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黨建文案>

湖州市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經驗之談

黨建文案 閱讀(1.34W)

湖州市是浙江省地級省轄市,是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也是全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發源地。十多年來,湖州市堅持以“八八戰略”爲引領,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走出了一條新農村建設的“湖州之路”。爲了更好的編制松江區鄉村振興規劃,松江區發改委相關同志到“兩山”理論的發源地湖州市學習調研鄉村振興工作。通過座談會和鄉村實地查看,體會到湖州市政府在推進農村產業發展、生態環境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方面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鑑的經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湖州市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經驗之談

一、繁榮鄉村振興之“根”,發展農村經濟,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契機與動力,深入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培育計劃,促進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積極實施現代生態農業建設十大工程,大力推廣種養結合、農牧結合、糧經輪作、水旱輪作、立體種養等環境友好型農作制度。大力推進經營主體轉型升級,有力促進“美麗鄉村”向“美麗經濟”轉化,以農家樂、美麗村莊經營爲重點的鄉村旅遊蓬勃發展,2017年全市鄉村旅遊接待遊客數量和鄉村旅遊總收入分列全省各市的第二、第一位。農村電商、觀光農業、健康養生、休閒養老等新產業新業態也逐漸興起。

二、塑美鄉村振興之“形”,創建美麗鄉村,推動鄉村生態環境振興。全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建立健全“戶集、村收、鄉鎮運、縣區處理”的農村垃圾收集處理模式,行政村垃圾收集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分類處置覆蓋率達67%。德清縣在全省率先推行城鄉環衛管理一體化新模式,實行“一把掃帚掃到底”,狠抓農村環境長效管理。全力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區外建制村整村生活污水治理已實現全覆蓋。與此同時,全力開展生態修復,重拳整治環境污染,嚴格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不斷完善生態補償機制,落實河長制、林長制、湖長制,加大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保護力度。湖州全市共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47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生態環境質量公衆滿意度連年居全省前列。

三、托住鄉村振興之“底”,全面改善民生,推動鄉村社會事業振興。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拓展延伸,全市等級公路、城鄉公交通村率達到100%。按照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思路,着力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服務平臺全覆蓋。按照推動城鄉社會保障支付逐步並軌的思路,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實現了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醫療保險制度整合銜接。在全省率先將穩定就業的農民工納入城鎮保障體系,建成778個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城鄉低保實現區域性同標,2017年全市低收入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15.3%。

四、傳承鄉村振興之“魂”,推進社會和諧,推動鄉村治理模式振興。紮實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推進“文化禮堂幸福八有”工程,全市農村基本實現有文化禮堂、有展覽展示、有文化團體、有文化走親、有禮儀傳習、有素質培訓、有村規民約、有長效機制等“文化八有”全覆蓋。建立國家、省、市三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統一推進規劃編制、村莊設計、農房設計等,保護鄉村傳統特色文化,加強對桑蠶、漊港、絲綢、茶葉等農村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利用,留住“鄉愁”。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持續開展農村平安系列創建,創新農村基層社會管理,全市所有鄉鎮全部建立社會服務管理中心和公共安全監督管理中心,“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實現全覆蓋,各類矛盾糾紛在農村基本得到有效化解。

五、留住鄉村振興之“人”,培育新型農民,推動農村居民素質振興。按照培育新農村建設複合型、領軍型高端人才的要求,建立了全國首個地級市農民學院——湖州農民學院,重點培養“學歷+技能+創業+文明素養”的農民大學生,加快建設新農村建設領軍型人才隊伍;
同時大力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落實新型職業農民創辦領辦家庭農場、合作社的扶持政策,實施“現代青年農場主培育計劃”,吸引農村年輕人才務農;
廣泛開展向農民送政策、送技術、送服務活動,定期組織專家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和廠礦車間,對農民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六、注入鄉村振興之“能”,堅持改革創新,推動鄉村體制機制振興。湖州市是浙江省唯一的新農村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市,全面開展五大方面33項體制機制改革工作,吳興區、南潯區城鄉一體化建設改革發展全面推進、成效明顯。實施農科教、產學研一體化新型農業科學技術推廣體系改革,構建“1+1+n”產業聯盟,順利完成浙江省農技研發與推廣體制創新專項改革試驗任務,有關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紮實有序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資產股權、房屋所有權的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建成市、縣區、鄉鎮、村“四位一體”產權交易平臺體系;
湖州市德清縣實現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等33項制度的並軌,農村居民享有與城鎮居民一樣的義務教育、醫療保險、社會救助等政策。2015年,湖州市全面建立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制度,在全國率先完成戶籍制度改革,有效打破城鄉二元結構。

七、夯實鄉村振興之“基”,強化基層核心,推動鄉村基層振興。積極實施鄉村“領頭雁”工程,評選表彰一大批美麗鄉村建設優秀帶頭人和“百姓喜愛好書記”羣體,選拔優秀村書記進鄉鎮領導班子,激發了農村幹部的積極性,並通過建立“村情檔案”,選派村“第一書記”、實施專項督查等措施,有力推動了農村基層黨建全面進步。針對低收入黨員羣衆,通過村黨組織主導、黨員中心戶帶動、產業合作互助三種模式組建農村黨羣創業互助會,整合資源幫扶低收入黨員羣衆創業增收,變“輸血”救濟爲“造血”自強。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7年全市集體經濟總收入爲18.97億元,其中經營性收入爲7.24億元,在集體經濟欠發達村落實物業“造血”項目,村均年經營性增收10萬餘元。

八、匯聚鄉村振興之“力”,開展合力共建,推動鄉村全方位振興。注重鄉村振興總體謀劃,2006年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謀劃制定行動計劃;
2010年研究制定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十二五規劃”,創建“科學規劃佈局美、創業增收生活美、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素質美、管理民主和諧美”的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市;
2016年研究制定美麗鄉村建設“十三五”規劃,明確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的目標;
2018年制定打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總體方案。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強化組織領導、政策推動、財力保障,充分發揮黨政主導作用,有力保障美麗鄉村建設全面順利推進。2006年至2017年,全市財政預算內用於“三農”的資金達819億元,且每年投入資金保持不斷遞增。調動高校和社會各方的智慧和力量參與湖州美麗鄉村建設,圍繞農村綜合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創新改革等重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實踐,積極支持湖州美麗鄉村建設。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湖州農村已經發展成爲富裕、文明、宜居的美麗鄉村,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闡釋。對標湖州先進經驗,松江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要聚焦短板、改進不足。在農村產業發展方面,應當學習湖州加快農村經濟轉型,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農村人才培育方面,湖州創新“七位一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搭建如“湖州農民學院”等優質的三農教學平臺,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新農村建設領軍型人才隊伍,松江在培養農村人才方面有很多瓶頸亟待突破,可以探索嘗試類似的政策引領;
在農村環境面貌和社會治理方面,近幾年來湖州和松江以生活垃圾收集處置模式、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污染治理、“五違四必”整治、網格化管理等工作爲抓手,共同提升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總體環境面貌;
在鄉村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湖州市非常注重對農村文化底蘊的保護和發揚,在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不忘對“鄉愁”的保留,鄉村文化大禮堂、鄉紳鄉賢評選等舉措都爲松江提供了可借鑑的建設經驗。

湖州和松江是g60科創走廊九城市的共同成員,湖州在鄉村振興工作中走在全國的前列,松江要在引領鄉村產業發展、開展鄉村社會治理方面找到與湖州的共通點,既要學習借鑑湖州的先進經驗,又要把握好松江農村的特徵和發展趨勢,在上海國際大都市的背景下找準定位與方向,打造出具有松江特色的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