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科學活動教案8篇

教師文案 閱讀(1.12W)

很多人在進行教案的寫作之前都是要將課程瞭解清楚的,對於教學內容,我們一定要做到全面掌握,這樣才能制定好一份出色的教案,本站小編今天就爲您帶來了科學活動教案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科學活動教案8篇

科學活動教案篇1

想要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就得給孩子們做一些科學實驗,讓孩子們在好奇的心態下表現出強烈的未知欲。

今天小魚哥哥和大家分享幼兒小班觀察課程:鹽怎麼消失了。

課程目標:

1,讓小朋友發現鹽能溶解到水中的現象,同時掌握溶解的速度與其他因素的有關係。

2,讓小朋友理解,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溶解在水裏。

3,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增進小朋友的好奇心,讓小朋友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課程工具:

1,準備足夠的小杯子。

2,準備足夠的小盤子。

3,準備足夠的筷子。

4,準備一袋鹽,一袋細沙,溫水一大杯。

課程過程:

1,講故事。給孩子們講一個能把鹽溶解於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議老師可以把小馬過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馬幫媽媽去買鹽,要過一條河。回來的時候,小馬依然快快樂樂地趟水過來了。可是當他上岸後卻發現,袋子裏的鹽沒了。這可把小馬嚇壞了。他趕緊跑回家告訴媽媽說,河裏有妖怪把它的鹽搶走了。媽媽聽後,哈哈大笑。那麼小朋友們知道,爲什麼鹽沒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關注後,老師開始給孩子們做鹽溶解於水的示範。

實驗過程:

1,老師在小杯裏倒入適量的水,然後用小勺把鹽倒入,讓孩子們觀察鹽在水裏的狀態。誘導孩子們講出,鹽跑哪裏去了,讓他們回答。

2,老師主要是要讓孩子們觀察倒入水裏的鹽的狀態,顏色,以及多少。

3,老師再換小杯,同樣的方法把細沙倒入,讓孩子們再觀察,並讓孩子們說出兩個實驗的不同點。

4,老師把小朋友兩兩分組,然後讓他們自己操作,並認真觀察鹽的溶解過程。

5,老師把水換成涼水,再讓小朋友們觀察一次,讓他們明白水的溫度是可以影響鹽的溶解速度的。

課程總結:

這個課程的操作性強,需要投入的觀察力也十足,其實是非常適合當成親子游戲的。如果家長朋友們覺得好玩,可以在家裏和孩子們一起玩這個遊戲。當然,你也可以完全地發散你的想象力,更換或者是改變整個實驗的過程。

科學活動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善於觀察、探究自然的興趣。

2.知道風是因爲空氣的流動形成的,初步瞭解風與人們的關係。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能力,瞭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

活動準備:

扇子、紙、電扇、電吹風、吸管、打氣筒、氣球、礦泉水瓶、小風車、有關"風"的課件。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

1(播放"風"聲的錄音)聽聽,是什麼聲音?

提問:平時,你們是怎麼知道有風的?風來了,身邊的事物會怎麼樣?

2.探索風的成因。

(1)想一想,試一試:怎樣能產生風?

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小手在臉旁扇扇,有什麼感覺?想要風更大些怎麼辦?(用力扇動兩手)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哪裏有空氣流動,哪裏就有風。扇的快,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扇的慢,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

(2)除了用小手扇動空氣產生風外,還有什麼方法使風兒出現?

出示各種材料,幼兒動手實驗。

你是怎樣利用這寫材料使風兒出現的?

(3)老師給小朋友扇扇子,請小朋友試一試能不能抓住風?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風?

小結:風看不見,抓不着,只能感覺到。

3. 瞭解風的好處與壞處。

(1)你喜歡風嗎?爲什麼?

幼兒討論。

(2)觀看課件,瞭解大小不同的風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及害處?

教師小結:風爲人們做了許多好事。風吹乾了媽媽洗的衣服;使人涼快;讓風箏飛上天;傳播種子;風車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

可是有時風生氣了就會做許多壞事。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樹木刮斷了;打翻了魚船、引發沙塵暴……這樣的風很可恨。

(3)可是風兒爲什麼會生氣呢?怎樣才能不讓風兒做壞事?

小結:現在的人們本領可大了,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人們建起了防風林,把風擋住,還提前預報風,這就減少了風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4.遊戲:風來了。

幼兒想象自己是某樣物體,如:衣服、樹枝……,根據教師所提的風的大小的要求,如"微風來了"、"中級風來了"、"大風來了"等,引導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變化。

5. "風車轉轉轉"。

幼兒每人一個風車,帶幼兒到戶外玩風車結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篇3

【設計意圖】

本學期,我們幼兒園開設了自己的園本課程,由於孩子們的父母大都是魏橋創業集團的工人,爲了讓孩子們瞭解父母的工作,瞭解在我們生活周圍,和我們息息相關的內容,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和孩子們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園本課程的內容,如:線是怎樣來的、各種顏色的布、飛快的梭子等,而對於其中一些物品的生產過程,孩子們不瞭解,我們便利用家長資源,請家長幫助錄下紡織工人工作的視頻,讓孩子們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

本活動,我們選擇的是“條條線兒怎樣來”,在學習中,通過孩子們的觀察,探索,觀看視頻,動手操作,逐步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

【活動目標】

1、瞭解線是怎樣紡出來的。

2、瞭解古代與現代紡車的不同,體會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各種不同材質、不同顏色的線若干,關於紡線的視頻、古代的紡車、棉花若干、不同顏色的染料。

重難點:瞭解線是怎樣紡出來的。

【活動過程】

1、探索不同的線,導入活動

出示各種不同的線,請幼兒自由觀察,自由探索。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幾條線?”(幼兒自由發言)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線是怎樣來的嗎?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2、出示視頻:現代機器紡線工作的過程。

與幼兒一起觀看,邊看,教師邊介紹,讓幼兒瞭解現在先進的紡線過程。

教師:把棉花彈彈,去掉雜物,彈的蓬鬆,細軟,把棉花搓成大拇指粗細一尺餘長的紡條,再用紡花車紡 成線,然後,經過經線、漿線、曬線等多道工序,最後上織布機。

3、請幼兒觀看古代的紡車。

師:剛纔,我們一起觀看了現代機器紡線的的工作過程,現在請小朋友看這裏。

教師出示紡車,做詳細介紹,讓幼兒瞭解。

教師邊操作邊介紹紡車,使幼兒進一步瞭解古代紡線的過程。

鼓勵幼兒也試一試,這種紡線的方法。

4、我是小小紡線師。

出示棉花,請幼兒互相討論,怎樣將棉花變成線。

幼兒按照自己想的辦法動手操作實驗,教師進行小結,鼓勵幼兒再想辦法,幼兒多次操作實驗。

(經過師幼多次動手操作實驗,終於將棉花搓成了線。)

5、五彩線。

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染料,爲自己搓好的線,染上漂亮的顏色。

6、請幼兒把五彩線拿到戶外晾曬。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用五彩線粘貼出各種有趣的圖形。

科學活動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積極嘗試和操作,發現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

2、經驗遷移,發現生活中的連接現象,萌發探究的興趣。

3、發揮想象和創造,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操作多種材料,發現物體之間的各種連接方法(粘、夾、打結等),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難點:

發揮想象和創造,創造性地進行物體的連接。

活動準備:

1、 吸管、手工紙、回形針、橡皮泥、布條、繩子、雙面膠、輕泡、牙籤。

2、 森林背景圖一張。

3、 字卡:粘、夾、打結、串、釘、插。

4、 ppt課件:生活中的連接現象(水管、電線、桌椅、積木)。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請來了兩個朋友,你們肯定認識喜羊羊和懶羊羊。

他們兩個決定進行一次偉大的探險。

師講述故事:兩個小傢伙背上神奇揹包,離開了羊村,來到小河邊,卻發現——橋斷了,怎麼過去呢?(指導:把斷橋連接起來)

橋接好了,兩人繼續探險,來到一片黑森林裏,這裏充滿了危險,到處都有灰太狼挖的陷阱……他們兩個非常小心地往前走,一步一步,忽然,懶羊羊覺得腳下一空,撲通掉進了深深的陷阱裏面,這個洞這麼深,懶羊羊爬不出,急得直哭,喜羊羊努力地想辦法……

猜猜,喜羊羊會想到什麼方法呢?

(幼兒自由發表個人見解)

二、操作材料,嘗試連接。

1、師:我們來聽聽喜羊羊怎麼做,他想了想,打開神奇揹包,發現了這些東西(出示材料引導幼兒觀察)有:吸管、手工紙、回形針、橡皮泥、布條、塑料袋、繩子、雙面膠,透明膠、剪??

2、師:可是這些東西都是短短的,能把懶羊羊救起來嗎?(不能)喜羊羊不知道怎麼辦了,想請小朋友幫忙,你會怎麼做?(重點引導:把短的東西連接起來)

3、師:下面就請你把這些短短的東西變長,把懶羊羊救上來。

4、幼兒操作材料,嘗試多種連接方法,教師注意觀察並重點指導幼兒:選擇多種材料,嘗試多種方法的連接,比如:布條打結、手工紙用雙面膠粘成長條、或用夾子夾成等等。

5、提醒幼兒:如果你完成了,去圖上比劃一下,看長度夠不夠把懶羊羊救上來。

教師有針對性地展示個別幼兒的探索結果,鼓勵第一個完成營救任務的幼兒,以及活動中的合作。

三、交流討論,總結方法。

1、師:喜羊羊可着急啦,趕緊把你想到的辦法告訴他吧!誰願意第一個告訴他?(請第一個成功的幼兒)

(幼兒講述自己的方法,教師出示相應的字卡,如粘、夾等),他用這個方法連接,成功了嗎?我看到他是第一個成功的。

2、師:有誰和他用一樣的方法?

3、師:除了……還有什麼方法?

(教師針對創造性的方法給予重點展示)

4、師:你們想到了粘、夾、打結、串、釘、插這麼多連接方法,爲你們開動小腦筋,老師要鼓個掌。懶羊羊就順着這條長長的線往上爬啊爬啊,終於逃出了陷阱,“小朋友,謝謝你們的幫忙”兩個人又開始了他們的探險之旅。

四、經驗遷移,發現連接。

1、師:剛纔我們通過把東西連接起來,幫兩個小傢伙解決了難題,其實生活中有些東西只要連一連就可以幫忙解決很多問題。(出示課件)

師:比如說它水管,把它們連接起來就可以?(送水等)

這個呢?(電線)把他們連接起來就可以?(通電)

還有這個木頭,連接起來就是?(桌子椅子等等)

下面這個小朋友最喜歡(管子積木),連接起來就是……

2、延伸部分

師:在我們教室裏,哪些地方有連接的?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去找一找,找到後記錄在紙上,比一比誰觀察最仔細,找到的最多。

科學活動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現代通訊工具是多種多樣的,它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2、能關注生活中的先進科技產品。

3、有操作現代通訊工具的興趣,樂於與他人交流。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家庭調查——現代通訊工具,常見的各種通訊工具、多媒體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分享交流,幼兒介紹自己認識的通訊工具。說說它是什麼樣子的?可以用來幹什麼?

二、創設情境,幫助幼兒瞭解各種通訊工具的用途。

1、老師和小朋友在幼兒園上課,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告訴小朋友的媽媽,應該用什麼通訊工具?還有什麼好辦法?

2、根據已有經驗,讓幼兒回憶、講述電話機、手機的使用方法,瞭解其用途。

(1)你們打過電話嗎?你是怎樣打電話的?

(2)你給誰打過電話?爲什麼事情打電話?

(3)還有什麼特殊情況也需要打電話?

(4)像這些緊急電話能隨便打嗎?爲什麼?

三、瞭解其它現代通訊工具,擴大幼兒知識面。

(1)你們還見過或打過哪些電話?

(2)除了用電話和別人聯繫外還有什麼工具也能使我們相互聯繫,把消息告訴其他人?(幼兒講述後看錄像)

(3)這些東西都是幹什麼用的?

(4)它們給我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方便、傳遞消息速度快)

四、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發明的慾望。

科學家們可真聰明,發明了這麼多的通訊工具,我們小朋友也來做個小小發明家,你想設計什麼通訊工具?

時間不早了,你可以把你的發明用各種通訊工具告訴我們。這是我的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傳真號和e—mail地址,我等着你們的發明哦!

活動反思:

1、現代社會是飛速發展的社會,通訊工具時刻伴隨着我們。對於我們現在的孩子來說,認識通訊工具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設計這節課,讓孩子們在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去感受通訊工具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和快樂。本節課學生積極性高,充分與別的小朋友交流,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2、只有個別孩子似乎交流的較少,可能是準備的時間不是很充分,我會在以後的活動中逐步滲透有關通訊方面的知識,讓每個孩子都有所收穫。

科學活動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 對探索頂起紙板感興趣,體驗頂起紙板的成功喜悅。

2、 感知紙板只有一個能頂起來的點,並積累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驗。

3、 提高手眼協調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幾何圖形紙板、吸管、記號筆,展示板等

活動過程

一、 以介紹材料導入活動,引發探究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圖形娃娃,你們看這是什麼形狀?(圓形)”

二、 幼兒初步探究圓形頂紙板方法,感知紙板只有一個點能頂起來。

1、 提出問題,幼兒猜想。

教師:“如果用吸管頂圓形紙片,你們猜猜能頂起來嗎?”

2、 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的要求。

教師:“老師爲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根吸管和圓形紙片,請你們動手試一試,用吸管怎樣能頂起圓形紙片?”

教師:“你們看,圓形紙片的身上有好幾個點,小朋友在每一個點上都試一試,能頂起來的那個點用圈圈出來,做個記號,試好了,請你們寫上自己的號數。”

3、 幼兒操作探究圓形頂紙板的方法,並記錄。

4、 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探究過程與結果。

師:你們都試成功了嗎?吸管能將圓形紙片頂起來嗎?吸管頂在那個點上圓形紙片能頂起來?還有其他的點能將它頂起來嗎?

5、 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平衡的經驗。

師:原來,在圓形紙片上只有一個地方能把圓形頂起來,而且這個地方就在紙片的中心位置上。

三、 遷移經驗,幼兒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幾何圖形頂紙板的方法,再次感知發現紙板只有一箇中心點能頂起來。

1、 介紹材料,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猜想。

2、 教師提出探究記錄的要求:在紙片能頂起來的地方用小圓點做個記號。

3、 幼兒操作探究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頂紙板的方法並記錄。

4、 結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

5、 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使幾何圖形平衡的有益經驗。

四、 出示不規則的圖形,提出問題,引發延伸活動探究。

師:剛纔小朋友都試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紙片,知道他們都有一個點能頂起來,那這個圖形能頂起來嗎?請你回班試試吧!

活動延伸

1、在科學區中,投放幾何圖形和不規則圖形,繼續探究頂紙板。

2、在後續活動中,繼續探究頂紙板物體面的大小與頂紙板的關係。

科學活動教案篇7

【設計意圖】

隨着社會文明的進步,包裝袋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讓幼兒瞭解各種各樣的包裝袋,明白包裝袋上標識的作用,瞭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激發幼兒願意製作、使用環保手提袋是本次活動的主要目的。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包裝袋。

2、認識食品包裝袋的各種標識,並能在生活中加以運用。

3、瞭解白色污染的危害,學習製作、使用環保手提袋。【活動準備】

1、佈置任務:和家長一起收集生活中見到的包裝袋標識,與老師、小朋友交流分享,初步瞭解標誌的意義和作用。

2、多媒體課件

3、教學掛圖

4、每位幼兒帶一袋小食品

5、大掛曆紙、牛皮紙、透明膠、打孔機、塑料繩、彩筆等。

【活動過程】

1、 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瞭解各種各樣的塑料袋,引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師:“你剛纔看到了什麼”(各種各樣的包裝袋)

(2)師:“他們是裝什麼的?有什麼圖案?在哪裏見過?”(讓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2、請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食品,認識包裝袋上的標誌。

(1)師:“今天,小朋友帶來了很多小食品,現在請你和身邊的小朋友講一講:你帶來的是什麼食品?在哪裏買的?食品包裝袋上有什麼圖案?爲什麼選擇這個食品?

(2)請幼兒看掛圖,教師小結:食品包裝袋上有質量安全認證,綠色食品標誌、環保標誌、可回收標誌、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標誌,在購買食品的時候,要選擇有以上標誌的食品。

(3)請幼兒看一看自己的小食品包裝袋上有沒有以上標誌,有沒有超出保質期

(4)請幼兒和同伴一起品嚐有以上標誌沒有超出保質期的食品

3、組織幼兒討論:白色污染的危害。

(1)師:“小朋友,我們生活中的這些包裝袋,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有些包裝袋也給我們的環境帶來了白色污染,請你說一說,什麼包裝袋給我們帶來了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白色的嗎?他們是怎麼破壞我們環境的?

(2)播放白色污染環境的圖片,教師小結:塑料袋方便而我們卻不提倡使用,因爲塑料袋很難降解,不利於環境的保護。

(4)請幼兒說一說,我們應該如何保護環境?

比如:購買食品時,要選擇有綠色食品標誌、可回收標誌的,不使用塑料袋,要使用環保手提袋,同時爭當一個環保小衛士,告訴家長也要這樣做。

4、請幼兒用提供的材料製作環保手提袋。

(1)請幼兒用掛曆紙根據幼兒用書上提示的步驟製作環保手提袋。每人選一塊大積木玩具作爲模具,在上面進行包裝,按提示這疊好,用透明膠粘住。注意不要包的太緊,以免積木拿不出來。教師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

(2)請幼兒裝飾環保手提袋,在手提袋上栓繩、裝飾花紋等。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做一名小小宣傳員,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講一講什麼是在、白色污染,爲什麼不能使用塑料袋。

2、製作更多的手提袋送給家人和朋友。

科學活動教案篇8

一、活動名稱:科學活動--誰會生蛋

二、設計意圖:

春天來了,萬物皆醒。當春雷打響後,我們在自然角中投放了一隻只小小的黑黑的蠶寶寶。孩子們很喜歡這些"小不點們",看着它們慢慢地蠕動着,他們互相討論着:這蠶寶寶是哪裏來的?有的說:"是蠶媽媽生的。"有的說:"是蠶媽媽先生下蛋,然後才變出蠶寶寶的。就象雞媽媽先生蛋,纔有小雞。"後來,我們看了有關的書籍,在查看的過程中,我發現了孩子們對小動物是怎麼生出來的很感興趣,於是,我結合幼兒的認知水平及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設計了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對常見的會生蛋的動物有個初步的認識,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三、活動目標:

1、瞭解幾種常見的會生蛋的動物,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2、初步學會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從中感受探索發現的樂趣。

四、活動準備:

1、《誰會生蛋》教學課件;各種動物若干。

2、場景佈置:小池塘、草地、森林等。

3、幼兒已瞭解幾種胎生動物傳後代的特徵,並瞭解幾種常見的動物下蛋的窩(巢)。

五、活動過程:

(一)結合場景,引導幼兒瞭解幾種常見的卵生動物。

1、帶幼兒到"動物園",讓幼兒自由地尋找會生蛋的動物,要求幼兒邊找邊和同伴說說:"我找到了會生蛋的ⅹⅹ。"

2、幼兒分散在場景中尋找會生蛋的動物,教師引導幼兒邊找邊說:"我找到了會生蛋的ⅹⅹ。"

(二)通過課件,引導幼兒驗證自己的尋找結果。

1、讓幼兒互相交流:我找到的ⅹⅹ會生蛋。

2、讓幼兒說出自己的尋找結果,教師點擊課件幫助幼兒驗證。

(三)藉助課件,引導幼兒瞭解卵生動物傳後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1、播放課件,引導幼兒說說:兩邊房子裏的動物生寶寶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2、引導幼兒說說:"你知道動物媽媽在哪兒生蛋的?爲什麼要在這些地方生蛋?激發幼兒愛護動物的情感。

(四)利用廢物,讓幼兒給蛋寶寶建個家。

1、以保護蛋寶寶,給蛋寶寶建個安全的家,鼓勵幼兒想出多種辦法保護蛋寶寶。

2、幼兒利用廢舊物品爲蛋寶寶建家,教師引導幼兒自制放到"動物園"中。

(五)活動自然結束。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周圍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對新鮮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向成人提出各種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十分膚淺、幼稚,但對他們理智感、求知慾的發展有極大的啓迪作用。作爲教師要有靈敏的雙耳、敏銳的目光去聆聽、去捕捉孩子中間生成的問題。通過這一活動,孩子們發現了蛋有“外形的不同、蛋殼顏色的不同”,知道了哪些動物會生蛋。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地生成問題、解決問題,而且對外界事物的敏感度有了很大的增強。當然我們的活動還在繼續。在活動中教師既像孩子一樣在學習、探索,又是整個活動的支持者、指導者、協作者,既是他們的同伴又是他們的老師,從而靈活地起到了輔導、嚮導的作用,感受最深的是我們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各種資源,因爲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社會、家庭的大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