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工作經歷>

疫情期間90後事跡5篇

工作經歷 閱讀(5.87K)

大家在撰寫事蹟材料的過程中需要強調條理清楚,只有在認真分析了人物事蹟後,我們寫出的事蹟材料纔是有價值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疫情期間90後事跡5篇,感謝您的參閱。

疫情期間90後事跡5篇

疫情期間90後事跡篇1

2月20日下午3點,濟南遙牆國際機場,一曲《我和我的祖國》,在候機大廳久久迴盪,合唱的是一批特殊的旅客……

馳援湖北醫療隊的徵集令一發,山東各醫院的羣裏踊躍響應,短時間內,經過層層篩選,加上緊鑼密鼓的培訓,山東省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迅速組隊,當日整裝待發;170名醫務人員來自呼吸、重症醫學、感染性疾病、中醫藥等不同專業。

自1月25日開始,山東省已先後派出12批1743名醫療、護理、疾控人員,奔赴湖北武漢、黃岡、鄂州,開展醫療救治和檢測檢驗工作。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山東省省長龔正多次赴機場爲支援湖北醫療隊送行。接到對口支援黃岡任務後,山東專門成立了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山東省委副書記楊東奇、副省長孫繼業掛帥出征。

異地支援,方言迥異,如何溝通?你蠻槓(你非常棒)、莫和不過(不要害怕)……山東支援湖北醫療隊製作的一本武漢方言實用手冊,一度在網上刷屏。

原來,2月7日,山東省第五批醫療隊進駐武漢後,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隊員接手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兩個危重病房,其中近一半是老年人,普通話溝通不暢。醫療隊員迅速與武漢大學老師取得聯繫,僅48小時就製作出這本方言手冊,包含問診、生活用語,文字和音頻一應俱全,醫患溝通效率大大提高。

疫情無情,山東有情,感謝山東,黃岡加油!在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山東醫療隊辦公室門外,一名中年人敲敲玻璃,示意屋內的醫務人員,隔着厚厚的玻璃,一手舉起這張字條,一手敬禮示意;他剛剛得知,第二天自己就可以出院了。

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是黃岡最大的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針對收治病員多、感染病情重的情況,山東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組建了該中心第一個icu病房。

這間病房由60名醫護人員負責,24小時輪班堅守;喂藥、餵飯、吸痰、翻身……醫務人員每天穿着厚重的防護服,事無鉅細,精心呵護;目前已有36名重症患者轉爲輕症,25名患者治癒出院。

15牀孕媽的氧氣停了,11牀老爺子能摘下無創面罩吃飯了,25牀阿姨的呼吸機撤掉了……隔離病房內,變化正在發生。

我們一定要和病人肩並肩,堅守崗位不後退,直到最後勝利。山東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危重救治組組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任宏生說。

大別山醫院之外,山東還重點支援了蘄春縣、武穴市、團風縣、浠水縣、黃梅縣5個縣市,抽調醫護、管理、預防、心理4類人員,開展組團式援助,創新醫療救治方式,開通遠程會診系統,利用山東雲icu系統,協助指導黃岡市定點醫院實施重症、危重症患者醫療救治。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省立醫院護士李長安說,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c棟7樓西病區,醫患之間互相信任,互相溫暖。

因爲惦念着一名患者想吃西紅柿,棗莊市腫瘤醫院護士陳茹發捧着自己的餐後水果,小心翼翼送到牀前,阿姨,以後有了西紅柿,我再拿來。哎呀,太感謝了!等我好了,一定去山東!

一位60歲的重症大娘,病情好轉,可以轉入普通病房,她卻有些不捨,緊緊抓着醫護人員韓嚴寒的手:是你們救了我,我相信你們,我不想離開這個病區。得知普通病區護理人員不變,大娘才鬆了一口氣。

截至2月26日20時,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衛生隊累計完成8543份疑似樣本檢測,新冠肺炎病例(含疑似)累計收治1872人。目前在院病例968人,其中重症病例205人、危重症病例45人。

:

疫情期間90後事跡篇2

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地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淨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艱難。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們謹遵醫囑,靜靜地待在家中。我們爲武漢憂心忡忡,我們爲治癒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興,爲武漢的人們牽腸掛肚。

與此同時,有一羣人,他們正衝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爲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爲大家,不眠不休,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羣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鍾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鬥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爲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後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說:“我這輩子,就是爲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說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一起奮鬥!”

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爲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爲人們需要,纔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爲英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爲了誰。他們也許並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並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並不光鮮,甚至有點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他們,守護着健康,保衛着生命。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正面戰場與病毒作戰,我們只能做好我們的後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爲了不給他們添麻煩,祝願他們平安早日凱旋。

彩虹爲證,千古不變,我要高歌。爲生命喜悅,萬物都歌頌你的慈愛,大地訴說你的恩情。

疫情期間90後事跡篇3

__同志,女,漢族,__年__月出生,__年__月參加工作,現任__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自肺炎疫情發生以來,__同志積極響應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號召,報名參加援鄂醫療隊,成爲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隊員,進駐__醫院,與同事們奮戰在戰“疫”一線。

寫下請戰書,衝在第一線

生命重於泰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對省委省政府組建援鄂醫療隊的號召,__同志沒有絲毫猶豫,第一個寫下請戰書,請戰書這樣寫道:“醫療前線是戰場,疫情面前我們是戰士,在這個危難時刻,在祖國最需要醫護人員之時,我想盡自己一份綿薄之力”。和家人匆匆告別後,她就奔向了疫情主戰場、最前沿!她作爲一名90後護士,用最簡短、最樸實的語言詮釋了救死扶傷的白求恩精神和無私奉獻的職業道德,她是這場戰“疫”的最美逆行者。

剪掉齊腰發,輕裝上戰場

作爲抗擊疫情的一線人員,往返於病房之間,必須穿防護服,爲了節約穿防護服時間和避免出現交叉感染,__同志毅然決定剪掉滿頭齊腰發,剃光頭。女人剃光頭,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啊,爲了早日戰勝疫情,面對更加照顧好病人,爲了同事的健康,她選擇換了一個髮型。在她的帶領下,醫療組的其他同事也毅然選擇剃光頭,組成“光頭”醫療組,這個髮型很美,令人感動。

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戰鬥

__同志所在的醫療組負責_個病人,進駐第一天,她就與同事一道熟悉病人的情況,很快就投入了護理工作中去,晝夜奮戰,超負荷工作。她總是搶着值夜班,在晚上值班的八九個小時裏,需要同時護理_位患者,隨時觀察他們的生命體徵,這幾個病人在不同的病房裏,上班時間她就在一直不停地來回跑。在幾個小時的“戰鬥”之後,汗水浸溼了防護服,口罩在她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在抗疫期間,__同志累計工作__小時,最長_個小時沒有喝水、沒有上廁所,爲的就是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戰鬥。經過精心救治護理,先後有__名患者治癒出院。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__同志僅僅是馳援武漢地區的一名平凡普通的護士,面對肉眼看不見的敵人, 雖然條件艱苦,但__同志沒有退縮,主動請纓、以身涉險,用實際行動踐行新時期白衣戰士的神聖使命,是勇敢的逆行者、最美的白衣天使。

疫情期間90後事跡篇4

_,男,漢族,_歲,_縣_鎮_村人。19_年從醫,是一名在農村醫療防保戰線上工作了近50年的老鄉村醫生,50年如一日,默默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曾被常德日報報道,年年都被鎮衛生院評爲“年度鄉村醫生先進個人”。

2020年1月26日(大年八年級),_接到_鎮中心衛生院的緊急通知,立即馬不停蹄趕往鎮衛生院參加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緊急會議。由於疫情緊急,醫用口罩、“84”消毒液、酒精、體溫計等防護物資成了緊俏物,防護服、護目鏡更是極度缺乏,鎮衛生院庫存告急。會後,他開始思考如何在防護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有效防控疫情,如何圓滿完成鎮政府及衛生院安排的工作任務。

大年九年級,即使防護物資不夠用、自我防護措施不到位,即使突發急性結膜炎,視力受到極大影響的情況下,他冒着被感染的風險,毅然決然地奮鬥在抗疫一線,挨家挨戶進行摸排,逐個量一遍體溫纔算放心。到了深夜,在家人的極力勸說下,他在家接受了輸液治療,初四病情剛有所好轉,他卻坐不住了,“昨天的工作與抗疫任務我還要梳理一遍,還有幾位病人的體溫未測量,摸排工作還未完成。”一大早,家人準備好的早餐來不及吃就出門了,給村民發放口罩,給湖北返鄉人員測量體溫,一忙就是一上午。來不及吃午飯的他又急忙趕往幾位剛摸排出來的從湖北返鄉人員家裏,進行體溫測量並詢問情況。下午三點,_在騎車回家途中,由於個人病情未痊癒、一天未進食,突然暈厥,摔至重傷。爲了抗擊疫情,爲了治病救人,爲了他人安危,他未將個人的得失放在心上,始終堅守崗位,履行着作爲一位醫務工作者的職責

由於病情較嚴重,需行手術治療,臨進手術室前,他對妻子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好餓,真想吃點東西后繼續奮鬥在抗擊疫情最前線。”目前,他還在重症監護室,未脫離生命危險。(妻子_是一位村幹部,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直非常支持他的工作。)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篤行方顯珍貴。_是千千萬萬鄉村醫生的縮影,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們默默奉獻、任勞任怨、辛勤耕耘、艱苦奮鬥。雖然他們沒有豪言壯語,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但是,正是他們幾十年來紮根基層,心繫羣衆疾苦,關心羣衆安危,疫情面前,纔會毫不退縮、勇擔職責、踐行使命,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疫情期間90後事跡篇5

“武漢加油,你的老兵送菜來了!”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一輛滿載冬瓜、香菜、芹菜的貨車駛入武漢火神山醫院工地。來自河南沈丘白集鎮田營行政村的王國輝不顧駕車疲勞,幫着工地後勤部門的負責人把車上的5噸蔬菜卸下。

王國輝曾在武漢服役17年,聽說疫情後,趕緊裝上自家的蔬菜,駕車連夜“逆行”送往武漢。

“在哪兒我都沒忘記自己是一名軍人!在武漢當兵17年,我對這座城市有份特別的感情!”

抗擊疫情的路途雖有千難萬險,但眼前的困難阻不斷五湖四海中華兒女的同胞情誼,難不倒全國人民衆志成城的決心。

這些天,“中國好人”湯崇雁和她的夥伴已爲武漢和蘇州籌集到61萬多隻醫用口罩,這背後也同樣是一個“暖心”的故事。看到武漢醫院口罩緊缺的消息,湯崇雁立即發動遠在英國的親朋尋找物資。在女兒等人的支持下,200多位華人華僑迅速成立“英國華人愛心救援隊”,終於找到了儲備充足的醫用外科口罩。如今,這些承載着同胞之愛的物資,正陸續送到武漢和蘇州醫護人員的手中。

1月29日0點55分,一封名爲《求擴散!湖北籍女童瓊海急需某品牌3段奶粉》的求助信經瓊海發佈app緊急發佈後,消息飛快地在朋友圈和聊天羣中傳播,當天,瓊海居民王振奮就將奶粉送到女童手中。女童所在的酒店還接到50多個愛心人士的電話,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原來,這名1歲女童隨父母從湖北武漢到海南旅遊,因來勢洶洶的疫情,他們一家三口目前正在瓊海市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隨身攜帶的奶粉馬上就吃完了,孩子又對其他品牌的奶粉過敏,這才發出了求助信,沒想到當天就解了燃眉之急。

“武漢與瓊海的距離雖然有1600多公里,但在瓊海,我感受到了家的溫暖,特別溫馨。”孩子的父親周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