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工作報告>

關於發展旅遊觀光生態農業調研報告

工作報告 閱讀(3.18W)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在陪同領導下鄉調研時,我結合歷年來組織鄉村風情桃花會的體會,聯繫當前全國各地迅猛發展的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熱,對××區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的現狀、潛力 、優勢、發展方向以及政府應採取的引導、扶持措施作了調查,連同粗淺的思考,一併報告如下:
  一、國內旅遊觀光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與××區的現狀
  旅遊作爲一項產業,在我國興起雖然只有20多年的時間,但特點已經發生了根本轉變,旅遊熱點已經從古都名城和名寺古剎迴歸自然。隨着五一節由大長假變爲小長假和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的設立,中短途旅遊成了旅遊主流,而在中短途旅遊中,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就成了遊客首選。原因就是住煩了高樓大廈,想體驗一下土窯洞的感覺,吃膩了生猛海鮮,想吃土飯土菜換口味。據媒體報道,北京市每年有1000萬人次到京郊和河北、天津等地參加農夫一日遊、樵夫一日遊,吃農家飯,住農家炕,採摘新鮮瓜果,體驗農家生活,四川省成都市雙休日每天有20萬人在郊區度過。陝西省合川縣利用文祕雜燴網灘上的一塊溼地開發的合川溼地旅遊區,則成了西安市民雙休日的旅遊熱點,成爲陝西省的旅遊緊點、收入大戶。運城市夏縣利用一個小型水庫開發的泗交漂流項目,每天都有幾千遊客。就連曲沃海頭村的全魚宴和洪洞縣的農家燉土雞,也吸引了臨汾城裏的人常常光顧,不預定還吃不上。
  相比之下,××區的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卻起步晚、發展慢,除賀家莊鄉與臨汾鐵旅舉辦的鄉村風情桃花會外,其餘都是些星星點點的,雖然屬於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的範疇卻形不成產業的“個體戶”,政府有關部門也未列入工作議程,農業部門認爲是旅遊部門的職能,旅遊部門認爲是農業部門的職能。因此,××區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目前仍處於自發、無序、盲目的狀態,與全國、全省及至周邊市縣相比差距極大。
  二、××區發展旅遊觀光生態農業的優勢和潛力
  ××區作爲臨汾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晉南中心城市,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具有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的條件和基礎。
  1、客源充足。××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最大的優勢就是臨汾市人多。臨汾市區有常住人口50萬,流動人口20萬以上,按每年50萬人,每人兩次計算,每年可有100萬人次到郊區旅遊,他們要在吃、行、玩、購等方面消費,按每人消費100元計算,可爲農村增加1個億的收入,這樣計算,並不是空穴來風,以賀家莊桃花會爲例,20XX第六屆桃花會因爲免除了門票,半個月就有10萬以上游客,李家莊村民在餐飲、農產品銷售、存車等方面毛收入達50萬元(由於接待條件有限,僅有10%左右的遊客可在桃花會就餐)。
  2、資源豐富。臨汾作爲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的母親河穿境而過,汾河兩岸的灘塗、溼地、溪流、泉水、山嶺、森林以及古遺址、古村落、古墓葬都是我們可以開發的資源,加之近年來發展現代農業的成果,如土門的千畝紅堤、喬李的萬畝辣椒、吳村的萬畝林網、金殿的千畝蓮菜、臥虎山萬畝荒山綠化等,也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3、條件較好。經過多年建設,我區廣大農村交通、供電、供水、衛生條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生態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荒山綠化、灘塗綠化、通道綠化、村莊院落綠化的成果都爲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創造了良好條件。
  具備了客源充足、資源豐富、條件較好的優勢,只要充分利用、科學規劃、合理開發,××區農業生態觀光旅遊一定會盡快起步,並且由資源優勢變爲產業優勢,成爲農業產業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三、關於發展××區旅遊觀光生態農業的建議
  (一)發展思路
  我根據對全區旅遊觀光生態農業的粗淺認識,初步提出發展的思路和目標是:以打造堯文化旅遊觀光農業爲核心,以生態農業、田園風光、民情風俗、歷史古蹟和人文文化爲主線,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重點發展並形成“農業觀光遊”、“休閒度假遊”、“民俗文化遊”和“自然生態遊”四種模式,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打造旅遊精品、擴大對外營銷,使××旅遊觀光農業成爲新的經濟增長點,力爭通過3-5年努力,實現“十、百、千、萬、億”的旅遊觀光農業新格局。
  “十”,即:打造10個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區:
  1、臥虎山綠色農業觀光區。以開發臥虎山旅遊景點爲基礎,以臥虎山無公害紅棗等農產品、李家莊九九鮮桃園和賀家莊雙孢菇爲重點,重點開發稍子面、雙孢菇餐飲和窯洞賓館,建成集旅遊、休閒、採摘、觀光於一體的綠色農業觀光區。
  2、大陽山水田園休閒區。依託澇河水庫、堯陵景區和大陽地處黃土高原的自然優勢,以農家小院、果品採摘、澇河水上項目爲核心,建成具有濃郁鄉村特色的山水田園休閒區。
  3、賈得鄉大蘇休閒度假區。以賈得鄉大蘇丘陵山區爲中心,依託山坡山溝自然條件

關於發展旅遊觀光生態農業調研報告

,重點開發休閒度假。
  4、堯廟汾河生態旅遊區。依託萬畝農業開發項目和草原項目,重點開發垂釣、草原項目、採摘等,建設集休閒、娛樂等水上和草原風情旅遊區。
  5、吳村綠色家園休閒區。以紅旗路沿線爲中心,依託萬畝農田林網,重點開發林下經濟、特色餐飲、休閒、垂釣。
  6、金殿水鄉旅遊觀光區。以金殿鎮龍祠泉源爲中心
,重點開發垂釣、登山、水鄉風情(水磨)、特色餐飲(韭芽)、荷塘稻田北方江南景色。
  7、土門黃土風情觀光區。以錦繡苗園爲依託,發展登山、打獵、休閒及特色餐飲,展示黃土高原葡萄、花木、田園生活,建設黃土風情觀光區。
  8、一平垣臥虎山觀光區。依託一平垣臥虎山景區開發,大力發展山區核桃、柿子產業,形成錦繡臥虎山花果山式旅遊觀光區。
  9、以喬李民航空港區爲中心,重點開發澇河溼地。
  10、西部山區農業觀光遊覽區。建設魏村老爺頂千畝核桃園,萬畝聖桃、土門葡萄基地,形成以牛王廟爲中心的西部山區農業觀光旅遊區。
  “百”,即:建設100個農業生態觀光村。
  “千”,即:興辦1000個與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相關的餐飲、遊樂和服務經營戶。
  “萬”,即:全區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產業安排1萬名農村富餘勞動力。
  “億”,即:每年全區農業生態觀光旅遊收入要達到1億元以上。
  (二)工作重點
  1、加強組織協調。加快觀光旅遊農業發展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議政府成立觀光旅遊農業發展領導組,統籌協調各有關部門整合資源,密切配合,從資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農林局,掛牌爲農林局農業旅遊辦,協調全區農業旅遊工作。同時引導組建區級觀光旅遊農業協會,組織實施全區農業旅遊開發工作。
  2、建立資金機制。當前農業旅遊開發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僅靠單一企業,難以全面完成。因此,在建設中要廣開資金投入門路,加大投融資力度,實行多元化的投資渠道,要政府投入、企業投入、羣衆投入相結合,激發企業建設的積極性,解決農業旅遊發展面臨的突出難題。
  3、完善配套設施。旅遊觀光農業是農業生產、農事活動、娛樂休閒爲一體的新興產業,涉及到吃、住、行、遊、購、娛等多個行業,要搞好基礎性配套工作,爲農業旅遊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要加快各景點綠化、衛生等配套設施建設,給遊客創造方便、快捷、舒適的旅遊條件。
  4、開發旅遊產品。產品是旅遊業的基礎,特色是旅遊業的生命。結合觀光旅遊積極開發特色農副產品、民間小手工製品、民間風味小吃。起步階段要把開發特色餐飲作爲重點,除傳統的稍子面、羊湯外,要開發現宰現做的雞、甲魚、澇河魚等。要依託當地民風民俗,聘請能工巧匠製作銷售有鄉土氣息的紀念品,如剪紙、粗布紡織、手工鞋墊、草竹編織、綠色農產品等,達到既可爲旅遊者提供參觀製作全程技藝的景點,又可購買旅遊紀念品,增加經濟效益,形成資源共享互用。
  5、加大宣傳營銷。宣傳開發是打造旅遊品牌的關鍵。要善於包裝。要建立“政企聯手、部門聯合、上下聯動”的宣傳促銷機制,綜合利用多種渠道,繼續辦好鄉村風情桃花會,還要根據發展情況舉辦荷花會等節慶活動,大力宣傳我區的觀光旅遊農業,擴大我區觀光農業的知名度。
  四、政府要爲發展旅遊觀光生態農業提供保障
  ××區發展旅遊觀光生態農業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區委、區政府已經把它列爲全區加快發展的優勢產業,我認爲,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還應該與以下工作有機結合:
  1、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與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要讓城裏人到了農村,感受到新農村建設的成就,在確定新農村建設推進村時,要把具有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優勢的村作爲重點。
  2、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與農業調產工作相結合。在農業調產工作中,要結合發展農業生態觀光的需要,有意識的將相同的作物連片規模發展,形成壯觀的場面,如千畝辣椒、千畝油本文來源:文祕範文 菜、千畝荷塘、萬畝葵花、十里桃花,甚至更大規模。
  3、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與加強農村基礎建設相結合。凡是區裏規劃的農業生態觀光旅遊重點村,交通、供電、水利、衛生、環保、林業等部門都應該在項目安排和資金投入上給予傾斜。
  4、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爲了發展農業觀光旅遊,在新農村建設中,不能一味追求排房、樓房,而要營建富有地方特色、鄉土氣息的農家小院,透發一種依山傍水、雞鳴狗叫、炊煙裊裊的詩情畫意,尤其在綠化上,要克服除了楊樹就是松柏的單一樹種結構,做到喬灌結合、速生林與景觀樹結合,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5、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與傳承傳統文化相結合,要保護名宅名院、名木古樹,建設農耕博物館,讓年青人更多的瞭解傳統農業、農具和農民生活方式。
  6、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與招商引資相結合。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既要以本地村民爲主,又要吸引外來投資,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城裏人、外地人來創業開發。
  7、把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與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相結合。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既可以促進農業調產、增加農民收入,又能改善生態環境,推進新農村建設,各級各部門要積極支持、強化服務、加強指導,而不能借管理之名吃拿卡要,阻礙農業生態觀光旅遊的發展。
  綜上所述,發展農業生態觀光旅遊是一項長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做好規劃,堅持不懈地抓下去,三年起步、五年初見成效,十年以後,××區農業生態觀光旅遊在爲城裏人提供休閒娛樂的同時,也爲農業調產、農民增收創造了一條可以持續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