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工作彙報

工作報告 閱讀(7.47K)

  一、基本情況

鄉村旅遊發展情況工作彙報

近年來,特別是災後恢復重建以來,我縣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充分整合各類項目資金,以實施“三百”示範工程爲契機,按照“一廊四情”的旅遊發展思路,不斷完善旅遊配套要素體系,深度開發旅遊景區景點,以桃坪羌寨、甘堡藏寨、薛城古鎮、丘地新村等爲支撐,“賞紅葉,浴溫泉,住寨子,體驗藏羌風情”爲特色的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全域旅遊、全民旅遊初具雛形。截至目前,全縣有鄉村旅遊示範鄉鎮5個,示範村9個,星級鄉村酒店14家、鄉村旅遊示範戶19家,賓館、鄉村酒店(農家樂)等各類涉旅接待經營戶666家,牀位14000餘張,其中14家鄉村星級酒店共有牀位908張。沿河谷村寨近70%的羣衆參與旅遊接待、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鄉村旅遊配套服務產業,有效帶動了羣衆增收致富。

  二、主要工作措施和成效

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州行業主管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我縣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要求和黨的“十八大”精神,把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作爲推動旅遊業全面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科學規劃、整合投入,着力強化“農旅結合、文旅互動”,大力延伸產業鏈,以農家樂、藏家樂、羌家樂等爲主體的鄉村旅遊快速發展,有效帶動了農村經濟快速增長和農民收入大幅提高。2014年,全縣接待遊客330萬人次,同比增長72.7%;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23.1億元,同比增長64.3%。今年1-5月,全縣接待遊客92.6萬人次,同比增長25%;實現旅遊社會總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16%。

(一)堅持政府領導,凝聚合力促建設。我縣把鄉村旅遊作爲災後恢復振興的先導產業和農村二、三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將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先後出臺了加快鄉村旅遊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道路交通、城鄉環境治理、農村風貌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規定,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快健全。同時,高效整合旅遊、國土、建設、農業、林業、交通、電力等部門力量,並廣泛吸納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旅遊建設與發展,形成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鄉村旅遊發展格局。

(二)堅持規劃引領,夯實基礎促創建。我縣堅持以《理縣旅遊發展規劃》爲指導,突出“科學佈局、注重特色、差異發展”的原則,統籌制定鄉村旅遊分佈、產業定位、市場營銷等的規劃,同步實施水、電、路、通訊等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縣所有鄉村全部實現“五通”,其中80%的鄉村道路實現了硬化或黑色化;彰顯濃郁地域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的導遊牌、停車場、旅遊廁所、遊客中心、標誌牌等硬件設施完備,增強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後勁;同時,大力推進以核心景區爲龍頭、藏羌文化爲特色、休閒養生爲主導、土特產銷售爲補充的鄉村旅遊產業體系建設,傳統鄉村旅遊經營逐步過渡到差異化、特色化、規範化、標準化發展軌道,遊客的多元化、個性化旅遊需求得到有效滿足。2013年,我縣成功創建爲省級鄉村旅遊示範縣,2014年成功創建爲省級標準化示範縣和省級旅遊強縣。

(三)堅持品牌戰略,狠抓營銷促發展。充分利用豐富的鄉村旅遊資源,深入挖掘民風民俗,順應節假日調整、近郊遊、自駕遊遊消費增長的趨勢,做足休閒、避暑、觀光、體驗型鄉村旅遊的文章,以桃坪羌寨、畢棚溝、古爾溝、米亞羅四大景點爲支撐,以木卡、甘溪、薛城、甘堡、樸頭、丘地、猛古、八角碉等精品旅遊村寨爲重要節點,一批區位優勢突出、民族特色鮮明的藏家樂、羌家樂快速發展。同時,依託“桃坪羌寨•甘堡藏寨景區”和畢棚溝兩個國家AAAA級景區,以及古爾溝溫泉、米亞羅紅葉等享譽內外的景區品牌,積極參加國際國內旅遊交易會、西博會等對外宣傳促銷活動,主動加強與成都、重慶、綿陽、資陽等主要客源市場的對接,推進區域合作和資源共享;主動將優勢旅遊資源推介納入省、州旅遊宣傳大潮,加強與省內外主流媒體的合作,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宣傳營銷,理縣鄉村旅遊宣傳的放大效應日益顯現,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四)堅持優化服務,加強管理促提升。圍繞“吃、住、行、遊、購、娛”六大基本要素和"商、養、學、閒、情、奇"六大發展要素要素以及遊客多元化旅遊服務需求,我縣主動邀請省州旅遊專家到縣舉辦專題講座,培訓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素質。政府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組織帶領鄉村旅遊示範戶、星級鄉村酒店(農家樂)經營者前往內地考察學習,改進經營管理方式,提升旅遊服務接待水平。同時,注重發揮行業自律功能,指導有條件的鄉村成立旅遊協會和旅遊合作社,加強鄉村旅遊內部管理,增強發展鄉村旅遊內生動力,全縣已成立旅遊合作社1個、旅遊協會4個。此外,以貫徹落實《旅遊法》爲契機,大力開展旅遊市場整治和行業監管,推行規範化、標準化、人性化旅遊服務,健全完善旅遊安全應急預案,構建遊客緊急救援響應聯動機制,提升完善鄉村旅遊點的安全護欄、警務室、醫務室、消防設備等設施,確保了鄉村旅遊健康有序發展。

(五)堅持城鄉統籌,美化環境促建設。堅持把鄉村旅遊發展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鄉村旅遊點認真落實“嚴格保護、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方針,有效保持周邊建築與自然景觀、文物古蹟的協調性。在建設過程中,注重彰顯民族地域特色,注重生態環境保護,通過移植本地適宜樹種,全面提高鄉村旅遊點綠化覆蓋率。同時,大力實施城鄉風貌塑造工程,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行動,農村“髒、亂、差”狀況得到顯著改善,農村面貌得到極大改善,“鎮亮、村美、民富”的鄉村旅遊示範點逐漸形成,旅遊接待環境日益優化。

(六)堅持文化興旅,文旅互動促振興。旅遊與文化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繫,我縣牢牢把握旅遊的文化屬性和文化的旅遊功能,全力推動文化和旅遊產業融合互動。積極組織推出具有民族特色、文化內容豐富、羣衆參與性強的旅遊節慶活動,將文化元素融入到休閒度假旅遊、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文化旅遊等大衆化產品中,充分展示我縣文化旅遊魅力,吸引並留住了大量遊客,帶動了旅遊二次消費,有力助推了我縣鄉村旅遊產業發展振興。

(七)堅持羣衆參與,合力興旅促共榮。旅遊業是朝陽產業,是富民惠民產業。我縣充分調動廣大羣衆參與發展旅遊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整體聯動、合力興旅,形成了全社會關心旅遊、支持旅遊、參與旅遊的嶄新局面,真正實現了“全民旅遊”,爲全縣旅遊產業又一次“井噴”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力保障。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持續推進資源整合。突破區域侷限,以鄉村特色資源爲基礎,區域文化資源爲載體,整合利用其他資源,形成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全面發展的鄉村旅遊新格局。以線路整合串聯周邊農業資源、文物古蹟資源、紅色旅遊資源、特色旅遊集鎮資源、民俗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拓展以生態體驗、民俗文化、休閒度假、觀光養生等爲主要內容的旅遊項目,延伸鄉村旅遊產業鏈,打造鄉村旅遊品牌,提升鄉村旅遊整體發展水平。

(二)持續深化統籌聯動。圍繞鄉村旅遊發展,統籌推進農業、園林、水利、交通、環保等各項工作,將鄉村旅遊資源開發與村鎮規劃、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綜合考慮、系統部署,集資源、資金和技術優勢,加快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和旅遊產品體系,優化鄉村旅遊環境,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實現鄉村旅遊可持續發展。

(三)持續開展宣傳營銷。充分利用節會和網絡媒體等平臺,進一步加大對鄉村旅遊項目、產品的宣傳營銷。針對省內、國內市場和省外、國外市場,開展鄉村旅遊專項推介,不斷擴大我縣鄉村旅遊影響力,提升我縣鄉村旅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持續優化旅遊環境。繼續加強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和技能培訓力度,促進旅遊接待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提升;持續開展鄉村旅遊點的環境綜合整治,強化旅遊市場監管,加大旅遊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欺客宰客、削價經營、惡意競爭等嚴重擾亂旅遊市場秩序行爲,規範旅遊市場;加強鄉村旅遊安全管控,落實鄉村酒店、農家樂等的安全應急保障預案,確保遊客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