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教師文案>

關於《雷雨》優秀教學反思範文

教師文案 閱讀(1.52W)

嚴格自己和嚴格學生,是模範的教師的典型,相信自己的老師,學習他的人生道理。那麼關於相關的教學反思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雷雨》優秀教學反思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關於《雷雨》優秀教學反思範文

《雷雨》優秀教學反思

一、課題的選擇

《雷雨》是國小語文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文章,課文用精煉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到了天氣的變化和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學過程

1、猜謎激趣,揭示課題

由於課文是單純的寫景文章對於低年段的孩子老說比較枯燥無趣,所以導入課文時選擇猜謎語激趣,吸引孩子們的興趣。讓學生能很快的融入課文。

2、整體讀文,劃分內容分層次解析

首先讓孩子從文本着手大聲誦讀,並帶着問題去讀文。這樣學生在讀書時就有目的的去讀去思考。

通過朗讀學生很快把課文分成三部分,即按時間順序描寫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在學習雷雨前這部分時讓學生邊讀邊想,根據文字來想象雷雨前的景象。並在文中圈出雷雨前作者描寫的景物,再逐個分析雷雨前景物的特點。重點理解“壓”“垂”“逃”等詞句,體會雷雨前悶熱、害怕的感覺。

在學習“雷雨後”這一部分時,讓學生自由讀一讀課文,並說說通過朗讀知道了什麼,學生們都認真讀書,課文中所描寫的雷雨後的景色全找了出來。在學生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追問:“你們覺得這部分課文中哪些字詞用得好呢?爲什麼?”這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自己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這樣學生的興致很高,紛紛舉手發言,說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有的說:“我認爲‘掛’字用得好,這個字讓我們感受到彩虹像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天空,美麗極了。”還有的說:“我覺得‘坐’字用得好,坐着是很舒服、很快樂的,這個字讓我感覺到蜘蛛很悠閒、很自在。

在本節課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訓練能力。用“越來越”拓展造句。這個句式都是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在這裏既是對學生知識點的複習鞏固,也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最佳時機。在體會雨後景象後,讓學生說說假如你是那隻鳴叫的蟬,是那隻坐在網上的蜘蛛或是那隻快樂的青蛙,你會說些什麼呢?學生通過看圖片等活動,有了深刻的體會,說起句子來就不會顯得蒼白無力了。這樣一方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想象的空間,抒發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也鍛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將閱讀文本與說話訓練相結合,實現了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在指導朗讀教學雷雨中這一部分時,我通過讓學生感受動畫,並播放雷雨的聲音在激趣,讓學生彷彿置身在雷雨天氣中一樣。學生興趣濃厚。在指導雷雨中這一部分時,根據文本的“譁、譁、譁”感受雨的大和急,“漸漸地、漸漸地”來感受雨勢由大到小的變化來體會雷雨的特點。

三、不足之處

都說課堂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上完本節課時,總覺得有許多令人不滿意的地方。

這節課也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對“雷雨中”這一環節處理過於簡單,如果能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透過茫茫的大雨,你彷彿看到了什麼?”這樣一來,這一環節會變得更豐滿。在教學“雷雨前”時,只考慮到品詞析句,忽略了教材的整體性,教材處理有點散。在指導導朗讀,引導感悟這部分還做的不夠,在以後的語文學習中還要加強訓練。

雷雨前的景物變化是緊密聯繫的,當時備課的時候,這一點考慮得不夠周全。如:在引導學生說下大雨時,還有哪些東西也看不清了,學生說的範圍較窄,而我又沒有及時地進行引導,使得這一環節有點脫節。沒有抓住重點句子:“譁、譁、譁,雨下起來了。”來感受雷雨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過程來朗讀體會句子,在分情景朗讀中做的比較欠缺,平時對朗讀的訓練比較薄弱,學生在朗讀時無法入情入境。在這一環節中,如果能讓孩子們通過拍桌子等通過不同的聲音來體會雨下得很大,那就更能理解了。

以上是我在教完本課後的教學反思。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更加地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更富有生機和活力!

《雷雨》優秀教學反思

18《雷雨》(第二課時)

朱小燕

教學目標: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後的景象。

2、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引導學生觀察留意大自然變化的奇妙景象,感受自然美。

3、看懂圖意,學會通過觀察比較找出景物特點的方法。

難 點:

能夠根據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不同特徵,知道文章哪幾部分分別是寫什麼的.

重 點: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麼樣變化的。

一、複習導入

1、卡片認讀生字詞。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講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色,雷雨爲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欣賞美麗的雨景,一起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後的不同特點。

二、學習課文

1、聽課文朗讀(點按“課文朗讀”按紐),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景象,整體感悟課文的意境。

2、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你讀的這個部分寫的是雷雨什麼時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板書:前 中 後)

3、品讀課文:想不想欣賞一下這三種不同的景象?

A、研讀“雷雨前”

(1)(出示課件,點按“課文學習中”的“雷雨前”播放動畫 ):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板書:烏雲、大風、閃電)

(2)從你看見的,聽見的,感受到的,你認爲這是什麼時候的景象?(雷雨前)

(3)現在我們讀一讀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讀懂些什麼?體會到什麼?

(4)默讀課文,劃出雷雨前有哪些景色,你認爲這些景色寫得怎樣?

(5)交流自讀自悟情況;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

如: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

“黑沉沉”寫出了什麼?能把它去掉嗎?爲什麼?“壓”給你的感覺是什麼?你認爲該怎麼讀這句話?

忽然一陣大風吹來,吹得樹枝亂擺。

“亂擺”說明什麼?不下雨時風是怎樣吹的?爲什麼要加一個“忽然”?讓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第一自然段講的是“葉子動也不動,”加上“忽然”表現了天氣的變化。

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哪個字寫得好?爲什麼?(課件播放蜘蛛從網上垂下來的景象,幫助學生理解。)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該怎麼讀才能體現天氣驟然變化?

小結:是呀,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雲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捲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來湊熱鬧,多可怕的氣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過朗讀來告訴大家,讓老師也感受到。感情朗讀1─3自然段。

B、研讀“雷雨中”

1、不一會,雨下起來了,作者又是怎樣描寫的,默讀課文4─6自然段,你能提出什麼問題考大家嗎?

2、學生提出問題,學生互動,教師相機點撥。

如:爲什麼用3個“譁”?該怎麼讀這3個“譁”? (點教學課件“雷雨中”的動畫按紐)"譁、譁、譁"(突出了雨聲大,很密,擋住視線所以看不清窗外的景物。)

爲什麼“往窗外看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兩個“漸漸地”說明了什麼?

(打雷下雨時間較長,雷聲雨聲都是由大變小的。)

3、雷雨中你感受到了什麼?最突出的景象是什麼?(呀,雷雨由大變小,真是變化莫測!)

4、感情朗讀課文

自由讀——男女賽讀——齊讀

讓我們一邊聽雨聲(點按“雨聲”按紐),一邊帶着剛纔的感受讀一讀4──6自然段。

C、研讀“雷雨後”

(1)漸漸地,雷聲、雨聲都小了,一場雷雨很快結束了,雨後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出示課件:點按“雷雨後”按紐)誰能說一說?

(2)是呀,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麼清新,花兒開了,小鳥,小青蛙歡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現在就是這個小朋友,你有什麼感受?

(3)小結:雨過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氣,欣賞着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圖畫呀。

(4)讓我們爲這麼美的畫配音吧。

(5)課文裏哪兩句話與前文有聯繫?

“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上。”

(“雷雨前蟬一聲也不叫,蜘蛛從網上垂下”與“雷雨後蟬叫了,蜘蛛又坐在網上”有什麼聯繫?)

三、總結課文。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課件出示兩幅插圖:課堂練習中的練習一)看,它們是什麼時候的雷雨景象?看圖說說它們有什麼不同?

3、積累運用(課堂練習二——四)

(1)、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池塘裏的水滿了,(青蛙也叫起來了)。( )了,( )也( )了。

(3)、想一想,用哪個詞最恰當,將選種的用鼠標按一下。

(a)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蓋、壓、落)下來。

(b)打開窗戶,清新得空氣迎面(吹、打、撲)來。

(c)一條彩虹(掛、停、飄)在天空。

(d)蜘蛛又(爬、停、坐)在網上了。

四、課後拓展

很高興和同學們一起走進雷雨,親近自然。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是一幅永遠也讀不完的書。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的奇異景觀。熱愛自然,生活中的有心人,善於觀察才能發現它們,享受他們帶來的妙不可言的感受,推薦閱讀《夏天》。

課後反思:

《雷雨》是第四冊看圖學文。課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自然界的景象變化。我在《雷雨》一課的教學設計中,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結合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下面,談談《雷雨》的教學設計。

一、創設多種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本文用精練的文字,爲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自然景象。爲了不雷同,我對每段的教學方法的選擇各不相同,雷雨前用欣賞美文的方法“讓孩子說說哪些景色寫得好,爲什麼?”,雷雨中則用“你能提出什麼問題考考大家?”,雷雨後用給畫面配音的形式展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讓自己感觸最深的是教學第二段,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每位學生都想提出有難度的問題考倒同學,在問題的反饋上來看,學生確實是作了思考,提出的問題跟自己備課時想得一樣,而且有些好的同學提出了“字詞推敲”的問題,如:“往窗外望去”爲什麼不寫成“往窗外看去”?有什麼不同?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嘗試這樣的教學。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突破理解難點

課文中有個別詞語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較難理解,並不是三言兩語能講清的,因此,我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突破這一難點。如“垂”字的意思比較抽象。若以詞解詞照字典上的註釋解釋一下,學生仍是似懂非懂。我用多媒

體制作蜘蛛垂下來的動作變化畫面,將抽象變爲直觀,學生通過觀察,很快就能回答:“‘垂’是說蜘蛛順着一根蛛絲從網上下來。”通過運用現代教育手段,創設情境,調動了兒童的感官;讓學生在觀賞中有身臨其境的感受,並領會到文中“垂”字的意思,“垂”字用得好。

三、緊抓重點詞句,感悟自然現象

引導學生展開品詞析句的學習語言的活動,感悟下雷雨時的景色變化過程。我作如下的教學設計: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後,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如理解句子:“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讓學生看圖:畫面上厚厚的黑雲籠罩着整個天空,天色十分昏暗。讓學生感受雷雨前的自然現象的變化。並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詞析句:

①“滿天”是什麼意思

②“黑沉沉”寫出了烏雲怎麼樣的變化

③“壓”字說明當時的雲層怎麼樣心黑沉沉的烏雲向你直壓過來,你感到怎樣?

四、創設優美情境,引導學生想象

雨後的自然界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卷,爲營造美的氛圍,我讓學生伴着輕柔的樂聲,聽着教師的導語,欣賞雨後的自然界美景:雨過天晴,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變得那麼清新。花兒開了,小馬在枝頭唱起歌兒??雨後的景色真美啊!難怪這隻小青蛙也蹲在荷葉上注視着這美麗的世界。我相機展開想象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想象:如果你是一隻快樂的小青蛙,你能把雨後看見的雨後美景告訴大家嗎?小鳥會想些什麼說些什麼???這樣,使想象能力的訓練和說話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雷雨》優秀教學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文以簡練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三部分特徵鮮明,寫景細緻逼真,引人入勝。

二、學情分析

雷雨對於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他們都有着一定的生活體驗。另外教材又配有兩幅直觀的插圖,利於圖文對照,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學中應牢牢抓住這兩方面的優勢,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觀察圖畫,進行圖文對照入手,溝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徵。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熱愛自然的熱情。

三、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和書寫四個生字,重點教學“垂”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3.通過朗讀體會雷雨前景物的特點,並引導學生解決心中的疑難問題。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邊讀邊想象,具體感受並想象雷雨前的景象。

難點:識記和正確書寫“垂”。

五、教學過程

(一)瞭解“雨”,導入新課

1.小朋友,雨有很多種,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自由說。

今天我們要感受的是哪一種雨?

2.師板書課題,強調雨字頭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重點突破“垂”

1.生認讀生字並組詞。

2.在認讀和書寫的過程中,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你遇到了什麼困難?

3.教學“垂”:字的創造;字的演變;字的筆順;讀記筆順的順口溜;書寫、展示;字在文中的意思(圖)。

(三)讀課文,瞭解寫作順序

1. 指名三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老師爲什麼把課文的段落這樣分?

2. 師生交流,師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後

(四)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1.生自由讀1~3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把句子描寫的景物名稱圈出來。 生說,師出示。

2. 這些景物在雷雨前會有什麼變化呢?請同學們四人一小組,合作讀課文。 1號讀“烏雲”的句子;2號讀“葉子、蟬”的句子;3號讀“大風、蜘蛛”的句子;4號讀“閃電、雷聲”的句子。

讀完句子,四人一小組討論同學們提出的疑問。

3.讀句子,集體交流。

老師請一個小組來接讀1~3段,其他小朋友認真傾聽,全班交流,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1)滿天的烏雲,黑沉沉地壓下來。

關鍵詞:“黑沉沉”“壓”

①出示詞卡“黑沉沉”: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②你能說一個你積累的“ABB”式詞語嗎?綠油油、紅豔豔、金燦燦??什麼東西會沉到水裏面?大石頭、鐵??那烏雲就像這大石頭一樣快要從高空沉了下來。說明烏雲很黑、很重、又很厚。

③認讀生字卡“壓”:點生讀,開火車讀。

④誰能用做動作幫我們記住這個字啊!生做動作。看來從上面加重力就是壓,你能用壓組詞嗎?壓住、壓碎,積壓、壓制、壓歲錢??

⑤課件出示滿天的烏雲圖片。你們瞧,這就是滿天的烏雲,看看你有什麼感受?很悶、很難受、喘不過氣。

⑥能把你的感悟通過讀表現出來嗎?指名讀句子。讀得怎樣?烏雲厚嗎?多嗎?重嗎?請你來試試,大家一塊來讀。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關鍵詞:“一動不動”“一聲不叫”

①認讀詞卡一動不動,一聲不叫: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兩個詞語,“一動不動”“一聲不叫”。

②爲什麼葉子“一動不動”呢?很悶熱、一絲風也沒有。

③那蟬爲什麼“一聲也不叫”了呢?害怕、雷雨前的自然現象。(採訪) 指導朗讀:誰來讀讀這句話?

發揮想象,還有什麼是一動不動,一聲不響?

(3)忽然颳起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關鍵詞:“亂”

①認讀生字“亂”,強調注音,開火車讀。

②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被用到,仔細地想想,我們都在哪兒用到呢?生聯繫實際生活說說。

③這裏的“亂擺”說明了什麼?風大。課件出示狂風圖──指名讀。

這雷雨前的天氣實在是變化莫測。剛剛樹上的葉子還一動不動的,現在卻忽然狂風大作,吹得樹枝亂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4)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關鍵詞:“垂”

這個句子中有個詞用得特別好,看誰是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發現它。 ①認讀生字“垂”,強調翹舌音,開火車讀。

② 師出示字典中的意思:東西一頭掛下來。在生活中,你看到的什麼東西也是垂下來的?頭髮,垂柳。

③比較感受“垂”的妙處:課件出示兩個句子。

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蜘蛛從網上爬下來,逃走了。

如果把這裏的“垂”換成“爬”好不好?

垂字更能說明蜘蛛逃得快。追問:爲什麼要逃得這麼快呢?──害怕。 ④誰來噹噹這隻害怕的蜘蛛?指名讀,齊讀。

(5)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關鍵詞:“越來越亮”“越來越響”

①指名讀。你認爲這裏用得好的詞語是?越來越??爲什麼呢?老師動手拍桌聲音越來越大,學生來體會,閃電一次比一次更亮,雷聲也一次比一次更響。

②大家同意嗎?是的,小朋友們,這越來越亮的閃電,肯定嚇得小動物們都??這越來越響的雷聲也一定嚇得小朋友們都??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句話。

③ 說話練習:想象一下,此時天上的烏雲越來越(黑),天空越來越(暗),風颳得越來越(大)。填後全班齊讀。

小結:雷雨前,首先是烏雲密佈,接着狂風大作,最後又是電閃雷鳴。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消息──要下雨了!對啊,要下雨了。

反思:

《雷雨》是一篇描寫得非常優美的小散文,同時又是一篇很淺顯的科普文。學生在生活中對雷雨這一現象已不陌生,所以課前我採用學習單的形式佈置了學生自學,課堂中我直接以檢查預習引入新課。

整堂課,我覺得自己的設計思路比較清晰,一環扣一環。每一個環節儘量讓學生自己說,自己領悟。對於“垂”字的教學,我採用字的創造;字的演變;字的筆順;讀記筆順的順口溜;書寫、展示;字在文中的意思(圖)等方式,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學生的記憶比較深刻,我自己也較爲滿意。

這堂課的缺點也比較多。首先,1---3自然段沒有教學完,使課堂顯得不完整,比較遺憾。其次,在“垂”的教學中,“垂”在句中的理解,本是放在書寫後,因爲緊張而把這一環節遺漏了,後在指名三位同學讀課文時補上,就顯得有些生硬。然後在小組合作時,因爲多媒體的座位和班裏有些微差別,我沒有再次確認學生的號碼,所以在合作時,有的孩子就不知道自己屬於幾號,該幹什麼。

我校這次的課堂改革,主題是“先學後導,當堂鞏固”。我通過這次的公開課,與這樣的模式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儘管沒有很好地體現這一理念,但這是嘗試的開始,同時也使我有了很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