伸活動

和幼兒一起“節約用水”標誌貼在衛生間的牆上,並和孩子一起討論怎樣做到節約用水(洗手、入廁後馬上關緊水龍頭、喝水時不灑水)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樹並能用簡單的語言描述樹的不同部位及其作用。

2、初步理解“年輪”的含義。

3、學會分享和大樹相處過的經驗。

活動準備

老師自備(樹枝、樹皮、樹根、樹葉若干、花、果子)、盒子

不透明的袋子4個(分別裝入準備好的各部分)、電子大書、樹的剖切面。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引導幼兒回憶和樹相處的經驗。

——小朋友們在哪裏見過樹?見過樹上哪些東西?有沒有抱過樹?有沒有爬過樹?

2、請幼兒說一說樹都由哪些部分組成。

二、認識樹的各個部位及其作用。

1、遊戲互動,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樹的組成部分。

——出示盒子,請小朋友聞一聞、摸一摸、猜一猜是什麼,在什麼地方看過。(樹葉、花、果子)

——出示袋子,讓幼兒看一看、猜一猜是什麼,在什麼地方看過。(樹皮、樹枝、樹根)

——教師小結:剛剛我們看過的這些東西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樹。

2、教師出示電子大書,認識樹的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講解樹枝、樹幹、樹葉、樹根等的作用。

三、開拓視野。

1、請幼兒說一說怎麼樣才能知道樹的年齡。

2、出示樹的剖切面,介紹年輪。

——樹木伐倒後,在樹墩上可以看到有許多同心圓環, 植物學上稱爲年輪。年輪是樹木在生長過程中受季節影響形成的,一年產生一輪。因此從主幹基部年輪的數目,就可以瞭解這棵樹的年齡。

3、出示三張樹的年輪圖,讓幼兒說說它們幾歲了。

四、繪畫

——師:你見過的樹都是什麼樣子的?有沒有剛剛我們講的這些東西?你想畫一棵什麼樣子的樹?

——幼兒繪畫大樹,鼓勵幼兒畫出大樹的各個部分。

——幼兒說一說自己畫的樹是什麼樣子的,長在什麼地方的。

活動應變

本次活動可以在幼兒園戶外進行,讓幼兒觀察比較各種樹,分析總結樹的結構。

活動延伸

1、老師可帶領小朋友在園內收集不同的樹葉、樹枝。

2、請小朋友和家長一起認識更多的樹,並觀察樹的各個部位,瞭解更多關於年輪的知識。

區角活動

1、科學區:把收集的樹葉、樹皮等部分放在區角內供幼兒觀察、實驗。如記錄

新鮮的葉子每天的變化。

2、美工區:投放繪畫材料,請幼兒動手畫一畫見過的最美的樹。

環境創設

教師和幼兒用廢舊物品製作大樹裝飾主題牆,並在相應部位貼上實物和文字。

家園同步

請家長和幼兒一起觀察周圍的樹,比較其各個部分的異同。

隨機教育

在校園裏散步的時候,教師多引導幼兒觀察校園裏的樹,並留意樹有沒有被損害,提示幼兒要愛護樹木。

附錄:《野樹的祕密》

春天來了,櫻桃樹結滿了鮮豔的果實,樹枝都被壓彎了。紅豔豔的果實吸引了穿梭在密林中的小鳥,它們從四面八方飛來,享受着櫻桃的盛宴。很快,櫻桃樹上的紅櫻桃就被鳥們啄食一空。假花生樹看着櫻桃樹,嘆了口氣,你辛辛苦苦結的果實,都被鳥吃光了,自己什麼也沒留下,多可惜啊。櫻桃樹笑笑,能讓這些可愛的小鳥填飽肚皮,在春天裏飛翔,這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啊。

盛夏剛過,山核桃樹就迫不及待地開花結果了,它的果實毛茸茸的,一點也不好看,還裹着一層厚厚的外殼。小鳥們飛來了,啄不動,又飛走了。一個迷路的山民,路過山核桃樹下,又餓又累的他,看見山核桃樹上掛滿了果實,忍不住摘下一顆,敲開,嚐嚐,雖然有點苦澀,但味道還不錯。他想,如果摘回去,炒熟了吃,味道一定更好。於是,他解下行囊,摘了滿滿一袋子,揹回了家。假花生樹又嘆了口氣,山核桃樹啊,你的果實那麼難看,還是免不了被人類採摘,註定一無所獲。憨厚的山核桃樹搖搖頭笑了。

秋天的時候,假花生樹也結滿了一樹的果實。假花生樹盤算着,我可不能重蹈櫻桃樹和山核桃樹的悲劇,讓自己的果實被貪婪的動物和人類吞食了,得想個招,免遭採摘。思來想去,假花生樹終於想出了致命的一招:讓自己的果實有毒,這樣,誰也不敢採摘它了。假花生樹努力將自己體內的毒素全部凝聚到果實上。四處覓食的猴子,爬上假花生樹,剝開了一顆假花生樹的果實,一嘗,又苦又澀又麻,嚇得它趕緊扔掉了。人類看見猴子都不能吃,知道它有毒,也不敢採摘了。假花生樹得意地笑了。

第二年初春,當冰雪融化,漫山遍野都冒出了新的嫩芽,全是櫻桃樹的小樹苗。原來,小鳥們啄食了櫻桃後,櫻桃的種子被播散到大山的每一個角落,春天一來,這些種子全都發了芽。而在山民的村莊周圍,山核桃的種子也開始抽芽了,人們在嚐到了山核桃的美味後,發現它像聖果一樣甘醇,於是,他們決定將山核桃的種子埋進土裏,進行大規模栽培。只有假花生樹的果實最後都落在了自己身邊的地上,因爲缺少陽光和土壤,幾乎沒有一顆種子發芽。假花生樹孤獨地看着自己的影子和腳下已經腐爛的種子,唉聲嘆氣。

如果你的果實不能與他人分享,它很可能成爲累贅,最後只能眼睜睜看着它們腐爛掉;而如果你的果實能給別人帶來福音,成爲大家共有的財富,那麼,你的果子就會走到任何一個角落,遍地生根,成爲這塊土地上燦爛的風景

這是野樹的祕密,也是人生的智慧。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篇3

預期目標: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水,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因此在此活動中主要目標是讓幼兒用各種感官去感知、瞭解水的特性,激發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

資源收集及環境創設:

1.每人兩個杯子(內裝水和牛奶)、花片、塑料盆一個;

2.人手一塊抹布。

3.各種器具:塑料玩具、小筐、漏斗等。

4.每組一個大的塑料盆(供幼兒玩水用)

5.教室周圍粘貼有關水的各種圖片。

活動流程:

一、組織幼兒玩水,激發幼兒對水的興趣。

幼兒可以自由地用各種器具玩水,啓發幼兒說說水是什麼樣的。

二、幼兒嘗試,找出水的特性。

1、讓幼兒觀察牛奶和水,比一比,說出水是什麼顏色的?牛奶是什麼顏色的?從中知道水是無色的。

2、讓幼兒分別品嚐水和牛奶,說說它們分別是什麼味道的?從中知道水是無味的。

3、讓幼兒分別在水和牛奶中放入花片,讓幼兒說說你看到了什麼?從中知道水是透明的。

4、請幼兒將杯子裏的水倒進盆子裏,讓幼兒觀察水怎麼樣了?引導幼兒感知“流動”。

三、小結水的特性,自由觀察教室周圍的圖片或自由玩水。

教學反思:

幼兒園科學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教師時刻要爲幼兒的探索認知創設一個寬鬆、和諧、自由的環境氛圍,讓幼兒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認識物質的性質。本次教學活動通過看一看、嘗一嘗、動一動,幼兒從親身體驗中,對水的概念從形象到抽象的提升,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始至終都是“實驗者”,知識在孩子們的實踐中自然就形成了。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篇4

活動目標:

1.能細緻觀察梧桐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徵,初步瞭解葉脈的作用。

2.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理解詞語:主脈、側脈。

活動準備:

1、《梧桐樹葉脈的祕密》記錄單(梧桐樹葉形狀的紙片若干),人手一個放大鏡。

2、葉脈書籤、葉脈圖片、葉脈ppt、梧桐樹葉以及其他園內幼兒常見的樹葉等。

3、幼兒已經觀察過落葉的現象,撿拾過落葉,繪畫活動中給"梧桐樹葉"塗過色。

活動過程:

1.欣賞幼兒繪畫作品,引發對葉脈的關注。

(1)教師:秋天到了,梧桐樹的樹葉都飄落下來了。昨天。我、們用筆把這些美麗的梧桐樹葉都畫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眼中觀察到的梧桐樹葉是怎樣的。

(2)(引導幼兒關注畫有葉脈的樹葉)這幅畫好像和別的有點不一樣,這些線條是什麼?(引出葉脈)小朋友們畫的葉脈是什,麼樣的?

2.觀察梧桐樹葉的葉脈,探索其結構。

(1)自由觀察實物。

●教師:我們仔細看看梧桐樹葉的葉脈到底是怎樣生長的。請每人拿一片樹葉觀察,你覺得觀察哪一面會把葉脈看得更清楚一些呢?

●教師巡迴指導觀察,及時肯定有的小朋友既能觀察葉子的正面又能觀察葉子的反面。

(2)細緻觀察並交流。

●教師出示葉脈:我們一起看一看、說一說葉脈是什麼樣的。

●認識主脈和側脈。

提問:你發現葉脈了嗎?有幾根非常明顯的葉脈?(引出主脈)主脈是從哪裏生長出來的?一直長到什麼地方?除了主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引出側脈)側脈是怎樣生長的?

(3)用放大鏡觀察細脈。

教師:除了主脈和側脈。還有其他的葉脈嗎?我們用放大鏡來仔細看看,你看到什麼啦?你發現了葉脈的什麼祕密?(幼兒用放大鏡觀察時,引導幼兒順着葉柄向下看,發現葉脈由粗到細、像許多的管子連接在一起、像一張大網等祕密。)

(4)幼兒在記錄單上繪畫自己觀察到的葉脈。可邊用放大鏡觀察邊繪畫。

3.討論葉脈的作用。

(1)教師:葉脈爲什麼會長得像一張網?爲什麼會粗細連在一起,一直生長到葉片的各個部分?葉脈有什麼用?

(2)(觀看ppt)葉脈輸送養分:植物通過根在泥土裏吸收水分和養料,然後傳送到身體的各個部分。爲了傳送養料,植物從根的末端開始,經過莖到葉子的位置,這些管子藏在莖裏面,平時是看不見的,但是到了葉子裏面就變成了更細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們就是葉脈,我們從外面就能看到。

(3)支撐葉子:葉脈就像我們身體裏的骨頭,把葉子支撐起來。

4.拓展。

(1)教師:除了梧桐樹葉長有葉脈,其他的樹葉也有葉脈嗎?幼兒自己選擇不同形態的葉子進行觀察、比較。討論交流:它們有葉脈嗎?它們的葉脈是怎樣生長的?和梧桐樹葉的葉脈一樣嗎?

(2)小結:樹葉的形狀不同,葉脈生長的形狀也會不同,但是它們都會有葉脈,葉脈可以幫助樹葉輸送養料和水分,還可以起到支撐樹葉的作用。

活動延伸: 1.收集更多種類的樹葉,觀察並記錄它們的葉脈。

2.教師記錄並組織幼兒討論他們自己提出的關於葉脈及植物的問題,引發幼兒對植物的學習興趣。

評析:秋風吹起,落葉似彩蝶在空中飛舞,它引發孩子去追趕,去擺弄……章麗老師利用幼兒園內隨處可見的梧桐樹葉,引發幼兒"探索葉脈的祕密",不僅能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而且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對植物的好奇心。本次活動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幼兒知道了一些關於葉脈的初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幼兒對身邊事物和科學現象主動關注的態度和親近大自然的積極情感。

幼兒的學習是自身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實施課程時,教師要特別關注孩子的學習活動經歷,使後一個活動成爲前面活動的繼續。本次教學活動一開始,教師先讓幼兒在畫板前互相欣賞自己前一天畫的梧桐樹葉,一方面感受樹葉的色彩豐富和美麗,另一方面自然地引出新話題:××小朋友畫的樹葉上還有一些線條,爲什麼會有這些線條?這些線條叫什麼?幼兒探索的積極性自然被激發出來了。

"觀察"是本次科學活動的重要方法。應對"能細緻觀察梧桐樹葉葉脈的結構特徵"這一目標,教師在這一環節又分爲四個步驟層層推進:

1.自主觀察葉片。先由幼兒獨立觀察自己手中的一片樹葉,自主發現梧桐樹葉葉脈是什麼樣的。教師指導時注意關注幼兒是怎樣觀察的,是否觀察到葉的正面、反面,看到了一些什麼。

2.交流觀察結果。面對ppt放出的大大的葉片,孩子們敘述自己觀察到的葉脈的特點,在共同分享中擴大認知經驗:梧桐樹葉上有主脈,還有從主脈上生出的側脈。引出繼續觀察的新話題:梧桐樹葉上還有什麼祕密?

3.深入發現細脈。在放大鏡的幫助下孩子進一步發現了葉片上的祕密:有許許多多相互連接的細脈,葉脈像網一樣分佈在整個葉面。

4.表現葉脈。在梧桐樹葉輪廓圖上記錄下自己對葉脈的觀察結果,因爲這裏的"畫一畫"是提供機會讓幼兒表現對葉脈的認識,所以教師事先準備好了梧桐樹葉輪廓圖,避免幼兒花費比較多的時間畫樹葉,使有限的教學時間用在緊扣教學目標方面,"畫一畫"使幼兒的認知經歷從感知到表現、表達,易於所獲得的新知識的鞏固和內化。

本次教學活動教師除運用記錄表外。還提供了放大鏡。這一材料的提供不僅可以讓幼兒發現密密麻麻、細細的葉脈,而且可以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工具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幼兒用放大鏡觀察葉脈的形態、像網一樣的細脈,而且在記錄葉脈時,有的幼兒還邊畫邊看,邊看邊畫,充分運用放大鏡的觀察效果進行表現。這些都爲幼兒理解工具的作用,理解發明創造的重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篇5

設計意圖

“梅子黃時家家雨”,梅雨是上海初夏季節的一個明顯的氣候特徵。很多孩子都喜歡下雨,本活動以引導幼兒瞭解雨是怎樣產生的開始,逐步遷移到對我國氣候中“梅雨季節”來歷的探究。活動中力求變枯燥的灌輸、被動的接受爲幼兒主動實驗、大膽推測、遷移地學習,從而自己得出結論。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自己做小實驗,瞭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科學現象。

2、通過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節”的來歷。

3、激發幼兒發現問題,並積極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火柴等實驗工具。

2、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幻燈片、磁帶。

過程建議

1、幼兒邊看情景表演邊思考:天上爲什麼會下雨?允許幼兒充分想像和猜測。

2、幼兒做實驗。但要注意安全。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幼兒仔細觀察並說說自己發現了什麼。

總結:水熱了就會有蒸汽,許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3)討論:你平時看過“蒸發”的現象嗎?

3、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

(1)幼兒觀察:熱水倒在杯裏,用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發現什麼?

(2)幼兒思考:玻璃片上爲什麼會有水珠?

4、幼兒看幻燈聽故事,重點理解:爲什麼會下雨?

教師提問: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奇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裏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麼多的水蒸氣到哪裏去了?

5、引導幼兒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知道雨對人的好處與危害。

6、啓發幼兒用所掌握的經驗解釋“梅雨季節”。

幼兒思考:爲什麼在每年的四五月份總是下雨?引導幼兒知道梅雨季節是海洋空氣與海洋冷空氣相遇形成了一段時間裏雨水十分多的現象。

延伸提示

梅雨季節時,請家長與幼兒一同觀察和記錄雨水、潮溼、物體發黴的情況。

大班科學教案風的祕密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使寶寶發現:顏料放水裏,水變成顏料的顏色;蠟筆放水裏,水沒有變色。

2,體驗玩水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紅綠色顏料、2支排筆、蠟筆(若干)、水盆1個、水瓶(若干)

活動過程:

一、材料導入

1, 小朋友,看一看今天李老師準備了什麼好玩的東西,這是什麼?

幼:顏料、蠟筆

2, 這是兩瓶水,把顏料和蠟筆放水裏,水會不會發生變化呢?

二、水的實驗

師:現在我們試一試:

1, 顏料實驗:顏料是什麼顏色?

幼:紅色

師:紅色的顏料放水裏,看水會不會變顏色?

幼:水變成紅色了

總結:紅色的顏料放水裏,水也變成了紅色了。

2, 蠟筆實驗:這支蠟筆是什麼顏色?

幼:紅色

師:紅色的蠟筆放水裏,水會不會變成紅色呢?我請一位小朋友來試試(幼操作)再把水搖一搖,水變色了嗎?

幼:沒有

總結:蠟筆放水裏,水不會變色。

三、幼操作

師:是不是所有的蠟筆放水裏,水都不會變色呢?現在老師請小朋友都試試

1, 蠟筆實驗:每人一支蠟筆、一盆水,分組投放。

總結:所有的蠟筆放水裏,水都不會變色。

2, 顏料實驗:人手一個水瓶,師依次投放顏料。

總結:顏料放水裏,水會變成顏料的顏色。

活動反思:

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