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簡歷模板館>職場>活動策劃>

疫情防控2020預防措施方案

活動策劃 閱讀(3.31W)

  疫情防控2020預防措施方案

科學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的密閉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就醫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警察等人員等要佩戴口罩。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疫情防控2020預防措施方案資料,提供參考歡迎參閱。
 

疫情防控2020預防措施方案

 

方案一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社區、居民個人、學校、復工復產企業、公共場所等方面的防控要求也有了新的應對舉措:

完善社區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

低風險區(市)或未發現病例社區,解除社區封閉式管理措施,不再設置“硬隔離”“物理隔離”。除疫情防控重點人員外,不限制人員流動和進出社區,繼續實施人員和車輛出入登記、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有序恢復社區綜合服務,允許持“健康綠碼”的快遞員、配送員測溫進入社區。健全完善社區疫情防控小組,實施網格化管理。加強對民宿、旅館、酒店、出租房等分散經營重點場所排查管理,做好健康教育、隨訪登記、信息告知、物資準備、重點人員管理等工作,將社區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對有關方面推送的涉疫重點人員信息,做好聯繫隨訪和日常監測管理。開展“潔淨家園”集中整治行動,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無害化處置。強化社區關愛,做好心理援助與社會服務,提供情緒引導、心理輔導、困難紓解等服務。

加強居民個人防護

(1)科學佩戴口罩。在人員密集的密閉場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與他人小於1米距離接觸時佩戴口罩。醫療機構工作人員以及就醫人員,在密閉公共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司乘人員、客運場站服務人員、警察等人員等要佩戴口罩。

(2)減少人員聚集。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減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動,儘量減少走親訪友、聚餐聚會,減少到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活動,尤其密閉空間、空氣流動性差的地方。

(3)提高健康素養。養成“1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掩口鼻、公筷制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做好家庭清潔衛生,經常通風,注意營養,適度運動,不接觸、購買和食用野生動物(野味),家庭常備體溫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資。做好個人與家庭成員的健康監測,出現可疑症狀,及時就醫並主動告知個人旅居史和人員接觸史。

強化學校疫情防控

加強日常防控管理。實行“測溫+健康綠碼”入校,嚴格落實一日三檢和缺課登記追蹤制度,實行校外住宿教職員工和走讀生“兩點一線”管理。實行錯時、分散就餐,落實1米安全線和同向流動等措施。做好疫情應急處置。規範應急處置流程,組織經常性演練,一旦發生異常情況,第一時間處置。強化學校聯防聯控與工作聯動。健全學校與家庭、疾控機構、醫療機構聯動機制,完善校醫配備制度,引導學生家長自覺履行疫情防控義務。

加強復工復產企業防控

行業主管部門、單位在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自主決定復工復產及相關生產活動。按照“誰經營誰負責、誰用人誰負責”的原則,壓實單位主體責任,落實屬地、部門和行業管理責任。建立完善企事業單位內部疫情防控體系,做到疫情防控“一企(單位)一策”,指定專人具體負責本單位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報告疫情並配合做好調查處置。嚴格實行體溫檢測、健康碼覈驗、“一米線”等措施,做好辦公場所、工區及公共區域、職工宿舍的通風消毒和環境清理等工作。做好防疫物資儲備,爲員工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實施分區作業、分散錯峯就餐,控制會議頻次和規模,減少人員聚集。

做好公共場所防控

加強工作人員健康監測和人員出入管理,嚴格落實環境清潔、消毒通風、人員防護、體溫檢測篩查、客流量控制、引導公衆科學佩戴口罩、防止聚集扎堆,在此前提下,全面開放商場、超市、酒店、賓館、餐館、農貿市場等生活場所。採取預約、限流等方式,開放公園、旅遊景點、運動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室內場所,以及影劇院、遊藝廳等密閉式娛樂休閒場所,可舉辦各類必要的會議、會展活動等。科學合理調配公共交通運力,每日定時消毒,隔位就座、分散就座;引導顧客自助購物、自助結算,縮短購物排隊等候時間。加強住宿經營單位管理,做好疫情防控重點地區的旅客排查登記和報告。

對入境人員實行閉環管理

入境來青人員要提前3天報備,健全入境來青人員從遠端防控、航空運輸、口岸檢疫、分類轉運到集中隔離、健康檢測、醫療救治、社區管控的閉環管理,實現從“國門”到“家門”的無縫對接。青島直接入境人員按規定“點對點”分別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值班區(市)集中隔離點進行診治或隔離觀察,在隔離期間按規定至少進行2次核酸和1次血清抗體檢測;市外、省外口岸入境中轉人員就地診治和集中隔離,治癒並完成醫學觀察或隔離期滿後,一律乘飛機返回或“點對點”接回,抵達後立即按規定到集中服務點(隔離點)進行1次核酸和血清抗體檢測。所有入境來青人員隔離期滿後,應及時納入社區疫情防控體系,做好隨訪登記,繼續進行14天居家健康管理,無可疑症狀的,期滿後可申領山東健康通行碼。

加強重點地區來青人員管理

壓實村居(社區)和用工單位責任,提前進行重點地區來青人員摸排,認真開展人員休整集散、信息登記、健康檢查和轉運引導。無有效核酸證明的疫情重點地區來青人員必須在抵達目的地24小時內完成健康檢查和核酸、血清抗體檢測,持當地健康碼、檢測均爲陰性且無可疑症狀的,申領山東健康通行碼後正常出行;陽性檢測者和有可疑症狀者立即按規定進行診治、醫學觀察和後續管理。

加強無症狀感染者和出院患者健康管理

對所有密切接觸者全部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全部開展核酸等實驗室檢測,並擴大檢測篩查人羣和範圍。對所有無症狀感染者均在發現後2小時內網絡直報,並送定點醫療機構隔離觀察治療,開展影像學檢查、血常規檢測和中醫中藥預防服務;出院後按規定再集中隔離觀察14天,參照確診病例做好出院後長期健康管理。嚴格落實確診患者出院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和出院後14天、28天、三個月、半年隨訪複診與核酸檢測,實施定點醫院、疾控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團式服務管理。

加強核酸檢測服務

擴大重點人羣檢測範圍,做到重點人羣“應檢盡檢”,重點行業“適時抽檢”,一般人羣“願檢盡檢”,全力排查疫情感染傳播風險隱患。

(1)重點人羣主要包括:四類人羣(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症狀感染者及上述人員密切接觸者)、發熱門診患者、門急診可疑患者、入(住)院患者及其陪護人員、境外入境人員、疫情重點地區入青返青人員、學生摸排重點人員、特殊場所(公安司法監管場所、社會福利和養老機構等)人員、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口岸檢疫排查人員和邊防檢查人員以及醫療衛生和疫情防控機構檢疫排查的人員等11類人員。

(2)重點行業主要包括:教師、公共場所服務人員、社區工作者及志願者、母嬰服務人員等重點行業。

(3)自願檢測的人員:按照“自願、自費”的原則實行願檢盡檢。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應對有需求的單位和個人開放檢測服務,並提供檢測證明。強化檢測結果共享和社會化應用。

方案二

《方案》要求,要強化監測預警。要突出人羣監測。醫療機構要規範設置預檢分診和發熱門診,對發熱門診全部患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者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對可疑患者全部留觀,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無症狀感染者按照規定時限報告。養老機構等民政服務機構、監管場所、學校和托幼機構、餐館等重點場所要做好機構內人員及從業人員健康監測。強化中高風險地區人員、入境人員健康監測,原則上對所有境外直接入寧人員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要強化環境監測,加強農貿市場環境監測、醫療機構環境監測、學校衛生環境和食堂衛生監測,及時發現和消除感染風險。

《方案》強調,要做好應對準備。要提升核酸檢測能力,整合建立區內外機動核酸檢測力量,形成快速反應調集機制,具備在發生局部聚集性疫情時較短時間內完成人羣核酸檢測的能力。要擴充醫療救治資源,各地級市要按照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總牀位數的10%準備,改造建設符合隔離和防護要求的病房(病牀)。要規範集中隔離場所,按照“應隔盡隔、不漏一人”的要求,確保數量充足、符合標準,醫務人員由轄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統一調配,原則上按每20人配備1名醫生和1名護士。要落實防控物資儲備,醫療機構物資藥品儲備量原則上應當滿足30天滿負荷運轉需要。

《方案》還要求,要快速科學處置。要突出核酸檢測,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及時對疫情可能波及的人羣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對其他人羣落實“願檢盡檢”的要求。要及時開展流調,一旦發現疫情,衛生健康部門要第一時間到達現場,細化現場流調溯源,把疫情精準管控在最小範圍。要果斷隔離觀察,嚴格落實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對隔離醫學觀察人員要做到排查、管控、督導、宣教、關愛“五個到位”。要積極開展多病共防,做好季節性流感防控應對工作,積極倡導老年人、兒童、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羣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做好自身防護,降低感染風險。

《方案》強調,要推進社會健康服務。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做好健康宣傳教育。要繼續強化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普及,引導公衆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科學佩戴口罩、垃圾分類投放、保持社交距離、推廣分餐公筷、看病網上預約,加強工作生活場所通風和衛生清潔,儘量避免前往人羣密集場所,與人接觸時,保持“一米線”安全社交距離。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密閉場所工作的營業員、保安員、保潔員等要佩戴口罩。

方案三

爲貫徹落實關於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以下簡稱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服務服從抗擊肺炎疫情工作大局,根據生態環境部疫情應對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安排,近日,生態環境部印發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研究部署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監測工作,堅決防止疫情次生災害對生態環境和人民羣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方案》提出,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決策部署,以肺炎疫情防控爲第一要務,積極應對、認真履職、主動作爲,協調地方和有關部門,緊緊圍繞人民羣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好空氣、地表水等相關應急監測工作。

《方案》明確了疫情防控期間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工作的重點。

一是做好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除因疫情防控需要導致交通出行不便的地區外,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協調做好空氣、地表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運維保障工作,充分發揮自動站監測數據的應急預警作用,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環境質量安全。

二是加強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預警監測,疫情防控期間,在飲用水水源地常規監測的基礎上,增加餘氯和生物毒性等疫情防控特徵指標的監測,發現異常情況時加密監測,並及時採取措施、查明原因、控制風險、消除影響,切實保障人民羣衆飲水安全。

三是完善應急監測預案,提前謀劃應急準備工作,結合疫情防控工作實際,進一步完善肺炎疫情環境應急監測預案,同時,加強應急監測物資儲備,努力提升應對能力。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或因大量使用消毒用品造成環境次生災害時,經省級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批准,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監測。

《方案》要求,加強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客觀評價環境質量狀況,科學研判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及原因,準確評估突發環境污染事件或環境次生災害對環境質量的影響,及時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等多種渠道,向公衆發佈環境質量信息和應急監測結果,保障民衆的生態環境質量知情權。