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黨建文案>

脫貧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心得總結

黨建文案 閱讀(1.51W)

  脫貧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心得總結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未來發展藍圖。本站爲大家整理和分享的脫貧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心得總結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閱讀。

脫貧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心得總結

脫貧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心得總結一

決戰決勝之年,既要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也要大力開展宣傳活動,通過脫貧攻堅成就展示,激發幹部羣衆活力,匯聚“十四五”開局之年和鄉村振興發展合力。日前,“決戰決勝譜新篇·文化扶貧在行動”網絡主題傳播活動_站在綿陽北川縣啓動。

經過艱苦努力,中國的貧困人口從2012年年底的9899萬人減到20xx年年底的55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0.6%,連續7年每年減貧1000萬人以上。到今年2月底,全國832個貧困縣中已有601個宣佈摘帽,179個正在進行退出檢查,未摘帽縣還有52個,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得到解決。今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後,我國將有1億左右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幫助這麼多人脫貧,這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

總結脫貧經驗做法,講好中國扶貧故事,需要更多主流媒體從不同角度去解讀和審視這場具有世界意義的偉大實踐。扶貧不僅要扶物質,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在多年的扶貧工作中,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扶貧幹部把文化扶貧與經濟扶貧結合起來,在推動貧困羣衆增收致富的同時,從文化和精神層面上給予貧困地區以幫助,不斷提高當地人民素質,儘快擺脫貧困。在網絡主題傳播活動中,來自_等中央媒體與省級媒體的記者團,深入基層實際,深入貧困地區,探訪當地文化扶貧工作成效,探究文化扶貧的經驗做法,必將爲脫貧攻堅成果鞏固和鄉村振興發展注入強大自信。

貧困地區雖然經濟發展相對滯後,但本身並不缺乏豐富的文化資源。從紅色文化,到民俗文化,從民族文化,到非物質文化等,尤其是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和偏遠山區,當地擁有諸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如何挖掘這些歷史文化,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也需要前瞻性的文化發展規劃,貫穿文化扶貧這條主線,通過文化扶貧帶動當地的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旅遊發展,通過文化的交流互動,通過文化產業的引領帶動,促進地方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從中國脫貧攻堅的成就來看,正是因爲我們注重了文化扶貧這個關鍵,不僅激活了貧困地區的文化發展的一池活水,而且增強了貧困羣衆的文化自信,推動了貧困地區產業發展轉型,爲羣衆脫貧致富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動力。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擘畫了未來中國發展藍圖。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需要我們以網絡主題傳播活動爲抓手,透過文化扶貧實踐,激發文化活力,凝聚發展共識,加大文化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脫貧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心得總結二

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謀劃未來的遠見卓識和繼往開來的歷史擔當,深刻指明瞭我國在新的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戰略舉措,對於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人民繼續抓住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推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全會高度肯定了“xx”時期“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的成績;也清醒地認識到“生態環保任重道遠”的嚴峻現實。提出了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願景,提出了“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目標,並對“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行了部署。

總體上看,《建議》所確定的目標任務與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設“美麗中國”戰略部署既一脈相承,又根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進行了重新定位以及指標化、體系化、具象化。一是把自然生態安全提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二是更加強調建立統籌協調機制;三是明確提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要求。

“xx”時期,是迄今爲止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但我國以重化工爲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爲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爲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十四五”期間,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着多重挑戰,包括國際國內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可能放緩,資源約束加劇,保護與發展的關係更加緊張等。面對更加複雜的條件和嚴峻的形勢,必須更加註重防範可能出現的各種環境風險,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必須更加註重強化生態環境統籌保護和協同治理,進一步推進形成包括髮展理念、政策目標、重點領域、體制機制等在內的綠色發展綜合框架;必須更加註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實現,將綠色發展、綠色消費融入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環節,促進綠色繁榮,並且在世界範圍內樹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指引我們緊緊抓住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生態文明建設問題的“牛鼻子”。面對“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目標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任務,生態文明法治建設也必須跟上時代步伐。深刻認識生態環境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對可能存在並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和自然生態系統產生破壞甚至摧毀作用的破壞力量或現象所形成的資源危險、能源危險和環境危險,通過法治改革加以規制並做好風險應對的準備,以“圖之於未萌,慮之於未有”的態度,保障生態安全。

深刻認識“兩山論”所蘊含的綠色倫理觀、綠色財富觀、綠色幸福觀,對於“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並非總是均衡配置於每個社會羣體與個體而產生的社會矛盾與衝突,通過法治方法統籌自然環境的多重價值與功能,協調多元利益訴求,實現“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利益均衡。深刻認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互惠關係,以保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爲旨趣,將人對優質生態產品、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定位爲新時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法治方式矯正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現狀。

“十四五”期間,生態文明立法必須以習近平同志關於生態文明法治建設重要論述爲指導。一方面,着力解決當前存在的立法碎片化、立法重複率高、質量低等問題,積極開展環境法典編纂研究,並將環境法典編纂納入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適時啓動環境法典編纂工作;以“補短板”思路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的生態環境立法,加快構建生態文明制度的“四樑八柱”進程。另一方面,以法律體系生態化爲目標,對現有的各種法律按照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總要求進行“生態化”評估與改造,確保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綠色發展觀在整個法律體系中得到貫徹。同時,以黨章爲指引構建黨內環境法規體系,完善中國共產黨依法綠色執政的基本遵循,理順黨內生態環境法規和國家生態環境法律的理論聯繫與實踐關聯,通過黨內規範法制化與國家法律黨紀化等方式實現二者之間的有效銜接,完善黨政同責的具體制度,形成黨規國法“組合拳”,共同助力生態文明建設法治體系建設,護航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

脫貧收官之年“十四五”規劃心得總結三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着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在環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持續增長。“十四五”時期,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應在以下方面加快補短板,讓生態環境得到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

統籌資源、環境、生態協同發展,全面推進“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xx”期間,我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環境綜合治理、健全生態安全保障機制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以水資源利用效率提升爲例,20xx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分別由2016年的81立方米、52.8立方米降至60.8立方米、38.4立方米,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由0.542提高到0.559。然而,當前資源節約、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三大領域的協同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發揮。事實上,環境綜合治理是生態保護修復的必然要求,只有將三大領域的戰略規劃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議》圍繞“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從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四個方面提出具體要求。各地應注重提高資源節約、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在政策設計中的地位和佔比,更加註重系統觀念,統籌資源環境生態源頭化治理,加快形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控制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系統三者相互促進的生態文明建設格局。

拓寬生態系統功能,創新生態產品形式。通過市場化運作將生態資源轉化爲兼具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的生態產品,是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重要途徑。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上人民對環境的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許,需進一步提升生態產品供給數量和質量。近年來,我國生態產品市場迅速擴大。一是綠色生態產品認證數量迅速增長。20xx年至20xx年,僅以綠色食品爲例,其獲得認證產品總數從9728個增長到36345個,年均增長量達xx01個;二是生態文化產品繁榮發展。以浙江安吉爲例,其依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優勢塑造的文旅一體化產業20xx年總收入達388.24億元;三是生態產權市場不斷擴大。2003年起,福建不斷深化林權改革,如今已確定期限長達30年、月息0.6%以下的林權抵押貸款制度。然而,我國經濟產業對生態資源的利用與融合仍不完善,對生態系統的物質、文化、調節等功能均未充分利用,生態產品的創新開發潛力巨大。挖掘生態系統的多樣化功能,創新生態產品形式,要充分依託良好環境爲產品注入“綠色生態”“特色”“文化”等內涵,提升產品和服務附加值。要積極探索把生態資源轉化爲生態資本的有效途徑。以森林碳匯交易爲例,以森林碳排放量作爲交易對象,加快設立碳資產管理部門,既拓寬項目融資渠道,又使得生態資產得到保值增值,維護生態系統穩定性。

深化生態資源產權制度改革,強化生態產品市場化基礎。儘管當前我國生態產品市場規範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約束。其一,生態產權邊界不明晰:一是空氣、水等自然資源的自身屬性決定其產權無法準確界定,二是國有自然資源的收益羣體存在爭議,導致產權邊界難以界定,由此阻礙了生態資源轉化爲生態資產,進而影響生態資源轉化爲經濟效益。其二,缺乏成熟統一市場體系:一是生態產品認證標準制度不完善,生態產品的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現象明顯,二是由於難以統一制定生態產品價格標準,當前林權、水權、碳排放權等生態虛擬產權始終相互分離、自成體系,規範生態產品市場難度很大,市場體系化進程緩慢。爲此,需完善生態資源的產權制度,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農房所有權、林權、水權等自然資源產權進行確權和賦權,力求“山有界、樹有權、地有證”,爲生態資源向生態資產轉化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生態產品認證標準體系,加強生態產品標誌管理,指導和監管生態產品生產過程,助推生態產品品質提升;規範生態產品市場標準,維護生態產品標準化市場秩序,引導生態產品市場消費。

擴大生態補償覆蓋面,完善生態補償標準。當前,我國生態補償覆蓋面有序增加,逐步由單一的天然林擴展到水域、山區、農田等區域。但生態補償標準亟待統一,在補償主體界定、補償方式、補償資金來源與數量等方面均缺乏科學界定與統一標準。因此,一要統一生態補償受益主體標準,改變當前生態補償受益方多停留在政府層面的現狀,將居民納入生態補償受益羣體。二要統一生態補償方式標準,當前我國生態補償方式以單一財政支付爲主,如果生態補償方式標準無法統一,將進一步增大社會資金進入生態補償體系的風險,從而阻礙生態補償方式有序創新,導致生態補償資金來源單一的困境無法突破。三要統一生態補償資金標準,加快構建生態系統生態價值覈算體系,在全國範圍內統一生態系統生態價值覈算標準,減少補償資金的隨意性,增強生態補償制度的公平性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生態補償受益主體標準、生態補償方式標準、生態補償資金覈算標準,在保障生態補償資金的補貼性質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其對生態保護與建設的激勵作用。

拓寬生態系統共建共享半徑,激勵公衆綠色行爲。生態系統是人類生存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公共品,其建設維護及獲益等各個環節應由全社會共擔共建共享。“十四五”時期應着力探索社會參與生態系統共建共享的渠道,建立健全“綠水青山”的社會共建平臺和“金山銀山”的社會共享平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只有不斷凝聚社會力量,才能將更多潛在的生態環境資源轉化爲更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讓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爲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長點,成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爲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