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熱點>黨建文案>

依法治國感悟心得最新5篇

黨建文案 閱讀(9.44K)

通過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他人,提高人際關係,心得體會有助於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依法治國感悟心得最新5篇,感謝您的參閱。

依法治國感悟心得最新5篇

依法治國感悟心得1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第4期《求是》雜誌發表題爲《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的署名文章。習近平總書記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在文中深刻闡述了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重大意義,強調新時代進一步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領導的極端重要性,爲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瞭方向。

黨中央作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的重大決策,是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統一領導的一項重大舉措,對於更好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意義十分重大。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邁出重大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日益完善。但全面依法治國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涉及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國防軍隊建設、黨的建設等各領域,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必須從整體上強化統籌協調、總體設計,從而有效克服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的諸多問題和挑戰。面對法治建設中的各種複雜環境,迫切需要從黨中央層面加強統籌協調。只有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作用,才能加快我國民主法治建設進程,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作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大潮中的“重頭戲”,其產生的目的正是進一步加強黨對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環節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下一步,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還要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長期穩定的法治保障。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是一項長期艱鉅複雜的任務。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決心、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在黨的領導下始終堅持正確方向,真正把黨的領導貫徹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建設好法治中國,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依法治國感悟心得2

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之所以十分重要,首先在於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

習近平法治思想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就主要方面來看,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重要講話中精闢概括的“十一個堅持”:這“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戰略思想和工作部署,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爲什麼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重要時間節點召開的重要會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發出了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動員令。那麼,奪取新勝利靠什麼保障?靠什麼護航“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

當然要靠法治。

五中全會閉幕後,不到20天的時間,就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其中傳遞的信號,不言而喻。

法治,是規範,是保障,具有基礎性地位。就“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而言,沒有全面依法治國,國家生活和社會生活就不可能有序運行,就難以實現社會和諧穩定。

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新徵程,迫切需要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發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動員令”

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好抓實的重點任務,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基礎性的重大舉措,發出了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的動員令。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羣衆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如同一輛加速行駛的汽車,車速越快,車輛的“底盤”必須越牢靠。經濟社會發展提速,人民羣衆期待和要求提高,法治保障必須更堅實穩固。

從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看,我們之所以創造出經濟快速發展、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蹟,同我國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

依法治國感悟心得3

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法律的蒼穹不是獨立的,它建立在政治的柱石之上。”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是黨和國家事業不斷髮展的“定海神針”。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要始終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通過法定程序使黨的主張成爲國家意志、形成法律,通過法律保障黨的政策有效實施。要加強理想信念和法治理念教育,建設一支忠於黨、忠於國家、忠於人民、忠於法律的法治工作隊伍。領導幹部要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厲行法治、依法辦事,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

把全面依法治國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和各方面。“法者,治之端也。”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基本遵循。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就要把全面依法治國貫穿改革開放全過程和各方面,做到“破立並舉”、“變定相宜”。“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既不隨意突破法律紅線,也不簡單以現行法律沒有依據爲由遲滯改革,先行先試的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權,重大改革於法有據。要堅持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對不適應改革要求的現行法律及時修改或廢止,對比較成熟的改革經驗和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及時上升爲法律。要善於運用法治推動擴大開放,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做全球治理變革進程的參與者、推動者、引領者。

堅持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法安天下,德潤人心。”中華民族歷來主張禮法合治、德主刑輔。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要吸收中華文明優秀傳統,使法治和德治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法治和德治不可分離,不可偏廢。”要把爲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踐諾到依法治國全過程,重拳整治執法亂作爲、不作爲以及司法不公,不斷滿足人民對民主、法治的美好生活需要。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傳統美德,突出法治內涵,培育人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法律信仰、法治觀念、規則意識,不斷強化社會主義道德對依法治國的支撐作用。要鮮明道德導向,用法治強化對社會文明行爲的褒獎,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弘揚真善美、打擊假惡醜,引導全社會崇德向善。

堅持以依規治黨保障全面依法治國。“依規治黨深入黨心,依法治國才能深入民心。”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國內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必須以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夯基全面依法治國深刻革命。“治黨務必從嚴,從嚴必依法度。”要把管黨治黨作爲治國理政的先手棋,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構建以黨章爲根本,以民主集中制爲核心,以準則、條例等中央黨內法規爲主幹,由各領域各層級黨內法規制度組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使黨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堅定“四個意識”,堅決“兩個維護”,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央決策部署,確保黨既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又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從嚴治黨。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讓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指引下,準確把握全面依法治國的辯證關係,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吧!

依法治國感悟心得4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與法制建設目標。1999年3月15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第五條第一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標誌着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理論日益走向成熟,社會主義依法治國實踐邁入更高階段。

依法治國,作爲一種先進的治國方略與法律文化,是社會進步、社會文明的重要標誌。法治國家,是以市場經濟的相當發展爲經濟基礎、以民主政治的相當完善爲政治基礎、以發達的權利義務觀爲核心的精神文明爲思想文化基礎的。真正意義上的依法治國在資本主義社會纔開始實行,但是,正如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一樣,資本主義也不可能有徹底的法治。社會主義國家不僅應當是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民主國家,而且也應當成爲真正實行依法治國的法治國家。社會主義的依法治國必然是而且應當是人類歷史上全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然要經歷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與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逐步發展與成熟,以科學的權力義務觀爲中心的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的逐步發展,全面確立社會主義依法治國方針的要求越來越強烈。繼承鄧小平同志的民主法制思想,總結古今中外治國的成功經驗,反映全國人民的意願,順應時代發展潮流,明確提出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治國方略,並從憲法的高度確立了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理念,這標誌着黨和國家治國方略的根本性轉變。

依法治國感悟心得5

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我們要從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出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繪就全面依法治國的斑斕畫卷。

重拳出擊,依法嚴懲違法犯罪,讓法治建設有力度。“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完善健全的法律體系是人民生命安全、生活幸福的有力保障。加強法治建設可以維護國家政治穩定能力,提高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水平,讓人民羣衆的獲得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各地區各部門要強化全局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擔當精神,以“實”字當先,以“幹”字當頭,重拳出擊、下大力氣整治違反犯罪行爲,堅決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全方位守護人民安全。要深入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實現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當前,中華民族正處於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各種矛盾凸顯,廣大執法人員要適應新形勢、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爲,有效發揮法治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積極作用,全力保障人民羣衆的生命財產安全。

人民至上,推動實現社會公平,讓法治建設有深度。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並且屬於人民。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始終把實現好、發展好、維護好人民羣衆的根本利益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一方面要從嚴管理執法人員隊伍,堅決杜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逐利違法、徇私枉法的特權思想,讓人民羣衆的合法權益“申訴有門”“解決有道”;

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人民羣衆法律知識的宣傳力度,延伸法律觸角,打通法律服務“最後一公里”,讓法治建設走深走實,走到羣衆身邊、走進羣衆心裏。要培養人民羣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識,鼓勵羣衆合理合法維權,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努力營造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讓法律切切實實成爲每個公民的信仰,最大限度地保障社會公平正義。

德法結合,推動實現法治文明,讓法治建設有溫度。文明與法治是社會調控的兩種形式,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一個高度發達文明的國家,必然會匹配相應的法律,一個法律完善的國家也必然會催生出一個高度文明發達的社會和國家。文明靠大家守護,法律要大家遵守。進入新時期、踏上新徵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既要依靠法律的權威性和強制性,又要依靠人民羣衆的道德自律。各地區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的有機統一,增強黨員幹部和人民羣衆的法律意識和法治素養,推動形成人民羣衆文明用法、執法人員文明執法的良好局面;

要深化司法制度深層次改革,及時改進和廢除不合理的法規,讓法治建設彰顯人文溫度,爲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明貢獻力量。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我們要始終秉承法治建設爲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的基本要求,不斷健全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確保全社會緣法而行,法盛人和,爲社會繁榮發展、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生活注入強大持久的動力,奮力譜寫新時期“中國之治”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