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總結>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7篇

工作總結 閱讀(1.13W)

活動結束後我們的能力得到了很大進步,一起來學習活動總結怎麼寫吧,轉眼間有意義的活動就結束了,記得寫份活動總結記錄自己的收穫,下面是本站小編爲您分享的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7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7篇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篇1

xx我們小班組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班組內非專業的新教師佔大部分、在面臨新入園幼兒的適應上存在着很大的困惑。針對存在的現實問題,我們教研組在園課題《歡樂教育特色活動內容研發及組織實施的實踐研究》的引領下,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了《集體遊戲促進小班集體適應的實踐研究》,以幫助新教師能順利的做好小班孩子的集體適應。

如何做好課題的研究,幫助教師順利的對孩子進行集體適應的教育,讓孩子能適應集體生活,我思考了許多,在實踐研究中也付出了許多。通過一個學期的研究,我們初步取得了一些經驗,幫助教師們勝利的完成了小班孩子的入園集體適應。

一、開學前教研重點的制定和開展(既孩子入園前的適應對策):

小班的孩子由於第一次從家庭環境走向集體環境,在心理和生活上都會面臨很大的轉變,這一階段的孩子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容易情緒化和牴觸化。他們會對陌生的環境表示及其的不適應,影響了他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做好孩子入園前的適應準備是很重要的,而做好的對策就是了解孩子和家庭。

首先從讓新教師明確孩子不適應集體生活的現象這個點來展開教研。在教研活動的時候邀請了有經驗的小班教師來傳授對小班家長的家訪工作:從家訪的目的、形式、交流的內容、注意的事項、需要了解孩子的什麼內容、家長配合的內容等幾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討論,讓新教師在家訪的時候增強自信。通過大家的研討,新教師們明確了孩子入園前的適應準備,通過適應走訪、調查新生家庭,談話交流和問卷調查的形式,瞭解了幼兒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興趣愛好等,科學地指導家長對孩子進行入園前的培養和教育,幫助孩子對老師產生了好感和信任感。,使孩子適應了集體生活。

其次,做好入園適應前的環境創設工作。

溫馨寬鬆的環境能穩定幼兒的入園適應。我們在教研活動時圍繞創設怎樣溫馨的、幼兒喜歡的、家庭式的環境進行討論。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幼兒的活動室以童趣的形象出現讓室內的氣氛熱鬧而溫馨,舒適而美麗,有趣而生動。如:牆面環境中出現幼兒喜歡的卡通動物和人物用各種材料進行美化和裝飾、貼上幼兒的照片和全家福的溫馨照片,讓幼兒從入園見到的第一眼起就能強烈地被吸引,感受幼兒園有趣的生活,促進幼兒的入園適應。

二、理清教師的思路,明確小班幼兒的集體適應表現。

在開展教研活動時幫助教師明確對歡樂特色活動的理論認識,到探討適合小班幼兒適應性的遊戲內容以及採取的措施等方面,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在集體遊戲的設計、師幼之間的互動等方面進行具體的研究,提升非專業教師在集體遊戲中的有效指導、觀察能力,促進小班幼兒更好的適應集體環境。

1、讓教師明確集體適應是社會活動的一個表現。認識社會活動的定義:指幼兒將在生活中看到的和掌握的各種經驗,通過各種模擬的社會環境以社會角色、社會語言、行爲等方式進行表現。

小班幼兒的集體適應是小社會活動中一點,注重的是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包含了適應集體生活的時間安排、規則約束、行爲標準、語言的規範、生活行爲能力的養成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旨在讓孩子通過集體這個環境來掌握各種必要的生活技能和行爲習慣,爲更好的融入社會做準備。

教師們將討論和實踐進行結合,讓教師明確幼兒的集體適應表現在一日活動中,然後針對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的注意點開展了討論,讓教師根據自己班級幼兒實際情況進行適時的知道,幫助孩子儘快的適應集體生活。

2、理清小班集體適應的內容:

我們組織教師討論:你認爲小班孩子的集體適應可以包含哪些?教師們紛紛的將自己對集體適應的認識進行了交流,最後大家對交流的內容進行了梳理,得出了小班集體適應的內容:

主要包括運用語言的交際能力,友好相處的能力,自律的能力,表現與理解的能力,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良好的生活、衛生、學習習慣等。社會性內容的實質即如何學習與別人友好相處並適應環境的能力。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內容主要體現在自我意識、情緒情感、個性、社會交往、道德的發展五方面。

在幼兒的實際適應表現中可以分爲幾個階段的適應:

(1)環境適應:幼兒喜歡在熟悉的環境生活,一旦離開這樣的環境就會產生焦慮,從而不適應,所以幼兒對幼兒園的適應環境創設很重要。教師在瞭解幼兒的特點和習慣後應儘量給幼兒一個熟悉的環境,除了教室佈置上突出和諧溫馨的家園主題外,在家訪時可以收集幼兒家長的照片佈置在活動室,收集幼兒喜歡的物品放置在活動區,掛置幼兒認識的動漫圖片,談談幼兒知道的話題,播放幼兒熟悉的歌曲和動畫片等。讓幼兒走進幼兒園就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東西,有一定的寄託,情緒得到滿足。另外教師的態度也是一種環境適應,“愛”孩子大家都會,主要是要幼兒感受到你的愛,體驗到你是最關注他的,會像媽媽一樣給與幫助和愛護,一個微笑一個擁抱一句好話是小班幼兒最高的獎勵和快樂。

(2)生活適應:幼兒入園後最大的不適應就是生活上的不適應,教師應幫助幼兒逐步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漸漸的走向適應,不能有一口吃個大胖子的思想,要明白幼兒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教育。比如吃飯時幫助能力弱的幼兒,指導他們正確的拿勺吃飯,半扶半拉的一步一步養成習慣。還可以允許幼兒帶自己喜歡的玩具(依戀物),延緩幼兒午餐午睡時間等都是降低幼兒入園焦慮的有效對策。

(3)學習適應:幼兒一旦入學就是一個羣體,就要參與羣體活動,接受知識的薰陶,養成一定得習慣,而小班的孩子幼兒年齡的特點,對於學習的意識只限於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一起遊戲,所以我們的各種活動要與遊戲相結合,學習遊戲一體,在遊戲中學習規範準則,學習新知識,提高認知能力、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另外3—4歲的幼兒不適合組織過於安靜的活動,因爲安靜的環境會使他們想起家人,因此組織大量有趣的教學和遊戲活動至關重要。除了組織集體的活動外,還可以開設一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大帶下活動、自主的區域特色活動等,從中將單調、枯燥、重複性強的學習活動與生活活動情境化,趣味化。

3、分析哪些集體遊戲適合小班幼兒的集體適應。

通過大家對遊戲內容的分析和實踐驗證,我們在教學中得出了適合小班集體適應的遊戲可以包含以下內容:

小班集體遊戲可以包含很多領域的內容,有社會認知、語言發展、藝術表達、情緒表現、健康安全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在實踐中通常可以分爲語言遊戲、音樂遊戲、智力遊戲、體育遊戲、角色遊戲等各類遊戲,通過在一日活動中的滲透,讓幼兒形成良好的適應能力。

三、利用集體遊戲促進幼兒集體適應的對策——既教師在集體遊戲指導中的有效策略。

明確了集體適應的內容,瞭解了集體遊戲對孩子的促進作用,我們加強了教師在集體遊戲指導中的有效策略的探討。

1、挖掘一日活動中各個環節的遊戲過渡。

孩子來園後的交流活動,我們通過“找朋友”的遊戲,讓教師先和幼兒做朋友,再引導孩子和教師做朋友,接着進一步引導孩子和同伴去找朋友。通過一系列的找朋友遊戲,孩子們認識了老師、同伴,漸漸的適應了集體人員。

區域遊戲中教師通過和孩子一起玩、做孩子的玩伴來引導幼兒熟悉集體環境,讓孩子融入集體的環境中,在操作擺弄的遊戲中建立自信,幫助孩子互相熟悉和了解,培養合作、謙讓精神,體驗與同伴交往合作的快樂。通過到“娃娃家作客”的遊戲,讓幼兒用小勺喂娃娃飯吃;提供玩具娃娃、小夾子和小衣架,讓幼兒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掛衣服等,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濃厚,通過反覆練習,使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活動中,幼兒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讓幼兒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交往技能,從而引導幼兒學會遵守集體活動的規則,懂得同伴間要相互謙讓,增強幼兒的友好情感和共同活動的興趣。以遊戲本身所具有的自主性、興趣性和社會性,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幫助孩子適應集體環境。

集體學習活動中儘可能的以遊戲的形式來開展,如通過點名的遊戲,讓孩子介紹自己、認識同伴、熟悉朋友;小手拍拍的遊戲幫助孩子穩定情緒、適應集體生活。

戶外遊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我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開展多種遊戲,讓孩子在擺弄豐富的運動器具中獲得快樂,促進孩子適應集體生活。

2、結合主題開展適宜的遊戲,促進孩子適應能力的提高。

我們的課題研究離不開教育教學的實踐,因此在新教材的引領下,我們通過一個個的主題,設計豐富多彩的遊戲進行教學。如主題“上幼兒園”“小寶寶”中,我們設計了“誰的名字”“我的朋友”“找朋友”“小火車開來了”等一些孩子喜歡的遊戲,幫助孩子認識了班級教師、同伴,在和教師、同伴的交往中獲得快樂的體驗,幫助他們適應集體環境。主題“學本領”中,設計了“我的本領大”“我學小動物”“動物捉祕藏”等遊戲,讓幼兒學會了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吃飯、上廁所、獨立午睡、洗手等),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鼓勵孩子向困難挑戰。

3、加強家園配合、在親子游戲中促進幼兒適應能力的提高。

孩子的集體適應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因此我們在研討中注重家長工作的方式,幫助孩子適應新的集體環境。

爲此我們研討和組織了“迎新年親子創意服裝秀”的親子游戲活動,給孩子、家長和教師進一步提供互相熟悉瞭解的機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家長的參與性,增進家長之間、幼兒之間、家長與教師之間的聯繫與交流,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集體生活。

4、教師以積極的鼓勵方式增強幼兒的自信,是促使孩子適應集體環境的有效方式。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滿信心地去戰勝困難,努力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的內在動力。因此我們要求教師的方式鼓勵孩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都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因爲教師的誇獎和讚揚能使幼兒認識自己的長處,相信自己的力量,幫助孩子積累積極的情感體驗,享受戰勝困難後的成功和喜悅。激勵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能樹立自信,充滿信心,勇往直前,在未來的學習生活和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敢於挑戰新的事物,主動適應新的環境。

幼兒的集體適應不僅僅是短暫的一個學期,而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所以我們要隨時的做好準備,及時解決問題,爲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集體做好工作。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篇2

小班組全體教師堅持理論和教育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模式,認真貫徹《綱要》的精神,以學習助實踐,以實踐促學習,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有目的、有選擇地開展教研活動。先將主要工作作一下回顧總結。

一、加強理論學習,將教師的教育理念轉化爲教育實踐。

在綱要精神進一步深入的今天,我組教師或多或少還存在着許多不足。比如:教師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地轉化爲教育實踐。爲此,我們請教師把在工作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和困惑提出來,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首先組織教師學習《綱要》,再針對小班年齡段幼兒的特點,瞭解該年齡段幼兒的教育目標和相應的教育策略;然後大家針對這些問題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最後進行實踐。到下次教研活動時再把實踐的結果交流、總結。

我組在園本課題實施時,以探究戶外活動教學爲突破口,我們利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幼教雜誌上的有關文章,收集各類幼教新信息,並組織教師進行戶外活動教學開展的經驗交流。

二、積極開展戶外自制玩具的開發和利用。

我們的教研活動適時地安排教師學習《綱要》,根據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對如何開展好課題進行了專題研究。一方面,首先制定出試驗班級課題實施計劃,根據課題實施計劃各班向家長進行開展戶外活動對幼兒發展的促進作用等方面的宣傳,動員家長參與到課題中來。在日常活動中向家長展示幼兒利用戶外自制玩具進行的各項活動;同時我們利用家長座談會、接送孩子等機會,和家長交流課題的開展情況。另一方面,結合園內課題的進展,督促各班教師積極行動起來,創造性地開發自制玩具,並利用戶外活動時間將自制玩具投放到幼兒手中,爲下一步各種研究做準備。

三、加強教研力度,提高教學質量。

1、加強教研活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學期,是我園實施新教材的第一學期,爲此我們在每一次教研活動都要組織教師討論教學中遇到的問題,共同研究解決方案,統一教學要求。另外,注重對教師日常教學活動的瞭解監督和知道,及時解決教學中的細小問題。

2、建立教研活動輪流制。針對日常教育教學中急需解決的問題或困惑,確立教研專題,由教師輪流主持,充分創造機會讓教師主動積極參與,形成教學互助,讓教師既當學員,又當教員。以此來提高教師將理論與個人經驗進行恰當地轉換、修正和反省的能力,同時鍛鍊教師們的口才與膽量。

3、培養幼兒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規。從9月份開始,以組爲單位明確教師在一日生活各環節中的常規要求。注重保教結合,要求教師和保育員協調一致,在各環節中目標一致,保教共同觀察幼兒、瞭解幼兒的需要,發現問題及時調整,採取措施。並在教研活動中以來園、進餐、餐前、餐後等環節進行學習研討完善,並充分發揮教師的個人專長,加強常規培養。

四、不足之處

1、業務學習的形式單一,教師的主體的作用沒有真正的得到發揮。下期將會在調動教師積極性方面做一些改進措施。

2、目前,我們的教育教學的工作還停留在實施的層面上(對於新教材),沒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和總結。教師在設計教育活動的時候還存在應付過關的思想,因此,下學期將採用骨幹帶頭探討的形式,讓教師帶動教師。

3、進一步加強指導教師完善語言領域中的特色教育,尋找教學中的共性和差異性,總結教學中的規律。下學期將重點開發語言領域中的特色教育。

4、爲了最大限度的發揮實施課題的教育功能,爲幼兒創設更充分自主發展的空間,下學期我們將深入進行戶外活動的研究活動,重點放在創新自制玩具的開發和戶外活動開展情況的各種痕跡的收集、整理和總結。

5、繼續加強創設良好物質環境的同時,我們也將爲幼兒創設和諧愉悅的心理環境放在重要位置。我們要求每一位教職工從自身做起,把自己融入環境中,積極創設寬鬆、和諧、寬容、信任的人際關係,努力優化師幼關係、保教人員關係、教師與家長關係等。教師要切實做到態度和藹可親,理解、尊重幼兒,使幼兒始終處於一種被尊重、被關愛、受鼓勵的環境中,逐步形成活潑開朗的良好性格,邁開健全人格的第一步。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篇3

在喜慶新年的鞭炮聲中,我們結束了本期的一切工作。本期我小班組的五位老師及一位保育員,在學校領導的引領下,以“園務總目標和掙創示範園”爲中心,堅持“安全重於泰山”的原則,認真貫徹《綱要》的精神,廣泛吸收新的幼教信息和理論,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科研水平,活動中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將簡明的講解與幼兒的實際操作有機結合起來,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的同時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取得了好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教育教學方面

首先,我們六位老師認真鑽研教材,認真分析本組幼兒的特點,並結合《綱要》、幼兒的年齡特點、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各類計劃。本期制定的計劃有《教研組計劃》、《班務計劃》、《保育工作計劃》、《各科教學計劃》,並通過了領導的檢查與認可。使本組的教學教研工作有章可循,有步可依。

其次,小班幼兒的年齡小,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教學時,我們老師就採用多做形象生動的教具來吸引幼兒,努力爲他們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在玩玩做做中,豐富幼兒的經驗,開拓幼兒的視野,手腦並用。完成了各科教學任務。本期共完成的主題活動有《親親熱熱幼兒園》、《動物樂園》、《快樂的我》、《穿穿戴戴》及《我愛冬爺爺》等,還結合“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元旦節”開展了“我爲老師添光彩”、“高高興興慶國慶”、“團團圓圓吃月餅”、“歡歡樂樂過新年”等活動。使孩子們在活動中發現自己,認識自己,體驗成長的快樂,從而愛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在活動中獲得歡樂、獲得認知、獲得靈巧、獲得堅強等多方面的發展,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探索欲、模仿欲,使他們相信自我,擁有自信。家長們都無不感慨地說:“孩子的進步真是大”,“一個學期孩子就學到了那麼多的東西。”

二.安全衛生方面

工作期間,我小班組的老師都細心地呵護每一位幼兒,仔細照顧着幼兒的飲食起居,全面負責起幼兒的安全與衛生,發現他們的手臉髒了,就立即爲之洗乾淨。爲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衛生的環境,每天都早早地來到幼兒園,天天堅持打掃室內外衛生。一學期下來我小班組無任何大小事故發生。每週的衛生評比都是“優”。這與老師們的辛勤勞作分不開。

三.家園聯繫方面

初入園的孩子,對老師是陌生的,對幼兒園的一切都是陌生的。爲了儘快的熟悉瞭解幼兒,我小班組的六位老師第一二週共同上下班,認真地觀察記錄每個孩子的特點,積極地與家長交流,通過召開“家長會”,開辦“家園橋”,進行“家訪”等形式,不錯的和家長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最佳策略。使家園教育同步起來,使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

四.教學研討,業務學習方面

時代在變化,教育在改革,爲了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我組的老師利用休息時間廣泛吸收幼教信息,努力學習幼教方面的知識文化,並靈活地運用在自己的教學中,使幼兒獲得全面的發展。本期她們利用休息時間自學了《教師教學究竟靠什麼》《課程的改革與重建》兩本書,寫出了十二篇讀書筆記,十二篇心得體會,兩篇有價值的論文,參加了學校的集體交流,小組交流共六次,在交流中運用書上的觀點,結合自己的`教學踊躍發言,認真做好筆記。陳麗,張琳被評爲“優秀學員”,周瓊光被評爲“優秀組織講解者”。此外我們組還組織兩週一次的教研會,內容爲:

(1)總結上兩週的教學情況。

(2)制定下兩週的教學內容。

(3)討論孩子們的發展情況,提出最佳的教育方法。

(4)學習一些好的文章及活動設計或說課稿。本期學過《蠶豆》、《空氣》的說課稿。分析討論過《有關大班一次藝術或動樂器秀》的教學和《幼兒園教育案例分析》。通過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

總之,我小班組的六位老師齊心協力,共同努力,除了按時完成各項保教任務外,還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各項活動。陳麗參加了威信的、昭通市的、及雲南省的新農村的文藝演出及文藝大賽,獲得了好的成績。在十月的自制玩教具比賽中,小一班的“做做玩玩”獲得了一等獎。回頭看看半期的收穫,碩果掛滿枝頭,喜悅裝在心頭,朝前看看,未來的路還很長,我組的老師將一如既往,腳踏實地,兢兢業業地在幼兒教育這片沃土上揮灑輝煌。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篇4

一學期的時間又在繁忙中悄然度過,這學期我們圍繞《綱要》《指南》的內容,根據園務計劃、現行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教研組計劃,我們把工作重點落在:

1、繼續學習領會綱要精神,增強課改意識,深入開展“一課多研”高教師運用課改理念進行實踐的能力。

2、以運動爲切入小班情景性的創設,使童趣,並積極開展平行班區域學期來,我們4位教師,在園領導的指導幫助下、在老師們的默契配合下認真學習新教材,邊學邊研究實施,深入開展研討,不斷地更新觀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時期幼兒園的教育質量。

一、加強學習,進一步提升理念

理論學習有利於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幫助教師形成與正確教育觀念相吻合的教育行爲策略,爲更好的帶領半日基礎與保障。由於師資水平有限,因而時常給學習和研究帶來許多困惑,反映了教師專業化水平的缺乏,特別是思想觀念轉變與實踐、行爲的脫節,缺乏實踐的總結研討,往往使教學停滯不前或前進步子太慢。通過年級組爲大家提供的借鑑和啓發是直接的、具體的、可操作的;首先,統一年級的幼兒特點相同,發展水平接近,教師的教學方法、策略可以相互啓發、借鑑;其次,同一年級使用同一本新教材,有利於大家共同研討,挖掘主題;第三,由於處於同一年齡段,幼兒關注的話題和教師預設的主題比較接近,有利於主題資源的共享。

本學期,首先,我們通過《指南》的學習,使我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加大了對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理論學習,同時改變了教研的學習方式,從中轉變了教師的課程理念。其次,採用了參與共同理解細讀教材,共同備課,使教師們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相對提高了。在探討小班情景性的創設,使童趣,並積極開展平行班區域於組員們都沒有經驗,沒有可以借鑑的材料,這就需要發掘我們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於是我們先學習相關理論知識“小班幼兒適合的運動器械”、“怎樣創設情景性區域使教師知道了幼兒園運動創設的原則,在設計中我們緊緊圍繞原則,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先集體討論備課,從場地的安排、材料的投放、器械的製作一一精心的設計,我們設計了投擲區、平衡區(包括走跑)、鑽爬區、車輛區爲了更好的做好保育工作,我們還開闢了休息區供孩子擦汗、休息;然後進行實地操作從場地的佈置、材料的擺放、器械的分佈;針對不足之處組員們就地進行及時的調整;如:我們發現孩子們在車輛區中車輛有亂開亂停的現象,我們及時開設了停車場讓孩子有次序地停放車輛,還在場地上貼上了標誌用圖像來暗示提示孩子游戲,進一步激發孩子主動地參與如,我們覺得運動中老師提供的運動器械不均衡,比較偏重於下肢發展,考慮到上下肢協調運動,可供孩子們自由選擇的材料不豐富,我們在童趣上爲突破富有立體感和生動形象的、巨大的小動物的頭並突出嘴巴部分以吸引幼兒爲小動物餵食,讓孩子在情景性的遊戲環境中運動,提高孩子參與遊戲的積極性。同時讓家長一起來製作小動物的“食物”還收集拉小車的牛奶箱,充分發揮家長參與遊戲的作用。我們利用現有的材料進行改進製作了摘水果,讓孩子練習原地向上跳。還收集廢舊襪子做成橡皮筋,製作成蜘蛛網,孩子們在網中鑽爬真象一隻只小蜘蛛,使孩子主動參與遊戲的積極性提高了。在平行班遊戲中我們都按事先討論的指導方案每個運動區做到定點、定人指導真正做到忙而不亂,有條不紊。我們在設計中還將一些細節的部分都能一一討論。如:材料的保管、材料的擺放位置等,使教師在操作中條理更清晰,更有針對性。

二、繼續注重實踐嘗試,逐步適應改革的發展

由於幼兒園教育更具有很大的靈擇性、針對性。因此,光靠理論上的學習,很難使教師們統一的理解和領會,而目前在實施教材中,又有許多困難。因此,一日給予教師選擇教材的權力,給予教師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外,重點還是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中發現問題。另外加強集體交流嘗試過程中誰有新的、好的經驗及時傳遞給其他教師。如在環境創設中我們遇到了困惑怎樣創設生境;小班孩子喜歡怎樣的環境等問題,我們教研組老師進行了相關理論的學習,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環境不僅對幼兒起着美化的作用還有教育的作用,潛移默化的薰陶作用。新《綱要》也明確指出:“幼兒園應該是爲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的環境應該是生爲此,我們在積極創設生同時,還努力營造幼兒是環境的主人的互動環境,使孩子的同時獲得美的情感體驗。我們還利用角落創設富有教育意義的環境。生的娃娃家投放了衣服、襪子等,讓孩子在爲娃娃服務的同時,也提高自理能力。從中理解了在環境創設以幼兒發展爲主,環境爲幼兒、爲教育服務的理念。

在嘗試課程中,深入開展“一課多研”高教師運用課改理念進行實踐的能力。通過實踐操作體會,本學期教師們對幼兒園課程有了新的認識,動參與性較好,我們學習了相關理論“制定主題目標符合小班年齡特點”集體備課、滾動實踐的方式進行“一課多研”們把研究重點放在選材和目標定位、提問設計上。一研後,我們覺得整個定位不符合小班孩子,與課改精神不符,觀念陳舊,二研時我們調整了,將孩子的體驗納入目標,加了情景性的互動這一環節,孩子們帶着問題去欣賞故事,有些能力強的孩子樂意表達,但由於對目標的把握還是不到位,孩子反映不出。因此,三研時,我們又調整教具,加強了互動環節增加了配飾,但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整個“一課多研”們認識到:從教材的選擇到實施教學過程,教師們在評課時能夠用課改的理念,深入地挖掘設計中不斷反思在和實施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了整改的設計方案。通過集體備課上課、聽別人上課、別人爲自己評課、爲別人評課,大家暢所欲言,談出各自的想法,也能從評課中找到存在的問題,能夠開始客觀的深層次地剖析評價自己和別人的教育行爲,許多老師發現了自身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今後提高的方向。

三、加強思學習,深化專題研究

根據本園的實際情況,本學期採取小組式研討,使研討作性。在研討中根據“一課多研”師們開始有了針對性的反思,並能從教材、孩子、、細節入手。從反思中尋找問題的切入中不斷通過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形式,使教師們逐漸樹立了“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標、隨時有教育”的課改思想。讓教師們帶着問題進行實施研討,實踐體會,相互交流分享,又不斷反思、總結、實施。改變以往單純理論研討。通過多形式的師們已明確自己觀念陳舊,只有提高自己專業化水平,才能適應現代化教育發展。當然,通過學習,使教師們在實施過程中有了新的認識,她們能大膽表達自己見解,提出各種問題和建議,使教師形成一種邊思考邊實踐的氛圍,從思考中尋找疑惑和問題,從同伴中尋求解決的突破不斷的提升新理念,朝着專業化水平不斷進步。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篇5

時間在無聲無息地流逝,雖然它的分分秒秒不爲人所記憶,但是卻能留下人們所走過的“足跡”和一些美好的回憶,而這一學期也即將在忙碌中結束,我們小班組全體教師繼續堅持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教研模式,認真貫徹《綱要》的精神,在這一學期中我們小班組每位成員能以學習助實踐,以實踐促學習,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有目的有選擇地開展教研活動,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理論學習,將理念落實到行爲

本學期我們組織教師學習了華愛華教授的講座錄像“新綱要與幼兒發展”並撰寫學習心得。還組織教師自學了《幼兒園一日活動組織規範》並通過“問題板”的方式開展網絡研討交流。本學期我們還加強了自主性區域活動的研究,加強自主性區域活動的管理,通過自學“以兒童爲本位的區域活動”並通過網絡交流自己的學習心得和想法,各班調整了區域環境的設置,結合主題投放相應的遊戲材料注重幼兒能力和興趣的培養,讓幼兒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

本學期我們組織教師自學了“幼兒園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初探”,並撰寫了學習心得進行了交流,最後設計並開展了“我愛家鄉——牌樓”主題教育活動之“牌樓小區”,將社區資源有效地融入到幼兒的課程中,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家鄉的變化,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社區的情感。在設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們能充分運用所學到的經驗,大膽的創編教學內容,共同收集教學資源,使本課程能順利的開展。

二、提效課程審議,提高教師業務能力

本學期重點加強集體備課的有效性管理,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能力和設計教案的能力。本學期開始,我們將每週課程分配到人重點負責一週的主備任務,負責主備的教師在集體審議之間將一週中的周計劃、備課內容、區域遊戲、角色遊戲、戶外活動、教學具準備等所有的內容進行初步的整理——小組集體研討(主備人說課:突出重、難點及解決策略,說明修改原因)——達成共識,修正教案(形成一份小組通過的參考案)——調整教案(個人根據班級幼兒情況來進行適當的修改)——分工製作教學具——課後交流”這一集體備課程序,既能發揮組員的個人優勢,又能節省集體審議時間,提高集體審議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在集體審議中能提高老師“說”的能動性,有備而來,營造出集體備課活動中教師間說的氛圍,提升研討的力度,從而更好的服務幼兒。

三、紮實常規教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本學期我們小班組能紮實開展常規教研活動。開展平行班同學科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和課後交流,做好課後交流反饋工作,先於執教老師自評:談目標達成度、幼兒學習狀態、自我教學行爲等,再由聽課老師反饋聽課意見:找亮點、挖不足、扣細節、引爭論、尋對策。在此基礎上,指教老師認真做好課後教學反思記錄,要求簡潔明瞭有價值,善於總結得失,善於發現問題,提出調整策略,善於總結提煉教學經驗。不斷調整教案,優化課堂教學計劃。

三月份張小燕老師組織了小班語言活動“春風”一課二上活動,活動中教師能充分利用電腦圖片,讓幼兒能很好的理解詩歌的內容。四月份李一梅老師組織了小班語言活動“五彩石頭路”一課二上活動,並重點圍繞教學目標的制定進行研討,同時認真研讀了“五大領域目標”,通過學習,提高研討的有效性,促進教師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五月份馬文宇老師向全園公開了角色遊戲“下雨天”的活動,在活動中老師巧妙的利用了ppt來創設下雨天的遊戲情景,並更具主題活動創設了“雨傘店”的遊戲主題,在遊戲中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對下雨天的經驗發展遊戲情節內容,讓幼兒將主題教學中學到的知識能在遊戲中大膽地表現出來。六月份馬文宇老師組織了小班健康活動“洗頭洗澡真舒服”一課二上活動,活動中教師們圍繞多媒體視頻的有效利用和教具的呈現方式等進行了研討和交流,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豐富組內活動,發揮團隊羣策力量

我們小班組教師班級老師之間配合默契,班級之間團結協作,真正做到取長補短,教學相長,共同提高。本學期我們年級組開展了許多活動,在制定計劃、開展活動時,組內的老師能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出謀劃策,羣策羣力,爲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以下簡單介紹一下本學期的活動。

二月份我們選擇制定了早操音樂和下午快樂十五分鐘的音樂內容,並不斷的調整,組織教師和幼兒學習,讓幼兒在快樂的舞蹈中大膽的表現自己,感受韻律活動的快樂。

三月份開展了小班組慶“三八”“包餛飩”親子活動。還有根據主題教學活動開展的親子“蛋殼創意製作”活動,在家長們的支持下收集到了很多優秀的作品。

四月份開展了一次小班幼兒念兒歌講故事比賽。各班開展了環保小製作“風鈴”的活動。結合幼兒園的創綠工作開展了認領班級樹活動,和垃圾分類的活動,開展了節能環保的主題教育活動,張貼了節能環保的標記。在中心安全教育周活動中開展了食品安全主題教育活動“可怕的細菌”。

五月份開展了組內幼兒穿衣穿鞋比賽,和全園幼兒做操比賽。開展“六一”義賣活動,收集玩具和圖書等義賣物品,並邀請家長開展活動,開展了爲重病幼兒捐款活動,讓幼兒度過了一個難忘而有意義的兒童節。

在組內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小班組成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在活動成功開展的背後,老師們付出了辛勞和努力,同時也收穫了家長的肯定和支持。

五、注重家園溝通,獲得家長的支持與肯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家長工作在我們年級組中也是重要環節。

在家長工作方面我們各班都能通過召開家長會,開展家教知識講座,家長園地,幼兒園網站、開展各種親子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平時還能通過家校通、班級qq羣等及時與家長溝通交流。本學期老師們還能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認真開展上門實地家訪活動,加強對班內個別特殊幼兒的家庭教育指導,受到的家長的歡迎和認可,同時也收到的很好的教育效果。

每個月末我們組內教師還能根據教育教學情況制定出“家園聯繫反饋表”發給家長,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學習和活動的內容,並將孩子在家的表現記錄下來,以便更好的做好家園共育工作。

在今後的年級組工作中,我們要特別注意自身的兩個問題:一是我們的教育要把發現問題的過程,作爲下一個教育的目標,並以此設計教育活動;二是把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作爲好的教育效果的衡量標準,認真的做好活動組織記錄與反思。相信這樣以後,我們整個組的工作還會再上一個新臺階。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篇6

我們小班組全體教師繼續堅持理論學習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工作模式,認真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的精神,以二期課改爲契機,以學習助實踐,以實踐促學習,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情況,有目的有選擇地開展教研活動,現將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顧總結:

一、讓理論學習更具實效

理論是實踐的基礎,只有樹立好正確的教育理念,纔能有效開展各項活動。本學期,二期課改進入關鍵時期,新課程全面試行,拿着幾本嶄新的書,我們一時還很迷惘,不知從何做起。,課程改革是教育理想轉化爲教育實踐的過程。二期課改是一場新的“思想革命”。同時也是一場“技術革命”,它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發展,尊重幼兒內在發展規律、尊重幼兒發展的自主權、尊重幼兒個別差異,強調要創設發展空間。爲了適應新課程的需要,真正把二期課改的精神轉化爲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育行爲,我組織老師們在教研活動中專門對《上海市學前教育課程指南》進行了詳盡的學習和研究,大家通過認真學習,對新課程有了較具體深入地認識和了解。在此基礎上,我還改變了以往的活動模式,在教研活動中採用了“多問、多議、多講”的形式,經常開展專題討論,如:“我看二期課改中的亮點”、“小班探索型主題活動如何開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課程和預設課程的比例”等等,讓老師們提出自己對新課程的困惑、質疑,以及在實踐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和難點,大家一起討論問題,交流情況,總結經驗。使教研活動真正體現出學習和研究的濃厚氛圍,成爲教學研究的小陣地。

二、讓實踐活動更爲生動

學習是爲了更好地實踐。在我們轉變觀念的同時,我們也通過日常活動每個環節的,體現二期課改的精神。具體表現爲:其一,爲幼兒創設更合理的活動環境。從一開學,我們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環境,創設半開放半封閉的區角環境,讓幼兒即可以互相交往,又避免過多地干擾因素。其二,採用開放的活動形式。二期課改淡化了學科概念,凸現課程的整合性,系統性。本學期我們老師繼續打破學科的束縛,在活動中注重各類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動態度更積極,學習更主動。其三,關注孩子的興趣點開展探索型主題活動。小班幼兒雖然年齡還小,但是他們也有着探索的願望。我們在生成探索型主題時就是關注了孩子感興趣的東西,以孩子的視角來確立探索主題,如“有趣的餅乾”“好吃的糖果”“蘋果”“鞋子”等等,這些主題都是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孩子特點的,孩子生活中比較常見和喜歡的事物。開展主題時我們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資料,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讓孩子初步地獲得相關的知識,激發了他們對探索世界的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讓家長工作更顯人性

新的教育更強調家長的作用。在以往的觀念中家長是幼兒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現在我們提倡讓家長成爲學前教育的親密合作夥伴。小班幼兒剛從各自的家庭來到幼兒園這個大集體中,一定會發生很多的磨合和矛盾。爲了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生活,本學期初我們進行了家長會,詳細介紹了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期末對家長開放半日活動,讓家長觀摩瞭解自己孩子在園表現等。平時我們靈活運用各種形式對家長進行家教指導,充分發揮家園之窗的作用,結合家訪、電話、隨訪等形式進行家園之間的溝通交流。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幼兒,建議家長採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爲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而努力。本學期我們的家長也十分配合工作,積極收集主題開展所需要的資料、收集製作戶外體育玩具所需的物品、豐富自然角的內容、參與英語兒歌的創作評比等等。

四、讓個人能力更快發展

本學期我們比較注重給組內每位教師提供表現能力的機會,讓年輕教師大膽嘗試,展示自己的教學才能。10月份xx老師向教研組公開了“好吃的餅乾”探索主題研討活動;12月xx老師參加了片託班半日活動比武;其他老師也在各類比賽中獲得成績:在10月的教師乒乓美術作品比賽中xx老師獲一等獎、xx老師獲二等獎;11月的園優秀教案評選活動中xx老師獲二等獎、xx老師獲三等獎。

在一學期的教研工作中我們體會到了快樂,也感受到了挑戰和困惑。隨着二期課改的進一步深入和我園爭創一級園目標的確立,教研組將越來越發揮重要的作用,教研活動也應更體現創新和特色。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思考,繼續完善,爭取更大的轉變和進步。

小班下教研活動總結篇7

在過去的一學期,我們教研組工作在園領導的關心重視與教師們的大力支持下順利地完成了。

一學期的工作,記載着付出和辛勞,見證着積累和成長,也承載着不足和希望,下面是我們對一學期的教研工作所做的幾點總結:

一、加強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養。

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的時代,不學習就會落伍。爲了使老師們在教學工作中有所提高,我們教研組加強了學習和實踐。

1、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水平。

幼兒園教研組承擔着教學研究和業務指導的任務,爲更準確地把握教學改革的脈搏,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本學期來,我們健全了以下工作制度:

(1)業務學習交流制度。我們採用自學和集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並於工作例會中結合教育教學中的案例,談自己的理解或體會,以此來促進學習的深化。

(2)聽課反饋交流制度。着重抓教師之間的調研活動,要求每位教師每學期要聽十節其他老師的課,做好教學過程記錄,課後要進行評析,並把聽課記錄上交,通過評課加深了教師們對各個活動設計意圖的理解,找到活動設計的規律及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取長補短,吸其精華,使教師們的教學水平提高得較快。

2、開展教師讀書活動。爲廣大教師在課改的過程中進一步理順思路,轉變教育理念,提升實踐能力。組織教師開展“讀書活動”,制定讀書學習計劃,以教師自學反思爲基礎,精選篇章與全體教師共同分享及討論。

3、本學期,我們每月繼續組織一次觀看教學錄像的活動,這種方式不僅加強了教師的理論與實踐學習,而且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力地促進了教師業務素質的提高。

二、加強教研力度,提高教學質量。

1、集體備課,有效提高教師活動方案設計能力。

教師的發展離不開一個良好的團結、奮進、互相信任的集體環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知識、經驗及智慧特長,如果只是孤立地發揮作用,其效能是有限的。集體備課創造了一個共同分享,合作與支持的條件,增進了組員之間的溝通,使大家在活動中瞭解他人,瞭解自己,分享各自的體會與經驗。本學期我們結合主題活動內容挖掘了一些有價值的活動,並進行了集體備課。活動中由執教者先制定方案,然後大家再共同研究,推敲細節,逐步完善方案,最後付諸於實踐。

2、互相聽評,促進的教師專業化水平提高。

各位老師除自己鑽研業務外,還注重相互學習,相互聽課。要求全體教師各上一節課,採取邀請國小部領導、專家聽課並給予點評,各位教師談活動設計意圖及反思,全體教師進行互評等方式,通過對教學內容安排是否恰當,難點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當,教學手段的使用,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是否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老師的教學基本功等方面進行中肯,全面的評論、探討,在教學研究上與教師進行具體磋商和指導,指出成功與不足之處,提出努力的方向,研究對策,很好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

3、加強考覈制度,每月檢查備課情況,指出各自的優缺點。抽查教案診斷、課後反思等,並對其進行考覈。

三、家園互動,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家長工作是教學工作中重要的一環,只有建立良好的家園關係,才能更好的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因此本學期中,我們一如既往的注重家長工作的有序開展。如通過家園之窗、家長會、家長接送孩子的時間等渠道、加強與家長的交流與溝通,互相瞭解孩子在家、在園的的學習生活情況。同時我們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開闊幼兒視野、幫助幼兒融入社會,提高幼兒能力,讓幼兒在活動中成長,在活動中提高,在活動中給每個孩子創設自我表現的機會,另外也邀請家長積極參與到這些活動中。例如:“講故事比賽”,“月月沙龍”、“親子運動會”等,這些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感情,也促進了家園共育。

今後,本教研組將繼續抓好抓緊教研工作作爲深入開展課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推陳出新,開創教研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