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教學工作自我反省四篇

教師文案 閱讀(7.34K)

  教學工作自我反省四篇

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因此得到分析判斷能力的提升,從而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激發。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工作自我反省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教學工作自我反省四篇

教學工作自我反省一

在傳統教育中,教育者、學生家長甚至學生自身重視的都是課本中提及的知識以及相關聯的重要知識點,雖然不能否認這種方式能夠利於學生掌握教學大綱中規定的知識體系,但是需要引起人們重視的是這種方法並不能使學生得到創新思維的養成與發揮。衆所周知,當前社會的發展存在激烈的競爭,學生若不能在受教初期獲得創新思維的培養,未來在面對充滿變數的社會將會難以適應。所以我們應當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培養,使其不僅能夠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也能爲其在社會上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使學生養成閱讀習慣與觀察習慣

國小階段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即課外閱讀習慣、邊讀邊思考習慣、邊讀邊標註習慣以及藉助工具進行閱讀的習慣。學生在養成這些閱讀習慣的過程中能夠得到思維的拓寬,最終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提升。人們要想了解事物形象必須做的就是觀察,可以說觀察是創造與發明的前提也是必要條件。學生得到觀察能力的培養之後,可以得到創新思維的激發。因此,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觀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因此得到分析判斷能力的提升,從而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激發。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想要使學生得到創新思維的發展,就少不了激發其創新興趣這個原動力,而學生創新興趣的前提就是學習動機,只有具備學習動機,學生才能發展創新思維。教師應當將正確的學習興趣同學習活動進行連接,使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同時使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對問題進行獨立的分析與解決,從而得到創新思維活動的積極開展。激發學習興趣常用的方法也就最爲有效的方法就是創建教學情境,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學習興趣的培養,從而實現在思維上的創新。所以,教師應當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自己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依據國小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出恰當的教學情境,可以通過講故事的形式、引用生活實例的形式等將學生帶入情境中,從而使學生得到興趣的充分激發,以此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引導學生盡情發揮想象

想象是進行思維再加工與創造的過程,國小階段的語文教育應當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引起足夠的重視。想象能夠使學生得到思維空間的拓展,從而獲得創新思維能力的有效激發。在想象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將多種不同的事物聯繫在一起,最終形成富有創造性的畫面。所以說想象是學生必備的心理品質,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重要條件。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可從兩個方面進行:

其一,拓展想象空間。教師應當儘可能地創造利於學生進行現象的空間,有意識地鍛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善於對同一事物從不同側面進行想象,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其二,培養學生創造性想象能力。教師應該善於運用多媒體手段,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創造性想象能力的培養。教學需要結合教材中的內容,通過運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能力。例如,在講解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日月潭》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臺灣日月潭的圖片呈現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結合自己的想象分析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以此提升學生的想象能力與創新思維能力。

通過多媒體,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欣賞教學內容,並運用想象創造出更多更新奇的形象。學生在得到想象力的培養時,其看待問題也會產生獨特見解。所以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將思維空間拓寬。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安排學生寫作文的方式,將擬好的題目提供給學生,使其按照自己的想象來完成作文內容,從而使學生得到創新思維空間的拓展。

四、鼓勵學生提出質疑

質疑並非是不好的事情,相反,對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而言,質疑是一種必備的品質。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抓住時機激發學生質疑的品質,促進學生探索求知的慾望,在質疑中激起創造的能力。想要使學生勇於提出自己的質疑,教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對其進行自信心的培養。我們都知道歷史上很多偉大的學者都是通過提出質疑,勇於推翻現有的科學理論,最終才能將更多的真理揭示給人們。所以,教師應當對學生的自信心加強培養,使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勇於將疑惑的問題提出來,並樹立堅定的信念,不斷尋找正確的答案。

此外,想要得到思維能力的創新發展,學生還應當具備尋疑意識,也就說學生應當將尋找問題的意識貫穿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語文教學的每個環節中,教師都應當引導學生善於發現存在的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積極的解決,讓學生對知識充滿好奇,對未知充滿疑問,幫助學生建立起尋疑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綜上所述,語文教學在國小教學階段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所以國小語文教學也需要擺脫“灌輸式”教育模式的弊端。基於此,本文針對國小語文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路徑進行探討,總結出了培養學生養成閱讀習慣與觀察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盡情發揮想象、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四個途徑,希望爲相關研究提供借鑑。

教學工作自我反省二

這次我有幸參加了區組織的“美術優質課”活動,在活動當中我看到了許多比我年輕的老師上的課都很棒,有的老師選材很新穎、有的老師上課很有激情、有的老師在評價孩子時很有針對性等,從她們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針對我的課我也做了一下反思:

首先,我的這節課是大班美術《借形想象畫》,就是藉助畫紙上原有的圖案,通過自己的觀察、想象添畫成自己的作品。因爲對這些孩子來說,他們是第一次接觸這種形式的美術活動,所以孩子們是充滿了好奇,但同時這節課讓孩子自己想象創造的特別多,有的孩子繪畫經驗少,而且還不能很好的遷移自己僅有的經驗。大部分幼兒在繪畫時只是在隨意的塗鴉,創造想象的很少。問他是什麼時,他就說是怪獸。只有幾位幼兒把相鄰的色塊合在一起進行了想象添加。

其次,我在給孩子引導時,引導的很少,加上孩子本身接觸的也少,所以在創作時就有的孩子隨意亂塗。因爲孩子頭腦中的表象少,所以在平時生活中要注重引導幼兒進行觀察一些動物或植物,引領幼兒欣賞一些名畫,豐富幼兒的經驗。

最後,我在課堂的把控及對孩子的評價上還需要在不斷的努力。課堂中激情也不夠,不能很好的感染孩子,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我應該是以飽滿的激情來感染孩子,這樣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進行我的課程。在評價孩子方面,我的評價應該更具體一些,不應該是簡單的“好,不錯”、“你真棒”等等。應該把孩子好的地方說得更具體,不好的地方也要指出來,並告訴他什麼是對的,這樣孩子才更明白自己哪好哪不好。

教學工作自我反省三

在國小語文教學方面,我反思如下:

1、識字教學:

教學時,教師藉助生字卡片安排了多種形式的識字比賽,如開火車比賽、男女生比賽等,教學效果較好,“疊、染、翠”三個字不常見,學生識記較慢,需在今後教學中重複出現,複習鞏固。

2、朗讀教學:

教師藉助圖畫讓學生感受秋天的美麗,讀文與看圖結合,學生置身其中,讀出了自己的感覺。“層林盡染,疊翠流金”較難理解,教師邊講解邊範讀,加深了學生的感悟。

3、寫字教學:

寫字指導一課時完成,不細緻,還應分在兩課時學習。

本課中,利用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學生感受不深,如果利用課件展示秋天的不同美景,讓學生觀察,效果一定更好。

在識字環節中,爲使學生的興趣得以保持,我採用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的做法,並進行小組點評,力求創設課堂學習的積極氣氛。

在閱讀中,我留大量的時間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通過讓學生反覆的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對詞語讀出感受和體會。並以獎給金色小星星這樣的比賽形式促進學生朗讀,學生興趣較高。

在拓展環節中,我讓學生展示他們收集的關於秋天的詞語,學生完成較好。他們大部分是在與家長的合作下,共同查閱資料,或走進大自然去體會,去完成的。這樣課內與課外的有機融合,既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工作自我反省四

在我學習新課程的這段時間裏,我對自己過去的教學思想和行爲進行了反思,用新課程的理念,對曾經被視爲經驗的觀點和做法進行了重新審視,現將在反思中得到的體會總結出來,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爲

(1)根據新課程的.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成爲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而不再是主導者;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爲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師生合作學習,共同進步。

二、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

在我們設計教學方案時,我們應該想想:“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爲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等。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備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劃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反思“爲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劃,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着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着最佳的軌道運行。教學後,教師可以這樣自我提問:“我的教學是有效的嗎”,“教學中是否出現了令自己驚喜的亮點環節,這個亮點環節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方面還可以進一步改進”,“我從中學會了什麼”等,這樣才符合新課改對教師的要求,更有助於教師教學計劃的開展。

三、教師應注重和學生的交流對話

師生間充分的對話交流,無論對羣體的發展還是對個體的成長都是十分有益的。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平均分”時,設計了學生熟悉的一些生活情境:分桃子、分魚、分餅乾、分蘋果等。在交流對話時有的教師提出,僅僅圍繞“吃”展開教學似乎有侷限,事實上,在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東西要進行分配,可以適當擴展教學設計面。這樣開放性的討論能夠促進教師更有效地進行反思,促進教師把實踐經驗上升爲理論。

四、教師應對每一節課進行總結記錄

一節課結束或一天的教學任務完成後,我們應該靜下心來細細想想:這節課總體設計是否恰當,教學環節是否合理,講授內如一位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分數應用題的綜合訓練時出了這樣一道題:一套課桌椅的價格是48元,其容是否清晰,教學手段的運用是否充分,重點、難點是否突出;今天我有哪些行爲是正確的,哪些做得還不夠好,哪些地方需要調整、改進;學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了,學生學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還有什麼困惑等。把這些想清楚,作一總結,然後記錄下來,這樣就爲今後的教學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驗。經過長期積累,我們必將獲得一筆寶貴的教學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