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7篇

教師文案 閱讀(2.66W)

爲做好新學期的教學任務,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憑藉準備好教案,能夠更好地依照具體情況對課堂進度進行規律調整,以下是好學範文網小編精心爲您推薦的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7篇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大致情節。

2、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3、學會閱讀名著類課外讀物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激發學生閱讀《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的興趣

2、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如和閱讀一本課外讀物

教學準備:課外閱讀書《尼爾斯騎鵝旅行記》,ppt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好,我姓郭,你們可以叫我郭老師。今天是咱們第一次見面,我們先聊幾句。最近流行一句話——“得語文者得天下”,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師:想要學好語文,最重要的就是閱讀了。你們已經五年級了,相信在這五年的國小生活中,你們一定讀過不少書,誰能說說你都讀過那些書?

3、這麼多同學都舉起了手,看來你們的課外閱讀量真不少,這麼多書都給你們帶來了哪些益處?

二、猜書名。

1、師:是啊,正如一句古話所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今天這節課,我要向你們推薦一本值得我們大家一起去閱讀的好書。書名我先不告訴你們,請你們根據我提供的信息來猜猜我要推薦的是哪本書。(師說一條,ppt出示一條。)

2、師:《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就是我今天要給你們推薦的書。(師展示書)

三、觀察封面。

1、(ppt出示書的封面)師:拿到一本書時,我們會最先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請你們仔細地觀察這本書的封面,你會從中獲取到哪些信息?(師相機介紹作者和譯者。)

介紹作者:師:你們對這位作者有哪些瞭解?我給大家找來了一些作者的簡介資料,(ppt出示作者信息)誰對這位作者感興趣,想給大家讀讀這個作者的簡介?(請兩位學生分別讀ppt的內容。)

師:同學們,塞爾瑪•拉格洛芙雖然患有腿疾,但爲了完成這本書的創作,她獨自一人忍着病痛走完了瑞典的大江南北,所以書中主人公旅行過的每一個地方都有塞爾瑪•拉格洛芙的足跡。因此,人們又將《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稱爲塞爾瑪•拉格洛芙的旅遊日誌。

介紹譯者:師:但是同學們,想要讀懂一本外國文學作品,翻譯對我們來說尤爲重要,譯者翻譯的精彩了,讀者纔會讀得津津有味。(ppt出示譯者的圖片)

師:這本書的譯者是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北歐文學專家石琴娥。大家可能對這個人比較陌生,但我說一本書,你會很熟悉——《安徒生童話故事集》,都看過吧,這本書也是石琴娥翻譯的。

2、(ppt出示書的封面)師:這些就是你們從封面獲得的信息,請你們再來看看這個書名,告訴我書中的主人公是誰?

3、(ppt出示尼爾斯的圖片)師:對了,就是這個男孩子,猜猜他有多大?(生猜)猜對了嗎?(ppt出示書中對尼爾斯的描述,師讀)

4、師:你們身邊有調皮搗蛋的人嗎?他都做過那些調皮搗蛋的事?那這個尼爾斯到底有多麼的調皮搗蛋呢?來看看一隻叫五月玫瑰的奶牛對他的控訴吧。(ppt出示書中片段,師讀。)

5、師:我告訴你們,尼爾斯干過的壞事可遠不止這些。他曾扯過他家公雞的雞冠,揪過他家貓咪的尾巴,除此之外,他爲了好玩竟然吊在奶牛的犄角上跳舞,爲了解氣,他用木頭鞋揍一隻叫小星星的奶牛……他做過的壞事多不多?難道不會受到懲罰嗎?

6、師:一隻小精靈實在看不下去了,他決定懲罰懲罰尼爾斯,於是他就將尼爾斯變成了一個小人。(ppt出示尼爾斯變小的圖片)這個小人在一次偶然之下騎上了鵝背,開始了自己的旅行。

四、讀目錄。

1、師:你們知不知道尼爾斯騎着鵝都去了哪些地方?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的目錄。(ppt出示書的目錄)

2、師:目錄是一本書的縮影,通過目錄我們可以瞭解到這本書的主要內容,看着這本書的目錄,誰能看出來尼爾斯都去過哪些地方?

3、(目錄中的地名變成紅色)師:你們真厲害,這些用紅色標註的小標題都是瑞典一些城市的名字,也是尼爾斯旅行過的一些地方。你們想不想去這些城市參觀參觀,看看這些城市的風光?

4、(ppt配樂播放書中城市的圖片)師:尼爾斯在旅途中見識到了斯戈耐那像大方塊布一樣的土地;當他來到烏普薩拉時,他可沒忘了去世界著名大學烏普薩蘭大學感受深厚的文化底蘊;環遊瑞典的旅行又怎麼會少了首都斯德哥爾摩市呢?在拉普蘭他欣賞到了美麗的極光現象;在韋姆蘭的旅途中,最讓尼爾斯難忘的是那廣袤的大森林;當尼爾斯在上空中俯瞰達爾斯蘭時,那彎彎曲曲的河流就像明亮的綢帶一般……

五、片段賞析

(一)卡爾斯克魯納

1、師:這節課我要先帶着你們一起去書中一個特殊的城市看看。(ppt配樂播放卡爾斯克魯納的圖片,師解說。)卡爾斯克魯納是瑞典東南部的一個城市,是瑞典唯一的海軍基地,也是現今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軍港基地。

2、師:你們看到了什麼?尼爾斯在鵝背上看到的卡爾斯克魯納和你們看到的一樣嗎?請幾位同學來爲我們讀讀書中的描述。(ppt出示書中片段,請一組同學逐句朗讀)

3、師:尼爾斯眼中的卡爾斯克魯納神祕吧,多麼光怪陸離啊,想不想知道尼爾斯在鵝背上俯瞰其它城市時看到的又是怎樣一副景象?那就去看這本書吧,書中的描述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二)厄蘭島

1、師:說到這兒,我有一個問題要問問你們,在你們的旅途中,你們除了會欣賞到美景還會收穫什麼?

2、師:是啊,尼爾斯也和你們一樣,他在旅行中除了領略到瑞典的美麗風光,也增長了許多的知識。

3、(ppt出示瑞典地理圖片)師:尼爾斯在旅途中瞭解到瑞典是一個靠近北極圈的北歐的一個沿海城市,斯堪的納維亞山脈將瑞典和挪威分割開來。

師:一路上氣候的變化使得尼爾斯發現瑞典的南北氣候雖然都是四季分明,但氣溫差異非常大。

4、師:除了這些地理知識,尼爾斯在旅途中還聽說了許許多多的歷史傳說,比如這個厄蘭島。(ppt出示厄蘭島圖片)想聽嗎?(師讀書中厄蘭島的傳說)

5、師:神奇吧!想不到風景秀麗的厄蘭島還有這麼動人的傳說。其實,除了厄蘭島,有些島嶼也有一些離奇的傳說,想不想知道?這本書會告訴你。

(三)襲鵝故事,設置懸念

1、師:同學們,我們前面瞭解到尼爾斯是個怎樣的小男孩?小精良爲什麼要把他變小?對啊,是爲了懲罰他。但目前來看,這懲罰還是挺美的,又是,欣賞美景,又是學知識,又是聽故事,要是懲罰都是這麼美的話,我估計呀,你們一個個都去調皮搗蛋了。

2、師:可是老師告訴你們,尼爾斯的旅途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他這一路上也經歷了許多或兇險、或刺激、或神奇的事兒,還想聽嗎?

3、(ppt出示故事插圖,師讀狐狸襲鵝的故事。)故事快讀完時設置懸念。師:結果怎麼樣了?師:書中描述的比我講的還要精彩,希望你們能自己翻開書去細細品讀。

六、班級共讀

1、師:故事呀就講到這兒,尼爾斯最後是回到家鄉了還是繼續旅行?他是恢復了原來的身高呢還是依舊那麼袖珍?一切精彩盡在書中。

2、師:接下來的時間,請你們翻開《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和尼爾斯一起開始他的旅行。(ppt播放閱讀背景樂)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並積累“鼻祖、咆哮、曠野、恐怖、一無所有、鬨堂大笑、能歌善舞、讚歎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隨心所欲”等詞語。

2.瞭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3.朗讀課文,體會在表達上的特點。

?重難點】

瞭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形式。

?自學提綱】

1.閱讀課前導語,明確學習目標。

2.默讀課文,看看那些自然段是寫藏戲的形成?那些自然段是寫藏戲的特色的?

3.速讀課文,思考:藏戲是怎麼形成的,藏戲有哪些藝術特色?

4、比較本文和《北京的春節》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檢測練習】

結合課文內容,運用下列詞語說話。

吞噬 傳奇 咆哮 曠野、恐怖 一無所有 鬨堂大笑 開山鼻祖

青面獠牙 能歌善舞 讚歎不已 身無分文 兩面三刀 隨心所欲

樸實敦厚 別無所求 不一而足 優哉遊哉

?討論更正】

一、藏戲有哪些特色?

學生讀文後交流:

1、藏戲的特點:

①面具:多樣、誇張、形象鮮明。

②舞臺:沒有固定舞臺、與大自然融爲一體。

③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二、藏戲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

那時候,一個叫唐東傑布的年輕僧人想爲百姓造福,於是通過7位能歌善舞的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鬨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雅魯藏布江上建成了58座鐵索橋。就這樣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了一個新的藝術流派,誕生了一個爲人們接受並讚歎的劇種。

三、對照開頭,體會表達方法。

1、回顧《北京的春節》的表達方法。

2、師讀1-3段,生讀8-19段,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

(前後照應、 運用反問排比的開頭)

?課堂練習】

一、給下列句子換說法

1、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帶着面具演出的呢?

2、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沒有舞臺的呢?

3、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

二、運用關聯詞,把兩個句子合爲一句。

1、面具運用象徵、誇張的手法、使戲劇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鮮明,

2、藏戲面具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難以保留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縮句

身無分文的唐東傑布在雅魯藏布江上建起了58座鐵索橋。

?作業設計】

假如今天是一年一度的藏族雪頓節,布達拉宮廣場上許多遊客對藏戲慕名而來。如果有遊客向你詢問,請選擇下面的一個內容,向遊客進行個性化的講解。

1、藏戲的形成 2、藏戲的面具 3、藏戲的舞臺 4、藏戲的程序

?板書設計】

7※ 藏戲

形成: 那時侯 於是 就這樣

(起因) (經過) (結果)

特色:戴面具演出 沒有舞臺 一部戲三五天沒結束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篇3

教材分析:本節課教材注意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他們在具體的情景中認識負數。通過明細中存入和支出的對比,進一步體會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另外,在練習中還安排了用正負數表示相對於海平面的海拔高度、相對於北京時間的其它地區的時間等。

設計理念:世界是由許多相互矛盾的事物組成的。要想認識這個世界,改造這個世界,就要從這些矛盾的事物入手。數學教學與研究亦是如此。奇與偶,正與負,左與右,直與曲,動與靜等,是一組組對立的概念,其中蘊含了對立統一、聯繫發展這些最樸素的哲學思想,要通過我們的數學課堂向學生滲透這些思想,這纔是數學教學的出發點、落腳點和精髓。

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自然數、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初步認識負數,爲此學生很容易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點:知道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現實情境中瞭解負數的產生與應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溫度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瞭解負數產生的背景,初步認識負數,知道正數和負數的讀寫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負數都小於0。

2.使學生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認識負數。

1.情境引入: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目片頭。

出示例1:宜昌、哈爾濱的溫度。

提問:你能知道些什麼信息?

學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爾濱是零下16度

引導:宜昌和哈爾濱的氣溫一樣嗎?有什麼不同?(正好相反)在數學上怎樣表示這兩個不同的溫度?

請會的學生介紹寫法、讀法。同時在圖片下方出示:16℃(+16℃)-16℃

師問:你們怎麼知道的?

小結並板書:“+16”這個數讀作正十六,書寫這個數時,只要在以前學過的數16的前面加一個正號,“+16”也可以寫成“16”;“-16”這個數讀作負十六,書寫時,可以寫成“-16”。

?通過“零上16攝氏度”和“零下16攝氏度”這兩個生活中常見的相反溫度用怎樣的數可以表達並區分?這一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感受到過去所學的數在表達相反意義的量時的侷限性,產生學習新數的需求。同時,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他們能很快聯想到在“16”這個數前添加不同的符號表達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藉此培養學生的符號感。】

二、進一步體驗負數,瞭解正、負數與0的關係

1.課件出示例2直觀圖,銀行取款與存款。

師::你從圖中能知道些什麼?你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表示取款預存款嗎?

學生嘗試表達,並說含義。

小結:存入20__元用+20__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兩個量正好相反,正數表示存入,負數表示取出。

2.歸納正數和負數。

?通過銀行取款與存款,存入20__元用+20__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則爲負數。這對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正數、負數與0三者間的關係很有益處。】

師引導:觀察這些數,你能把它們分類嗎?

請學生移動貼紙獨立分類,彙報。

師問:你爲什麼這樣分?

小結:像+16、19、+20__、6.3這樣的數都是正數,像-16、-、-7、-500這樣的數都是負數。正數都大於0,負數都小於0。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完成板書)

三、反饋練習:

(1)完成第4頁第1題。

(2)完成第4頁第2題

提問:讀一讀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麼?(都是負數,低於海平面或比0小)

(3)完成第8頁“練習一”第1題。

先讀一讀,指出下列各數中的正數、負數,並把它們填入相應的圈內。

提問:

①0爲什麼不寫?(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②觀察這些正數,你發現了什麼?(正數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我們以前學過的除0以外的數都是正數)

③你是怎樣理解負數的?(負數要小於0,可以是整數、小數或分數)

?本節課是學生初次認識負數,爲了讓學生對負數的內涵與外延有完整的認識,教師在習題中增加了小數和分數,通過練習讓學生體會過去已學過的數(除0外)都是正數,溝通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繫。】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五、課堂作業;

完成第8頁“練習一”第2、3題。

六、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負數的客觀存在,初步具有了負數的數學思想和學習了表示負數的數學方法,認識到了負數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是客觀存在和非常廣泛的。

第二課時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內容: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5~7頁例3、例4。及相應的“做一做”,練習一第1題)

教材分析:本節課的教材是通過活動情境,在直線上表示從一點向兩個相反方向運動後的情形,也就是在直線上表示正數、0和負數的內容,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負數的意義,並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藉助數軸來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初步體會數軸上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設計理念:在比較正數、0和負數的大小時,明確兩層含義:一是所有負數小於0、小於正數;二是負數之間的比較,即值大的反而小,值小的反而大。總之,利用數軸來比較它們的大小,是最直觀和有效的。

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負數後,通過活動情境,用直線上的點來表示正數、0和負數的,這樣有助於學生進一步感受負數的意義,並初步建立數軸的模型,同時藉助數軸來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體會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

教學重點:體會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會在數軸上比較正數、0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標:1、藉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過程:

一、舊知孕伏: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麼-6%表示( )。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複習舊知,爲探究新知作孕伏]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畫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係?(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什麼數?從0起往左依次是什麼數?你發現什麼規律?

b、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學生通過觀察數軸上的點的對應數,很直觀的體會到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

3、反饋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通過練習,鞏固新知]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週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週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並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學生通過對溫度高低的親身體驗進行交流、比較和藉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三、鞏固練習:做一做第3題: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五、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負數不是老師強加給他們的,而是自然界以及人類生活中客觀存在的,如果不引入負數,這些問題將無法表示,也無法解決。以此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變要我學爲

第三課時 負數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負數的練習課(《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第9頁的練習一第4、5、6、7題)

教材分析:本節課教材是通過練習一第4、5、6、7題,反覆藉助數軸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已達到鞏固負數的意義,正確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能熟練的比較大小的目的。

設計理念: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負數,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安排的一節練習課,通過師生雙邊活動、生生合作,相互啓發。反覆藉助數軸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以達到鞏固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數量,正確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能熟練的比較大小,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目的。

學情分析: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認識負數,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的基礎上,通過活動、學生與學生相互合作與啓發,反覆藉助數軸讓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很容易達到鞏固負數的意義,正確理解正數、負數和0之間的關係,能熟練的比較大小的目的。

教學重點:鞏固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數量。

教學難點: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投影儀,多媒體課件。

教學目標:

1、能認讀負數,會結合具體的量進行大小比較,懂得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數量。

2、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練習中滲透有關科學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數,是什麼數呢?(負數)經過前幾次的學習,你現在知道負數的哪些知識了?(回憶整理負數的內容)今天,我們來進行相關的練習。

[回顧舊知,引入課題]

二、基本練習

1、引入:我們的“天氣預報員”給我們調查了明天幾個城市的天氣情況,我們一起聽一聽,噹噹記錄員。

(1)一個學生報天氣預報,其他的學生進行記錄。

(2)從記錄的情況中你有什麼發現?

(3)學生反饋。(複習正數和負數的讀法、寫法,比較溫度的高低,知道溫差的大小)

(4)同桌合作,互相啓發,提出數學問題,請同桌解答。

2、教師: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時候會用到正數和負數,請同學們一起來舉例說一說。

學生:知識競賽扣分用負數表示。

學生:向前走用正數表示,向後走就可以用負數表示。

學生:收入和支出分別可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

[相互合作,相互啓發,由淺入深,提出問題,應用數學方式解答]

三、指導練習

1、練習一第4、5、6題。

2、實踐題記錄小組同學的身高和體重,以平均身高體重爲標準記爲0m或(0kg)。超過的記爲正數,不足的記爲負數,然後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四、課堂作業

1、用正、負數表示。

我要學,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瞭解全書內容,熟悉精彩片斷。

2.指導學生默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覆述課文。

3.通過閱讀精彩片段和全文,掌握湯姆這一人物形象。

4.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

教材分析:

作爲起始年級的名著閱讀教學,教學時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閱讀全書,採用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閱讀全書的興趣。同時結合文章中的精彩片段,把握故事情節與人物的性格,能正確流利地複述故事,理解湯姆是一個調皮、勇敢、善良、富有正義感的孩子。

教學設想:

?湯姆?索亞歷險記》,很多學生十分熟悉,所以教學時,設想採用問題解決教學法,交流已知問題,討論探究深層次問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課堂的效率。

教學課時:2課時

課前預習:1.閱讀課本,找出你認爲重要的文學常識。

2.閱讀全書,能對每個人物說三句評價的話。

3.提出你認爲有價值的問題。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預習,交流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2.引導學生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瞭解全書內容,熟悉精彩片斷。

一、導入:談談自己喜歡的兒童文學作品 (學生交流)

讓我們與湯姆?索亞一起踏上探險之旅,感受那驚險、緊張的場面吧。

二、展示預習成果

1.交流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

馬克?吐溫原名塞繆爾?朗赫恩?克來門斯,馬克?吐溫是其筆名。1835年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那一年正好是哈雷彗星出現的時候。童年時代,馬克?吐溫住在密西西比河旁的小鎮裏,這裏是各種船隻穿梭聚散之地,他在此地的見聞,成爲他日後作品中的題材和特色。十二歲時,父親去世,馬克?吐溫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後來他換了不少職業,先後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等工作,並漸漸地着手寫作一些有趣的小品,開始寫作生涯。馬克?吐溫的第一篇引人注意的短篇小說《跳蛙》,使他成爲頗有名氣的幽默作家。三十五歲結婚後,他專職寫作,隨後的二十年,相繼完成了《湯姆?索亞歷險記》《哈克貝里?費恩歷險記》和《小哈克歷險記》等不朽名著。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的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審視角度自然而獨特,被視爲美國文學史上具劃時代意義的現實主義著作。馬克?吐溫被譽爲“美國文學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譯本。

2. 學生交流這本小說的情節。

(1)全書圍繞着湯姆,記敘了哪些事情?(提示:在什麼地方?經歷了什麼事?當時是怎樣的情景?)

(2)主要人物是誰?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事件是怎樣發展的?(起因、經過、結果。)

一個孩子從少年到成熟期的成長故事。

一、湯姆和蓓姬的故事

二、湯姆和穆夫?波特的故事

三、傑克遜島的故事

四、湯姆和喬?印江的故事

(3)給你印象深刻地情節有哪些?

?湯姆?索亞歷險記》描寫的是以湯姆爲首的一羣天真爛漫的孩子的生活。他們爲了擺脫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僞的教義和呆板的生活環境,做出了種.種冒險經歷。如:他和野孩子夏克,各幹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像湯姆被罰粉刷圍牆,竟施出詭計,不但使別的孩子心甘情願代替他工作,還自動奉上謝禮。後來和夏克逃到荒島去,人們以爲他們淹死了,正在教堂爲他們舉行喪禮,而他們卻躲在教堂的鐘樓上偷聽。這些頑皮的舉動,雖然不能給我們做模範,但是,他爲了正義,毅然挺身出來作證人,拯救無辜的穆夫?波特。並在頑皮之餘,居然和夏克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爲衆人欽佩的小英雄。

三、欣賞《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精彩視頻。

四、作業設計

1.結合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和所看的視頻,寫一段不少於200字的評論。

2.預習課文中精彩片段,概括情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詞。

2.結合文章精彩片段,分析湯姆這一形象,並且對人物的行爲能進行正確的評價。

一、導入

童年像一首歌,童年像一張美麗的七彩圖,當我們的記憶駐足在那色彩斑斕的世界裏,我們不禁會爲之激動,爲之興奮。前不久我們認識了一個小夥伴——湯姆索亞,同學們,想想童年的自己是否也像他那樣頑皮過?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書本,再次走進湯姆索亞。

二、生字詞檢測

煩躁 噤了聲 冥思苦想 胳膊肘 膝蓋 下頜 功勳赫赫

灰燼 馳騁 黝黑 綬帶 翎子 一縷 心花怒放

揉着眼 氣概非凡 自鳴得意 密密匝匝 遊移不定

三、問題展示與解決

1.學生解決預習問題:以小組爲單位,結合每一段的後記,掌握閱讀線索,講述三段故事的梗概。

2.教師結合文本提出問題:

a.就課文中節選的前兩個片段分析:

(1)湯姆最大的心願是什麼,他實現了嗎?

(2)說說湯姆?索亞爲什麼嚮往“海盜”生活?

(3)湯姆的海盜生活與我們心中的海盜生活是一樣的嗎?

b.分析課文中的第三個片段:

(1)湯姆與蓓姬在山洞裏面臨怎樣的困境?能看出同處困境的湯姆、蓓姬在語言、行動與心理上的異同嗎?

(2)在這段歷險中,你對湯姆又有了怎樣的認識?

結合具體的內容來簡單說一說:

如,他是個樂觀勇敢的孩子,當山洞中迷路,蓓姬絕望時,三次探路,最終找到通道;

他是個足智多謀的孩子,在已經迷路的情況下利用風箏線探路;是個有愛心的孩子,恢復後即看望朋友哈克;

他是個頑皮的孩子,講精彩歷險過程,還不忘誇張地吹噓一番;

他是個喜歡冒險的孩子,當有人問他是否還想再到那個山洞走一趟時,他說自己不會在意的。)

3.以四人爲一組,結合文章內容討論問題,你可以看出湯姆索亞是怎樣的性格?

要點:a.生性頑皮、有點叛逆,喜惡作劇、喜出風頭。

b.天真活潑、有勇有謀、樂觀自信、心地善良、樂於助人。

c.有正義感、有俠義精神、有男子氣概。

d.嚮往自由,喜歡冒險。

具體:①週末被罰刷牆,湯姆竟施出詭計,不但讓那些男孩不知不覺地自願成爲他的“俘虜”,還自動奉上謝禮,體現了他的機智、頑皮。

②去墓地探險,他目睹了一起兇殺案,在無辜者即將遇難時,湯姆勇敢地站了出來,指證兇手喬奇。體現出湯姆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優秀品格。

③去郊遊,在陰森又幽靜的山洞迷宮裏迷路時,湯姆一點兒也不慌張,他用風箏線七通八拐地找到了出口,同時把和他一起身處在困境的蓓姬也救了出來。他救了自己和小夥伴蓓姬,還找到了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寶藏。體現出湯姆的自信、機智、堅強和勇往直前

4.比較討論

看了小說以後,你覺得湯姆與賈裏有些什麼異同?你還能從看過的書籍中找到與湯姆類似的人物麼?

四、總結課文

湯姆在充滿陽光的世界裏,告訴我們只要有歡樂,有夢想,美夢便可成真,終有一天,我們的天性可以自由自在地發揮,創造出一片屬於我們自己的夢幻天地。

五、作業設計:

湯姆在成長的過程中,有許多煩惱,想到了“當海盜”,想到了到大自然中去,你在成長中有煩惱嗎?請將你的煩惱以“我的煩惱”爲題,寫一篇不少於400字的短文。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寒食》。

2.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能正確書寫生字新詞。

教學重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邊讀邊看插圖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古詩所描繪的景物和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寒食是古代一個傳統節日,清明前的一兩天,古人從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飯,所以叫寒食,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年寒食節時的長安城什麼樣?

二、學習《寒食》一詩

1.自讀,讀準字音

2.指導學習第一句

出示:春城無處不飛花

(1)把詩句劃分成詞語

春城/無處/不/飛花

(2)想想每個詞的意思,不會的怎麼辦?(查字典、看註釋)

(3)把詞語連成句子,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3.照樣子自學後三句

4.檢查出示(斜……御柳……漢宮……)

5.指導朗讀

(1)想象一下,春天滿城飄柳絮什麼樣?

(2)舉國上下都在過寒食節而皇宮又在幹什麼呢?如果你是長安的百姓看到這些你會有什麼感受?

6.有感情地朗讀。

三、小結

今天我們是怎樣學習古詩的?

四、佈置作業

背誦《寒食》。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篇6

學習目標

1. 培養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信息,概括內容要點的能力。

2、瞭解《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長篇小說的梗概,瀏覽作品的精彩片段,激發起課外閱讀整部作品的興趣。

3.初步瞭解湯姆·索亞的歷險經歷,感知他的性格特點。

3.通過討論、摘抄或寫心得體會的形式,開展交流活動,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學習重難點

在快速閱讀中培養把握主要內容的能力,並初步感知人物形象與精神,激發起課外閱讀的興趣。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閱讀興趣

1.我們剛剛閱讀完兩篇外國短篇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的悲慘命運喚起了我們深深的同情。今天,我們要閱讀的是一部美國的長篇小說,認識一個叫湯姆?索亞的小男孩(出示插圖),他驚心動魄的歷險連大人都稱羨不已。(板書課題:《湯姆?索亞歷險記》)這部書是馬克?吐溫的四大名著之一。馬克?吐溫擅長使用幽默和諷刺,對後來的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普遍認爲他是美國文學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板書:馬克?吐溫美國作家)

2.貪玩、渴望冒險,不喜歡被約束,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在這部小說中,湯姆?索亞的天性得到充分發揮。讓我們來看看他爲我們實現了怎樣的夢想。

二、閱讀梗概,瞭解主要內容

1.用較快的速度瀏覽梗概,說說這部小說主要寫了什麼。(小說描寫了以湯姆·索亞爲首的一羣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們爲了擺脫枯燥無味的功課、虛僞的教義和呆板的生活環境,作出了種.種冒險經歷。)

2.在湯姆這些冒險的經歷中,你覺得最驚險的是什麼?(如,半夜到墓地去試膽量,親眼目睹兇殺案;三個人到傑克遜島上過無拘無束地“海盜生活”;鬼屋尋寶;山洞迷路等。)

三、淺顯探討小說

1.你覺得這部小說值得一讀嗎,爲什麼?(從趣味性、可讀性和知識性來進行交流。)

2、在梗概中,湯姆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湯姆是個聰明愛動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智慧、計謀、正義、勇敢乃至領導才能等。他是一個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謀,富於同情心,對現實環境持反感態度,一心要衝出桎梏,去當綠林好漢,過行俠仗義的生活。)

四、閱讀精彩片段

1.快速瀏覽精彩片段,具體描寫的是梗概中的哪部分內容。

2.體會精彩片段。

①湯姆有幾個好朋友:喬奇、班恩、吉姆,但最和他“臭味相投”的是鎮上那個髒兮兮的流浪兒哈克。“臭味相投”本是貶義詞,但是作者加上了引號,一下子就使它們顯得不同尋常。這些詞語,透露出作者戲謔的意味,同時也傳遞出他對孩子們自由活潑性格的喜愛和讚賞。

②陰風吹拂下,他們目睹了一場鬥殺:喬埃殺死了醫生魯賓遜又嫁禍給醉鬼彼得。兩個孩子都害怕兇悍的喬埃,相互發誓決不開口。

在梗概中還有這樣一句──“鎮上要開庭審理彼得殺人案了,湯姆和哈克出庭爲彼得作證……”這兩句話似乎互相矛盾。從中我們不難看出湯姆和哈克的正義和勇敢!教學中可以利用學生讀梗概產生的疑惑,引導他們讀整本的書。

③晴朗的夜,明亮的星,灌木林叢,篝火野餐;沒有了大人的訓斥、牧師的教誨、法官的威嚴、老師的懲罰,有的是沙灘、草地、樹林、鳥兒、松樹、蝴蝶……他們無憂無慮、無拘無束,這裏簡直是一片樂土、淨土!梗概中只用了這樣一句話來概括湯姆和夥伴的“海盜生活”,但是從中不難看出,與其說“小海盜”們嚮往做海盜,毋寧說他們嚮往的是一種生活方式──順應天性、以自然爲伴的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方式。孩子內心純真的嚮往,使他們的淘氣調皮帶上了可愛的色彩。

④湯姆躺在一張沙發上,身邊圍滿了熱切的聽衆。他給他們講着這次精彩的歷險過程,同時還誇張地吹噓了一番,最後又描述了他怎樣離開貝琪去探險……湯姆是主人公,關於他,梗概中有簡單的概括──“淘氣的機靈鬼”“鎮上孩子的頭兒”“在小夥伴眼中無所不能”。我們看看湯姆在山洞裏回來後的表現:因爲他身體虛弱,渾身沒有一點力氣,所以“躺在沙發上”。儘管如此,他講得還是那樣眉飛色舞,“同時還誇張地吹噓一番”,可見他的淘氣和歷險後心裏獲得的極大滿足──人們把他們回來看作奇蹟,他也覺得自己成了真正的英雄!

3.在這段歷險中,你對湯姆又有了怎樣的認識。

(結合具體的內容來簡單說一說:如,是個樂觀勇敢的孩子,當山洞中迷路,貝琪絕望時,三次探路,最終找到通道;是個足智多謀的孩子,在已經迷路的情況下利用風箏線探路;是個有愛心的孩子,恢復後即看望朋友哈克;是個頑皮的孩子,講精彩歷險過程,還不忘誇張地吹噓一番;是個喜歡冒險的孩子,當有人問他是否還想再到那個山洞走一趟時,他說自己不會在意的。)

4、再次有感情朗讀你認爲精彩的片段。

五、拓展延伸

1.小說第二章中有關出讓刷牆權的那段描寫充分展現出湯姆具有傑出的領導才能。本不知不覺地自願成了湯姆的“俘虜”,他不僅替湯姆刷牆,而且爲了能刷上牆,連自己的蘋果也賠上了。當孩子們搶着刷牆時,湯姆卻暗自高興。湯姆是個多種角色的複合,他身上還有着各種各樣的性格特徵,也許有着你的影子。請同學們課下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

2.要求:查找資料,瞭解作家馬克·吐溫;閱讀小說。

第二課時

作業設計:

1、填空

無所( )能 ( )味相投 無( )無靠 遊手( )閒

落( )而逃 魚( )而入 無( )無束 無( )無慮

( )蕪人煙 ( )無其事 驚( )之鳥 ( )喜若狂

選擇3個詞說3句話

2、花落誰家。

繼續 連續 就、陸續

孩子們( )從不同方向彙集到了山洞門口。

他們( )在洞中摸索着朝前走。

小明( )三年被評爲“優秀學生”,但她從不驕傲。

偶然 居然 果然

湯姆這個“野孩子”( )成了小鎮上的英雄。

一個( )的機會,使我倆成了好朋友。

王亮說:“這李子一定是苦的。”小夥伴一嘗,( )是苦的。

3、修改病句。

小鎮上的人們臉上洋溢着愉快的心情。

小明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歡呼起來。

早稻熟透了,田裏像鋪上了綠色的地毯。

我昨天讀了名著“老人與海”。

六年級湯姆·索亞歷險記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提高學生讀整本書的能力。

2、 引導學生用略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瞭解全書的內容,熟悉精彩片段。

3、 啓發學生能扼要分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並由此對社會和人生有新的領悟。

4、 引導學生初步瞭解外國小說的一些藝術手法。

5、 在“推薦?閱讀”“思考?交流”“寫作?活動”等教學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多向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

教材分析:

1、 學會略讀和精讀的方法。

2、 由對人物的分析進而引申到對社會、人生作深刻地思索。

3、 馬克?吐溫獨特的藝術手法。

教學設想:

教材將課外閱讀納入教材編排體系,以突出和強調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融會貫通、相輔相成。在學生習慣讀一篇一篇的文章的基礎上,學習讀整部書。授課中嘗試着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略讀與精讀相結合,由整體到部分,由表及裏,由淺入深,引導學生複述故事情節,理清文章線索,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主人公的心理,欣賞作品中優美的文字,體味馬克?吐溫獨特的藝術魅力。

教學課時:

五課時

教學流程:

一、通讀全文 瞭解大意

提前一至兩個月佈置學生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全書,引導學生採用略讀方法,瞭解全書內容,複述故事情節,理清線索等。

檢查方式:學生以讀書報告形式呈現作業。

要求:讀書報告爲整體感悟讀後感一篇 摘抄若干

二、任選一章 試作點評

學生從全書中任選一片斷進行點評,並闡述選之理由。

教學生學會精讀。

三、四邊互動 走近人物

在前面略讀和精讀的基礎上,能啓發學生扼要分析小說中的主要人物,並由此對社會和人生有新的領悟。

採用自由發言的方式,讓學生上講臺交流各自的感悟,師作適當點評。

明確:湯姆是老師和家長眼中一個頑皮而又愛闖禍的孩子,他和波莉姨媽一家住在美國一個叫聖彼得堡的小鎮上。湯姆層出不窮的惡作劇常給姨媽哭笑不得,但是他以他的正義感,揭發了一個十惡不赦的歹徒;以他的勇敢,挽救了自己和另一個女孩的生命;以他的聰明,找到了價值連城的寶藏。

湯姆是個聰明愛動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智慧、計謀、正義、勇敢乃至領導等諸多才能。他是一個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謀,富於同情心,對現實環境持反感態度,一心要衝出桎梏,去當綠林好漢,過行俠仗義的生活。

小說塑造的湯姆?索亞是個有理想有抱負同時也有煩惱的形象,他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姨媽眼裏,他是個頑童,調皮搗蛋,可是她卻一次又一次地被他的“足智多謀”給軟化了。

在主日學校裏,他拿出賣刷牆特權時得到的財寶換來的條子去領取新本《聖經》,結果當有位太太考問他《聖經》內容時,他卻答得牛頭不對馬嘴,引得大家瞠目結舌。當他和貝基的關係出現“危機”時,“於是,湯姆大步流星走出教室, 翻過小山,走到很遠的地方,那一天他是不打算再回學校了。”

小說第二章中有關出讓刷牆權的那段描寫充分展現出湯姆具有傑出的領導才能。本不知不覺地自願成了湯姆的“俘虜”,他不僅替湯姆刷牆,而且爲了能刷上牆,連自己的蘋果也賠上了。當孩子們搶着刷牆時,湯姆卻暗自高興。

在第二十三章,湯姆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後勇敢地站出來作證,解救了莫夫?波特,它再次體現出湯姆不畏強暴、堅持正義的優秀品格。

馬克?吐溫在描寫以湯姆爲首的一羣兒童時並沒有僅停留在人物的一般刻畫上,而是按照兒童的天性發展,對兒童的心理方面也作了較深層次的描述。在第三十五章中,當哈克請求湯姆讓他“入夥”一起當強盜時,湯姆說:“總的說來, 強盜比海盜格調要高,在許多國家,強盜算是上流人當中的上流人,都是些公爵之類的人。”儘管這些見解出自兒童之口, 但它卻真實地反映出當時社會給兒童造成的心理印象。它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兒童所能思考的範圍。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部小說雖是爲兒童寫的,但它又是本寫給一切人看的高級兒童讀物。正如馬克?吐溫在原序中寫道:“寫這本小說,我主要是爲了娛樂孩子們,但我希望大人們不要因爲這是本小孩看的書就將它束之高閣。”因爲閱讀這本小說能讓“成年人從中想起當年的他們自己,那時的情感、思想、言談以及一些令人不可思議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